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李贄 / 又與焦弱侯
拼 译 译

《又與焦弱侯》

李贄 〔明代〕

鄭子玄者,丘長孺父子之文會友也。

文雖不如其父子,而質實有恥,不肯講學,亦可喜,故喜之。

蓋彼全不曾親見顏、曾、思、孟,又不曾親見周、程、張、朱,但見今之講周、程、張、朱者,以為周、程、張、朱實實如是爾也,故恥而不肯講。

不講雖是過,然使學者恥而不講,以為周、程、張、朱卒如是而止,則今之講周、程、張、朱者可誅也。

彼以為周、程、張、朱者皆口談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講道德,說仁義自若也;又從而嘵嘵然語人曰:「我欲厲俗而風世。

」彼謂敗俗傷世者,莫甚於講周、程、張、朱者也,是以益不信。

不信故不講。

然則不講亦未為過矣。

黃生過此,聞其自京師往長蘆抽豐,復跟長蘆長官別赴新任。

至九江,遇一顯者,乃舍舊從新,隨轉而北,衝風冒寒,不顧年老生死。

既到麻城,見我言曰:「我欲游嵩少,彼顯者亦欲游嵩少,拉我同行,是以至此。

然顯者俟我於城中,勢不能一宿。

回日當復道此,道此則多聚三五日而別,茲卒卒誠難割捨雲。

」其言如此,其情何如?我揣其中實為林汝寧好一口食難割捨耳。

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茲尚未厭足,如餓狗思想隔日屎,乃敢欺我以為游嵩少。

夫以游嵩少藏林汝寧之抽豐來嗛我;又恐林汝寧之疑其為再尋己也,復以捨不得李卓老,當再來訪李卓老,以嗛林汝寧:名利兩得,身行俱全。

我與林汝寧幾皆在其術中而不悟矣;可不謂巧乎!今之道學,何以異此!由此觀之,今之所謂聖人者,其與今之所謂山人者一也,特有幸不幸之異耳。

幸而能詩,則自稱曰山人;不幸而不能詩,則辭卻山人而以聖人名。

幸而能講良知,則自稱曰聖人;不幸而不能講良知,則謝卻聖人而以山人稱。

展轉反覆,以欺世獲利。

名為山人而心同商賈,口談道德而志在穿窬。

夫名山人而心商賈,既已可鄙矣,乃反掩抽豐而顯嵩少,謂人可得而欺焉,尤可鄙也!今之講道德性命者,皆游嵩少者也;今之患得患失,志於高官重祿,好田宅,美風水,以為子孫蔭者,皆其託名於林汝寧,以為捨不得李卓老者也。

然則鄭子玄之不肯講學,信乎其不足怪矣。

且商賈亦何可鄙之有?挾數萬之貲,經風濤之險,受辱於關吏,忍詬於市易,辛勤萬狀,所挾者重,所得者末。

然必交結於卿大夫之門,然後可以收其利而遠其害,安能傲然而坐於公卿大夫之上哉!今山人者,名之為商賈,則其實不持一文;稱之為山人,則非公卿之門不履,故可賤耳。

雖然,我寧無有是乎?然安知我無商賈之行之心,而釋迦其衣以欺世而盜名也耶?有則幸為我加誅,我不護痛也。

雖然,若其患得而又患失,買田宅,求風水等事,決知免矣。

又與焦弱侯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鄭子玄,是丘長孺父子常在一起作詩論文的朋友。他的文章雖然不及丘長孺父子,但品德樸實而且有知羞恥的心,不願去講學,也是位可喜人物,所以喜歡他。他完全沒有親身見過顏回、曾參、子思、孟軻,也沒有親身見過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只看到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人,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也確實像他們那樣罷了,所以感到羞恥而不願去講學。不講雖然是過錯,但是使學者感到羞恥而不願意去講,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如像這樣而作罷,那麼今天講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的道學家就該討伐了。他以為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這些人都是口裡講着道德而心裡想着高官,志在成為巨富;既然已經得到高官,成為巨富,仍然照樣講着道德,說着仁義;又跟着對人亂嚷亂叫說:「我想要勸勉諷戒社會習俗。」他認為敗壞社會風氣的,沒有能超過講周敦頤、程穎、程頤、張載、朱熹的人了,所以更加不相信。不相信就不願意講。既然如此,不講也就不是過錯了。

黃生經過這裡,剛從京城去長蘆去打秋風又眼着別處去擔任新的職務。遇到了更有權勢的官僚,便捨棄了長蘆的長官,隨即調轉馬頭往北,而撞風冒寒,不顧年老,已經到了麻城,對我說:「我想遊覽嵩少,那個有地位的人也想遊覽嵩少,於是拉着我一起走,因此來到這裡,但他已經在城裡等着我,在這種情形下,我不能這裡住上一夜了。回來的時候再經過這裡,經過這裡就多相聚幾天再分別,現在太過倉促了,實在捨不得分別。」他的話是這樣說的,但他的真心又是怎樣的呢?我猜測他的內心實在是對在林那裡撈油水難以割捨把。林三次上任做官的,黃生沒有一次不跟着前往,去了回來一定滿載,現在仍沒有滿足,好像餓狗想着隔日的屎一樣,竟敢欺騙我說是想遊覽嵩少。他用遊覽嵩少山的名義隱藏到林雲程處去打秋風來欺騙我;又擔心林雲程懷疑他打完秋風半路離開尋找我,於是用再用捨不得我李贄的原因,再來尋訪李贄為理由來使林雲程滿意:真是名利雙收,肉體享受得到滿足,名聲品行得到保全。我和林雲程差一點都落入他的圈套而不能夠察黨,能不說他的手段太狡詐了嗎!今天宣傳道學的人,和他有什麼不同呢!

可以看些所謂聖人其實和那些自稱閃人的那些人是一樣的,只是有幸運有不幸運的不同罷了。幸運能寫詩就自稱為山人,不幸運不能寫詩就不稱自己為山人,稱自己為聖人。幸運能講良知,那麼就自稱為聖人,不幸運不能講良知,那麼就不稱聖人而稱自己為山人。這樣翻來覆去,為騙世人和名利,名義上是山人心裡卻和商人一樣追求名利,口裡講着道德而心裡想着穿牆偷盜。已經是可鄙視了,為了掩蓋打秋風的目的竟然標榜是游嵩少。以為別人是可以欺騙的,那就更加可鄙了。現在講道德性命之學的道學家,都是和標榜遊覽嵩室山的黃生一樣患得患失,而志氣在於高官厚祿,美好的田宅,吉利墳地,庇護後人,都是在林雲程那裡假託理由捨不得李贄。子玄不願意講學,確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再說商人又有什麼可以鄙視呢?帶着數萬資金,經歷風浪波濤的危險,受到關卡上官吏的侮辱,在集市交易中忍受詬罵,辛苦勞累無法形容,所攜帶的很重,但是得到的卻微不足道。然而還要和卿大夫們結交,這以後才才能獲得利益而避開危害,怎麼能夠傲慢地坐在公卿大夫之上呢!今天這些所謂山人,名義上如同商人,但實際上沒有一點資本被稱為山人,卻不是公卿的門不踏,所以是可鄙的。儘管如此,我難道就沒有這種表現嗎?怎麼知道我沒有商人的行為和想法,穿着佛教的外衣用來欺瞞世人,騙取名聲呢?如有的話請對我進行責備、懲罰,我不袒護短處。即使如此,像他們那樣患得又患失,買田宅,求風水等事,肯定是不會做的。

注釋鄭子玄:與下句的丘長孺都是李贄在麻城時的朋友。顏:顏回,又名顏淵,字子淵,孔子得意弟子。早亡。後世尊為復聖。曾:曾參,字子輿。孔子弟子。以孝著稱。傳孔子之學,以授子思。後世尊為宗聖。思:子思。孔子之孫,名伋。受學於曾子,後世稱為述聖。孟:孟軻,字子輿,子思的再傳弟子,後世尊為亞聖。周: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理學的創始人。程:指程顥、程頤兄弟。世稱「二程」,洛陽人。並為理學奠基人。張:張載,字子原,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人,人稱橫渠先生,北宋理學家,其學派稱「關學」。朱: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今屬山西)人。他把二程學說發展為完整的理學體系,為理學的集大成者,人稱「程朱學派」。嘵嘵(xiāo)然:爭辯不休的樣子。厲:同「勵」。風:教化,感化。黃生:其名及生平未詳。京師:這裡指明代京都北京。長蘆:在今河北滄州市西。抽豐:指找關係走門路向人求取財物。也作「秋風」或「打秋風」。九江:今江西九江市。麻城:今湖北麻城,時李贄在此講學。嵩少:河南嵩山的別稱。嵩山西為少室,故稱「嵩少」。卒卒:同「猝猝」,倉猝。林汝寧:指汝寧林知府。汝寧府,治所在今河南汝南縣。嗛:字或當作「賺」,欺騙。山人:指隱士。良知:孟子用以指天賦的道德觀念。《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後來王守仁據以提出「致良知」說,作為道德的修養方法。穿窬(yú):《論語·陽貨》:「其猶穿窬之盜也與!」穿,穿壁;窬,同「逾」,越牆。貲:同「資」,財物。釋迦:釋迦牟尼,佛教的始祖。這裡指佛教。▲

章培恆,安平秋,馬樟根主編;陳蔚松,顧志華譯註,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李贄文選譯,鳳凰出版社,2011.05,第50-55頁

李贄

作者:李贄

李贄(1527~1602),漢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李贄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歷共城教諭、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間還有不少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最後被誣下獄,自刎死於獄中。其重要著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史綱評委》。他曾評點過的《水滸傳》、《西廂記》、《浣紗記》、《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李贄其它诗文

《南池二首 其二》

李贄 〔明代〕

水入南池讀古碑,任城為客此何時。

從前秪為作詩苦,留得驚人杜甫詩。

复制

《太白樓 其二》

李贄 〔明代〕

天寶年間事已非,先生不醉將安歸。當時豪氣三千丈,傾國名花贈玉妃。

复制

《卻寄 其四》

李贄 〔明代〕

聲聲喚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動塵。欲見觀音今汝是,蓮花原屬似花人。

复制

《重來山房贈馬伯時》

李贄 〔明代〕

一別山房便十年,親栽竹筱已參天。舊時年少惟君在,何處看山不可憐。

复制

《初到石湖》

李贄 〔明代〕

皎皎空中石,結茅俯青溪。

魚游新月下,人在小橋西。

入室傾尊酒,逢春信馬蹄。

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攜。

复制

《哭黃宜人 其一》

李贄 〔明代〕

結髮為夫婦,恩情兩不牽。今朝聞汝死,不覺情悽然。

复制

《哭黃宜人 其三》

李贄 〔明代〕

中表皆稱孝,舅姑忍汝勞。賓朋日夜往,龜手事香醪。

复制

《薙髮 其二》

李贄 〔明代〕

有家真是累,混俗亦招尤。去去山中臥,晨興粥一甌。

复制

《夜半聞雁》

李贄 〔明代〕

孤鴻向北征,夜半猶哀鳴。哀鳴何所為,欲我如鴻冥。

复制

《贈何心隱高第弟子胡時中》

李贄 〔明代〕

三日三渡江,胡生何忙忙。師弟恩情重,不忍見武昌。

复制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二》

李贄 〔明代〕

莫夸家裡富,家富令人丑。若實到家人,一毫亦無有。

复制

《南池二首 其一》

李贄 〔明代〕

濟漯相將日暮時,此間乃有杜陵池。三春花鳥猶堪賞,千古文章只自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