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索御史懼參請罪施賢臣假審庖人

話說賢臣見欽差大人未到,不能擺筵,叫施安:「速取我的名片,到金亭館請欽差大人,就說眾位大人端候索大人駕到呢。」施安答應,出大殿,行至雨壇,已見索御史入來。他先到雨壇參拜佛像,往前緊行幾步與施公行禮,說了幾句客套,又與眾官相見已畢,齊進大殿。茶罷,施公、索御史入坐首席,彼此謙讓,只得各隨品級而定。施公下席相陪,吩咐道:「施安,你快去廚下傳與廚役:天氣炎熱,蒼蠅甚多,務要叫他們小心潔淨。如若齊備,就擺上來。」施安答應,高聲傳給廚房。廚役不敢怠慢,派人撤茶盤,設下酒壺杯筷,擺上各式素菜。眾家人俱在一旁侍立。施安輪流斟酒。賢臣坐在末位,含笑說道:「承眾位不棄,薄酒一杯,諸公須要儘量,切不可拘泥。」眾官道:「大人既賜盛饌,美意深情,我等何敢自外。酒足飯飽,各自隨飲,何敢勞大人深讓。」眾官正在開懷暢飲不表。又說座內有位多六老爺,乃正白旗人,素常為人心直口快,最喜奉承,愛戴高帽。若知他的性氣,須着給他幾句好話,你說要什麼都行;你說他那件事不能辦,他偏要去辦定呢。他見施公陪着眾人殷勤相讓,又不住嘴的吩咐廚子小心,這達子老爺心裡甚喜,大聲言道:「我等蒙大人賞賜,大人不用費心照應。」只見他說着,並不等讓,吸溜溜、呼嚕嚕就是幾碗,真是爽快。可巧挨着他座位有位九老爺,系鑲黃旗滿洲人,官名懷忠之,因聲訛同,叫「壞種子。」平日與多六老爺有些戲耍,深知多六老爺的稟性,今日見他這般粗魯,安心要給他個炭簍鬼戴,故意望着這位達子老爺點頭夸好。說:「還是我們多六老爺生成的福大量大。我看着吃得實是爽快,真叫我佩服。我出個主意,不知多六老爺允許否?我料你大概不過四五碗面之量;你果再吃三碗寬滷麵,我情願輸肥豬一口,美酒五壇。候開屠之後,奉請眾位作陪,仍然在此筵宴。吃不了作為取笑,你看如何?」這位達子老爺本性高傲,聽說此言,他不思忖能否,便滿口應承。帶笑道:「請眾老爺作證,我如不能,加倍認罰。」眾官齊說有理。施大人吩咐廚役,速速端面上來。這位六老爺本來食腸甚大,才見施公這等厚情,已經吃得十足了;今又被懷九老爺這一激,復逞能賭勝,還要吃三碗。那知連一口尚未咽下,忽然「哇」的一聲,連新帶陳,張開口一噴,濺了懷九老爺滿臉一身,急得九老爺大聲嚷道:「你這是何苦?」話還未完,將衣服一抖,自己也覺撐持不住,一張口吐了個滿桌子。眾官正在嫌憎他二人這宗氣味難聞,又被惡臭一衝,忽然都反胃噁心,難以忍耐,登時一個個吐了滿地,俱是頭暈眼花。有隱几而臥的,有靠椅而坐的,有蹲在地下的,有伏在板凳上的,等等不一。

施公看罷,連忙大聲喝道:「這一定是眾廚役粗心,滷菜不潔淨,故此吃了噁心。眾位請坐,施某判個笑話,大家聽聽。」只見施公滿臉帶怒,叫道:「施安,將廚子傳來!我要問問他們口供,因何面里如此?」施安答應,就將廚房人役叫到八名,一齊跪在殿台上。施公故作含嗔,用手一指,大聲喝道:「好!你們這些奴才真乃大膽!調滷煮面,你老爺曾不住的吩咐,為何眾位老爺吃麵之後,這樣亂吐?叫你們小心,還敢如此!」廚子聽了這一片言詞,稟道:「這炎熱天氣,小人們惟恐蒼蠅亂飛,看着仔細留神。眾位老爺吃了嘔吐,小人實不知情。」施公仍不息怒。眾人一齊相勸,說:「卑職等是無福消受大人的賞賜,求大人看我等面上,恕過廚子。大人為卑職責罰他們,倘日後傳說難聞。」施公聽罷,故意點頭大聲說:「若不看眾位老爺情面,定將爾等重處。但只一件,施某暗想鹵內即便落蒼蠅,不過一兩位誤食而嘔吐。不知今日為何竟是如此,其中大有情弊。我幼年看過《藥性賦》,待我當面一試,便知分曉。」說着滿臉帶怒道:「爾等記打一次!速速下去將眾位老爺吐的東西,揀來我看。」

廚子答應,連忙叩頭:「謝老爺饒恕之恩。」一齊站起出殿。不多時各持油盤,用筷子在殿地把所吐之物,俱夾在盤內。每人擎着一盤,走至施公面前,一齊放在桌上。口稱:「老爺,小人遵命把各處穢物,盡都揀在盤內,請老爺過目。」說罷一旁侍立。施公聞聽,故裝閃目觀看,但見未化的肉食甚多。驗罷對着眾官把臉一沉,哼了兩聲。復又開言說道:「眾位老爺請聽,施某有一言。並非施某多事,常言說作子要孝,為臣要忠。看着眾位皆是明知故犯,少不得用本提參。」言罷,吩咐廚子:「爾等快些將這穢物撤去,將那肉物等類,俱用水洗淨。我明日奏明聖上,好拿你作證。」廚子這才知用反胃藥,為的是要拿各位老爺錯處。眾官彼此相看,後悔不及。正在慌張無計可施,索御史從殿外擺搖而來,見眾文武一齊嘔吐,便即走到殿階之下。候眾官吐罷,忽聽施公在裡面鬧謠言。他領教過施公厲害,一聽心中早就明白,走進殿內,至施公面前滿面帶笑,尊聲:「施大人,索某今日望大人跟前討個全臉,望求大人開恩恕過,切莫奏聞聖上,不知大人肯賞臉否?」賢臣見索御史如此求情,連忙站立,滿臉含笑,口稱:「欽差大人請坐,眾位請坐。既都知過卻好。適才施某一時剛暴,眾位莫生嗔怒,還望涵容。你我既食君祿,必當報答君恩。皇上為國憂民,親身禱雨,用素膳,步行入壇;又頒旨各府州縣遍貼告示,禁止屠宰。咱眾文武同受雨露之恩,應遵皇上諭旨。咱們先違背聖諭,何能管理軍民?知法故犯,罪加一等。眾位既然知過,施某隻得欽差面上念通家之好,不行深究。」眾官聽施公之言,一齊打恭,這才將心放下,回衙安息不表。

且說這年是康熙四十三年,天下大旱,直至五月中旬尚未落雨。康熙老佛爺自頒旨禱雨後,仍不見甘霖沛降,聖心深以為憂。暗想:「民以食為生。五穀不能播種,小民何以為生?自古商湯禱雨桑林,引事自責。朕登九五,海晏河清,年豐歲稔,為保這等亢旱,缺雨苦民?莫非聯有失德之處,上帝震怒,警戒於朕?」老佛爺憂慮民間疾苦,日日齋戒,並不騎馬坐輦,步行入壇,光頭不戴帽,率領文武虔心拜禱上帝。眾文武官員見主上如此,俱都是光頭腦袋,跟隨聖駕就在太陽地里曬着行走。五鼓進殿,黃昏聖駕還宮,這等虔心,傳揚天下,軍民無不感念皇恩浩蕩,替聖上念佛。後來天降甘霖,直下得池滿溝盈,運糧河水平添三尺。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施公案
施公案
《施公案》,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早期版本亦稱《施公案傳》、《施案奇聞》、《百斷奇觀》。其故事始於說書,主要講述了康熙年間清官施仕倫在黃天霸等江湖俠士輔佐下剷除貪官污吏、破案捕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