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 -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蔡謨姚元起閭勦孫稚索遜馮述任懷仁王明王彪之王凝之姚牛桓恭阮瑜之劉澄 劉道錫趙吉司馬隆

----------------------------------------

蔡謨

蔡謨征為光祿大夫,在家,忽聞東南啼哭聲,有若新死。便見一少年女,死(明抄本死作此)人並離(明抄本離作籬)啼哭。不解所為,恐是人家忿爭耳。忽聞呼魂聲,便見生(明抄本生作此)女。從空中去上天,意甚惡之。少時疾患,遂薨。(出《靈異志》)

又 一說,謨在廳事上坐,忽聞鄰左復魄聲。乃出庭前望,正見新死之家,有一老嫗,上著黃羅半袖,下著縹裙,飄然升天。聞一喚聲,輒回顧,三喚三顧。徘徊良久,聲既絕,亦不復見。問喪家,雲,亡者衣服如此。(出《幽明錄》)

【譯文】

蔡謨被任命光祿大夫,有一天在家裡忽然聽見東南方有啼哭聲,好象誰家死了人似地。只見一個年輕女子,離死人很遠,在那啼哭。蔡謨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心想這女子大概和死人有過怨恨吧。忽然又聽到叫魂聲,就見那女子騰空而起升上了天。蔡謨心裡很討厭。不久就得了病死去。

又一種說法是:蔡謨在家中前廳上坐着,忽然聽見左鄰家有叫魂的聲音,就出門去看。正好看見新死了人的鄰居家,有一個老太太,上身穿黃羅半袖衫,下身穿淡青色裙子,飄然升上天空。聽見下面招魂聲,她就回一次頭,下面喊了三次,老太太回了三次頭,在空中戀戀不捨地徘徊了好久。地上的喊魂聲沒了,老太太才消失。蔡謨問死人那家鄰居,那家人說死的老太太穿的真的是蔡謨看見的那樣子衣服。

----------------------------------------

姚元起

河內姚元起,居近山林,舉家恆入野耕種。唯有七歲女守屋,而漸覺瘦,父母問女,女云:"常有一人,長丈余而有四面,面皆有七孔。自號離天大將軍,來輒見吞,逕出下部。為此數過"。云:"慎勿道我,道我,當長留腹中。"闔門駭惋,遂移避。(出《靈鬼志》)

【譯文】

河內人姚元起,家住在樹林邊上,全家人都出去種地,只留一個七歲的女兒看家,後來就發現女孩日漸消瘦。父母問是怎麼回事,女孩說,家裡經常有個人來,這人一丈多高,有四張面孔,每張臉上也有七竅,自稱是"高天大將軍"。這怪物每次來都把女孩吞下去,然後又拉出來。怪物還警告小女孩不許告訴人,如果告訴人,就把她永遠留在肚子裡,全家一聽十分害怕,趕快遷到別處去躲避起來了。

----------------------------------------

閭勦

吳興武唐閭勦,凌晨聞外拍手,自出看。見二烏幘吏,逕將至渚,云:"官使乘船送豆至。"乃令勦枻,二吏絙挽。至嘉興郡,暫住逆旅。乃平望亭,潛逃得歸。十餘日,外復有呼聲,又見二吏云:"汝何敢委叛。"將至船,猶多菽,又令捉枻船,二吏絙挽。始前至嘉樂故塚,謂勦曰:"我須過(述原作遇。據明抄本補。)一處,留汝在後,慎勿復走。若有飲食,自當相喚。"須臾,一吏呼勦上。見高門瓦屋,歡嚥盈堂。仍令勦行酒,並賜炙啖。天將曉,二吏云:"而見去,汝且停。"頃之,但見高墳森木。勦心迷亂,其家尋覓,經日方得。尋發大瘡而死。(出《靈鬼志》)

【譯文】

吳興縣的武塘有個閭勦,早晨聽見外面有拍手聲,就出去看。看見兩個戴黑頭巾的官員,將他抓住直弄了河灘,說:"官府讓你駕船把豆子送去。"就讓閭勦划槳,兩個官員在岸上拉縴繩。到了嘉興郡,一塊住進旅店,後來走到平望亭,閭勦終於逃脫了到家。十幾天後,又聽見外面有喊他的聲音,那兩個官對閭勦說:"你怎麼竟敢抗命脫逃!"又把他弄到船上,這次船上裝了很多糧食。還是讓他划槳,兩個官員還是拉縴。船到了嘉樂的一片墳地時,官說:"我們先去一個地方,你暫時留下,這回可不許再逃。如果有吃喝,我們會來叫你的。"不大工夫一個官員來叫他,進了一個高門的大瓦房,只見裡面一屋子人正在吃酒席。他們讓閭勦喝酒,還給他肉吃。天快亮時,兩個官員說:"我們現在走了,你先等一等。"一轉眼間什麼都沒了,只見周圍是高大的墳墓和陰森的樹林。閭勦心迷神亂,他家裡找他很久才在墳地發現他。回去後身上生了大瘡,不久就死去了。

----------------------------------------

孫稚

晉孫稚,字法暉,齊般陽縣人也。父祚,晉太中大夫。稚幼奉佛法,年十八,以咸康元年八月亡。祚(亡祚原作祚亡。據明抄本乙正。)後移居武昌,至三年四月八日,沙門於法階行尊像。經家門,夫妻大小出觀,見稚亦在人眾之中,隨侍像行。見父母,見跪問訊,隨共還家。祚先病,稚去,無他禍祟,不自將護所致耳。五月當差,言畢辭去,其年七月十五日復歸。跪拜問訊,悉如生時。說其外祖父為泰山府君,見稚,說母字曰:"汝是某甲兒耶?未應便來,那得至此。"稚答伯父將來,欲以代謰,有教推問,欲鞭解之,稚救嵿得原。稚兄容,字思淵,時在其側,稚謂曰:"雖離故形,在優樂處。但讀書,無他作,願兄無憂也,他但勤精進,福自隨人矣。我二年學成,當生國王家。同輩有五百人,今在福堂,學成,皆當上生第六天上。我本亦應上生,但以解救先人,因緣纏縛,故獨生王家耳。到五年七月七日復歸。"說邾城當有寇難,事例甚多,悉皆如言。家人祕之,故無傳者。又云:"先人多人罪謰,宜為作福。我今受身人中,不須復營,但救先人也。願父兄勤為功德,作福食時,務使鮮潔。一一如法者受上福。次者次福。若不能然,徒費設耳。當使平等,心無彼我,其福乃多。"祚時有婢,稚未還時,忽疾殆死。通身皆痛。稚云:"此婢欲叛,我前與鞭,不復得去耳。"推問婢雲,前實欲叛,與人為期,日垂至而便住雲耳。(出《》)

【譯文】

晉代有個孫稚,字法暉,山東般陽縣人。父親叫孫祚,是晉朝太中大夫。孫稚從小就信奉佛法,咸康元年八月,才十八歲就死了。父親孫祚後來遷居到武漢。咸康三年四月八日那天,和尚把寺廟的神抬出來遊行,經過孫祚家時全家都出來看,突然看見已死的孫稚也在遊行的人群時,守護着神像走。孫祚看見了父母,就跪下問安,並一起回到家裡。這時孫祚有病,孫稚說:"這病沒什麼大的禍患和鬼祟作怪,是由於父親沒有自身維護的原因,以五月份就會好的。"說完就走了。這年七月十五孫稚又回家來,跪拜問安和活着時一樣,說:"外祖父是冥間的泰山府君,並見過我,向我提到我母親的名字說'你不是某某的兒子嗎?你陽壽未盡,並沒召你來怎麼就來了?'我說我伯父馬上會來,是我要替伯父領罪才來的。不一會就見伯父被抓來,就要受到拷打,我努力營救才得免罪。"這時孫稚回家,見到哥哥在旁邊。哥哥叫孫容,字思淵。孫稚對哥哥說,"我雖然離開人世,但卻也身在優樂之中,每天只是讀書,哥哥不必為我擔心,只要勤奮努力,福份也就隨之而來了。我再學二年就期滿,將投生到人間一個國王家去。我們一同學習的有五百人,都在福堂讀書。這五百人學成後都會升到第六層天上去當神仙。我本來也可以升到六層天,但因為我解救伯父,人間的因緣糾纏不斷,所以才讓我投胎到人間的國王家去。"咸康五年七月七日孫稚又回來了,這次說邾城將會發生流寇作亂,還說了不少事,後來都應驗了。只是他家對孫稚還陽回家的事一直保密,所以一直沒有人知道,孫稚還說:"咱家的長輩祖先們都有不同的罪過,你們要常常祭禮神靈好替先輩贖罪。我現在已經快轉世人間了,不必再作法事祭祀我,要祭祀就是為了救先人,希望父親兄弟多積善積德才是。以後家裡作祭神的供品時一定要新鮮潔淨,最潔淨的能得到上等的福佑,稍次的得的福佑也必然少,如果祭品不好不淨,上供等於白上,對神靈要平等對待,不分你我,這樣福才會多。"孫祚當時有個使女在孫稚沒回來時忽然病得要死了,全身痛得難忍。孫稚回來後才對父親說:"咱家這個使女打算逃跑,我前幾天抽了她一頓鞭子,她再不能跑了。"後來審問這個使女,果然前幾天和一個人約好某一天一同逃跑,到了那天使女卻沒能跑成。

----------------------------------------

索遜 昇平中,徐州刺史索遜,乘船往晉陵。會暗發,回河行數里,有人寄索載,云:"我家在韓塚,腳痛不能行,寄君船去。"四更時,(時原作守。據明抄本改。)至韓塚,此人便去。遜二人牽船,過一渡,施力殊不便。罵此人曰:"我數里載汝來,逕去,不與人牽船,欲與痛手。"此人便還,與牽,不覺用力而得渡,人便逕入諸塚間。遜疑非人。使竊尋看,此經塚間,便不復見。須臾復出,至一塚呼曰:"載公。"有出者應。此人說:"我向載人船來,不為共牽,奴便欲打我,今當往報之。欲暫借甘羅來。"載公曰:"壞我甘羅,不可得,此人無所苦,我試之耳。"遜聞此,即還船,須臾。岸上有物來。赤如百斗篅,長二丈許,逕來向船,遜便大呼:"奴載我船,不與我牽。不得痛手,方便載公甘羅。今欲擊我,今日要當打壞奴。"甘羅忽然失卻,於是遂進。(出《續搜神記》)

【譯文】

開平年間,徐州刺史索遜坐船到晉陵去。天黑時出發,船沿河岸去了幾里地時,有個人要求搭船,說:"我家在韓家墳,腳痛得走不動了,請讓我搭你的船去吧"。四更時到了韓家墳那人就上岸走了。索遜和另一個人拖着船過一個渡口,很費力氣,就罵那個人說:"你坐我們船走了好幾里,只管走了也不來幫忙拉拉船,怕你的手痛是不?"那人就回來幫着拉船,船一點也不費力就過了渡口,那人就走進韓家墳去了。索遜懷疑那是鬼,就派人跟在後面偷偷觀察。那人走到墳墓中就不見了。過了一會那人又出來走到一個墳前喊道:"載公!"墳里就鑽出個人來答應。那人說:"剛才搭一個人的船回來,沒幫他們拉船,他們就要打我。我要去報復他們,把你的大甘羅借給我用用。"載公說:"借給你甘羅弄壞了,我沒處再弄到。"那人沒辦法,只好說,"我不過試試看。"索遜聽到這裡就跑回船上。不一會兒就見岸上來了個東西,空空地像個能裝一百斛糧食的大囤子,有兩大多長,直着站船衝過來,索遜就大叫道:"你這個傢伙白坐我的船,怕手痛不幫忙拉船,又借了載公的甘羅來撞我,看我今天不打爛你這個東西!"大囤了頓時消失,他們才接着上路了。

----------------------------------------

馮述

上黨馮述,晉元熙中,為相府將。假歸虎牢,忽逢四人,各持繩及杖,來赴述,述策馬避焉。不肯進,四人各捉馬一足,倏然便倒河上。問述:"欲渡否?"述曰:"水深不測,既無舟楫,何由得過?君正欲見殺耳?"四人云:"不相殺,當持君赴官。"遂復捉馬腳,涉河而北。述但聞波浪聲,而不覺水。垂至岸,四人相謂曰:"此人不淨,那得將去。"時述有弟服,深恐鬼離之,便當溺水死,乃鞭馬作勢,逕登岸,述辭謝曰:"既蒙恩德,何敢復煩勞。"(出《續搜神記》)

【譯文】

上黨人馮述,晉元熙年間當相府將,休假回虎牢關。路上忽然遇到四個人,都拿着繩子和木杖,直奔馮述而來。馮述忙策馬避開,不敢往前走。那四個人一個人抓住一條馬腿,馮述一下就落馬摔倒在河邊。四個入述想過河嗎?馮述說:"河水深不可測,又沒有渡船,怎麼過得去?你們不正好殺了我嗎?"四個人說:"我們不是要殺你,而是要帶你去官府。"說着他們就抓着馬腿,趟河而過。馮述只聽到波浪聲一點沒覺得有水。快上岸時,那四個人商量說:"這個人不乾淨,帶他去怎麼行?"當時馮述正為死去的弟弟服喪,深怕鬼丟下不管而被淹死。就乘勢猛打馬跳上岸去,回頭對他們說,"已經領教了你們的恩德,不敢再麻煩你們了!"

----------------------------------------

任懷仁

晉昇平元年,任懷仁年十三,為台書佐。鄉里有王祖復為令史,恆寵之。懷仁已十五六矣,頗有異意,祖銜恨。至嘉興,殺懷仁,以棺殯埋於徐祚家田頭。祚後宿息田上,忽見有塚。至朝中暮三時食,輒分以祭之,呼云:"田頭鬼,來就我食。"至瞑眠時,亦云:"來伴我宿。"如此積時。後夜忽見形云:"我家明當除服作祭,祭甚豐厚,君明隨去。"祚云:"我是生人。不當相見。"鬼云:"我自隱君形。"祚便隨鬼去。計行食頃,便到其家。家大有客,鬼將祚上靈座,大食滅,合家號泣,不能自勝,訟其兒還。見王祖來,便曰:"此是殺我人。"猶畏之,便走出。祚即形露,家中大驚,具問祚,因敘本末。遂隨祚迎喪,既去,鬼便斷絕。(出《幽明錄》)

【譯文】

晉昇平元年時任懷仁十三歲,已當了台書佐。鄉里有個王祖被起用當了令史,一直很寵着他。任懷仁到十五歲時,有些討厭王祖了。王祖懷恨在心,二人一起去嘉興時,王祖殺了任懷仁,裝進棺材埋在徐祚家的地頭上,徐祚種田休息時發現田中的新墳,每天早中晚三餐都分出些飯菜祭祀,並喊道:"田頭的鬼,來和我一起吃飯吧。"晚上睡覺時也說:"田頭鬼,來伴我入眠吧。"這樣過了很久,任懷仁忽然現了形,對徐祚說:"我們家裡明天要為我設壇祭禱,祭祀的食物十分豐盛,你隨我去吧。"徐祚說:"我是外人,不應該去的。"任懷仁說:"我可以讓你隱形。"徐祚就跟着任懷仁走,一頓飯工夫就到了任家。見這家客人很多,鬼就把徐祚弄到靈座上,把祭壇上的酒肉一掃而光。全家一看,都說任懷仁回家來了,就痛哭號啕起來。這時鬼看見王祖也來了,就大喊,"他就是殺我的人!"王祖嚇得趕快跑了,徐祚也現出自己,家時人大驚,問徐祚是怎麼回事,徐祚就如實說了。於是家裡的人就跟着徐祚到田頭去迎任懷仁的棺材,從此鬼也就沒有了。

----------------------------------------

王明

東萊王明兒,居在江西,死經一年,忽形見。還家經日,命招親好,敘平生,云:"天曹許以暫歸。"言及將離,語便流涕。問訊鄉里,備有情焉。敕兒曰:"吾去人間,便已一周,思覩桑梓。"命兒同觀鄉閭。行經鄧艾廟,令燒之,兒大驚曰:"艾生時為征東將軍,沒而有靈,百姓祠以祈福,奈何焚之?"怒曰:"艾今在尚方摩鎧,十指垂掘,豈其有神?"因云:"王大將軍亦作牛,驅馳殆斃。桓溫為卒,同在地獄。此等並困劇理盡,安能為人損益。汝欲求多福者,正當恭慎,盡忠孝順。無恚怒,便善流無極。"又令可錄指爪甲,死後可以贖罪。又使高作戶限,鬼來入人室內,記人罪過,越限撥腳,則忘事矣。(出《幽明錄》)

【譯文】

東萊有個人叫王明兒,住在江西,死了一年後突然現形回家住了好幾天。他讓招來親朋好友,講了很多事,他說:"天曹允許我暫時還陽回家看看。"一說到很快又要分別,就涕淚交流。問候鄉親們的生活,十分重感情。他對兒子說:"雖然離開人間才一年,但特別想念故鄉的一切。"他讓兒子領他到家鄉各處走走看看,經過鄧艾廟時,他告訴兒子把廟燒掉。兒子大驚說:"鄧艾生前是征東將軍,死後也有神靈,百姓都向他祈求保佑呢,為什麼要燒他的廟?"王明兒生氣的說:"鄧艾現在陰間乾的是擦摩鎧甲的差事,十個手指都快磨壞了,還有什麼神靈能保佑下界?王大將軍也作了牛,被人驅趕快要累死了。桓溫只不過當了個陰間的小兵。這些人在陰間都在受各種罪,能給人間帶來什麼福?你們想求福,只有老老實實作人,盡忠盡孝,別惹神氣,就是積德行善了。"他還讓平時把指甲剪下來以後積存起來,死後可以贖罪。還讓把門坎作得高一些,鬼到家來記人的罪過,走時讓高門坎一絆,就把記的罪過都忘了。

----------------------------------------

王彪之 晉王彪之,年少未官。嘗獨坐齋中,前有竹。忽聞有嘆聲,彪之暢然,怪似其母,因往看之。見母衣服如昔,彪之跪拜歔欷。母曰:"汝方有奇厄,自今以去。當日見白狗,若能東行出千里,三年,然後得免災。"忽不復見。彪之悲悵達旦,既明,獨見一白狗。恆隨行止,便經營竹裝,裝往會稽。及出千里外,所見便肅然都盡。過三年乃歸,復還先齋住。忽聞前聲,往見母如先。謂:"從吾,故來慶汝。汝自今已後,年逾八十,位班台司。"皆如母言。(出《幽明錄》)

【譯文】

晉進有個王彪之,年紀很輕,也沒有做官。有一次,他一個人坐在書房裡,忽然聽見書房前的竹叢中有人嘆息,聲音像是他死去的母親,覺得十分奇怪,就出去看,雖然看見母親穿着活着時的衣服站在那裡。彪之哭着跪拜後,母親說:"你馬上要有大禍臨頭。從現在往後,你會看見一隻白狗,如果你能出去一千里,三年以後你就能免災了。"說完母親就突然不見了,彪之一夜悲痛之極。天亮後,真就看見一隻白狗,這狗總隨時隨地跟着他。他就立刻收拾行裝,打算往會稽方面去。等走出千里以外時,那個跟他的白狗就不見了。三年後,王彪之才又回來,還是住進原來的房子。忽然又聽見他母親的聲音,就出去又看見了母親,母親說:"你聽了我話,所以我來祝賀你。你以後可以活到八十以外,官可以做到班台司。"後來一切都像他母親說的應驗了。

----------------------------------------

王凝之

晉左軍琅邪王凝之,夫人謝氏,頓亡二男,痛惜過甚,銜淚六年。後忽見二兒俱還,並著械,慰其母曰:"可自割,兒並有罪謰,宜為作福。"於是得止哀,而勤為求請。(出《幽明錄》)

【譯文】

晉時左軍琅邪人王凝之的兩個兒子突然死去,夫人謝氏悲痛欲絕,哭了六年。有一天兩個兒子忽然一塊回來了,都戴着枷鎖。他倆勸母親說:"你不必傷心,割捨我倆吧,我倆是因為有罪才被陰間捉去的,請以後為我們祈禱就行了。"謝氏就從此不再悲傷,只是經常祭告神靈為兒子贖罪。

----------------------------------------

姚牛

須縣民姚牛,年十餘。父為鄉人所殺,牛嘗賣(賣原作殺,據明抄本改。)衣服,市刀戟,圖欲報仇。後在縣門前相遇,手刃之於眾中,吏擒得。官長深矜孝節,為推遷其事,會赦得免。又為州郡論救,遂得無他。令後出獵,逐鹿入草中,有古深井數處。馬將趣之,忽見一翁,舉杖擊馬。馬驚避,不得及鹿。令奴引弓將射之,翁曰:"此中有井,悲君墮耳。"令曰:"汝為何人?"翁長跽曰:"民姚牛父也,感君活牛,故來謝。"因滅不見。(出《幽明錄》)

【譯文】

須縣有個姚牛,才十多歲,他的父親就被人殺害了,姚牛賣了衣服買來刀槍,立志報仇。後來在縣衙門前姚牛遇見了殺父的仇人,當着眾人的面親手把他殺死了。縣衙把姚牛抓去,縣令感念姚牛的孝心和膽量,就設法開脫他的殺人罪,希望遇見大赦能免死。縣令又給郡里州里寫呈文開脫營救姚牛,最後姚牛終於無罪釋放。後來縣令一次出去打獵追一頭鹿,鹿鑽進草叢。草叢裡有幾口古井,馬都要踏着古井時,忽然出來一個老人舉起拐杖打馬,馬一驚就躲開了,由於沒有追上鹿,縣令命令隨從拉起弓來要射那老人,老人說:"草叢裡有井,怕你陷入井中我才打馬。"縣令說:"你是誰?"老人說:"我是姚牛的父親,感謝你救了他的命,我特來報答你。"說完就不見了。

----------------------------------------

桓慕

桓慕為桓石民參軍,在丹徒,所住廨,床前一小隱穴,詳視是古墓,棺已朽壞。桓食,常先以鮭飯投穴中,如此經年。後眠始覺,見一人在床前云:"吾終沒以來,七百餘年,後絕嗣滅,蒸嘗莫及。君恆食見播及,感德無已。依君籍,當應為寧州刺史。"後果如言。(出《幽明錄》)

【譯文】

桓恭擔任桓石民參軍時,在丹徒縣的住所里,床前有一個塌下去的小洞,仔細看原來是個古墓,棺木已壞。從此桓恭每次吃飯時都是夾些飯菜魚肉扔到小洞裡,這樣持續了幾年。有一天剛睡醒時看見一個人站在床前說:"我已經死了七百多年了,由於沒有後代祭奠我,我早就沒吃過什麼好東西了。現在你經常給我東西吃,使我萬分感激。我已看了你陰司的簿子,現特告訴你:你以後將做寧州刺史。"後來果然應驗。

----------------------------------------

阮瑜之

晉太元十年,阮瑜之居在始興佛圖前。少孤貧不立,哭泣無時。忽見一鬼,書塼(塼波厚作搏,據明抄本改。)著前云:"父死歸玄冥,何為久哭泣?即後三年中,君家可得立。仆當寄君家,不使有損失,勿畏我為凶,要為君作吉。"後鬼恆在家,家須用者,鬼與之。二三年,君(明抄本君作用)小差,為鬼作食,共談笑語議。阮問姓,答云:"姓李名留之,是君姊夫耳。"阮問:"君那得來?"鬼云:"仆受罪已畢,今暫生鬼道,權寄君家。後四五年當去。"曰:"復何處去?"答曰:"當生世間。"至期,果別而去。(出《幽明錄》)

【譯文】

晉太元十年,阮瑜之住在始興佛塔前,他年少時失去父母,家中貧困不能自立,經常痛哭。忽然看見一個鬼,在磚上寫了一首詩給他看:"父死歸玄冥,何為久哭泣?即後三年中,君家可得立。仆當寄君家,不使有損失。勿畏我為凶,要為君作吉。"從此鬼就在家裡常住下了。家裡須用的東西鬼都能弄來,這樣過了二三年,家境好了一些,平時阮瑜之給鬼作飯,與鬼談論十分融洽,問鬼的姓名,鬼說:"我姓李叫留之,就是你死去的姐夫呀。"阮瑜之又問怎麼來的,鬼說:"我在陰間的罪已經受完,現在暫時作鬼,到你家來小住。再過四五年就走了。"問他還要到是哪裡去,鬼說:"轉世到人間去呀。"過了四五年,鬼果然告別不再來。

----------------------------------------

劉澄

晉義熙五年,彭城劉澄,常見鬼。及為左衛司馬,與將軍巢營廨宇相接,澄夜相就坐語。見一小兒赭衣,手把赤幟,團團似芙蓉花。數日,巢大遭火。(出《幽明錄》)

【譯文】

晉義熙五年,彭城有個劉澄,能看見鬼,後來劉澄當了左衛司馬,他的公府和巢將軍的營房緊挨着,有一次劉澄夜裡和巢將軍在一起坐着閒聊,看見一個穿赫紅衣的小孩,手裡拿着紅旗,不停地轉像一團團芙蓉花。幾天後,巢營的房子就遭了大火。

----------------------------------------

劉道錫

劉道錫與從弟康祖,少不信有鬼。從兄興伯,少來見鬼。但辭論,不能相屈。嘗於京口長廣橋宅東,云:"有殺鬼,在東籬上。"道錫笑,便問其處,牽興伯俱去,捉大刀欲斫之。興伯在後喚云:"鬼擊汝。"道錫未及鬼處,便聞如有大杖聲,道錫因倒地,經宿乃醒,一月日都差。興伯復云:"廳事東頭桑樹上,有鬼,形尚孺,長必害人。"康祖不信,問在樹高下,指處分明。經十餘日,是月晦夕,道錫逃暗中,以戟刺鬼所住。便還,人無知者。明日,興伯早來,忽驚曰:"此鬼昨夜那得人刺之,殆死,都不能復動,死亦當不久。"康大笑。(出《幽明錄》)

【譯文】

劉道錫和堂弟康祖從小就不相信有鬼,堂兄興伯卻從小就能看見鬼。雙方一辯論起來,興伯總說服不了劉道錫。在京口長廣橋住宅的東面,興伯看見了一個殺鬼,就在東面籬笆上,問及了地方劉道錫笑着拉康祖一同奔鬼而去,拿着大刀想去砍鬼。興伯忽然在身後喊:"鬼要打你了!"劉道錫還沒走到鬼躲的地方,就聽見一個大棍打下來的聲音,接着就倒在地上昏過去,過了一夜未醒過來,一個多月才好。有次興伯又說:"大廳東頭桑樹上有個鬼,不過年齡很小,長大後一定會害人。"康祖不信,問那小鬼在樹的什麼地方,興伯很清楚地指出鬼躲的地方。過了十幾天,一個月月末的晚上,劉道錫藏在暗中,用長戟向鬼躲的地方刺去,刺完就回去了,沒有人知道。第二天一早興伯來後忽然驚呀地說:"那個鬼昨晚讓誰給刺了?快死了,都不能動了,肯定活不了多久。"康祖大笑起來。

----------------------------------------

趙吉

鄴縣故尉趙吉,常在田陌間。昔日有一蹇人死,埋在陌邊。後二十餘年,有一遠方人,過趙所門處。遠方人行十餘步,忽作蹇,趙怪問其做,遠人笑曰:"前有一蹇鬼,故效以戲耳。"(出《幽明錄》)

【譯文】

鄴縣原來的縣尉趙吉常在田間小路里閒逛。過去曾有一個跛子死後埋在路邊。二十年後,有一天有一個遠方人走到趙吉門口,忽然跛着走路。趙吉很奇怪,問是怎麼回事,那人笑着說:"前面有一個瘸鬼,我是在學他鬧着玩呢。"

----------------------------------------

司馬隆

東魏徐,忘名,還作本郡卒,墓在東安靈山。墓先為人所發,棺柩已毀。謝玄在彭城,將有齊郡司馬隆、弟進、及東安王箱等,共取壞棺,分以作車。少時三人悉見患,更相注連,凶禍不已。箱母靈語子孫曰:"箱昔與司馬隆兄弟,取徐府君墓中棺為車,隆等死亡喪破,皆由此也。"(出《幽明錄》)

【譯文】

東魏有個徐某,忘了他名字,回到本郡作太守時去世,墓在東安靈山上,墓先被人挖開了,裡面的棺材已經損壞,謝玄在彭城時,齊郡的司馬隆、司馬隆的弟弟司馬進、東安王箱等人,把墓中的棺木取來做了個車。不久三個人都得了病,後來禍事就一個接着一個。王箱死去的母親顯靈對子孫們說,"王箱以前和司馬隆兄弟取了徐府君墓中的棺木作車,所以他們的死、病以及家中的破敗,都是因為那件事造成的。"

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
《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