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羅浮山父與葛篇
拼 译 译

《羅浮山父與葛篇》

李賀 〔唐代〕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颱風。

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羅浮山父與葛篇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葛布輕柔,織得像江上小雨般細密透明,穿上葛衣,像六月的雨中吹來涼風。當羅浮老人把葛布拿出山洞,千年石床上響起了鬼工吝嗇的哭聲。天氣悶熱,毒蛇粗喘把山洞弄濕;江中的魚兒也停止覓食,含沙直立。真想裁剪一幅湘水中天光倒影似的葛布,吳娥不用擔心說剪刀不夠鋒利。

注釋羅浮山父:指羅浮山中老人。羅浮山:在廣東省境內。葛:葛布。依依:輕柔披拂貌。此處形容葛布柔軟。江雨空:形容葛布就像江上的細雨細密透明。蘭台:戰國時楚國台名。故址傳說在今湖北省鍾祥縣東。此處泛指南方。博羅老仙:指羅浮山父。時:另一版本作「持」。千歲:千年,年代久遠。石床:山洞裡平滑如床的大石,古人稱作石床,這裡代指織布的機床。鬼工:古人把工藝精巧品為鬼工,此處則指手藝精湛的織工。蛇毒濃凝:一作「毒蛇濃吁」。濃凝:深深地喘氣。不食:不吃。銜沙立:形容天熱,魚兒不願覓食,在沙中含沙直立。箱:一作「湘」。箱(湘)中一尺天:形容葛布瑩白,猶如湘水碧波一般柔軟光潔。吳娥:吳地(江蘇浙江一帶)的美女。莫道:休說,不要說。吳刀:吳地(江蘇浙江一帶)生產的剪刀。南朝宋鮑照《代白紵舞歌辭》:「吳刀楚制為佩褘,纖羅霧縠垂羽衣。」澀:不滑爽。指刀鈍。▲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6

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93-95

羅浮山父與葛篇 - 賞析

此詩開頭二句有「江雨空」、「蘭颱風」等字眼,像是描述天氣,其實不然。「江雨」是說織葛的經線,光麗纖長,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依依」形容雨線排列得整齊貼近,所以「宜織」。以這個副詞「宜」字綰連「織」和「雨」,所織的為雨線之意便明白易解。「織」字把羅浮山父同葛聯繫起來,緊緊地扣住詩題。次句則以「六月蘭颱風」寫出葛布的疏薄涼爽。宋玉《風賦》「楚襄王游於蘭台之宮,宋玉、景瑳侍。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詩人巧妙地用六月的風比喻葛布。「雨中」二字承上句來,再一次點明以「江雨」來比喻葛的意思。「江雨空」,從視覺寫葛布的潔淨,有如雨後晴空;「蘭颱風」,從感覺寫葛布的精美。這種綺麗而離奇的想象,正是李賀詩的本色。

三、四句運用對比手法,進一步烘托羅浮山父織葛的技術高明。「博羅老仙時出洞」,老人不時走出洞來,把精心織成的葛布拿出洞來,遞給索取的人。句中的「時」,暗示他織得快,織得好,葛布剛剛斷匹就被人拿走,頗有供不應求之勢。下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響。詩人不直接讚美葛布,而是用「千歲石床啼鬼工」七個字來烘托。「石床」原指山洞中形狀如床的岩石,這裡指代羅浮山父所用織機。「千歲」,表明時間之久,也暗示功夫之深。

後四句是詩人由葛布引起的聯想。五、六兩句極寫天氣之熱,為末二句剪葛為衣作鋪墊。詩人寫暑熱,不提火毒的太陽,不提汗流浹背的勞動者,也不提枯焦的禾苗,而是別出心裁地選擇了洞蛇和江魚:「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蛇洞由於溽暑熏蒸,毒氣不散,以致愈來愈濃,凝結成水滴似的東西,粘糊糊的,整個洞堂都布滿了,所以洞裡的蛇應當是十分窒悶難受的。江里的魚熱得無法容身,不吃東西,嘴裡銜着沙粒,直立起來,仿佛要逃離那滾熱的江水。這可謂詩人苦心經營之句。洞堂和江水本來是最不容易受暑熱侵擾的地方,如今熱成這個樣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描寫酷暑天氣,詩人毫不輕率下筆,而是極力幻想、誇張,從現實生活中典型現象出發,進行再創造。詩人挑選、提煉出盤繞在洞中的毒蛇和翔游在水中的魚這兩種生物,寫出這樣奇特的詩句,來形容天氣溽暑鬱蒸。這裡,詩人奇特的想象和驚人的藝術表現力,具有鬼斧神工之妙。

酷熱的天氣,使人想起葛布,想起那穿在身上產生涼爽舒適感覺的葛衣。尤其希望能夠得到羅浮山父所織的那種細軟光潔如「江雨空」,涼爽舒適如「蘭颱風」的葛布。用這種葛布裁製一件衣服穿在身上,那種感覺非常之好。結尾二句,詩人沒有寫穿上新衣服的快樂,而是通過吳娥裁衣來進一步讚美葛布。「欲剪箱(湘)中一尺天」,與開頭二句遙相呼應。有人說這句脫胎於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李賀寫詩,是力求不蹈襲前人的,這裡偶爾翻用,手法也空靈奇幻,別具新意。例如末句「吳娥莫道吳刀澀」,詩人不寫吳娥如何裁剪葛布,如何縫製葛衣,而是勸說吳娥「莫道吳刀澀」。一個「澀」字蘊意極為精妙。「澀」有吝惜的意思,這裡指刀鈍。面對這樣精細光滑的葛布,吳娥不忍下手裁剪,便推說「吳刀澀」。詩人用「莫道」二字婉勸吳娥,亦使全詩搖曳生姿。這一曲筆,比直說刀剪快,詩意顯得更加迴蕩多姿、含蓄雋永。▲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1-1022

羅浮山父與葛篇 - 創作背影

此詩當作於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年間,說羅浮山(在廣東省境內)中的一位老人贈送給詩人一塊葛布,詩人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李賀一生從未到過博羅一帶,這首詩的題材可能是虛構的,也可能是根據傳聞加工而成的。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21-1022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新夏歌》

李賀 〔唐代〕

曉木千籠真蠟彩,落蕊枯香數分在。

陰枝秀牙卷縹茸,長風回氣扶蔥蘢。

野家麥畦上新壟,長畛裴回桑柘重。

刺香滿地菖蒲草,雨梁燕語悲身老。

三月搖揚入河道,天濃地濃柳梳掃。

复制

《摩多樓子》

李賀 〔唐代〕

玉塞去金人,二萬四千里。

風吹沙作雲,一時渡遼水。

天白水如練,甲絲雙串斷。

行行莫苦辛,城月猶殘半。

曉氣朔煙上,趢趗胡馬蹄。

行人臨水別,隔隴長東西。

复制

《春歸昌谷》

李賀 〔唐代〕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

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

旱雲二三月,岑岫相顛倒。

誰揭赬玉盤,東方發紅照。

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

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

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

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

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

宮台光錯落,裝盡偏峰嶠。

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

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

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

心曲語形影,隻身焉足樂。

豈能脫負檐,刻鶴曾無兆。

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

龍皮相排戛,翠羽更盪掉。

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

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

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

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

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

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

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复制

《石城曉》

李賀 〔唐代〕

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

細露濕團紅,寒香解夜醉。

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

上客留斷纓,殘蛾斗雙綠。

春帳依微蟬翼羅,橫茵突金隱體花。

帳前輕絮鶴毛起,欲說春心無所似。

复制

《梁公子》

李賀 〔唐代〕

風采出蕭家,本是菖蒲花。

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

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

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复制

《夜飲朝眠曲》

李賀 〔唐代〕

觴酣出座東方高,腰橫半解星勞勞。

柳苑鴉啼公主醉,薄露壓花蕙園氣。

玉轉濕絲牽曉水,熟粉生香琅玕紫。

夜飲朝眠斷無事,楚羅之幃臥皇子。

复制

《老夫采玉歌》

李賀 〔唐代〕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台石磴懸腸草。

《銅駝悲》

李賀 〔唐代〕

落魄三月罷,尋花去東家。

誰作送春曲,洛岸悲銅駝。

橋南多馬客,北山饒古人。

客飲杯中酒,駝悲千萬春。

生世莫徒勞,風吹盤上燭。

厭見桃株笑,銅駝夜來哭。

《送韋仁實兄弟入關》

李賀 〔唐代〕

送客飲別酒,千觴無赭顏。

何物最傷心?馬首鳴金環。

野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

坐來壯膽破,斷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長攢攢。

韋郎好兄弟,疊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畝蒿磽田。

夜雨叫租吏,春聲暗交關。

誰解念勞勞?蒼突唯南山。

《雜曲歌辭•浩歌》

李賀 〔唐代〕

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

彭祖巫咸幾回死。青毛驄馬參差錢,嬌春楊柳含細煙。

箏人勸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問誰。不須浪飲丁督護,

世上英雄本無主。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衛娘發薄不勝梳。看見秋眉換深綠,

二十男兒那刺促。

复制

《相和歌辭•塘上行》

李賀 〔唐代〕

藕花涼露濕,花缺藕根澀。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

复制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李賀 〔唐代〕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三尺木皮斷文理,

百石強車上河水。霜花草上大如錢,揮刀不入迷濛天。

爭瀯海水飛凌喧,山瀑無聲玉虹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