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惡姚成識破舊夥計 美絳貞私放新黃堂

且說馬強將翟九成送縣,正要搜尋寫狀之人,只見那邊來了個乘馬的相公,後面跟定老僕。看他等形景,有些疑惑,便想出個計較來,將絲韁一抖,迎了上來,雙手一拱道:「尊兄請了!可是上天竺進香的麼?」原來乘馬的就是倪繼祖,順着惡賊的口氣答道:「正是。請問足下何人?如何知道學生進香呢?」惡賊道:「小弟姓馬,在前面莊中居住。小弟有個心愿,但凡有進香的,必要請到莊中待茶,也是一片施捨好善之心。」說着話,目視惡奴。眾家人會意,不管倪繼祖依與不依,便上前牽住嚼環,拉着就走。倪忠見此光景,知道有些不妥,只得在後面緊緊跟隨。不多時,來至莊前,過了護莊橋,便是莊門。馬強下了馬,也不謙讓,回頭吩咐道:「把他們帶進來。」惡奴答應一聲,把主僕蜂擁而入。倪繼祖暗道:「我正要探訪,不想就遇見他。看他這般權勢,惟恐不懷好意。且進去看個端的怎樣。」
馬強此時坐在招賢館,兩旁羅列坐着許多豪傑光棍。馬強便說:「遇見翟九成搜出一張呈子,寫的甚是利害。我立刻派人將他送縣。正要搜查寫狀之人,可巧來了個斯文秀才公,我想此狀必是他寫的,因此把他誆來。」說罷,將狀子拿出,遞與沈仲元。沈仲元看了道:「果然寫的好。但不知是這秀才不是?」馬強道:「管他是不是,把他吊起拷打就完了。」沈仲元道:「員外不可如此。他既是讀書之人,須要以禮相待,用言語套問他。如若不應,再行拷打不遲,所謂先禮而後兵也。」馬強道:「賢弟所論甚是。」吩咐請那秀士。
此時惡奴等俱在外面候信,聽見說請秀士,連忙對倪繼祖道:「我們員外請你呢。你見了要小心些。」倪繼祖來到廳房,見中間廊下懸一匾額,寫着「招賢館」三字,暗暗道:「他是何等樣人,竟敢設立招賢館。可見是不法之徒。」及至進了廳房,見馬強坐在上位,傲不為禮。兩旁坐着許多人物,看上去俱非善類。卻有兩個人站起,執手讓道:「請坐。」倪繼祖也只得執手回答道:「恕坐。」便在下手坐了。
眾人把倪繼祖留神細看,見他面龐豐滿,氣度安詳,身上雖不華美,卻也整齊。背後立定一個年老僕人。只聽東邊一人問道:「請問尊姓大名?」繼祖答道:「姓李名世清。」西邊一人問道:「到此何事?」繼祖答道:「奉母命前往天竺進香。」馬強聽了,哈哈笑道:「俺要不提進香,你如何肯說進香呢?我且問你:既要進香,所有香袋錢糧,為何不帶呢?」繼祖道:「已先派人挑往天竺去了。故此單帶個老僕,賞玩途中風景。」馬強聽了,似乎有理。
忽聽沈仲元在東邊問道:「賞玩風景原是讀書人所為;至於調詞告狀,豈是讀書人幹得的呢。」倪繼祖道:「此話從何說起?學生幾時與人調詞告狀來?」又聽智化在西邊問道:「翟九成,足下可認得麼?」倪繼祖道:「學生並不認得姓翟的。」智化道:「既不認得,且請到書房少坐。」便有惡奴帶領主僕出廳房,要上書房。剛剛的下了大廳,只見迎頭走來一人,頭戴沿氈大帽,身穿青布箭袖,腰束皮帶,足登薄底靴子,手提着馬鞭,滿臉灰塵。他將倪繼祖略略的瞧了一瞧,卻將倪忠狠狠的瞅了又瞅。誰知倪忠見了他,頓時面目變色,暗說:「不好!這是對頭來了。」
你道此人是誰?他姓姚名成,原來又不是姚成,卻是陶宗。只因與賀豹醉後醒來,不見了楊芳與李氏,以為楊芳拐了李氏去了。過些時,方知楊芳在倪家莊作僕人,改名倪忠,卻打聽不出李氏的下落。後來他二人又劫掠一夥客商,被人告到甘泉縣內,追捕甚急。他二人便收拾了一下,連夜逃到杭州,花費那無義之財,猶如糞土,不多幾時精精光光。二人又干起舊營生來,劫了些資財。賀豹便娶了個再婚老婆度日。陶宗卻認得病太歲張華,托他在馬強跟前說了,改名姚成。他便趨炎附勢的,不多幾日,把個馬強哄的心花俱開,便把他當作心腹之人,作了主管。因閱朝中邸報,見有奉旨欽派杭州太守,乃是中榜眼用為編修的倪繼祖,又是當朝首相的門生。馬強心裡就有些不得主意,特派姚成扮作行路之人,前往省城細細打聽明白了回來,好作準備。因此姚成行路模樣回來,偏偏的剛進門,迎頭就撞見倪忠。
且說姚成到了廳上,參拜了馬強,又與眾人見了。馬強便問:「打聽的事體如何?」姚成道:『小人到了省城,細細打聽,果是欽派榜眼倪繼祖作了太守。自到任後,接了許多狀子,皆與員外有些關礙。」馬強聽了,暗暗着慌,道:「既有許多狀子,為何這些日並沒有傳我到案呢?」姚成道:「只因官府一路風霜,感冒風寒,現今病了,連各官稟見俱各不會。小人原要等個水落石出,誰知再也沒有信息,因此小人就回來了。」馬強道:「這就是了。我說呢,一天可以打兩個來回兒,你如何去了四五天呢?敢則是你要等個水落石出。那如何等得呢?你且歇歇兒去吧。」姚成道:「方才那個斯文主僕是誰?」馬強道:「那是我遇見誆了來的。」便把翟九成之事說了一遍。「我原疑惑是他寫的呈子。誰知我們大夥盤問了一回,並不是他。」姚成道:「雖不是他,卻別放他。」馬強道:「你有什麼主意?」姚成道:「員外不知,那個僕人我認得,他本名叫做楊芳,只因投在倪家莊作了僕人,改名叫作倪忠。」
沈仲元在旁聽了,忙問道:「他投在倪家莊有多年了?」姚成道:「算來也有二十多年了。」沈仲元道:「不好了!員外你把太守誆了來了。」馬強聽罷此言,只嚇得雙睛直瞪,闊口一張,呵呵了半晌,方問道:「賢……賢……賢弟,你如何知……知……知道?」小諸葛道:「姚主管既認明老僕是倪忠,他主人焉有不是倪繼祖的?再者問他姓名,說姓李名世清,這明明自己說我辦理事情要清之意。這還有什麼難解的?」馬強聽了,如夢方覺,毛骨悚然。「這可怎麼好?賢弟你想個主意方好。」沈仲元道:「此事須要員外拿定主意。既已誆來,便難放出,暫將他等鎖在空房之內。等到夜靜更深,把他請至廳上,大家以禮相求。就說,明知是府尊太守,故意的請府尊大老爺到莊,為分析案中情節。他若應了人情,說不得員外破些家私,將他買囑,要張印信甘結,將他榮榮耀耀送到衙署。外人聞知,只道府尊接交員外。不但無人再敢告狀,只怕以後還有些照應呢。他若不應時,說不得只好將他處死,暗暗知會襄陽王舉事便了。」智化在旁聽了,連忙夸道:「好計!好計!」馬強聽了,只好如此,便吩咐將他主僕鎖在空房。
雖然鎖了,他卻踞促不安,坐立不守。出了大廳,來到臥室,見了郭氏安人,唉聲嘆氣。原來他的娘子,就是郭槐的侄女。見丈夫愁眉不展,便問:「又有什麼事了?這等煩惱。」馬強見問,便把已往情由述說一遍。郭氏聽了,道:「益發鬧的好了,竟把欽命的黃堂太守弄在家內來了。我說你結交的全是狗朋狗友,你再不信。我還聽見說,你又搶了個女孩兒來,名叫錦娘,險些兒沒被人家扎一剪子。你把這女子下在地窖里了。這如今又把個知府關在家裡,可怎麼樣呢?」口裡雖如此說,心裡卻也着急。馬強又將沈仲元之計說了,郭氏方不言語。此時天已初鼓,郭氏知丈夫憂心,未進飲食,便吩咐丫環擺飯。夫妻二人,對面坐了飲酒。
誰知這些話竟被服侍郭氏的心腹丫頭聽了去了。此女名喚絳貞,年方一十九歲,乃舉人朱煥章之女。他父女原籍揚州府儀征縣人氏。只因朱先生妻亡之後,家業凋零,便帶了女兒上杭州投親。偏偏的投親不遇,就在孤山西冷橋租了幾間茅屋,一半與女兒居住,一半立塾課讀。只因朱先生有端硯一方,愛如至寶,每逢惠風和暢之際,窗明几淨之時,他必親自捧出賞玩一番,習以為常。不料半年前有一個館童,因先生養贍不起,將他辭出,他卻投在馬強家中,無心中將端硯說出。頓時的蕭牆禍起,惡賊立刻派人前去拍門,硬要。遇見先生迂闊性情,不但不賣,反倒大罵一場。惡奴等回來,枝上添葉,激得馬強氣沖牛斗,立刻將先生交前任太守,說他欠銀五百兩,並有借券為證。這太守明知朱先生被屈,而且又是舉人,不能因帳目加刑。因受了惡賊重賄,只得交付縣內管押。馬強趁此時便到先生家內,不但搜出端硯,並將朱絳貞搶來,意欲收納為妾。誰知作事不密,被郭氏安人知覺,將陳醋發出,大鬧了一陣,把朱絳貞要去,作為身邊貼己的丫環。馬強無可如何,不知暗暗陪了多少不是,方才討得安人歡喜。自那日起,馬強見了朱絳貞,慢說交口接談,就是拿正眼瞅他一瞅,卻也是不敢的。朱絳貞暗暗感激郭氏,他原是聰明不過的女子,便把郭氏哄的猶如母女一般,所有簪環首飾衣服古玩並鎖鑰,全是交他掌管。
今日因為馬強到了,他便隱在一邊,將此事俱各竊聽去了,暗自思道:「我爹爹遭屈已及半年,何日是個出頭之日。如今我何不悄悄將太守放了,叫他救我爹爹。他焉有不以恩報恩的!」想罷,打了燈籠,一直來到空房門前。可巧竟自無人看守。原來惡奴等以為是斯文秀士與老僕人,有甚本領,全不放在心上,因此無人看守。
朱絳貞見門兒倒鎖,連忙將燈一照,認了鎖門,向腰間掏出許多鑰匙,揀了個恰恰投簧,鎖已開落。倪太守正與倪忠毫無主意,看見開門,以為惡奴前來陷害,不由的驚慌失色。忽見進來個女子將燈一照,恰恰與倪太守對面,彼此覷視,各自驚訝。朱絳貞又將倪忠一照,悄悄道:「快隨我來。」一伸手便拉了倪繼祖往外就走,倪忠後面緊緊跟隨。不多時,過了角門,卻是花園。往東走了多時,見個隨牆門兒,上面有鎖,井有橫閂。朱絳貞放下燈籠,用鑰匙開鎖。誰知鑰匙投進去,鎖尚未開,鑰匙再也拔不出來。倪太守在旁看着,叫倪忠尋了一塊石頭,猛然一砸,方才開了。忙忙去閂開門。朱絳貞方說道:「你們就此逃了去吧。奴有一言奉問:你們到底是進香的?還是真正太守呢?如若果是太守,奴有冤枉。」
好一個聰明女子!他不早問,到了此時方向,全是一片靈機。何以見得?若在空房之中問時,他主僕必以為惡賊用軟局套問來了,焉肯說出實話呢?再者,朱絳貞他又惟恐不能救出太守。幸喜一路奔至花園並未遇人。及至將門放開,這已救人徹了,他方才問此句。你道是聰明不聰明?是靈機不是?
倪太守到了此時,不得不說了,忙忙答道:「小生便是新任的太守倪繼祖。姐姐有何冤枉?快些說來。」朱絳貞連忙跪倒,口稱:「大老爺在上,賤妾朱絳貞叩頭。」倪繼祖連忙還禮,道:「姐姐不要多禮,快說冤枉。」朱絳貞道:「我爹爹名喚朱煥章,被惡賊誤賴,欠他紋銀五百兩,現在本縣看押,已然半載。將奴家搶來。幸而馬強懼內,奴家現在隨他的妻子郭氏,所以未遭他手。求大老爺到街後,務必搭救我爹爹要緊。別不多言,你等快些去吧!」倪忠道:「姑娘放心,我主僕俱各記下了」朱絳貞道:「你們出了此門直往西北,便是大路。」主僕二人才待舉步,朱絳貞又喚道:「轉來,轉來。」
不知有何言語,且聽下回分解。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作者清代石玉昆,是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經典之作;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意義的武俠小說,堪稱中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俠義派小說的代表之作,對中國近代評書曲藝、武俠小說乃至文學藝術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