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隆基 / 幸蜀西至劍門
拼 译 译

《幸蜀西至劍門》

李隆基 〔唐代〕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

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

幸蜀西至劍門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劍門山高聳入雲,險峻無比;我避亂到蜀,今日得以回京。只見那如翠色屏風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紅色屏障的石壁,全憑五位大力士開出路徑。灌木叢生,好似纏繞旌旗,時隱時現;白雲有如飛仙,迎面拂拭着馬來。治理國家應該順應時勢,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們平定叛亂,建功立業,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注釋幸蜀西至劍門:幸蜀:駕臨四川。劍門,古縣名,今四川省劍閣東北,因劍門山而得名。此詩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亂時長安收復後從四川回京時,行至劍門時所寫。鑾輿:皇帝的車駕,此處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視稱出狩。五丁開:傳說中蜀道是由五個大力士(五丁)開通的。乘時:造就時勢。勒銘才:建功立業的才能。西晉時張載作《劍閣銘》,晉世祖司馬炎派人刻於石上。銘中有「興時在德,險亦難恃」之語。▲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幸蜀西至劍門 - 賞析

「劍閣橫雲峻,鑾輿出狩回」二句,開篇扣題,力度千鈞。劍閣天險,鑾輿人主,銖兩悉稱。「峻」是劍門山主要的特徵,其它如道路險曲等,都由「峻」字生出。詩中不去寫山,只抓住山腰「橫雲」這一特定景觀來寫:在平原高不可及的層雲,此刻只是層層低徊於劍門腰際,足見山高嶺峻路險。「橫」字,描繪出層雲疊起,橫截青峰,與峻偉山勢,共同構成一種浩然雄勁的氣勢。經過首句先聲奪人的渲染,出句交待皇輿返京,經行劍閣情事。《春秋》為尊者諱,天子逃竄,每稱「出狩」,用來不免難堪。但「出狩」下緊綴一個「回」字,又很能顯出玄宗心境的爽朗和愉悅。兩句一景一事,領起下文。

頷聯二句:「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互文見意。「屏」,「嶂」均指山峰,「翠」、「丹」渲染山色之美,玄宗回京經過劍閣,雖已是十月初冬時分,但南國天氣,正是楓葉流丹、青松積翠的好季節。山路縈繞,只見座座山巒,紅綠紛呈,丹翠輝映。「千仞合」寫道路險阻。皇輿經行,抬頭看去,劍門七十二峰擁擠堆疊,壁立千仞,仿佛扇扇閉合的大門。山勢最險處,「峭壁中斷,兩岩相嵌,形似劍門」,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所在,山也因此得名,「五丁開」形象道路之險,其中流傳一個神奇的傳說:

秦惠王伐蜀不識道路,於是造五隻石牛,置金牛尾下,揚言牛能屙金。蜀王負力信以為真,派五壯士拉牛回國,為秦開出通蜀的道路。

「灌木縈旗轉,仙雲拂馬來」,落筆於事,事中見景。「灌木」句寫道路之曲。太白詩「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足見彎道眾多。儀仗左轉右轉,旌旗搖動,乘輿前行,反覺是路邊的樹木山石在轉移倒退。「仙雲」呼應首聯「橫雲」,山中之雲;遠看陰濃層疊,等到拂馬而來,卻絲絲縷縷,輕靈潔白,使人看了,頓覺澄潔清爽,加上地勢之高,如入仙境。

尾聯「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是就劍閣石壁所勒張載銘文發議論,張氏在《劍閣銘》中明確提出,「興實在德,險亦難恃」,並在文尾聲明撰銘宗旨:「勒銘山阿,敢告梁益」,警告漢中和四川的不臣者,天命所鍾,在德不在險。玄宗讀罷銘文,深有同感。「乘時方在德」,「乘時」,是說眼前出現平叛的大好形勢。他相信李唐王朝德在人間,也相信其子肅宗的仁智,禍患很快就會消除。當然,面對銘文,玄宗也不會忘記,他追求享受、濫用佞人,與這次動亂的發生有不可分割的聯繫,不免感嘆自己昔日之非,不無悔恨。因此對張載的識見才華十分稱賞:「嗟爾勒銘才」,「嗟」是讚嘆之詞。

此詩格調莊嚴,筆力扛鼎。雖作於亂中,不失盛唐氣象。▲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75-77頁

幸蜀西至劍門 - 創作背影

《元和郡縣圖志》:普安郡即劍州,劍門就在劍州境內。玄宗車駕返京,經行劍閣,作有是詩,州刺史以為中興盛事,勒石以示紀念。此詩境界開闊,基調高昂,也不似倉皇避亂時情景。可確定為公元757年(至德二載)回輿長安時所作。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李隆基

作者: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稱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他的開元盛世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762年病逝。 

李隆基其它诗文

《幸鳳泉湯》

李隆基 〔唐代〕

西狩觀周俗,南山歷漢宮。

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聖功。

益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鳴岐鳳,誰矜陳寶雄。

願將無限澤,沾沐眾心同。

《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

李隆基 〔唐代〕

乾道運無窮,恆將人代工。

陰陽調曆象,禮樂報玄穹。

介冑清荒外,衣冠佐域中。

言談延國輔,詞賦引文雄。

野霽伊川綠,郊明鞏樹紅。

冕旒多暇景,詩酒會春風。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謁灊山仙祠》

李隆基 〔唐代〕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

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採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

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過老子廟》

李隆基 〔唐代〕

仙居懷聖德,靈廟肅神心。

草合人蹤斷,塵濃鳥跡深。

流沙丹灶沒,關路紫煙沉。

獨傷千載後,空餘松柏林。

《旋師喜捷》

李隆基 〔唐代〕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龍蛇開陣法,貔虎振軍威。

詐虜腦塗地,征夫血染衣。

今朝書奏入,明日凱歌歸。

《惟此溫泉是稱愈疾豈予獨受其福思與兆人共之…言其志》

李隆基 〔唐代〕

桂殿與山連,蘭湯涌自然。

陰崖含秀色,溫谷吐潺湲。

績為蠲邪著,功因養正宣。

願言將億兆,同此共昌延。

《經河上公廟》

李隆基 〔唐代〕

昔聞有耆叟,河上獨遺榮。

跡與塵囂隔,心將道德並。

詎以天地累,寧為寵辱驚。

矯然翔寥廓,如何屈堅貞。

玄玄妙門啟,肅肅祠宇清。

冥漠無先後,那能紀姓名。

《溫湯對雪》

李隆基 〔唐代〕

北風吹同雲,同雲飛白雪。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慘烈。

未見溫泉冰,寧知火井滅。

表瑞良在茲,庶幾可怡悅。

《送李邕之任滑台》

李隆基 〔唐代〕

漢家重東郡,宛彼白馬津。

黎庶既蕃殖,臨之勞近臣。

遠別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課成應第一,良牧爾當仁。

《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

李隆基 〔唐代〕

端拱臨中樞,緬懷共予理。

不有台閣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內,拜手明庭里。

誓節期飲冰,調人方導水。

嘉聲馳九牧,惠化光千祀。

時雨侔昔賢,芳猷貫前史。

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

《行次成皋途經先聖擒建德之所緬思功業感而賦詩》

李隆基 〔唐代〕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爭。

先聖按劍起,叱咤風雲生。

飲馬河洛竭,作氣嵩華驚。

克敵睿圖就,擒俘帝道亨。

顧慚嗣寶曆,恭承天下平。

幸過翦鯨地,感慕神且英。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李隆基 〔唐代〕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草依陽穀變,花待北岩春。

聞有鵷鸞客,清詞雅調新。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