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王昌齡 / 送柴侍御
拼 译 译

《送柴侍御》

王昌齡 〔唐代〕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送柴侍御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沅江四處水路相通連接着武岡,送你離開沒有感到悲傷。
兩地的青山同承雲朵蔭蔽、雨露潤澤,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

注釋
侍御:官職名。
通波(流):四處水路相通。
武岡:縣名,在湖南省西部。
兩鄉:作者與柴侍御分處的兩地。

 

送柴侍御 -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樂觀開朗的詩詞來減輕柴侍御的離愁。而實際上自己卻是十分傷感。這種「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達出詩人濃濃的離愁。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龍標、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運用靈巧的筆法,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覆致意,懇切感人。也承接了一二句,表達出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兩地相近,那麼這兩句更是雲雨相同,明月共睹,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

讀者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離傷」強壓心底,不讓自己的「離傷」感染對方。更可能是對方已經表現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於用意、善於言情的詩人用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更能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

這首詩通過想象來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而這種情誼也是別後相思的種子。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裡行間了。

參考資料:

1、 《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133頁

送柴侍御 - 創作背影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期間所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這位柴侍御將要從龍標前往武岡,詩人寫下這首詩為他送行。

 
王昌齡

作者: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王昌齡其它诗文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唐代〕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擊磬老人》

王昌齡 〔唐代〕

雙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長。

誰識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复制

《蕭駙馬宅花燭》

王昌齡 〔唐代〕

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可憐今夜千門裡,銀漢星回一道通。

复制

《寄陶副使》

王昌齡 〔唐代〕

聞道將軍破海門,如何遠謫渡湘沅。

春來明主封西嶽,自有還君紫綬恩。

复制

《送譚八之桂林》

王昌齡 〔唐代〕

客心仍在楚,江館復臨湘。

別意猿鳥外,天寒桂水長。

复制

《題灞池二首》

王昌齡 〔唐代〕

腰鐮欲何之,東園刈秋韭。

世事不復論,悲歌和樵叟。

開門望長川,薄暮見漁者。

借問白頭翁,垂綸幾年也。

复制

《送劉昚虛歸取宏詞解》

王昌齡 〔唐代〕

太清聞海鶴,遊子引鄉眄。

聲隨羽儀遠,勢與歸雲便。

青桂春再榮,白雲暮來變。

遷飛在禮儀,豈復淚如霰。

复制

《秋山寄陳讜言》

王昌齡 〔唐代〕

岩間寒事早,眾山木已黃。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獨臥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复制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唐代〕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春怨》

王昌齡 〔唐代〕

音書杜絕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

寒雁春深歸去盡,出門腸斷草萋萋。

复制

《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王昌齡 〔唐代〕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复制

《贈李侍御》

王昌齡 〔唐代〕

青冥孤雲去,終當暮歸山。

志士杖苦節,何時見龍顏。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