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高適 / 燕歌行並序
拼 译 译

《燕歌行並序》

高適 〔唐代〕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元戎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歌行並序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於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唐朝東北邊境戰事又起,將軍離家前去征討賊寇。
戰士們本來在戰場上就所向無敵,皇帝又特別給予他們豐厚的賞賜。
軍隊擂擊金鼓,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外,旌旗連綿不斷飄揚在碣石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單于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淒涼到邊土,胡人騎兵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
戰士在前線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將軍們依然逍遙自在的在營帳中觀賞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節,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時分,邊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將身受朝廷的恩寵厚遇常常輕敵,戰士筋疲力盡仍難解關山之圍。
身披鐵甲的征夫,不知道守衛邊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婦自丈夫被征走後,應該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婦獨守故鄉悲苦地牽腸掛肚,征夫在邊疆遙望家園空自回頭。
邊塞戰場動盪不安哪裡能夠輕易歸來,絕遠之地盡蒼茫更加荒涼不毛。
早午晚殺氣騰騰戰雲密布,整夜裡只聽到巡更的刁斗聲聲悲傷。
戰士們互相觀看,雪亮的戰刀上染滿了斑斑血跡;堅守節操,為國捐軀,豈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功勳?
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鬥多慘苦,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注釋
燕歌行:樂府舊題。詩前有作者原序:「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張公,指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曾拜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一般以為本詩所諷刺的是開元二十六年,張守珪部將趙堪等矯命,逼平盧軍使擊契丹餘部,先勝後敗,守珪隱敗狀而妄奏功。這種看法並不很準確。
漢家:漢朝,唐人詩中經常借漢說唐。
煙塵:代指戰爭。
橫行:任意馳走,無所阻擋。
元戎:軍事元帥。
非常賜顏色:超過平常的厚賜禮遇。
摐:撞擊。
金:指鉦一類銅製打擊樂器。
伐:敲擊。
榆關:山海關,通往東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頭飾羽的旗。旆是末端狀如燕尾的旗。這裡都是泛指各種旗幟。
逶迤:蜿蜒不絕的樣子。
碣石;山名。
校尉;次於將軍的武官。
羽書;(插有鳥羽的,軍用的)緊急文書。
瀚海;沙漠。這裡指內蒙古東北西拉木倫河上游一帶的沙漠。
單于;匈奴首領稱號,也泛指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光。古代遊牧民族出征前,常舉行大規模校獵,作為軍事性的演習。
狼山:又稱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西北。一說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縣境內。此處「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實指。
極:窮盡。
憑陵:仗勢侵凌。
雜風雨:形容敵人來勢兇猛,如風雨交加。一說,敵人乘風雨交加時衝過來。
半生死:意思是半生半死,傷亡慘重。
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隴頭吟》:「窮求塞草腓,塞外胡塵飛」
斗兵稀:作戰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當恩遇:指主將受朝廷的恩寵厚遇。
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婦的淚水如注。
城南:京城長安的住宅區在城南。
薊北:唐薊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帶,此處當泛指唐朝東北邊地。
邊庭飄搖:形容邊塞戰場動盪不安。庭,一作「風」。飄搖,一作「飄飄」,隨風飄蕩的樣子。
度:越過相隔的路程,回歸。
絕域:更遙遠的邊陲。
更何有:更加荒涼不毛。
三時:指晨、午、晚,即從早到夜(歷時很久。三,不表確數。)。
刁斗:軍中夜裡巡更敲擊報時用的、煮飯時用的,兩用銅器。
陣云:戰場上象徵殺氣的雲,即戰雲。
一夜:即整夜,徹夜。
血:一作「雪」
死節:指為國捐軀。節,氣節。
豈顧勛:難道還顧及自己的功勳。
李將軍:指漢朝李廣,他能捍禦強敵,愛撫士卒,匈奴稱他為漢之飛將軍。

參考資料:

1、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選修·唐詩宋詞選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

燕歌行並序 - 賞析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傑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全篇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於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後文輕敵伏筆;後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雲,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第二段八句寫戰鬥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唐軍傷亡慘重,後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氣氛悲壯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下文。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願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着恃勇輕敵。

緊接着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海」,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于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鬥危急而失利。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捲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所以緊接着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着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淒涼。「身當恩遇恆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裡並不是游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鐵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颻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雲」;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後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最後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勳!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詩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憫和禮讚,而「豈顧勛」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咸樂為之死」。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麼鮮明的對比。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歷艱苦而埋屍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只有一個李廣,不能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杜甫讚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澹經營而至於渾化無跡。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詩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淒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複雜變化的內心活動,悽惻動人,深化了主題。

全詩處處隱伏着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唐風定》卷九邢昉評語)。

參考資料:

1、 徐永年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83-385

燕歌行並序 - 創作背影

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作者有感於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與奚族作戰打了敗仗卻謊報軍情,作詩加以諷刺。自唐開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邊境。開元二十一年後,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鑑》卷二百十五)。開元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後敗。「守珪隱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後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參考資料:

1、 徐永年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83-385
高適

作者: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適其它诗文

《留上李右相(一作奉贈李右相林甫)》

高適 〔唐代〕

風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沉謀九德,密勿契千齡。

獨立調元氣,清心豁窅冥。

本枝連帝系,長策冠生靈。

傅說明殷道,蕭何律漢刑。

鈞衡持國柄,柱石總朝經。

隱軫江山藻,氛氳鼎鼐銘。

興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窮鳥,詩書問聚螢。

吹噓成羽翼,提握動芳馨。

倚伏悲還笑,棲遲醉復醒。

恩榮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竊丘山惠,無時枕席寧。

壯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莫以才難用,終期善易聽。

未為門下客,徒謝少微星。

《古樂府飛龍曲,留上陳左相(陳希烈)》

高適 〔唐代〕

德以精靈降,時膺夢寐求。

蒼生謝安石,天子富平侯。

尊俎資高論,岩廊挹大猷。

相門連戶牖,卿族嗣弓裘。

豁達雲開霽,清明月映秋。

能為吉甫頌,善用子房籌。

階砌思攀陟,門闌尚阻修。

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難投。

跡與松喬合,心緣啟沃留。

公才山吏部,書癖杜荊州。

幸沐千年聖,何辭一尉休。

折腰知寵辱,回首見沉浮。

天地莊生馬,江湖范蠡舟。

逍遙堪自樂,浩蕩信無憂。

去此從黃綬,歸歟任白頭。

風塵與霄漢,瞻望日悠悠。

《武威同諸公過楊七山人,得藤字》

高適 〔唐代〕

幕府日多暇,田家歲復登。

相知恨不早,乘興乃無恆。

窮巷在喬木,深齋垂古藤。

邊城唯有醉,此外更何能。

《宴郭校書,因之有別》

高適 〔唐代〕

彩服趨庭訓,分交載酒過。

芸香名早著,蓬轉事仍多。

苦戰知機息,窮愁奈別何。

雲霄莫相待,年鬢已蹉跎。

《別韋兵曹》

高適 〔唐代〕

離別長千里,相逢數十年。

此心應不變,他事已徒然。

惆悵春光里,蹉跎柳色前。

逢時當自取,看爾欲先鞭。

《送田少府貶蒼梧》

高適 〔唐代〕

沈吟對遷客,惆悵西南天。

昔為一官未得意,今向萬里令人憐。

念茲斗酒成暌間,停舟嘆君日將晏。

遠樹應憐北地春,行人卻羨南歸雁。

丈夫窮達未可知,看君不合長數奇。

江山到處堪乘興,楊柳青青那足悲。

《同馬太守聽九思法師講金剛經》

高適 〔唐代〕

吾師晉陽寶,傑出山河最。

途經世諦間,心到空王外。

鳴鐘山虎伏,說法天龍會。

了義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深知億劫苦,善喻恆沙大。

舍施割肌膚,攀緣去親愛。

招提何清淨,良牧駐輕蓋。

露冕眾香中,臨人覺苑內。

心持佛印久,標割魔軍退。

願開初地因,永奉彌天對。

《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見贈之作》

高適 〔唐代〕

舍下蛩亂鳴,居然自蕭索。

緬懷高秋興,忽枉清夜作。

感物我心勞,涼風驚二毛。

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

如何異鄉縣,復得交才彥。

汩沒嗟後時,蹉跎恥相見。

箕山別來久,魏闕誰不戀。

獨有江海心,悠悠未嘗倦。

《薊門不遇王之渙郭密之因以留贈》

高適 〔唐代〕

適遠登薊丘,茲晨獨搔屑。

賢交不可見,吾願終難說。

迢遞千里游,羈離十年別。

才華仰清興,功業嗟芳節。

曠盪阻雲海,蕭條帶風雪。

逢時事多謬,失路心彌折。

行矣勿重陳,懷君但愁絕。

《送楊山人歸嵩陽》

高適 〔唐代〕

不到嵩陽動十年,舊時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復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夷門二月柳條色,流鶯數聲淚沾臆。

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陽路,惟余眷眷長相憶。

《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

高適 〔唐代〕

朝登百丈峰,遙望燕支道。

漢壘青冥間,胡天白如掃。

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

匈奴終不滅,寒山徒草草。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晉武輕後事,惠皇終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爭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猶對青陽門。

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

复制

《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

高適 〔唐代〕

公族稱王佐,朝經允帝求。本枝疆我李,盤石冠諸劉。

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華省膺推擇,青雲寵宴遊。握蘭多具美,前席有嘉謀。

賦得黃金賜,言皆白璧酬。著鞭驅駟馬,操刃解全牛。

出鎮兼方伯,承家複列侯。朝瞻孔北海,時用杜荊州。

廣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郡邑連京口,山川望石頭。海門當建節,江路引鳴騶。

俗見中興理,人逢至道休。先移白額橫,更息赭衣偷。

梁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豈伊齊政術,將以變澆浮。

訟簡知能吏,刑寬察要囚。坐堂風偃草,行縣雨隨輈.

地是蒙莊宅,城遺閼伯丘。孝王餘井徑,微子故田疇。

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猿岩飛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戶,褰幃月在鈎。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詩題青玉案,衣贈黑貂裘。

窮巷軒車靜,閒齋耳目愁。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講德良難敵,觀風豈易儔。寸心仍有適,江海一扁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