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高適 /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拼 译 译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高適 〔唐代〕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

十年守章句,萬事空寥落!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

天長滄州路,日暮邯鄲郭,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

獨行備艱險,所見窮善惡。

永願拯芻蕘,孰雲干鼎鑊!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

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

故交負靈奇,逸氣抱謇諤,隱軫經濟具,縱橫建安作,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

飄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

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雲不堪託。

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鶴!。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自從離開京城長安,我的心就憂鬱寂寞。十年間困守章句,可萬事空自寥落。北行登上了薊門,見到那茫茫的沙漠。倚着劍面對着戰爭風塵,令人慨然懷想漢代名將衛與霍。我拂衣離開燕趙,趕着馬可悵然不樂。大白天走在滄洲路上,傍晚時趕到邯鄲城郭。酒店裡有時留下蹤影,漁潭邊常常棲身落腳。一個人趕路備嘗艱險,看盡了世上的善惡。拯救窮民是我的夙願,哪怕會殺身鼎鑊。皇帝的心愿在保存古風淳樸,時下的習尚卻又何等輕浮澆薄。治國之道要靠任用賢才,安定民心必須關心民瘼。二位老友都堪稱奇才,超逸不凡又直言不阿。身懷經世濟民的謀略,寫下了繼承建安風骨的詩作。才華聲望早已著稱,風節信誼一貫重言諾。可你們各自操勞於州縣,相隔千里阻隔了談笑戲謔。我向東神馳遠望那貝丘,向西回顧盡頭是虢略。淇水空自流過,浮雲也不能寄信請託。我的才略倘能被賞識任用,登天之路就不會茫無着落。不然再買下幾畝山田,親自挖井耕作。姑且自比那鷦鷯,哪能有志於鴻鵠。

注釋1.薛三據:河中寶鼎(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寶鼎鎮)人,盛唐詩人。2.章句:本指章節句讀,詩中指為仕進而讀書。3.風塵:邊地多風沙,此處兼指戰伐之氣。4.衛:指漢武帝時名將衛青,曾先後四次出擊匈奴,獲大勝。5.霍:指漢代名將霍去病。6.拂(fú)衣:古人要起行,必先拂其衣,後常用來指灑脫離去。7.燕趙:皆用古稱,指戰國時燕國(今河北北部和北京市)、趙國(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東部、河南省北部)一帶。8.滄(cāng)洲:水曲之地,後世常以指隱者居住的地方。9.芻(chú)蕘(ráo):打草砍柴的人,詩中指貧民百姓。芻:割草。蕘:柴草。10.干(gān):犯。11.鼎(dǐng)鑊(huò):詩中指烹煮酷刑。12.理道:即治道,「治」字避唐高宗李治諱而改為「理」。13.安人:即安民。「民」字避唐太宗李世民諱而改為「人」。14.求瘼(mò):訪求民間疾苦。15.故交:指薛據及郭微。16.靈奇:不同凡俗的才氣。17.謇(jiǎn)諤(è):正直。18.經濟具:經世濟民之材。19.建安作:具有建安風格的詩文。20.鳴:突出地表現出來。21.風期:指風節。22.勞州縣:操勞於州縣的吏務。23.迢(tiáo)遞(dì):路途遙遠。24.限:阻隔。25.貝丘:古地名,同名者有三處,詩中指春秋齊國之貝丘,在今山東省博興縣南貝丘鄉。26.虢(guó)略:地名,因春秋虢國境界而得稱。今河南省靈寶縣城舊稱虢略鎮,即其地。貝丘、虢略,當為薜、郭所在之地。27.天路:原指登天之路,詩中比喻指顯達、實現抱負之路。28.耕鑿(záo):指隱居不仕。29.鷦(jiāo)鷂(liáo):一種善於築巢的小鳥。30.鴻(hóng)鶴(hè):即鴻鵠,比喻有大志向的人。▲

吳湘洲選注.高適·岑參詩選:中華書局,2005年8月:第48頁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謝楚發譯註.高適岑參詩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45頁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 賞析

第一部分

從開始到「安人在求瘼」二十二句為第一部份,敘述早年之經歷和自己的政治理想。一開篇詩人就截取「別京華」這一經歷,將自己蕭條冷落的悲涼心境傾吐出來。詩人二十歲時初到長安,躊躇滿志,想在長安建功立業,但「布衣不得干明主」的現實打破了他的幻想。嚴酷的現實使他猛然醒悟,出生貧寒的詩人根本沒有進身之機。第二句中用一「乃」字,不但表現出詩人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轉折,而且巧妙地過渡到下文的敘述。在天真的詩人面前,「別京華」只是他仕途不幸的開始。緊接着「十年守章句,萬事空寥落」十字,又敘寫了自己以「章句」之學求仕的巨大挫折。文路不通,改走武路,詩人「單車入燕趙」(《酬裴員外以詩代詩》),欲從軍邊疆,沙場報國建功。他「登薊門」而遙望,只見沙漠之茫茫,「風塵」(喻邊患)之四起,痛悼時艱,「倚劍」感憤,但不料請纓無路,報國無門,不禁遙想漢代的衛青、霍去病得遇雄主,馳騁疆場,建不朽之功業,垂萬古之英名,自己卻空懷抱國志不免感慨萬分。緊接着以「拂衣」、「驅馬」兩個動作描寫,把他對權勢壓抑的睥睨之態,曲郁難伸的失意之情形象地展現出來。同時,他懷着一腔憤懣走向社會下層。「滄州」(水曲之地,此指隱居者所居的地方)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跡,邯鄲城廓閃動着他的身影,時而「淹留」於「酒肆」之中,時而「棲泊」於「漁潭」之上,孤獨寂寞,嘗盡「艱險」;人間「善惡」無不窮盡。然而,詩人「窮且益堅」,長期的挫折,更激勵他昂揚奮發。「艱險」的生活,使他對人民的苦難有深刻的了解,更喚起他濟世救民的壯志。因此文勢至此,突起波瀾,唱出了「永願拯芻蕘,孰雲干鼎鑊」的宏偉抱負。「芻蕘」,本指割草打柴的人,此指廣大窮苦人民,「鼎鑊」,是古代施行烹煮酷刑的容器。兩句意思是:我願意拯救老百姓的苦難,誰還顧及由此而觸怒當權者而遭到致命的酷刑呢?緊接着「皇情」二字,以純樸敦厚的上古遺風,與當今「浮薄」的「時俗」相對比,證明了自己主張的合理性,並進而提出「任賢」「安人」「求瘼」(瘼,疾病,此指人民的疾苦)的具體措施。以上六句,言簡意賅,可謂詩人一生政治理想的綱要。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故交」以下六句。先宕開一筆,以己及人,回應「酬薛三據」的題旨,繼而以「靈奇」贊其不同凡俗的才氣;以「謇諤」頌其耿直敢言的品格;以「隱軫」夸其經世濟民才略的富盛,以「建安風骨」喻其詩作的慷慨激昂,至於才能聲望的「先鳴」,風度信誼的超拔和真誠,那更是有口皆碑。薛據雖「自持才名」,但不過主簿縣令而已,郭微亦不過一「少府」。這不但不能一展大志,而且為「州縣」瑣事所羈,為地域的阻隔所「限」,連「言謔」之機也沒有,只能神「馳」「貝丘」,「西顧虢略」(貝丘,今山東博興縣南。虢略,今河南嵩縣西北,可能是薛郭二人所在之地),遙寄相思罷了,這其實就是對他們極大的諷刺。所以,詩人的感情再度強烈地噴發出來。「淇水」東流,「浮雲」飄逝,己之理想俱「不堪托」,一種時不我待的焦慮,一腔為國為民的熱忱,使詩人不禁發出「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的強烈呼喊。最後四句,以「不然」二字再一轉折,設想自己若不被賞識,決心「耕鑿」一生,自食其力。如「鷦鷯」營巢,一枝足矣自況(見《莊子·逍遙遊》),就不能效「鴻鶴」高飛,一舉千里。這個結尾,從字面上看,似乎表現出詩人與世無爭,瀟灑出塵的恬靜心情,其實是正話反說,他一生對政治十分熱衷,決沒有真正歸隱的想法,詩人的憤懣之情是不難體會到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 創作背影

這是高適早年的一篇重要作品,約作於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春由薊北南返宋中途中的淇水之濱。時年詩人三十五歲。詩中借與薛據和郭微的酬唱之機,敘述和披露了自己大半生的坎坷遭遇。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高適

作者: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適其它诗文

《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高適 〔唐代〕

高義唯良牧,深仁自下車。

寧知鑿井處,還是飲冰餘。

地即泉源久,人當汲引初。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上善滋來往,中和浹里閭。

濟時應未竭,懷惠復何如。

《同敬八、盧五泛河間清河》

高適 〔唐代〕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

同濟愜數公,玩物欣良時。

飄颻波上興,燕婉舟中詞。

昔陟乃平原,今來忽漣漪。

東流達滄海,西流延滹池。

雲樹共晦明,井邑相逶迤。

稍隨歸月帆,若與沙鷗期。

漁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同群公秋登琴台》

高適 〔唐代〕

古蹟使人感,琴台空寂寥。

靜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

臨眺自茲始,群賢久相邀。

德與形神高,孰知天地遙。

四時何倏忽,六月鳴秋蜩。

萬象歸白帝,平川橫赤霄。

猶是對夏伏,幾時有涼飆。

燕雀滿檐楹,鴻鵠摶扶搖。

物性各自得,我心在漁樵。

兀然還復醉,尚握尊中瓢。

《贈別沈四逸人》

高適 〔唐代〕

沈侯未可測,其況信浮沉。

十載常獨坐,幾人知此心。

乘舟蹈滄海,買劍投黃金。

世務不足煩,有田西山岑。

我來遇知己,遂得開清襟。

何意閫閾間,沛然江海深。

疾風掃秋樹,濮上多鳴砧。

耿耿尊酒前,聯雁飛愁音。

平生重離別,感激對孤琴。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見贈之作》

高適 〔唐代〕

舍下蛩亂鳴,居然自蕭索。

緬懷高秋興,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勞,涼風驚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異鄉縣,復得交才彥。

汩沒嗟後時,蹉跎恥相見。

箕山別來久,魏闕誰不戀。

獨有江海心,悠悠未嘗倦。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高適 〔唐代〕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

十年守章句,萬事空寥落!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

天長滄州路,日暮邯鄲郭,酒肆或淹留,漁潭屢棲泊。

獨行備艱險,所見窮善惡。

永願拯芻蕘,孰雲干鼎鑊!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

理道資任賢,安人在求瘼。

故交負靈奇,逸氣抱謇諤,隱軫經濟具,縱橫建安作,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

飄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

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

淇水徒自流,浮雲不堪託。

吾謀適可用,天路豈寥廓!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且欲同鷦鷯,焉能志鴻鶴!。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高適 〔唐代〕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閒。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复制

《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高適 〔唐代〕

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

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复制

《餞故人》

高適 〔唐代〕

祈君辭丹墀,負杖歸海隅。離庭自蕭索,別心何鬱紆。

天高白雲斷,野曠青山孤。欲知腸斷處,明月照江湖。

复制

《閨情》

高適 〔唐代〕

相隨萬里泣胡風,疋偶將期一世終。早知中路生離別,悔不深憐沙磧中。

复制

《人日立春》

高適 〔唐代〕

佳辰愛人日,況復立春時。節喜三陽至,羹傳七菜宜。

未吟高適句,且賦道衡詩。莫謂家鄉近,終成兩地思。

复制

《題李公略示高郎中吳山觀月圖》

高適 〔唐代〕

憑高宜晚更宜秋,下馬歸來即倚樓。

納納乾坤雙老眼,滔滔江漢一扁舟。

滿城明月空吳苑,隔岸青山認越州。

李白酒豪高適筆,當時人物總風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