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揮椎師博浪 毀炮挫哥舒(5)

青青大笑,說道:「承志哥哥,你甚麼人不扮,卻去扮那個狗通譯錢通四,我打掉你滿嘴牙齒再說!」說着舉起右手,假意向袁承志嘴上打去。袁承志張口便咬,青青忙縮手不迭。袁承志嘰哩咕嚕的說了幾句冒充西洋話,眾人盡皆大笑。當日午後,袁承志隨同洪勝海,去睿親王府求見王爺。多爾袞隨即傳見。袁承志見那多爾袞三十一二歲年紀,身形高瘦,一臉精悍之氣。洪勝海跟他說了一陣滿洲話,多爾袞果然神色大變,隨即以漢語詢問袁承志。袁承志取出洋槍,放在桌上,將先前與洪勝海商量好的言語說了。多爾袞沉吟良久,說道: 「你們報訊有功,我有重賞。這就下去吧。明日再來伺候,聽取吩咐。」兩人無奈,只得磕頭退出。袁承志無緣無故的向韃子王爺磕了幾個頭,卻見不到皇太極,回到客店,心下老大發悶。尋思一會,要洪勝海帶到皇宮外去察看了一番,決意晚間徑行入宮行刺。他想此舉不論成敗,次日城中必定大索,捉拿刺客,於是要各人先行出城,約定明日午間在城南二十里處一座破廟中相會。各人自知武功與他相差太遠,多一人非但幫不了忙,反而成為累贅,單是他一人,脫身便容易得多,俱各遵命,叮嚀他務須小心。青青出門時向袁承志凝望片刻,低聲道:「承志哥哥,韃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罷了,你自己可千萬要保重。你知道,在我心中,一百個韃子皇帝也及不上你一根頭髮,我若是從此再也見不到你……」說到這裡,眼圈兒登時紅了。袁承志要讓她寬懷,伸手拔下頭上一根頭髮,笑道:「我送一百個韃子皇帝給你。」說時將頭髮遞將過去。青青噗哧一笑,眼淚卻掉了下來。袁承志等到初更時分,攜了金蛇劍與金蛇錐,來到宮牆之外。眼見宮外守衛嚴密,悄步繞到一株大樹後躲起,待衛士巡過,輕輕躍入宮牆。眼見殿閣處處,卻不知皇太極居於何處,一時大費躊躇,心想只有抓到一名衛士或是太監來逼問。他放輕腳步,走了小半個時辰,不見絲毫端倪,心道:「這件事艱難萬分,怎比得當日大功坊中夜探?務須沉住了氣,今晚不成,明晚再來,縱然須花一兩個月時光,那也不妨。」這麼一想,走得更加慢了,繞過一條迴廊,忽見花叢中燈光閃動,忙縮身在假山之後,過不多時,只見四名太監提了宮燈,引着三名官員過來。他眼見人多,若是搶出擒人,勢必驚動,只要一聲張,皇帝有備,便行刺不成了,當下躡足在後跟隨,只見那七人走向一座大殿,進殿去了。見殿外匾額寫着「崇政殿」三字,旁邊有行彎彎曲曲的滿文。袁承志繞到殿後,伏身在地,只見殿周四五十名衛士執刀守御,心中一喜:「此處守衛森嚴,莫非韃子皇帝便在殿中?」在地下慢慢爬近,拾起一塊石子,投入花叢。四名衛士聞聲過去查看。袁承志展開輕功,已搶到牆邊,使出「壁虎游牆功」沿牆而上,頃刻間到了殿頂,伏在屋脊之上,傾聽四下無聲,自己蹤跡未被發見,於是輕輕推開殿頂的幾塊琉璃瓦,從縫隙中凝目往下瞧去。只見滿殿燈燭輝煌,那三名官員正跪在地下,行的是三跪九叩大禮,袁承志大喜:「果然是在參見皇帝。」只聽得最前的一名花白鬍子的老官說道:「臣范文程見駕。」其次一名身材魁梧的官員道:「臣寧完我見駕。」最後一名官員臉容尖削,說道:「臣鮑承先見駕。」袁承志心道:「這三個官兒都是漢人,卻投降了韃子,都是漢奸,待會順手一個一劍。」又想:「他們跟韃子皇帝怎地又都說漢話?」緩緩移身向南,從縫隙中向北瞧去,只見龍座上一人方面大耳,雙目炯炯有神,約莫五十來歲年紀,那便是父親當年的大敵皇太極了。尋思:「從此發射金蛇錐,當可取他性命,只是隔得遠了,並無十足把握,倘若侍衛之中有高手在內,別要給擋格開去,還是跳下去一劍割了他首級的為是。」只聽皇太極道:「南朝軍情這幾天怎樣?今日接到阿巴泰的急報,說在山東青州、泰安之間中伏,打了個大敗仗,難道明軍居然還這麼能打?你們可知青州、泰安這一帶的統兵官是誰?」袁承志心想:「原來他們正在說我們打的這場勝仗,倒要聽聽他們說些甚麼?」

寧完我道:「啟稟皇上,臣已詳細查過。明軍帶兵的總兵姓水,名叫水鑒,武藝甚是了得。」皇太極「哦」了一聲,道:「你們去仔細查明,能不能設法要他降我大清,瞧他是貪財呢,還是愛美色。倘若他倔強不服,便叫曹化淳在明朝皇帝跟前說他的壞話,罷他的官,殺他的頭。但首先要設法令這人為我大清所用。此人能打敗阿巴泰,那是人才,咱們決不能輕易放過了。」三名官員齊聲道:「皇上聖明英斷,那水鑒若肯降順,是他的福氣。」皇太極嘆了口氣,說道:「咱們當年使反間計殺了袁崇煥,朕事後想來,常覺可惜……」袁承志聽他提到自己父親的名字,耳中登時嗡的一聲,全身發熱,心道:「他們使反間計,使反間計!我爹爹果然是他害的。」只聽皇太極續道:「倘若袁崇煥能為朕用,南朝的江山這時候多半早已是大清的了。」袁承志暗暗呸的一聲,心中罵道:「狗韃子打的好如意算盤!我爹爹忠肝義膽,豈能降你?」

皇太極又道:「只是袁崇煥為人愚忠,不識大勢,諒來也是不肯降的。」又嘆了口氣,問道:「洪承疇近來怎樣?」袁承志知道洪承疇本是明朝的薊遼總督,崇禎皇帝委以兵馬大權,兵敗被擒,降了滿清。洪承疇失陷之初,崇禎還道他已殉國,曾親自隆重祭祀。後來得知降清,天下都笑崇禎無知人之明。范文程道:「啟奏皇上,洪承疇已將南朝的實情甚麼都說了。他說崇禎剛愎自用,舉措失當,信用奸佞,殺害忠良,四方流寇大起。我大清大軍正可乘機進關,解民倒懸。」皇太極搖頭道:「崇禎的性子,他說得一點兒也不錯。但我兵進關卻還不是時候。總須讓明兵再跟流寇打下去,雙方精疲力盡,兩敗俱傷,大清便可收那漁翁之利,一舉而得天下。你們漢人叫做卞莊刺虎之計,是不是?」三臣齊道:「是,是,皇上聖明。」袁承志暗暗心驚:「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禎和他相比可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覺得闖王的才具與此人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只不知心中何以會生出這樣的念頭來。又想:「 這皇帝的漢語可也說得流利得很。他還讀過中國書,居然知道卞莊刺虎的典故。」

只聽皇太極道:「那洪承疇還說些甚麼?」范文程道:「洪承疇向臣露了幾次口風,盼望皇上恩典,賞他個差使,他得以為皇上效犬馬之勞,仰報天恩。」皇太極哈哈大笑,道: 「這差使嗎?慢慢再說。」鮑承先道:「皇上,臣愚魯之極,心中有一事不明白,盼望皇上指明。」皇太極點點頭。鮑承先道:「洪承疇先前不肯歸順,皇上大賜恩寵,親自解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身上,又連日大張筵席請他,連我大清的開國功臣也從來沒這般殊榮。眾臣工都不明白。皇上開導說:咱們這些年來辛辛苦苦、連年征戰,為的是甚麼?眾臣工啟奏道:為的是打南朝江山。皇上諭道:是啊,可是咱們不明南朝內情,好比都是瞎子,洪承疇一歸順,咱們都睜開了眼啦,那還不喜歡麼?眾臣工都拜服皇上聖明。這些日子來,那洪承疇於南朝各地的城守職官、民情風俗,果然說得詳詳細細,盡在皇上算中。但皇上卻不賞他官職封爵,眾臣工可都又不明白了。」皇太極微微一笑,說道:「老鮑性子直爽,想問甚麼,倒也直言無忌。你們三個,雖然都是漢人,但早就跟先皇和朕辦事,忠心耿耿,洪承疇怎能跟你們相比?」范文程等三人忙爬下磕頭,咚咚有聲,顯是心中感激之極。袁承志暗罵:「 無恥,無恥。」只聽皇太極道:「洪承疇這人,本事是有的,可是骨氣就說不上了。先前我已待他太好,若再賜他高官厚祿,這人還肯出力辦事嗎?哼,崇禎封他的官難道還不夠大,那時他做的是甚麼官?」鮑承先道:「啟奏皇上:那時他在南朝官封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督薊遼軍務,麾下統率八名總兵官,實是官大權大。」皇太極道:「照啊。我封他的官再大,也大不過崇禎封他的。要他盡心竭力辦事,便不能給他官做。」三臣齊聲道:「皇上聖明。」袁承志越想越有道理,覺得他這駕馭人才的法門實是高明之極,此刻聽到這番話,宛似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其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雖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服。他呆了一陣,卻聽得皇太極在和范文程等商議,日後取得明朝天下之後如何治理,此時如何先為之備,倒似大明的江山已是他掌中之物一般。袁承志心下憤怒,輕輕又揭開了兩張琉璃瓦,看準了殿中落腳之處,卻聽得皇太極道:「南朝所以流寇四起,說來說去,也只一個道理,就是老百姓沒飯吃。咱們得了南朝江山,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袁承志心下一凜:「這話對極!」范文程等頌揚了幾句。皇太極道:「要老百姓有飯吃,你們說有甚麼法子?范先生,你先說說看。」他似對范文程頗為客氣,稱他 「先生」,不像對鮑承先那樣呼之為「老鮑」。范文程道:「皇上未得江山,先就念念不忘於百姓,這番心意,必得上天眷顧。以臣愚見,要天下百姓都有飯吃,第一須得輕徭薄賦,決不可如崇禎那樣,不斷的加餉搜刮。」皇太極連連點頭,說道:「咱們進關之後,須得定下規矩,世世代代,不得加賦,只要庫中有餘,就得下旨免百姓錢糧。」范文程道:「皇上如此存心,實是萬民之福,臣得以投效明主,為皇上粉身碎骨,也所……也所甘願。」說到後來,語音竟然嗚咽了。

碧血劍
碧血劍
《碧血劍》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