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白居易 / 草 / 賦得古原草送
拼 译 译

《草 / 賦得古原草送》

白居易 〔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草 / 賦得古原草送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無法燒盡滿地的野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處芬芳的野草遮沒了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
今天我又來送別老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注釋
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一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一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一歲一枯榮:枯,枯萎。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遠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濃郁的香氣。遠芳:草香遠播。侵,侵占,長滿。遠處芬芳的野草一直長到古老的驛道上。
晴翠:草原明麗翠綠。
王孫:本指貴族後代,此指遠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長得茂盛的樣子。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55頁

草 / 賦得古原草送 - 賞析

這是一首應考習作,相傳白居易十六歲時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凡指定的試題,題目前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相類似。《賦得古原草送別》即是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的首句「離離原上草」,緊緊扣住題目「古原草」三字,並用疊字「離離」描寫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歲一枯榮」,進而寫出原上野草秋枯春榮,歲歲循環,生生不已的規律。第三、四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寫「枯」,一句寫「榮」,是「枯榮」二字意思的發揮。不管烈火怎樣無情地焚燒,只要春風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極為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第五、六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侵」和「接」刻畫春草蔓延,綠野廣闊的景象,「古道」「荒城」又點出友人即將經歷的處所。最後兩句「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點明送別的本意。用綿綿不盡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瀰漫原野的惜別之情,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韻味無窮。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芳曰「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着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展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台」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唐人的詠物詩,往往僅在最後一句才能見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提倡作詩要通俗易懂,但也不反對用隱喻的辦法。《古原草》這首詩題目標有「送別」二字,很顯然是一首送別友人的詩篇。而通篇幾乎都在寫草,實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顯示友人之間依依惜別時的綿綿情誼。情深意切,所喻尤為巧妙,不愧為、白居易的成名作。

參考資料:

1、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J]. China
2、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4年01期
3、 虛室白. 賦得古原草送別[J]. 文學少年(中學) 2008年01期
4、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J]. 少年文藝(寫作版) 2008年02期

草 / 賦得古原草送 - 創作背影

《賦得古原草送別》作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當時只有十六歲。此詩是應考習作,按科考規矩,凡限定的詩題,題目前必須加「賦得」二字,作法與詠物詩相似。

 
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其它诗文

《香山居士寫真詩》

白居易 〔唐代〕

昔作少學士,圖形入集賢。

今為老居士,寫貌寄香山。

鶴毳變玄發,雞膚換朱顏。

前形與後貌,相去三十年。

勿嘆韶華子,俄成皤叟仙。

請看東海水,亦變作桑田。

复制

《失婢》

白居易 〔唐代〕

宅院小牆庳,坊門帖榜遲。

舊恩慚自薄,前事悔難追。

籠鳥無常主,風花不戀枝。

今宵在何處,唯有月明知。

复制

《東城春意》

白居易 〔唐代〕

風軟雲不動,郡城東北隅。

晚來春澹澹,天氣似京都。

弦管隨宜有,杯觴不道無。

其如親故遠,無可共歡娛。

复制

《別韋蘇州》

白居易 〔唐代〕

百年愁里過,萬感醉中來。

惆悵城西別,愁眉兩不開。

复制

《寄陸補闕(前年同登科)》

白居易 〔唐代〕

忽憶前年科第後,此時雞鶴暫同群。

秋風惆悵須吹散,雞在中庭鶴在雲。

复制

《玩新庭樹,因詠所懷》

白居易 〔唐代〕

靄靄四月初,新樹葉成陰。

動搖風景麗,蓋覆庭院深。

下有無事人,竟日此幽尋。

豈惟玩時物,亦可開煩襟。

時與道人語,或聽詩客吟。

度春足芳色,入夜多鳴禽。

偶得幽閒境,遂忘塵俗心。

始知真隱者,不必在山林。

复制

《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東小樓上作)》

白居易 〔唐代〕

勿訝春來晚,無嫌花發遲。

人憐全盛日,我愛半開時。

紫蠟黏為蒂,紅蘇點作蕤。

成都新夾纈,梁漢碎胭脂。

樹杪真珠顆,牆頭小女兒。

淺深妝駁落,高下火參差。

蝶戲爭香朵,鶯啼選穩枝。

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隨。

醉玩無勝此,狂嘲更讓誰。

猶殘少年興,不似老人詩。

西日憑輕照,東風莫殺吹。

明朝應爛漫,後夜更離披。

林下遙相憶,尊前暗有期。

銜杯嚼蕊思,唯我與君知。

复制

《負冬日》

白居易 〔唐代〕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

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

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

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复制

《除忠州,寄謝崔相公》

白居易 〔唐代〕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噓生翅見情深。

劍鋒缺折難沖斗,桐尾燒焦豈望琴。

感舊兩行年老淚,酬恩一寸歲寒心。

忠州好惡何須問,鳥得辭籠不擇林。

复制

《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唐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奉和晉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師感悅發中斐然成詠之作》

白居易 〔唐代〕

鸞鳳翱翔在寥廓,貂蟬蕭灑出埃塵。致成堯舜昇平代,

收得夔龍強健身。拋擲功名還史冊,分張歡樂與交親。

商山老皓雖休去,終是留侯門下人。

复制

《郢州贈別王八使君》

白居易 〔唐代〕

昔是詩狂客,今為酒病夫。強吟翻悵望,縱醉不歡娛。

鬢髮三分白,交親一半無。郢城君莫厭,猶校近京都。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