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清溪半夜聞笛
拼 译 译

《清溪半夜聞笛》

李白 〔唐代〕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清溪半夜聞笛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羌笛聲聲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卻讓人在這吳溪聽到隴頭流水般的傷情。又使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響遍令人腸斷的邊關之聲。

注釋羌笛:古代流行於西北地區的一種竹笛。原出於古羌族,故稱《梅花引》,古曲名。吳溪:指清溪,古屬吳。隴水:即《隴頭水》,古樂府橫吹曲。《樂府詩集》卷二十五《隴頭歌辭》:「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隴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隴州有隴坡(在今陝西隴縣),山勢高峻,坡上有清水從四面下注。離家遊子行經此地唱出悲歌稱《隴頭流水歌》。「寒山」句:此句宋蜀本註:「一作空山滿明月。」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3

清溪半夜聞笛 - 賞析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以鋪敘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悽美畫。詩中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詩人夜半聞笛聲,或許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調,或許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調,但詩人聯想到悲愁的身世和處境,從而引發了悲愁之情。《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可見隴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之句,可見這裡的「清溪隴水情」乃是斷腸之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此處的寒山當在秋浦,而玉關聲應該是使人腸斷的悲聲,因「春風不度玉門關」,亦表達出詩人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便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

從此詩可以看出羌笛已經和表現征戰之苦、思鄉之痛 的《從軍行》、《度關山》聯繫起來了,集中表現家國之思、思鄉之痛。這主要是因為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的地名相聯繫,而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涼的邊關塞漠、流血廝殺的戰場、久戍邊疆未歸的將士。而詩歌的基調是低沉的、傷痛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清溪半夜聞笛 - 創作背影

《清溪半夜聞笛》為李白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時所作。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赴長安,想陳列濟世之策。陳策無果,回天無計,於是離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後李白連續三年都在安徽宣城。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3

安旗.李白詩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8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相和歌辭。白頭吟二首》

李白 〔唐代〕

錦水東北流,波盪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

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但願君恩顧妾深,豈惜黃金將買賦。

相如作賦得黃金,丈夫好新多異心,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條歸故林。

兔絲固無情,隨風任顛倒。

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兩草猶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龍鬚席,從他生網絲。

且留琥珀枕,或有夢來時。

覆水再收豈滿杯,棄妾已去難重回。

古時得意不相負,只今惟見青陵台。

錦水東流碧,波盪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相如去蜀謁武帝,赤車駟馬生輝光。

一朝再覽大人作,萬乘忽欲凌雲翔。

聞道阿嬌失恩寵,千金買賦要君王。

相如不憶貧賤日,官高金多聘私室。

茂陵姝子皆見求,文君歡愛從此畢。

淚如雙泉水,行墮紫羅襟。

五起雞三唱,清晨白頭吟。

長吁不整綠雲鬢,仰訴青天哀怨深。

城崩杞梁妻,誰道土無心。

東流不作西歸水,落花辭枝羞故林。

頭上玉燕釵,是妾嫁時物,贈君表相思,羅袖幸時拂。

莫卷龍鬚席,從他生網絲,且留琥珀枕,還有夢來時。

鷫鸘裘在錦屏上,自君一掛無由披。

妾有秦樓鏡,照心勝照井。

願持照新人,雙對可憐影。

覆水卻收不滿杯,相如還謝文君回。

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惟有青陵台。

复制

《流夜郎永華寺寄潯陽群官》

李白 〔唐代〕

朝別凌煙樓,賢豪滿行舟。

暝投永華寺,賓散予獨醉。

願結九江流,添成萬行淚。

寫意寄廬岳,何當來此地。

天命有所懸,安得苦愁思。

复制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李白 〔唐代〕

河伯見海若,傲然夸秋水。

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里。

地古寒雲深,岩高長風起。

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

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

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遠。

拂琴聽霜猿,滅燭乃星飯。

人煙無明異,鳥道絕往返。

攀崖倒青天,下視白日晚。

既過石門隱,還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此人不可見,此地君自過。

為余謝風泉,其如幽意何。

复制

《望黃鶴樓》

李白 〔唐代〕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岩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閒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古風·其十九》

李白 〔唐代〕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

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

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

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李白 〔唐代〕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李白 〔唐代〕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雲。

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洛陽才子謫湘川,元禮同舟月下仙。

記得長安還欲笑,不知何處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

醉客滿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秦女卷衣》

李白 〔唐代〕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願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陽春歌》

李白 〔唐代〕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垂裊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聖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

《古風其十八》

李白 〔唐代〕

天津三月時。

千門桃與李。

朝為斷腸花。

暮逐東流水。

前水復後水。

古今相續流。

新人非舊人。

年年橋上游。

雞鳴海色動。

謁帝羅公侯。

月落西上陽。

餘輝半城樓。

衣冠照雲日。

朝下散皇州。

鞍馬如飛龍。

黃金絡馬頭。

行人皆辟易。

志氣橫嵩丘。

入門上高堂。

列鼎錯珍羞。

香風引趙舞。

清管隨齊謳。

七十紫鴛鴦。

雙雙戲庭幽。

行樂爭晝夜。

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

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嘆息。

綠珠成釁讎。

何如鴟夷子。

散發棹扁舟。(棹一作弄)

复制

《棲鶴軒》

李白 〔唐代〕

鶴馭從天來,雪光照雲闕。戛然九皋唳,散落三山側。

乃知羽人師,近作金門客。玉女見投壺,后羿從奔月。

令威古仙子,竟使枉其轍。不言三清事,但敘千年別。

至今棲鶴處,光怪常不滅。有時玉笙歌,雲氣猶下接。

欲賦遊仙詞,作者不可得。斗酒誰為呼,吾將招李白。

复制

《湯熨》

李白 〔唐代〕

湯熨沉綿彌半載,未嘗寸步出村居。

登翹材館多新貴,歸善和坊守舊書。

有客嘲楊雄拓落,無人問李白何如。

腐腸端為肥膿爾,且課畦丁力灌蔬。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