首页 / 诗词 /

先秦朝代作品全集

《哭友人诗 其二》

卜商 〔先秦〕

王谢门中鸾凤翔,少年奇志已昂藏。空馀诗律知谁敌,欲继家声失所望。

作赋曾惊祢衡俊,行歌不见接舆狂。临终一念归空寂,讵肯修文学卜商。

复制

《四和》

项羽 〔先秦〕

手援鍪弧先奋呼,盛气直传入国都。

屈盘硬语押险韵,有似兵家使诈愚。

专场自矜觜距黠,覆军讵意肝脑涂。

堂堂老将号令肃,中营外栅如联珠。

曾呼项羽作竖子,亦斥李陵为降奴。

彼望麾幢已披靡,此遗巾帼聊揶揄。

深藏区脱避石矢,密设鹿角埋椿株。

始犹哆口学张籍,俄乃庵面如唐衢。

毋庸奏凯论功级,且可按甲休师徒。

献俘奚异获长狄,讳败谨勿书朱儒。

君家人物盛殿午,或披鹤氅击唾壶。

坐观士稚无铠仗,冷笑群谢皆袴襦。

安知出奇电雹速,靡待掩耳并瞬矑。

再衰三韵乃引去,裹创饮血自救扶。

铁鎗漫留姓名在,玉麈有益成败无。

凭轼姑与君王戏,弃甲宜按军法诛。

尝闻匹夫不可狃,蜂虿有毒况国乎。

嗟余久矣精锐铄,驱使不禁诗酒虐。

蝉嘶今懒事章句,鲸吸旧宁论升较。

磨石胡庭要勒铭,策勋辕门因舍爵。

备严岂虑偏师攻,理到何妨异议駮。

周公尚存祓禊礼,子贡讵知观蜡乐。

祈年卜稼信当务,崇饮饰游不宜数。

弟子服矣鸣吻悲,似听于菟啸风壑。

寒墐户牖不敢窥,顾惜床庐愁见剥。

志士之愿在时清,穷人所忧惟岁恶。

复制

《齐晋鞌之战》

左丘明 〔先秦〕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

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

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

”弗听,杀而膊诸城上。

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

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

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夏,有......石成子曰:“师败矣。

子不少须,众惧尽。

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

又曰:“子,国卿也。

陨子,辱矣。

子以众退,我此乃止。

”且告车来甚众。

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

既,卫人赏之以邑,辞。

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若以假人,与人政也。

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

臧宣叔亦如晋乞师。

皆主郤献子。

晋侯许之七百乘。

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

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八百乘。

”许之。

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

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

季文子帅师会之。

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郤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

郤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也。

”师从齐师于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

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癸酉,师陈于鞌。

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且(旦)辟左右。

”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

”射其左,越于车下。

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

逄丑父与公易位。

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赦之,以劝事君者。

”乃免之。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卜商 〔先秦〕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妻。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

旌旗转衰木,箫鼓上寒原。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复制

《易水歌》

佚名 〔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离骚(节选)》

屈原 〔先秦〕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丰年》

佚名 〔先秦〕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赠杨景平》

孔子 〔先秦〕

君不见华阴杨君汉孔子,君生其后无乃似。

平居恐惧西北隅,力行发愤尚不媿。

君今鸣橹下长淮,眼明清晓三楚开。

扬州行矣勿濡滞,江南细雨收黄梅。

我今正是鸟折翼,肺病三年广文直。

昔时黄帽榜舟人,却向西湖当不识。

寄声关子老渔樵,小山桂树不须招。

乘槎东海未敢必,欲去天台观石桥。

复制

《卜居》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 。

《劝学(节选)》

荀子 〔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行露》

佚名 〔先秦〕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句》

庄周 〔先秦〕

古陵寒雨集,高鸟夕阳明。

高情千里外,长啸一声初。(以上见张为《主客图》)

月离山一丈,风吹花数苞。(见《吟窗杂录》)

晓来山鸟闹,雨过杏花稀。(见《优古堂诗话》)

曲渚回湾锁钓舟。

平潮晚影沈清底,远岳危栏等翠尖。(上见《海录碎事》)

白日才离沧海底,清光先照户窗前。(灵岩广化寺,

见《闽志》)

连云天堑有山色,极目海门无雁行。

可怜黄雀衔将去,从此庄周梦不成。(《咏蝶》。

见《泉州志》)

禅是大沩诗是朴,大唐天子只三人。(《赠大沩》)

复制

《曾参烹彘》

韩非 〔先秦〕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归晋知罃》

左丘明 〔先秦〕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谏逐客书》

李斯 〔先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葛藟》

佚名 〔先秦〕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

终远兄弟,谓他人母。

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竹米行》

老子 〔先秦〕

竹君亢宗擅楚墟,一一修耸山泽臞。

风流秀整与世殊,楚俗食息皆尔须。

薪之篱之且蘧篨,笲筥箱篚{上竹下觚}篮笯。

沟瓦厥祖羹其雏,随索斯获掇诸涂。

今岁麦秋旱岁馀,得麦仅足偿官租。

竹君悯农如士夫,著花结实千林俱。

密砌玉粒缀旒珠,株株撷取虽锱铢。

弥顷亘亩无闲株,硙磨蒸炊胜雕胡。

邻里乞索水火如,坐令颦蹙兴歌呼。

野叟好吉能分吾,香清而洌甘而腴。

此君行能不一书,此惠及物旋就枯。

摩顶放踵忘其躯,所学无乃墨者徒。

老子苟禄天之隅,袖手无策苏{娐去爪换旬}孤,

投匕三吧吾惭渠。

复制

《黍离》

佚名 〔先秦〕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掩耳盗铃》

吕不韦 撰 〔先秦〕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曳杖歌》

孔子 〔先秦〕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