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南園十三首·其五
拼 译 译

《南園十三首·其五》

李賀 〔唐代〕

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南園十三首·其五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注釋南園:泛指作者昌谷故居以南一大片田疇平地。楊其群《李賀詠昌谷諸詩中專名考》謂:「原」與「園」二字義可相通,凡李賀宅南「可種穀給食」的大片平地,均可稱為「南原」,亦稱「南園」。  吳鈎:一種頭部呈彎鈎狀的佩刀。五十州:指當時被藩鎮所占領割據的山東及河南、河北五十餘州郡。暫上:一上,試上。凌煙閣: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閣。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為表彰太原首義和秦府功臣,命閻立本繪長孫無忌等二十四人畫像於凌煙閣。 若個:哪個。萬戶侯:受封食邑達一萬戶的侯爵,借指高位厚祿。▲

陳允吉.《李賀詩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9

南園十三首·其五 - 賞析

這首詩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頓挫激越,而又直地胸臆,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暢地表達出來。

第一個設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男兒何不帶吳鈎」,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往山五功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帶吳鈎」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麼豪邁!「收復往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詩人怎甘蟄居鄉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嚮往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功四字一氣呵成,節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人緒和緊迫的心情功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力,它不只構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人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家邦。「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人,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鬱積已久的憤懣情懷。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語,表示實在出於無奈。

「收取往山五功州」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往山五功州」談何容易?書生人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往山的大業,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這一矛盾,突出表現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小詩的後兩句是說,請你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萬戶侯?

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裡詩人不用陳述句而用設問句,牢騷的人味顯得更加濃郁。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地發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入沉鬱哀怨,既見出反襯的筆法,又見出起伏的節奏,峻急中作迴蕩之姿。就這樣,詩人把自己複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在詩歌的節奏里,使讀者從節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感受。▲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

南園十三首·其五 - 創作背影

這首詩歌是《南園》組詩十三首中的第五首,是李賀應進士試受挫回昌谷閒居時陸續吟成,撰作時間可繫於公元811年(唐憲宗元和六年)春夏之交。

陳允吉.《李賀詩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9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謠俗》

李賀 〔唐代〕

上林胡蝶小,試伴漢家君。

飛向南城去,誤落石榴裙。

脈脈花滿樹,翾翾燕繞雲。

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复制

《苦篁調嘯引》

李賀 〔唐代〕

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

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咸相隨,唯留一管人間吹。

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复制

《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李賀 〔唐代〕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

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

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

竹香滿淒寂,粉節塗生翠。

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

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

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高邃。

大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

石錢差復藉,厚葉皆蟠膩。

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

晚鱗自遨遊,瘦鵠暝單跱.嘹嘹濕蛄聲,咽源驚濺起。

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縈澗礫,山實垂赬紫。

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

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

風露滿笑眼,駢岩雜舒墜。

亂條迸石嶺,細頸喧島毖。

日腳掃昏翳,新雲啟華閟.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

高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

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

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圮。

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

陰藤束朱鍵,龍帳著魈魅。

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

歌塵蠹木在,舞彩長雲似。

珍壤割繡段,里俗祖風義。

鄰凶不相杵,疫病無邪祀。

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

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

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鈎餌。

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丁丁幽鍾遠,矯矯單飛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聽爭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

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

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

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

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

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

石根緣綠蘚,蘆筍抽丹漬。

漂旋弄天影,古檜拏雲臂。

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

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

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

复制

《春晝》

李賀 〔唐代〕

朱城報春更漏轉,光風催蘭吹小殿。

草細堪梳,柳長如線。

卷衣秦帝,掃粉趙燕。

日含畫幕,蜂上羅薦。

平陽花塢,河陽花縣。

越婦支機,吳蠶作繭。

菱汀系帶,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無恨。

复制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七月》

李賀 〔唐代〕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复制

《夜來樂》

李賀 〔唐代〕

紅羅復帳金流蘇,華燈九枝懸鯉魚。

麗人映月開銅鋪,春水滴酒猩猩沽。

重一篋,香十株,赤金瓜子兼雜麩。

五絲封青鳧,阿侯此笑千萬餘。

南軒漢轉簾影疏,桐林啞啞挾子烏。

劍崖鞭節青石珠,白騧吹湍凝霜須。

漏長送珮承明廬,倡樓嵯峨明月孤。

新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

复制

《舞曲歌辭。拂舞辭》

李賀 〔唐代〕

吳娥聲絕天,空雲閒裴回。

門外滿車馬,亦鬚生綠苔。

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

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

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

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龜。

從蛇作龜二千載。

吳堤綠草年年在。

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

复制

《帝子歌》

李賀 〔唐代〕

洞庭明月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

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

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

沙浦走魚白石郎,閒取真珠擲龍堂。

《五粒小松歌》

李賀 〔唐代〕

前謝秀才、杜雲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選書多事,不治曲辭,經十日,聊道八句,以當命意。

蛇子蛇孫鱗蜿蜿,新香幾粒洪崖飯。

綠波浸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雲肯寄書。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六月》

李賀 〔唐代〕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

暈如車輪上徘徊,啾啾赤帝騎龍來。

复制

《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

李賀 〔唐代〕

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聲,劫灰飛盡古今平。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洞庭雨腳來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銀雲櫛櫛瑤殿明,宮門掌事報一更。花樓玉鳳聲嬌獰,海綃紅文香淺清,黃鵝跌舞千年觥,仙人燭樹蠟煙輕。清琴醉眼淚泓泓。

复制

《洛妹真珠》

李賀 〔唐代〕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風飛綽綽。

寒鬢斜釵玉燕光,高樓唱月敲懸璫。

蘭風桂露灑幽翠,紅弦裊雲咽深思。

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

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

八驄籠晃臉差移,日絲繁散曛羅洞。

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

玉喉窕窕排空光,牽雲曳雪留陸郎。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