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文
诗人
古籍
国画
小说
地图
写诗
首页
诗人
宋代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鹊桥仙·纤云弄巧
牵牛花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醉蓬莱
南柯子
如梦令(五之一)
石州慢(九日)
清明前一日李观察席上得风字
玉烛新
无题二首
无题二首 其一
秋词二首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解语花
鲜于子骏使君生日
蓬莱阁
寄少仪弟
游仙二首 其一
游仙二首
春日五首
念奴娇(咏柳)
闻雁怀邵仲恭
处州闲题
客有遗予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蒲作此诗乞之
盆池钓翁
客有遗子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蒲作
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
韩枢密夫人挽词二首 其一
赠张潜道
渔家傲(七夕立秋)
何满子
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诏赐馆阁官花酒
和子瞻双石
临江仙
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
次韵朱李二君见寄二首
次韵朱李二君见寄二首 其二
清溪逢故人
春日偶题呈上尚书丈丈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赋得深字
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海康书事十首 其二
海康书事十首
念奴娇
望海潮·星分斗牛
望海潮(四之一)
晚出左掖
渔家傲
徐仲车食於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
临江仙(二之二)
纳凉
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一斛珠(秋闺)
虞美人·陌头柳色春将半
夜游宫
词笑令(十首并诗·①王昭君)
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
谒禹庙
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点绛唇·桃源
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龙井题名记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促拍满路花·露颗添花色
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赠女冠畅师
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
浣溪沙·香靥凝羞一笑开
一落索·杨花终日空飞舞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沁园春·宿霭迷空
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
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梦扬州·晚云收
阮郎归·潇湘门外水平铺
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金山晚眺
泗州东城晚望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
望海潮·秦峰苍翠
满庭芳·红蓼花繁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点绛唇·醉漾轻舟
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长相思·铁瓮城高
秋日三首
满庭芳·碧水惊秋
蝶恋花·晓日窥轩双燕语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满庭芳·晓色云开
三月晦日偶题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好事近·梦中作
如梦令·莺嘴啄花红溜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踏莎行·郴州旅舍
千秋岁·水边沙外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满庭芳·山抹微云
八六子·倚危亭
望海潮·洛阳怀古
还自广陵
春日
行香子·树绕村庄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
满江红·姝丽
青门饮
御街行
木兰花慢
画堂春·春情
添春色
兰陵王
摸鱼儿·重九
沁园春
风流子
喜迁莺
水龙吟
念奴娇·过小孤山
满庭芳·赏梅
碧芙蓉·九日
满江红
满江红·咏砧声
风入松·西山
忆秦娥
江城子
蝶恋花
蝶恋花·题二乔观书图
钗头凤·别武昌
临江仙·看花
踏莎行
虞美人
南乡子
玉楼春·集句
玉楼春
如梦令
临江仙·二之一
南歌子·三之二
南歌子·三之一
品令·二之二
品令·二之一
点绛唇·二之二
虞美人·三之三
虞美人·三之一
词笑令·⑩离魂记
词笑令·⑨烟中怨
词笑令·⑧采莲
词笑令·⑦莺莺
词笑令·⑥盼盼
词笑令·⑤灼灼
词笑令·④无双
词笑令·③崔徽
词笑令·②乐昌公主
词笑令·十首并诗·①王昭君
满庭芳·三之一
阮郎归·四之三
阮郎归·四之二
阮郎归·四之一
如梦令·五之五
如梦令·五之四
如梦令·五之三
如梦令·五之二
浣溪沙·五之五
浣溪沙·五之四
浣溪沙·五之三
浣溪沙·五之二
河传·二之二
河传·二之一
醉桃源·以阮郎归歌之亦可
丑奴儿
一落索
木兰花
菩萨蛮
迎春乐
满园花
江城子·三之三
满庭芳·三之二
长相思
促拍满路花
鼓笛慢
一丛花
雨中花
梦杨州
望海潮·四之四
望海潮·四之二
如梦令·春景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微雨后,有桃愁杏怨,红泪淋浪。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水响一齐飞。
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
庭院余寒,帘栊清晓,东风初破丹苞。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
花外飞来寒食雨,一时留住游人。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
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
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余。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今岁元宵明月好。想见家山,车马应填道。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
酒行寒食清明际,人在蓬壼阆苑间。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