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魏晉 / 陶淵明 / 己酉歲九月九日
拼 译 译

《己酉歲九月九日》

陶淵明 〔魏晉〕

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

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己酉歲九月九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衰頹零落秋已晚,寒露淒風相繚繞。蔓生的野草漸漸枯萎,園中林木也已凋零。清涼的秋風澄淨了空氣中本已不多的塵埃,天宇茫茫愈顯高遠。悲切的蟬鳴已然盡絕,成行的大雁鳴叫聲響徹雲霄。萬物更替常變化,人生在世亦復如此,豈能不勞累呢?萬物變遷,自古皆有滅亡,想念起來心中有如焦焚。有什麼可以使我稱心呢?沒有啊!所以,姑且飲酒自我陶醉吧!千年的變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還是來歌詠今朝吧。

注釋靡靡(mǐ):零落的樣子。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已夕:己晚。蔓草:蔓生的草。蔓:細長不能直立的莖,木本曰藤,草木曰蔓。余滓(zǐ):殘餘的渣滓,指塵埃。叢雁:猶群雁。叢:聚集。萬化:萬物,指宇宙自然。沒:指死亡。稱(chèn):適合。永:延長。《詩經·小雅·白駒》:「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孟二冬 .陶淵明集譯註 :崑崙出版社 ,2008-01 .

己酉歲九月九日 - 賞析

這首詩是東晉時期陶淵明所作,本詩通過前八句的對於九月九日重陽節暮秋的景物描寫,來抒發作者感時悲逝之情。本詩章法平簡,前八句寫景,後八句抒情。然而由於詩人的高超朴真,前後之間絲毫沒有隔離之感,而是渾然一體,一樣的自然灑脫。陶淵明寫秋,可謂一絕。

「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寫的是九月已是暮秋,淒涼的風露交相來到。「靡靡」,漸漸的意思。用這「靡靡」與下「淒淒」兩個細聲疊詞,似乎也傳出了深秋特殊的氣息,這兩句是概括描寫,點明秋天將盡,風霜時下,定下淒清寒涼的基調。

「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有頑強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長了,園中樹木也紛紛凋零,這見出秋氣摧敗零落的厲害,「空自」,含有無可如何之意。這二句是淒淒風露交的結果之一,是前二句的續寫,也是對自身生命價值的悲悼。

「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抬眼望去,只見清涼的秋風澄淨了空氣中本已不多的塵埃,天界顯得多麼高遠,正所謂天高氣爽啊!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覺兩個方面,這「杳然天界高」中就顯出了目接秋空時那種新鮮感、那種精神的超曠感。這二句着重寫靜,得力於作者鍊字之功,猶如「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鳥瞬歡新節,泠風送餘善」之類一樣清新,只是格調顯得淒涼一些。

下面兩句寫「群動」,「哀蟬無留響,叢雁鳴雲霄。」秋末有似哀鳴的幾聲蟬叫已然盡絕了,眾雁早在雲霄列陣,已然嗚叫着從北方遷而來。這一息一鳴,把節序的變遷表現得更強烈了,那嘹唳的雁聲又最能引發人的悲涼意緒。這二句是寫動,述時光消逝得快;又借蟬雁哀鳴,寫作者的哀感。這三個層次的描寫,空間的變化、感覺的變化,歷歷分明。

後面八句「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是感想。

「萬化相尋繹,人生豈不勞?」「萬化」,萬物的變化。「尋繹」,連續不斷。萬物演化變遷,那是循環往復的,有死有生,有生有死;人生在世亦復如此,豈能不勞累呢?這是指上面所寫的那些變化。於是自然聯想到人生。人生沒有不憂勞的。正如後來歐陽修所說,「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自然易於衰老了。萬事萬物都在生生滅滅,人也如此,人的生命總有終結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糾纏過每一個有理智的人。陶淵明也不例外;何況今天是重陽節,這是個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徵長久,這就更能激起他的憂生之嗟了。

「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句這個「焦」字把那無可名狀的痛苦表達出來了。然而,萬物變遷,自古皆有滅亡,想念起來心中有如焦焚。寫到這裡可以說他的心情是極不平靜,但他又是個通達的人,他不會像阮籍那樣作窮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緒的精神支柱,委運任化,順乎自然。

「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句,他說:有什麼可以使我稱心呢?沒有啊!所以,姑且飲此濁酒吧,飲酒之中可暫得快樂千年的變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還是來歌詠(永)今朝吧。執着於「今朝」,把握這可以把握的實在的人生。

最後二句意謂恢復到千載之前的淳真社會已然不可料想,那麼,只有歡度今朝,自我完善了。這樣他就可以做到「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這裡他似乎是在「借酒澆愁」,但並不怎麼勉強。重陽節的習俗就是喝酒,這個應節的舉動正好作了他消解萬古愁的沖劑。▲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著.陶淵明詩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5:第98-99頁

[晉]陶淵明著.陶淵明集:三晉出版社,2008.6:第79頁

己酉歲九月九日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公元409年(晉義熙五年),陶淵明四十五歲。陶淵明歸園田居躬耕已四年余。去歲六月遇火,如今「茅茨已就治」,重新恢復了鄉間常規生活。又是重九暮秋,傷時悲逝,油然而生。退出紛爭的官場,歸耕於寂靜的田村,時感的強烈是自然之事。母孟氏、程氏妹的先後下世,淵明十分哀傷,常觸發人生短促之慨。

柯寶成編著.陶淵明全集:崇文書局,2011.12:第121頁

陶淵明

作者:陶淵明

陶淵明(約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潛,字淵明。別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到劉宋初傑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學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其它诗文

《與殷晉安別》

陶淵明 〔魏晉〕

殷先作晉安南府長史掾,因居潯陽,後作太尉參軍,移家東下。

作此以贈。

游好非少長,一遇盡殷勤。

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

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

負杖肆游從,淹留忘宵晨。

語默自殊勢,亦知當乖分。

未謂事已及,興言在茲春。

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山川千里外,言笑難為因。

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

脫有經過便,念來存故人。

《飲酒·其十》

陶淵明 〔魏晉〕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示周續之祖企謝景夷三郎》

陶淵明 〔魏晉〕

負疴頹檐下,終日無一欣。

藥石有時閒,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尋常,道路邈何因?周生述孔業,祖謝響然臻。

道喪向千載,今朝復斯聞。

馬隊非講肆,校書亦已勤。

老夫有所愛,思與爾為鄰。

願言誨諸子,從我潁水濱。

《飲酒·其四》

陶淵明 〔魏晉〕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陶淵明 〔魏晉〕

在昔聞南畝,當年竟未踐。

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

夙晨裝吾駕,啟塗情己緬。

鳥弄歡新節,泠風送餘善。

寒竹被荒蹊,地為罕人遠;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復返。

即理愧通識,所保詎乃淺。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瞻望邈難逮,轉欲志長勤。

秉耒歡時務,解顏勸農人。

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

雖未量歲功,既事多所欣。

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

日入相與歸,壺漿勞近鄰。

長吟掩柴門,聊為隴畝民。

复制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陶淵明 〔魏晉〕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复制

《贈長沙公》

陶淵明 〔魏晉〕

余於長沙公為族,祖同出大司馬。昭穆既遠,以為路人。經過潯陽,臨別贈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嘆,念茲厥初;

禮服遂悠,歲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躊躇;

於穆令族,允構斯堂,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爰采春華,載警秋霜,我曰欽哉,實宗之光;

伊余雲遘,在長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東;

遙遙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遠,行李時通;

何以寫心,貽此話言,進簣雖微,終焉為山;

敬哉離人,臨路悽然,款襟或遼,音問其先。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 其十四》

陶淵明 〔魏晉〕

老我愛窮居,蒿蓬荒繞宅。與世罕所同,車馬絕來跡。

寓形天壤內,幾人年滿百。顧獨守區區,保此堅與白。

若復不醉飲,此生端足惜。

复制

《和陶淵明擬古九首 其五》

陶淵明 〔魏晉〕

圭玷猶足磨,甑墮不可完。素行有一失,誠負頭上冠。

孔門諸弟子,賢者是曾顏。超然季孟中,窮達了不關。

我嘗慕其人,相從叩兩端。形影忽不及,咄咄指空彈。

取琴置膝上,以之操孤鸞。寸心固雲苦,中有千歲寒。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一》

陶淵明 〔魏晉〕

蘇公士冠冕,復似郭有道。

知士未達間,趣操保耆老。

精鋼試九火,勞倦容不槁。

為州弟飲酒,況此年歲好。

藏鋒避世故,輕敵喪吾寶。

時來用毫末,勳業自世表。

复制

《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一》

陶淵明 〔魏晉〕

少賤足可喜,險阻更嘗之。

為親謀斗粟,無意出競時。

緬焉效一官,報國方在茲。

寧當不恤緯,對酒懷憂疑。

學道恨力淺,中遭世網持。

复制

《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其十二》

陶淵明 〔魏晉〕

吾足如轉蓮,遇風無停時。節候迭代序,常與家室辭。

三歲凡五出,別離復在茲。行止豈有津,誰為我稽疑。

不若巢中禽,乃免霜霰欺。天運實為爾,通塞任所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