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風塵三俠初識英主 江湖二士略顯奇才

第七十回 風塵三俠初識英主 江湖二士略顯奇才

上回書說到李淵一家正為修建晉陽宮的木料發愁,李世民說木料有了,李淵問他在哪裡。李世民說:「跟爹爹回話,咱們太原西門裡有座天雷寺,那是漢朝皇帝降旨修建的。這座古廟有五層大殿,都和皇帝宮殿的尺碼一樣。後面有藏經樓,周圍有許多跨院,所用木料甚多。我常同天雷寺當家的明德長老一起下棋,彼此熱識。我想可以同長老商量一下,把這座廟先拆掉,暫借木料一用。容到來年,再派人到南方採辦上等木料,為他們重蓋天雷寺。您看可行不?」李淵一聽,哈哈大笑:「你們聽見了沒有?不怪我背後常夸世民,凡是我為難之事,他都能給我想出辦法來。這叫做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兒啊,你估量一下,這老和尚能夠讓咱們拆廟嗎?」「爹爹,這您就放心吧,我去了。說罷李世民由家走出來,遘奔西門裡天雷寺而去。

這時候,天雷寺內正好來了三位超凡脫俗之人。誰呀?能是前文書「鬧花燈」里表過的「風塵三俠」。這三俠一個叫李靖,字表藥師,一個叫張仲堅,綽號虬髯公,還有一個是張仲堅的妹妹張出塵,綽號紅拂女。張氏兄妹是從海外來到中原內地的,他們的祖上在前朝也是中原人,因受奸佞陷害,這才逃離中國,移居異域。這個張仲堅相貌很奇特,頭似蛟龍之首,眼如滄海之珠,面如紫肝,鬚眉火紅。滿臉的紅鬍子都打着卷,用手往外一撕挺老長,一鬆手吐嚕嚕又蜷屈回去。因此人稱虬髯公。別看他相貌外拙,卻是一個內秀之人。治國安邦之策,用兵布陣之法,不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域的他都深深通曉。各式各樣兵器,馬上步下功夫,躥縱跳躍,陸地飛騰,他無一不會。此人是俠心義膽,自己深受離亂之苦,聽說哪國的君昏臣暗,老百姓遭准,都深切同情,想方設法要闖到那裡,幫助百姓脫離水火。如今他聽說在他故國祖居之地出了個昏君楊廣,還有個大奸臣越王楊素,淨幹些禍國殃民之事,老百姓死於溝壑的不計其數,就帶了他的妹妹出塵潛入內地,到了河東太原郡榆次縣靈石鎮。在那裡有一個他在海外結織的經商的朋友.兄妹二人就在他這朋友家落了腳。虬髯公讓他妹妹出塵到京師長安探聽虛實,對機會他要把越王楊素殺掉,先給老百姓出口氣,自己在河東一帶到處訪查英雄豪傑,仁人志士,想要結成生死之交,共舉反隋大業。他想,憑我的才能逐鹿中原,干它二三十年,一定能掃除妖孽,贏得天下。我要當了皇上,就要施展我的雄才大略,把中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他妹妹張出塵到了長安,設法混入越王府,當上了一名歌伎。越王楊素每當在大廳見客,總要讓幾十名美女在兩旁陪伴着,其中有一個手執扎紅色馬尾拂塵的,那就是張出塵,故而人稱她為紅拂女。過了一段時日,紅拂女把奸賊楊素的行動坐臥,府里的明路暗道,已經摸請了十之八九。這一天,楊索正在大廳上觀看歌舞,一曲唱罷,忽聽門吏來報:「啟稟王爺,上柱國韓擒虎老將軍推薦入府供職的李靖李公子前來拜見。」楊素坐在軟榻上拖着長腔說道:「叫他進來吧!」原來這李靖是韓擒虎的外甥,年紀剛二十出頭,自幼熟讀經史兵書,文武才略超群。他對楊廣、楊素之流的倒行逆施很是不滿,常常說:「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為國效力。」韓摘虎把他薦到越王府,明着是幫助楊素做事,暗地裡是讓他監視楊素的所作所為。這時候王府家人領着李靖進了大廳。站在歌舞班裡的紅拂女一看,這位公子頭戴鵝黃色的公子巾,身穿湖綠色的大氅,上繡團花朵朵,面如美玉,目似朗星,相貌堂堂,眉宇間有一股咄咄逼人的英銳之氣,自己不覺心中一動。李靖搶步上前,腿往下屈:「老王爺在上,學生李靖這廂……」下面「有禮」二字還沒有說出,一看楊素叉着腿坐在軟榻上,頭也不抬,又馬上挺起身來,拱手說道:「老王爺,現在天下煙塵四起,英雄並出,您是朝廷重臣,必須時刻把收羅人才放在心上,不應當這樣叉着腿見人!」旁邊紅拂女看在眼裡,這書生實在是舉止不凡,向來楊素就是這樣叉着腿見客,多少王公顯宦、文官武將來了都是奴顏律膝。沒有一個象他這樣有骨氣,不覺對他暗暗傾慕。楊素見李靖頂撞自己,剛要發作,轉念一想,他敢於對我這樣講話,一定不是等閒之輩,我倒要考問考問他。想到這裡,他斂衣站起,對李靖說道:「老夫禮貌不周,多有得罪,公子來到我府,不知有何良策獻上,請坐下敘談。」二人落坐。楊素原本是帶兵打仗的元帥,問起李靖經世之學,用兵之法;什麼三墳五典、孫子兵法、太公六韜、黃石三略等等,李靖無不對答如流。楊素大為驚奇,馬上派他做王府主薄,委以重任。這主簿負責管理府里的文書薄籍、檔案賬目,是個非常機要的職位。那紅拂女是個聰明絕頂的女子,她十分留意李靖的言談舉止,時間一長,可就看出破綻來了。別看李靖受到楊素器重,談笑自若,可他跟楊素不是一個心哪!!她心中暗想,李靖是個胸懷大志、腹有良謀之人,他來王府,一定也是別有所圖。若得此人相助,我們兄妹的大事何愁不成呢!

單說這一天,乃是正月十五燈節,又是越王楊素的生日。天下各處官員都不敢不派人到京城給越王送壽禮。白天,王府里接收壽禮,李靖管記賬,忙了一天。傍晚,他的親娘舅韓擒虎請他過府飲宴。到了上柱國府,酒宴之間,他私下對韓擒虎說:「舅舅,您讓我監視越王,據我這些日子觀察,晉王和越王、丞相彼此勾結,有謀朝篡位之意,他們又各懷鬼胎。今天在王府里收壽禮把我氣壞了,王府之內儘是貪贓刁鑽之徒,各地官員多是趨炎附勢之輩。我看這大隋朝不能長治久安了。對機會我要離開王府,尋找志同道合之人,一展鯤鵬之志。」韓摘虎說:「侄兒有此大志,我當然很高興,不過你要多加小心。」李靖回到王府,見這裡靜能悄俏的。因為長安城裡通宵大放花燈,人們都看燈去了。他進了臥房,搭着方才酒喝多了一點,倒頭便睡了。

天交五鼓,李靖在自己房中剛剛睡醒,忽聽外邊啪啪,有人低聲叩門。他急忙穿衣下地,把門打開,看見門外站着一個人,披着紫色大氅,戴着寬檐帽,肩上用木杖挑着一個口袋。他問道「你是什麼人?」這人輕聲細語說:「公子要問,我就是府內那個手執紅拂塵的歌女,我叫張出塵。」李靖見她女扮男裝,知道必有緣由,便讓她進屋來。紅拂女進了屋,脫去大氅和帽子,露出了裡面花團錦簇的彩衣。李靖定睛一看,這個女子也就十八九歲,不施胭粉,不著環佩,美麗出自天然,臉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迎風,眉似春山帶雨,眼如秋水含情,眉蹙目轉,滿室生輝。紅拂女上前萬福,說道:「妾身冒昧來訪,望公子恕罪。」李靖問:「不知姑娘何事來此?」紅拂女說:「公子,我在王府見過多少人才,可沒有一全比得上您的。我觀察您多日,知道您胸藏沖天之志,正伺機鉚奸報國。找們倆人可謂志同道合,我和我哥哥從海外回到中原,就為的是殺掉昏君楊廣和楊素這般奸賊,為民除害。我哥哥正在河東募集群雄。如蒙公子不棄,我願委身相就,隨公子一起逃離王府,直奔河東,與我哥哥共圖反隋大計,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李靖被這突如其來之事驚呆了,想不到越王府內競有這樣一個俠心義膽、美如天仙的奇女子!心想真能夠與她結伴,又得到他哥哥幫助,壯志得酬,我願足矣!李靖是王府主薄,知道一切內情,料定決不是楊素派美女試探於他,想了一想,說道:「姑娘之言,正合我意。我在主府心懷韜晦之計,以屈求伸,如今已被姑娘識破,我願網你一起前往河東。趁天色微明,你我趕快逃走吧!」當下李靖收拾細軟,紅拂女又穿好男裝,打點停當,倆人一同出走。王府守門家人和李靖很熟,以為他早起帶了童兒出外辦事,不需細間,就放了出去。等到次日發現二人失蹤,已經追之不及了。這就是前文書「南陽關」中講昌平王邱瑞上朝路過越王府時聽說的所謂李靖拐走歌伎紅拂女的事情。

書要簡短,李靖和紅拂女出了王府,先到市上買了兩匹駿馬,二人揚鞭催馬,往東北方向飛馳而去。一路上曉行夜宿,飢餐渴飲。人們都當他倆是一對夫妻,實際上他倆只有夫妻之名,尚無夫妻之實。他們是英雄愛俠女,惺惺惜惺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非止一日,倆人終子來到了河東太原郡愉次縣靈石鎮。見到了虬髯公,紅拂女把李靖李藥師的來歷向哥哥一介紹,虬髯公那份兒高興勁兒就甭提啦!三人落坐,飲酒談心你說話合我的心,我說話中你的意,說什麼事都說到一塊兒去了。大家都已聽到從京城來的傳聞,說越王楊素和承相宇文化及幫助楊廣弒父鴆兄,篡了天子之位,忠孝王伍建章上殿痛罵昏君已被敲牙割舌,滿門抄斬;如今楊素又奉旨強征天下民工建造東都洛陽。說到這裡,虬髯公詳細地問了問越王楊素的性格癖好,起居習慣以及越王府的庭院設置、圍牆道路等等一切情形。聽罷,他哈哈一笑,說:「妹妹,還有李公子,你們二位在此等候一時,我即刻遘奔長安城,去要老奸賊楊素的腦袋去。」李靖和紅拂女齊聲說:「兄長要多加小心。」第二天,虬髯公就騎上快馬奔京師去了。在前文書「群雄會」中曾經說過,靠山王楊林從金堤關敗下陣來,回到京師,到了越王府,家人告訴他府里出了天大的禍事:那一天晚上越王安歇之後,第二天清早發現王爺的人頭不翼而飛!楊林放聲痛哭三弟楊素,派人四下輯拿兇手,遍尋不得,只好留作懸案。這割走楊素首級的不是別人,正是虬髯公。虬髯公那一天夜裡三更過後偷偷翻牆跳入越王府,摸進楊素的臥室,痛快淋漓地幹了此事。他把人頭上的血擦了擦,又空了空,用個油布包袱裹好,提着包袱跳出牆外。天一亮,他就騎馬奔靈石鎮去了。李靖和紅拂女在這裡等了他約摸個把月,這天見他提溜個包袱回來,知道大功告成,三個人暗地裡找塊荒坡把楊素的人頭給埋了。他們的房東、虬髯公的那位朋友也知道了這件大快人心的事,暗自拍手稱讚,對他們三人倍加敬重。

有一天,虬髯公對妹妹和李靖說:「現在普天之下貪官污吏橫行,唯有這太原一隅百姓還能安居樂業,聽說這位太原候李淵任俠好客,愛民如子,我們何不到太原城裡看個究竟。太原西門裡天雷寺有個明德長老,去年他遊方至此,我倆交上了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李靖和紅拂女都樂意前往,三個人收拾收拾,就奔太原去了。走了一兩天,進了太原城,找到了天雷寺。虬髯公見到這裡當家的明德長老,施禮已畢,又把李靖和妹妹介紹給長老,一一見禮。長老叫小和尚騰出一所跨院,三兄妹就在這裡住下了。

這時候,明德長老還有兩個遠道而來的朋友住在廟裡,一個叫袁天綱,一個叫李淳風,都是當時道家的名士,深通天文、地理、陰陽、歷算之學。明德長老把他們介紹給了張氏兄妹和李靖,彼此見禮,落坐敘話。大家一開口就談起了天下大事,國家危難,談得非常投機。談着談着就談到太原侯李淵這裡,都說現在天下生靈盡遭塗炭,唯有這河東一帶由李淵治理,老百姓可算是燒了高香,享了洪福啦!這幾個人住在廟裡,經常一起談論治國安邦之策。虬髯公把一些用兵演陣的海外奇書口傳給李靖,李靖長了許多見識。

這位明德長老最愛下圍棋。這圍棋又叫大棋,黑白二子,九星三百六十一路,運籌於心,變化無窮。在虹髯公沒到太原的時候,這老和尚的棋藝在這裡還真是高人一等。虬髯公到此,老和尚同他下了幾回棋,是盤盤皆輸。這一回,老和尚又和虬髯公下棋,袁天綱、李淳風坐在旁邊觀看。老和尚一着失誤,輸掉了二十顆子。虬髯公可就說了:「長老,您也別想贏我了。實話對您說,我在海外遊歷各國,下了無數盤棋,還沒遇到過對手呢。。論起棋藝,就數我張仲堅啦!」老和尚聽他夸這海口,心中不服,就說.「張先生您別忙,這大話您還別說。遠處的高手我不知道,就拿太原府來說,我下這棋沒有什麼人壓得住我,我只怕一個人。」「長老,您怕誰呢?」「我們這兒下大棋,有位綽號叫蓋太原的,誰的棋也壓不下這位去。我跟他下棋回回准輸,比輸給您的子還多。」虬髯公一聽,很有意思:「噢,但不知這蓋太原是誰呀?」老和尚說:「您要問哪,就是太原侯季淵的二公子,名字叫李世民。他有了閒暇,必要到我這裡來下棋。自從你們幾位來,也有幾個月了,也許他家裡有事,不然他怎麼一回也沒來呢?」說到這裡,李淳風插話說:「提起李世民,我可知道他的底細。這位二公子聰穎過人,料事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胸懷大志而不外露,看來必成大器,說不定將來剪滅奸賊、入主中原的大任會落在他的身上呢!這裡還有一樁秘密.你們知道不?」眾人問:「什麼秘密呀?」李淳風說:「你們知道這二公子為什麼叫李世民嗎?」「不知道呀!」「當年二公子降生不久,唐國公李淵被貶,朝野臣民都很同情他。那時候我父親已經棄官做了道士,自號黃冠子。他看了看這孩子,對唐國公說:「您這是貴人生貴子,將來必是濟世安民之才。」不想李侯爺就拿「濟世安民中的世民」二字做了這孩子的名字。你們想,太原侯和他這二公子要濟世安民,扶危定傾這志向可不小啊!」老和尚說:「好一個濟世安民!李先生,張先生,還有袁先生,你們甭忙,多咱李二公子到,我給你們見一見,交往交往。張先生您跟他下一盤棋,就知道他怎麼蓋太原了!」虹髯公說:「聽諸位這麼一說,我一定得會會這位李二公子」說罷,大家一笑而散。其實,虬髯公心裡惦記這李世民也不是一天了。他在河東訪問英雄豪傑,人們提到李世民,都說他有定國安邦之才,沒有一個不伸大拇哥的。今天又聽長老和李淳風介紹,他打定主意要會一會李世民,同他爭一爭上下,論一論高低。如果證明這裡真是出了這樣一個定國安邦的奇才,這中原的事就讓他去辦,海外東南方還有一兩個國家大亂不止,等着前去敉平呢!

單表這一天,春日晴和,煦風習習,明德長老和虬髯公在大殿門前檐下擺棋。棋桌周圍,李靖、紅拂女、袁天綱、李淳風有的坐着,有的站着,都在聚梢會神地看下棋。正在這時候,李世民為晉陽宮木料的事來到天雷寺。到了左角門,啪啪啪一叫門。裡頭小和尚問:「外邊是誰呀?」李世民說:「是我,小師父,你把門開開吧!」小和尚開了門,說:「阿彌陀佛,我當是誰,原來是李二公子。」說着就要欠身行禮。李世民急忙攙住:「小師父,不要行禮了。你師父在嗎?」「您來得正好,我師父正在大殿前,陪着朋友下棋呢。您隨我來吧!」小和尚頭前帶路,李世民跟隨他來到大殿前。小和尚喊了一聲:「師父,李二公子來啦!」聽這一聲喊叫,虬髯公心裡想:啊!我真是想誰誰來,盼誰誰到。老和尚說了聲「有請」,站了起來。李世民慢步走上了階台。大家都留神觀礁這位李二公子,就見他年紀二十左右,身高八尺開外,細腰扎臂,雙肩抱攏,頭戴一頂寶藍色的文生公子巾,身穿一件寶藍色的通氅,上繡團花朵朵,青護領,白甩袖。再往臉上看,面如冠玉,光采照人,天庭飽滿,地閣豐隆,兩道劍眉直插入鬢。二目炯炯有神,皂白分明,白如粉底,黑如漆點。準頭端正,四字闊口,左右大耳有輪,頦下無須,正是少年英俊。他這一進來,人們頓時覺得神清氣朗,滿座風生。老和尚一瞧。合掌說道:「阿彌陀佛!李二公子,怎麼老沒來呀?」李世民上前飽拳躬身深施一禮:「老師父,近日家中事忙,未能造訪,今日特來拜望師父。」老和尚說:「公子來得正好,來來來,我給你見一見。」他用手一指虬髯公。虬髯公站起來,這麼一亮相。李世民心說:這人的相貌打扮實在出奇。見他身高頂丈,膀闊三停,腰大十圍,頭戴一頂披絨帽,雞冠子模樣,前邊帽檐卷着,有絨球相襯,後頭搭下護着脖頸,雖然日暖風和,他還穿着一件短毛皮襖,胸前紫絲繩的十字袢,腰扎皮筋帶,肋下佩戴一口紅毛寶刀,下身穿緊身皮褲,足蹬高靿皮靴,頭裡翻皮後頭亮掌。再往臉上觀看,頭如麥斗,七高八低,面似生羊肝,兩道掃帚眉,相襯一雙綠眼,塌鼻樑,翻鼻孔,火盆大口,大耳有輪,滿臉火紅的絡腮鬍須,彎彎卷卷,疙里疙瘩。老和尚說:「這位呀,是我的好朋友,姓張名仲堅,綽號叫虬髯公,乃是從海外返回中原的。啊,張先生,這位就是我跟您常提的李公子,太原侯的二少爺,你們彼此見個禮吧!」李世民上前抱拳施禮:「張先生一向可好,我這廂有禮了。」虬髯公一抱拳:「好哇,公子,我這廂還禮了!」老和尚說:「來來來!」一指這女子:「這是張先生的胞妹,叫張出塵,綽號叫紅拂女.」李世民一瞧,這女子上身穿益,下身掛錦,目光閃爍,美如仙子,容貌氣質人間罕見。他跟着施了一禮:「啊,我這廂有禮了。」張出塵倆拳頭相抱落到胸前,這麼一萬福:「我這兒給二公子還禮了。」老和尚又一指李靖,說:「二公子,這位姓李名靖字藥師,我給你們見見。」李世民一看,這位也是英姿勃勃,氣度不凡,急忙上前抱拳施禮,李靖還了禮。李世民心中尋思,從我結交的許多江湖豪傑那裡,耳聞有風塵三俠,還得到一個不知真假的消息,聽說越王楊素的腦袋正是讓他們給摘走啦!想不到今天我在這天雷寺內見到了風塵三俠,這真是太巧了!這時候,老和尚又給李勝民介紹桌子後邊這二位朋友,說:「這位叫袁天綱,這位叫李淳風,兩位名士都是三清道長,請你們見過。」李世民抱拳說:「我見過二位道長爺。」袁、李二位打起稽首,說:「我們給二公子還禮了。」老和尚請大家坐下談話,說:「大家今天可真是幸會呀!」李世民說:「師父,我令天得暇來看您沒想到在這裡碰到這麼多名士,真可稱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還得說師父您廣為交遊,這裡佛、道、儒三家俱全,師父您可謂三寶,這二位道長可謂三清,李先生、張先生可稱是儒士。常言說的好:翠瀦芙藻薄水涯,儒冠道服僧袈裟,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今日大家團聚一堂,真是三生有幸啊!」大家齊說:「二公子,您誇獎了!」老和尚命人獻上茶來。李世民呷了一口茶,又說:「師父,我剛才進來,看見您和這位張先生正下棋,你們還接茬下,我在旁邊看着,也學一學。」老和尚一聽,說:「哎呀二公子,不瞞您說,這位張先生棋藝高超,洒家我贏不過。您是高手,你們二位擺一盤吧!」說着就把殘棋給劃拉了,黑白二子分開,分別放到兩個筐籮裡頭。「來來來,二公子。」老和尚站起來,把座位讓給李世民了。李靖在一旁說:「久聞公子棋藝高明,我們都想看一看。」袁天綱、李淳風也稱讚了幾句。李世民說:「嗐!諸位千萬不要聽我這師父說的,我初學下棋,如何能高明呢!實不敢當!」這時候,虬髯公已經在棋桌前落坐,他微微把嘴一撇:「二公子啊.您也不要太謙虛了,我要跟公子會上一會,來來來,咱們二位走吧!」說罷,他伸手就把這笸籮白子拿過來了。因為下大棋的規矩是黑方先走第一着,誰先走第一着,誰就比較容易奪得優勢,所以通常是棋藝高的、年紀大的走白棋,棋藝差的、年紀小的走黑棋。虬髯公搶這白棋子,那意思是顯顯狂,別看你叫蓋太原,我總比你年長些,今天我就讓你走這第一着,倒要看看你這棋法如何高明。李世民也明白他這意思了,就說:「好好好,既是白子歸您了,這個黑子歸我。可是張先生,我是太原人,坐地為主;您是外地人,外來為客,雖說我拿的是黑子,咱們不分黑先白後,還是請先生您走這頭一步吧!」虬髯公說:「那可不應當,因為我今天是反客為主。就以這天雷寺來說,我來這裡有不少日子了,今天才見您來到廟中,這麼說您就是客人,我得讓公子您先走這第一步。」李世民心說你這嘴可真能說,你不是讓我先走這第一步嗎?好嘞!別看春景天你穿着短毛皮襖,這叫寒暑不侵哪!我要不讓你急得流出大汗珠子,你也不知道我李世民是怎麼個人。他這麼想嘴上還是特別的謙虛、恭敬,一抱拳:「哎呀張先生,多謝您承讓,學生我可就大膽啦!」「哎,不必客氣,請擺子吧!」李世民拿起一個黑子,啪!放在了棋盤上正中心這一點上。原來圍棋盤上橫豎各十九條線,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交叉點叫做「路」,最重要的路叫做「星」,一共九個星,正中心這一星有個名字叫做「天元」。通常下大棋的人,頭一步子沒有放在天元上的。為什麼呢?有這麼句話:金角、銀邊、錫蠟肚子。因為犄角最容易走活,也能成勢,其次是邊,別看肚子地方大,先在那裡放子得不到什麼便宜。所以一般是先走角,再走邊。李世民擺這盤棋異乎尋常,啪!他把頭一個黑子擺在天元這兒了。虹髯公一瞧,啊?!他啊出聲來了。李靖、紅拂女、袁天綱、李淳風一瞧,嘿!都在尋思:看過無數盤棋,還真沒見過頭一個子放在正中心的。李世民心裡說:哼,我這子放在天元上,就瞧你怎麼轉腰子吧!這時候,虬髯公想的更多。他想我從海外到此,這中原大地好比大海,我好比蛟龍,龍入大海,翻波涌浪,要掃除妖孽,安邦定國,救中原百姓出苦海。聽說這裡出了個李世民,興許他比我謀略還遠,能耐還大,今日有幸同他比試一番,我就拿這盤棋應應心愿。如果我把他贏了,這是說中原江山我有份,如果我贏不了這個二十上下歲的年輕人,我就遠走高飛吧!他一看李世民走的這頭一步棋,真是不同凡響,這步棋在棋譜上有,叫做「一子定中原」。心想我今兒遇上對手了,我這白子應當怎麼擺呢?照一般棋手,找個角擺上就算對了。可他想的是,既是爭奪中原,我倒要跟他拼上一拼!拿起一個白子,照准天元上黑子的旁邊,啪!就擱那兒了。這李世民又拿起個黑子,不加思索,啪!擺在那白子的邊上了。這兩位啪!啪!啪!你一子,我一子,你一招,我一式,把棋擺開,周圍這兒位都瞧直眼了。擺着擺着,這棋勢就明朗了。虬髯公是處處被動,特別是棋盤上靠東南那一角李世民攻逼得很厲害。這一角白子如果成活,雖然難免全盤要輸一些,但是棋勢有緩,如果不能成活,那可就慘敗無疑了。虬髯公越小心越出錯,在這一角竟走成了個「刀把五」的棋形。什麼叫「刀把五」呢?就是說白子占的這一小塊地方,裡邊有五個空位連在一起,象個刀把。原來下圍棋甭管占多大地盤,裡邊必須有兩個眼,才是活棋,不然就是死棋。白方走成「刀把五」,如果在「刀把」中心放上一個白子,就做成了兩個眼,這一角棋也就活了如果黑方把一個黑子放在這個位置上,就點死了。這時該李世民放子了。虹髯公一看,壞了!沒想到我張仲堅今天栽這麼大的跟頭。我好比一個古人哪!好比誰呀?好比丹朱,就是古代堯王的兒子。據說這圍棋就是堯王興的。這丹朱要跟堯王學習治國之法,堯王說:「你治不了國」丹朱說:「爸爸,我治得了國,不信我研究一局棋,讓您看看我的謀略如何。」堯王說:「你試試吧!,這丹朱下了幾年功夫,研究出點道道來了。他對堯王說:「爸爸,我研究好了,會致活啦!」他爸爸說:「好啊,咱們爺兒倆擺盤。」父子倆人擺棋,沒擺多久,丹朱的一塊棋就讓堯王給點死啦!從這裡,堯王就看出了丹朱不是治國之才,要不怎麼把天下傳給了舜王,沒傳給丹朱呢!今天虬髯公同李世民下這盤淇,自己這一角棋也要被點死,他忽然想到這個古代傳說,我這不是成了第二個丹朱嗎!李世民是先手,他想:你這全盤棋處處被動就這小塊兒我也不能給你留,讓你出出汗吧!他拿起一個黑子,直奔這「刀把」中心。這子還沒落下,虬髯公就把他的腕子攝住了「哎呀,哈哈哈,二公子,無愧您叫蓋太原,您看這盤棋,我是到處挨打,走成這麼一個『刀把五,,您又是先手棋,您這麼一點呀,我這犄角也沒有了。這個犄角,您就賞給我吧!」李世民說:「張先生,本來我應當點死您這個『刀把五』,不過您說到這兒了就算是您的先手棋,您自己在這裡擱個子點兩個活眼就完了,這東南椅角我不要了!」蛇髯公一聽,站起身來規規矩矩一抱拳.「二公子呀,您說到這兒,我給您道謝了!」跟着他又離開座位,跪倒磕頭:「我謝謝二公子了!」李世民心裡說,瞎!就為這麼一個「刀把五」,何必跪倒磕頭呢!「哎呀,張先生,您太多禮了,請起來吧!」李世民把他攙了起來。虬髯公接着說:「噢,二公子,這兒有我的胞妹張出塵,有李靖先生,有二位道長,還有明德長老,你們幾位都是證人,這盤棋我認輸,這東南犄角可是我的了!」李世民說:「哎,我沒說嗎,算您先手棋,這盤棋就算和棋了,幹嗎還要證人哪!」「二公子,我這裡謝過了。」這李世民說的是這盤棋,虬髯公說的是他的心事,暗指着疆土地域。他看出了李世民有濟世安民之志,大智大勇,才華蓋世,將來定能一統華夷,揚威海外。心想在中原大地我是無法同他爭競了,就求他在東南海外給我一角之地吧!一旦李世民奪得帝王之位,我就對他說:某年某月某日在天雷寺下棋,這東南犄角您可給了我了!他這話還真不虛說,後來李世民興了大唐.虬髯公回到東南海外立了一個全羅國,他妹妹張出塵立了一個扶餘國。這是後話,帶過不提。

再說天雷寺內這盤棋下過,老和尚可就說話啦:「哈哈,張先生,我跟您說對了吧,這蓋太原,您看怎麼樣?」「哎呀,真是名不虛傳,我張仲堅甘心佩服。」李世民說:「張先生過於誇獎了。」大家收拾了棋盤,重新落坐飲茶。袁天綱開言問道:「二公子,您今天到這兒幹什麼來了?」李世民心說,幹什麼來了?我憋着拆廟來了!可是當着這麼些客人,這話怎麼說呢!只好應付一番:「啊,剛才我曾講過,今日閒暇無事,我是特意看老師父來的。」袁天綱嘿嘿一笑:「二公子,您說的不對,」「袁先生,您說我是幹什麼來的?」「您要問我,我一猜呀,就得猜到您的心裡,您是為這大殿的樑柱而來!」旁邊老和尚聽了這話直納悶:為這樑柱,他是要翻建,還是要拆廟,不會吧?李世民一聽,不覺一愣,心說這位道長還真是有點兒仙氣,他怎麼能知道我的心思呢?其實,這事並不奇怪。李世民為晉陽宮木料之事心急火燎地來到天雷寺,方才下棋、談話,他是不得不應付。他坐在那裡,倆眼沖大殿裡胡踅摸,倒要看看這柁檁梁往,是不是象人們說的夠修宮殿的尺寸,一看還真夠。那袁天綱久走江湖看相算卦,最善於察顏觀色。一看李世民的眼神,心想這二公子一定有心事,這事還和這大殿的樑柱有關。對啦,今天清早朝中太監來到太原城,城裡傳說要修晉陽宮了,是不是為這事呢?好,我得詐他一下子。沒想到這一詐,還真給李世民詐出來了。李世民定了定神,一挑大拇指說:「哎呀,袁道長,您可真是高人,一下就猜破了我的心事,我還真是為拆廟來的。」老和尚一聽,拆廟?口念:「阿嘞,瀰瀰瀰瀰呀陀……」愣給嚇結巴了,把「佛」字也忘了。李世民趕緊說:「師父不必驚慌,容我稟告下情。皆因當今萬歲降旨,要我爹三個月內在太原修起座晉陽宮,三個月修不齊,甭說我爹爹的官職,碰巧連我們全家性命都難保。要修這座宮殿,在咱們河東,哪兒找這麼大木料去呢!全家人都在為此事着急為難。我忽然想起這天雷寺大殿,特意請您來幫忙,能不能暫時把廟拆除,容我們度過難關,轉年派人到南方選購良材,一定為您重修廟宇,再造佛堂。」李世民說到這裡,袁天綱可就插話了:「長老,我看搭救太原侯要緊,這座廟就拆了吧!」老和尚聽明白了這件事,心裡也不慌了,合掌說道「阿彌陀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既是二公子家有劫難,我這廟宇就暫借一用。您愛怎麼拆怎麼拆,容修起晉陽宮再說吧!」李世民聽老和尚答應了,跪倒磕頭:「我替我爹爹謝謝您了!」老和尚連忙攙起李世民又轉身對這五位名士說:「諸位先生,這晉陽宮工程緊急,煩請您五位攜力相幫。」這五位都說「公子不要着急,我等理應前往。」李世民又要跪倒行禮,被虬髯公一把攔住了:「哎,二公子呀,就沖咱們一見面就有緣,這忙我是一定要幫到底的。」李世民稱謝告辭。就這樣,這修晉陽宮的事就算談妥了。

李世民回到家中,把到天雷寺之事對父親一說。李淵聽了非常高興,馬上親自帶了建成、世民、元吉來到天雷寺向明德長老致謝,把這五位名士請到家去。在侯府前廳設宴,李淵把盞,為李靖、張氏兄妹、袁天綱、李淳風接風酒宴過後,家人早把後花園的一所花廳收拾好,請這五位歇宿。李淵親手寫下一塊匾,上書「五名堂」三個大字,掛在這花廳之上。這五位天天幫助李家父子操辦修建晉陽宮的事。李淵命人拆了天雷寺大殿,又派府吏到河東各州城府縣把最富有的老財、商賈請到太原。這些人到了太原,李世民向他們講了修晉陽宮的事,說明利害,請他們慷溉解囊。他們還真怕李淵倒台,貪官上任,有獻錢的,有獻料的,有出工匠的。有了人,有了錢,不幾天,這晉陽宮就開工破土了。因為太原侯李淵平時很得民心,民工們都肯出力。這五位高人拿過楊廣派人送來的晉陽宮畫圖,幫助李淵出謀劃策。袁天綱說:「工期緊急,咱們得來個省事的。表面上讓這宮殿油漆彩畫,富麗堂皇,糝兒裡頭延年不延年可就不管啦!木料全使舊的,外頭一油,誰也看不出來咱們是怎麼省事怎麼辦。」李淳風說:「木料使舊的可以,無奈一節,這釘子可得是新的。為什麼呢?咱們三個月把晉陽宮修起來,楊廣來了也許不信,萬一他命人拔釘驗梢,一看釘子上頭有鏽,必然說侯爺您這宮殿是從前修建的。私造宮殿,有欺君之罪,您可就有口難分啦!一看釘子是新的,他就無話可說了。」大家都說:「言之有理,就這麼辦吧!」照他們這幾位的主意一辦,這工程進展非常之快。李淵是左一個摺子,右一個摺子往京師遞送,無非是這批工用了多少錢,那撥料用了多少錢,請求拔款。這時候,楊廣已經到塞外北狩去了。工部尚書一看李淵的摺子,知道修晉陽宮有皇上的旨意,沒的說,撥款吧!其實,修這晉陽宮連大戶人家的捐款都用不了,朝廷一撥一撥撥款,李淵這銀子可就來扯了。李淵命人把多餘的銀錢秘密封存起來,他可不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將來不時之需。後文書他起兵反隋那天,這筆錢就用上了。這是後話暫且不表。再說這座晉陽宮,由於群策群力,離三個月期限還差幾天呢,可就滿修齊了。宮殿內外,煥然一新。李淵趕忙命人修本,派親信官吏送到塞外,報與昏君楊廣知道。

這時候,昏君楊廣已經帶領大軍由榆林往東北,過金河,到了突厥啟民可汗的牙帳。在可汗為他預備的行宮裡,他接到太原侯李淵的折本,展開一看,奇怪呀!這晉陽宮真的不到三個月就修建起來了?他是將信將疑,就同丞相宇文化及商量。宇文化及還是那句話,甭管晉陽宮修成修不成,都要置李淵於死地。楊廣說:「李淵當殺,可是殺死李淵,河東必亂。河南瓦崗山大魔國定會連絡各路反王一哄而起,這個事還真是難辦。我想這次北狩之後,就不回長安了,馬上移駕東都洛陽,以便控制大局,免得在長安鞭長莫及。你趕快傳出兩道旨意,一道旨意到山東登州請我的叔叔、靠山王楊林,一道旨意到河北北平請北平王羅藝,請這兩位老王爺即刻到太原,一來護駕回東都,二來震懾河東。」宇文化及說:「還是萬歲明察,我就去辦理。」下去就派人傳旨去了。

單表北平主羅藝接到這道聖旨,可就犯難了。為什麼呢?當初他歸降大隋,曾和開皇天子有言在先,他是自立北平王,聽調不聽宣。這回聖旨上下了一個「請」字,去不去呢?他想了想,對,我跟羅成商量商量。自從羅成幫助大魔國破了老楊林的一字長蛇陣之後,他知道這小子鬼點子多,有事就常同他商議。他派人把羅成叫來,說明此事,問道:「呀,你說我是去不去呢?」羅成說:「爹爹,我看這太原您還得去。現在雖說是大魔國聯絡天下反王共同造反,越鬧越大,可是兩國相爭,大局未定,這個昏君楊廣還真不能得罪他。現在咱們還得腳踩兩隻船,見機行事。」羅藝說:「你說的這話正合我意,我馬上就啟程。」爺兒倆商量好,羅藝收拾收抬把北平府的一切公事交給燕山公羅成掌管,自己帶了一萬親兵,遘奔太原城去了。

非止一日羅藝帶着這支人馬已然快到太原城的東門外。忽見東南上煙塵滾滾,旗幡飄揚,原來是靠山王楊林也帶一萬親兵奔太原來了。二王相見,彼此見禮。又聽軍卒報告,大業天子率領五十萬大軍由雁門關南下,就要到達太原城北門外了。依照君臣之禮,二王不能先進太原城,他們帶領這兩萬人馬,繞道北行,到北門外去參拜天子之駕。到了北門外五十里,楊廣的人馬也就到了。二王下馬,見了楊廣,參拜完畢,眾文武大臣都過來和兩位老王爺見札。靠山王楊林留神一看,文武大臣當中,開國的老臣不多了,越王楊素被害了,昌平王邱瑞投降大魔國了,上柱國韓擒虎前不久又病死了,咦?怎麼還有人沒在呢?他上前問道.「萬歲,怎麼上柱國賀若弼、太常卿高穎兩位老將軍沒來呢?'』楊廣一聽,頓時臉上變色。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隋朝的開國元勛、老丞相高穎,由於楊廣進讒言,被開皇天子削職為民。楊廣篡位之後,為了籠絡舊臣,又封高穎為太常卿,攣管宗廟禮儀,沒有什麼實權。這次北狩,高穎和賀若弼都陪王伴駕。在愉林,昏君楊廣設了一座千人大帳,招待突厥啟民可汗和部落酋長三千五百人,賜啟民錦帛二十萬段。高穎和賀若弼看着不像話,便在私下議論,說這也太奢侈了,又說皇帝迷戀聲色,綱紀全無,離亡國不遠了。有人將這些話密報昏君知道。楊廣勃然大怒,馬上傳旨將高穎、賀若弼斬首。可憐這兩位開國老臣一世英名,竟然屈死塞外。今日靠山王楊林問起他二人,楊廣不得不說:「只因他二人謗毀朝政,目無天子,我已經傳旨將他們斬首了。」楊林一聽,大吃一驚,剛要發作,又壓住心頭之火,心想楊廣帶着五十萬大軍呢!我手下只有一萬親兵如果鬧翻,我是自討苦吃。楊林當下便沒有作聲,等諸臣見禮已畢,他私下對楊廣說:「侄兒,叔父對你說句貼心話,如今天下動亂,你可不要再誅戮老臣了!」楊廣唯唯稱是,當下傳旨起駕,大軍浩浩蕩蕩奔太原城北門來了。要知昏君楊廣到了晉陽宮怎樣處置太原侯李淵,下回交代。

興唐傳
興唐傳
《興唐傳》小說又名《大隋唐》、《興唐全傳》,相關古典小說有清乾隆年間英雄傳奇小說《說唐演義全傳》、明代《大唐秦王詞話》等。 北京流傳的評書《隋唐》以清末「評書大王」雙厚坪所說內容最為豐富、完整,惜其底本未能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