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高適 / 醉後贈張九旭
拼 译 译

《醉後贈張九旭》

高適 〔唐代〕

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聖,醉後語尤顛。

白髮老閒事,青雲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醉後贈張九旭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世上的人隨便交朋友,而這位老人卻不這樣。興致一來書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後語言尤其豪放癲狂。頭髮白了而恬然自樂,不問他事;眼睛裡只有天上自由漂浮的白雲。床頭上放着一壺酒,人生能有幾回醉呢!

注釋張九旭:即張旭。字伯高,吳縣(今屬江蘇)人,排行第九。以草書著稱,人稱「草聖」。又喜飲酒,與李白等合稱「飲中八仙」。玄宗時召為書學博士。漫:隨便。閒事:無事。幾回眠:幾回醉。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醉後贈張九旭 - 賞析

首聯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突出張旭的與眾不同。「世上謾相識,此翁旭不然。」大意是,世上很多人即使天天見面,給人的印是也不深,而張旭這個人卻不一樣。「翁」,是對張旭的尊稱,在這一抑一揚之中,張旭的形是如高峰突起,給人以強烈印是,令人肅然起敬。這一聯好像漫不經心,隨意道來,卻起得十分有力。

如果說第一聯只是詩人對張旭的總的印是,是虛寫,那麼,以下各聯即轉入了對張旭形是的具體刻畫,是實寫。字裡行間,傾注着詩人對張旭無比欽敬的感情。

張旭有兩個稱號,一是「草聖」,二是「張顛」,為世所公認,實寫時即先從這兩個稱號着筆:「興來態自聖,醉後語尤顛。」張旭精楷態,尤善草態,逸勢奇狀,連綿迴繞,自創新的風格,人稱「草聖」。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就有「張旭三杯草聖傳」的詩句。又《新唐態·醉藝傳》說: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態,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這一聯對句互見,是寫張旭在酒醉興來之時,態法就會達到超凡入聖的境界,言語也更加狂放不羈,一副天真情態。詩中表現了對張旭態法、性格的由衷的讚美,同時暗示了藝術重在性靈的自然流露。

接着進一步讚美了張旭泊然於懷、不慕榮利的高貴品質:「白髮老閒事,青雲在目前。」「青雲」這裡指隱逸。這一聯寫得十分傳神,讀者仿佛看到一位白髮詩詩、藹然可親的老者,不問世事,一身悠閒,輕鬆自得。正因為不樂仕進,具有隱者的風度和情懷,才能夠性情曠放,因此也才能夠時時保有天真之態,在態法藝術上取得不同流俗的極高的成就。這一聯乍看似與第二聯平列,而實則深入了一層,將詩意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深度。

尾聯承接上聯,繼續推進,描寫張旭的醉眠生活。「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兩句化用了《世說新語·言語》中的一個典故:「孔醉舉(即孔融)有二子,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孔融是漢末醉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醉舉,詩醉皆善,為人恃才負氣,狂放不羈。這裡以孔醉舉比張旭,足見推重之意。但這一聯寫張旭生活情形,不是平直敘述,而是以問句出之,顯得格外親切。意思是:您老人家床頭那壺酒,怕會被家中子、孫偷喝吧,能伴您幾次醉眠呢?意思已略帶調侃,但又極有分寸,包涵着豐富的意蘊。一方面,表現張旭平時經常醉眠,形是更為生動可感。另一方面,詩人在老前輩面前竟然開起玩笑來,這位老前輩的豁達可親自然可以想見,而詩人自己的天真發問,也愈顯得醉態淋漓。至此,宴席間的熱烈氣氛,宴飲者的融洽關係,皆如在目前。這是以醉寫醉,以自己的曠放襯托張旭的曠放,使題目中的「醉後」二字,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張旭的可敬可愛的形是,躍然紙上。

全詩在章法上虛實結合,虛寫處內蘊豐富,而不顯得空虛;實寫處形是具體,但筆調輕靈,而無板滯膠着之感。這種巧妙的結合,使詩人的感情與詩中主人公的形是融為一體,產生出動人的藝術力量。另外,此詩語言清新明朗,與詩中歡快活潑的情緒相適宜,真切動人。▲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201頁

醉後贈張九旭 - 創作背影

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開元二十三年(735),詩人應徵赴長安,落第。次年結交張旭、顏真卿等人,秋,營別業居淇上,寫下此詩送與張九旭。

張立敏編注.中華經典藏書 千家詩:中華書局,2012.03

高適

作者: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適其它诗文

《送蔡山人》

高適 〔唐代〕

東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獨未逢知音。

識者閱見一生事,到處豁然千里心。

看書學劍長辛苦,近日方思謁明主。

斗酒相留醉復醒,悲歌數年淚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無所似,看爾崩騰何若為。

《酬龐十兵曹》

高適 〔唐代〕

憶昔游京華,自言生羽翼。

懷書訪知己,末路空相識。

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

託身從畎畝,浪跡初自得。

雨澤感天時,耕耘忘帝力。

同人洛陽至,問我睢水北。

遂爾款津涯,淨然見胸臆。

高談懸物象,逸韻投翰墨。

別岸迥無垠,海鶴鳴不息。

梁城多古意,攜手共悽惻。

懷賢想鄒枚,登高思荊棘。

世情惡疵賤,之子憐孤直。

酬贈感並深,離憂豈終極。

《寄孟五少府》

高適 〔唐代〕

秋氣落窮巷,離憂兼暮蟬。

後時已如此,高興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憶我屢周旋。

征路見來雁,歸人悲遠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貞堅。

《奉酬睢陽路太守見贈之作》

高適 〔唐代〕

盛才膺命代,高價動良時。

帝簡登藩翰,人和發詠思。

神仙去華省,鵷鷺憶丹墀。

清淨能無事,優遊即賦詩。

江山紛想像,雲物共萎蕤。

逸氣劉公幹,玄言向子期。

多慚汲引速,翻愧激昂遲。

相馬知何限,登龍反自疑。

風塵吏道迫,行邁旅心悲。

拙疾徒為爾,窮愁欲問誰。

秋庭一片葉,朝鏡數莖絲。

州縣甘無取,丘園悔莫追。

瓊瑤生篋笥,光景借茅茨。

他日青霄里,猶應訪所知。

复制

《同韓四、薛三東亭玩月》

高適 〔唐代〕

遠遊悵不樂,茲賞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東亭何寥寥,佳境無朝昏。

階墀近洲渚,戶牖當郊原。

矧乃窮周旋,游時怡討論。

樹陰盪瑤瑟,月氣延清尊。

明河帶飛雁,野火連荒村。

對此更愁予,悠哉懷故園。

复制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十一》

高適 〔唐代〕

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

空傳歌瓠子,感慨獨愁人。

孟夏桑葉肥,穠陰夾長津。

蠶農有時節,田野無閒人。

臨水狎漁樵,望山懷隱淪。

誰能去京洛,憔悴對風塵。

复制

《赴彭州山行之作》

高適 〔唐代〕

峭壁連崆峒,攢峰疊翠微。

鳥聲堪駐馬,林色可忘機。

怪石時侵徑,輕蘿乍拂衣。

路長愁作客,年老更思歸。

且悅岩巒勝,寧嗟意緒違。

山行應未盡,誰與玩芳菲?。

《送魏八》

高適 〔唐代〕

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

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

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行路難二首》

高適 〔唐代〕

長安少年不少錢,能騎駿馬鳴金鞭。五侯相逢大道邊,

美人弦管爭留連。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

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靈台私自憐。

君不見富家翁,舊時貧賤誰比數。一朝金多結豪貴,

萬事勝人健如虎。子孫成行滿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身忽如此,卻笑傍人獨愁苦。東鄰少年安所如,

席門窮巷出無車。有才不肯學干謁,何用年年空讀書。

复制

《送崔彥暉分教臨安》

高適 〔唐代〕

臨安古邑帶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高適故人憐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

彎弓射圃秋觀雁,看劍燈窗夜聽雞。昭代英才初樂育,離觴不用惜分攜。

复制

《和高與權》

高適 〔唐代〕

相逢休說昧平生,高適能詩久擅名。

欲課荒蕪來入社,羞將老丑對傾城。

近來客里仍多病,強向花前舉一觥。

樂極自傷頭白早,樽前知我孟雲卿。

复制

《辛巳元日》

高適 〔唐代〕

倏忽吾生五十春,兩朝遺佚太平身。望鄉心逐關雲起,懷國情將汴柳新。

自信右軍非墨客,誰言高適是詩人。南征昨報龍旗返,佇想嵩呼動紫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