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施賢臣設計請客索御史暗惱忠良

且說索御史見施公跪倒,抱住他的腿,大聲喊道:「救駕!」索爺大吃一驚,一時心中醒悟,連忙將腳收回,雙手將施公攙起。尊聲:「施大人休要如此,你我不過取笑散心而已。」施大人站起身來,含怒說道:「欽差大人,官級極品,為何知法犯法?此錢乃萬歲的國寶,上有康熙二字。用腳踏住,豈不欺君太甚?」說着扭項對眾官道:「我施某上本,少不得添寫眾位作干證,由萬歲發落!」眾官聽罷一齊吃驚。眾官一齊走至施公前,拱背馱躬,帶笑說道:「索大人實出無意,望求施大人貴手高抬!」大家見施公出了廟堂,俱各啞口無言,心內害怕。索御吏更加後悔,暗自說道:「倒是我時運不至,自引火燒身。這事看來,必須如此方能解釋。」想罷對廟內老道說:「這堆錢,你們拿去作為香資。」復又吩咐親隨,將鵠子、弓箭收拾起來。家人答應,登時收妥。索爺邁步出廟,上馬回至館驛。眾官見天色已晚,俱各散去不表。

且說施公回到衙門,用茶飯畢。家人秉燭,連忙修奏摺稿。大人尚未寫完,忽聽外面叫「爺!」施公停筆,叫施安:「你去到外邊看看有何事故。」施安應聲而去,不多時上前稟道:「回大人,方才小人問明,言說索老爺特遣家人給大人請安,有封手書前來投遞。」施公聽罷,點頭說:「施安,你將來人喚進來。」施安應命而去,將來人喚到賢臣面前。那人跪在下面口尊:「大人!奴才是索宅的家人,名叫來喜。小人奉家主之命,前來給大人請安。」施公看來人身穿青衣,頭戴涼帽,年約三旬之外,甚是強健。大人看罷,叫道:「管家起來。」那人站起身來,從懷內把書信取出,雙手交與施安,轉呈與大人。賢臣拆封觀看,但見上寫:「索色謹呈;前者在大人台前,實因粗心草率,誤踏國寶,以致冒犯台駕,有越國律。大人若奏明聖上,索色難逃欺君之罪。拜懇大人施天高地厚之恩,容恕過愆,決不敢有負深恩。如蒙見諒,現有薄禮一盒,望祈笑留。如不嫌棄,黃昏後遣小价奉上,幸遮合郡眾人眼目。特此致意,萬望勿卻。」

賢臣看罷,不好明言。心中暗自說道:「你索色倚仗欽差二字,眼空四海,原來也是膽小之輩,懼怕提參。我想此禮若不收他,但放心不下,反怨我過於刻薄。這並非國家大事,參與不參,無甚要緊。但只一件,收下此禮,難免合郡官員聞知。那時風聲傳出,聖上知道,豈不敗壞我為官清廉正直之名,說我貪財受賄。」左思右想,忽心生一計:除非如此這般,方保無事。想畢連忙提筆,寫了一封回字,裝在封筒之內,吩咐施安交與來人說道:「管家此書持回,呈與你家老爺,說施某多多拜謝。」來人轉身而去。

不表來人,且說施公自將銀收下,尋思將眾官口舌縫住。坐在書房暗想:「拿住他們款跡,還得叫他們感着我的人情。縱然日後傳說,便也無妨於事。」想罷,叫:「施安,你速去吩咐書吏寫幾個請帖,差人送到合郡衙門文武官員:明日在城隍廟請吃飯,不可有誤。」施安領命辦理而去。次日施安上前回道:「眾吏役伺候齊備。」賢臣出衙上轎,頃刻間到了城隍廟。賢臣下轎,復又走到配殿。只見廚役人等,將座位設排得整齊,桌椅收拾停妥潔淨。賢臣看罷,吃茶落座等候不表。且說眾官接了施公請帖,猜疑不定。暗想:「為射鵠與索大人鬧得不睦,曾說要上本提參,還要帶寫我等為證,怒不可解。出了廟門,今又反請吃飯。已聽人說,他是惹弄不得,作事真叫人測摸不着頭緒。既然相請,只得前去,到臨期之時,再辨吉凶。」不表眾官納悶,且說康熙老佛爺祈雨之際,降旨斷屠,到處文武官員俱皆奉旨吃素,故此施公派人命廚役備辦素蔬素麵,俱往城隍廟而來。這內中有位八老爺,官名厄爾清厄;有位五老爺,官名伊昌阿,二人俱守備之職,彼此同行,互相談論。走至廟前,只見眾官下馬下轎,一個個魚貫而入。到了廟內,俱各先至雨壇參拜佛像,然後來至大殿。施公站起相迎,俱各見禮,各按次序而坐,從人獻茶。施公含笑說道:「眾位老爺,施某一時剛暴,已至如此;回衙自思,甚為後悔。今日特備一粗蔬,少伸致意,望眾位大人海涵,休要介意。」眾官聽罷,大家連忙站起說道:「我等實系不敢。還是大人量寬容恕,我等深感大德。今日又蒙賞賜筵席,卑職有何德能,敢領此盛意?」賢臣說道:「不過幾件粗菜,不知好與不好。眾位不必太謙,望大家休得見笑。」彼此謙讓,將要各按座位,不見索御史在座。施公道:「欽差不到,其中必有所為。待施某想個妙策,必須將欽差請來。」怎樣設法?且看下回分解。

施公案
施公案
《施公案》,清代民間通俗公案小說。早期版本亦稱《施公案傳》、《施案奇聞》、《百斷奇觀》。其故事始於說書,主要講述了康熙年間清官施仕倫在黃天霸等江湖俠士輔佐下剷除貪官污吏、破案捕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