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诗词
诗人
古籍
国画
小说
地图
中华典藏
写诗
首页
/
诗人
/
唐代
/
孟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劝学
游子吟
登科居
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
遣兴联句
有所思联句
赠剑客李园联句
游子
游子行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
杂曲歌辞。伤歌行
吊卢殷 其七
吊卢殷 其五
吊卢殷 其二
吊卢殷
哭李丹员外,并寄杜中丞
哭刘言史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杏殇(杏殇,花乳也,霜翦而落,因悲昔婴,故作是诗)
峡哀 其十
峡哀
吊李元宾坟
哭秘书包大监
悼幼子
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
吊房十五次卿少府
伤旧游
哭卢贞国
哀孟云卿嵩阳荒居
悼吴兴汤衡评事
哭李观
吊元鲁山 其九
吊元鲁山
吊国殇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谢李輈再到
读经
魏博田兴尚书听嫂命不立非夫人诗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喜符郎诗有天纵
借车
访嵩阳道士不遇
听蓝溪僧为元居士说维摩经
列仙文 金母飞空歌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列仙文。安度明
列仙文 清虚真人
列仙文。清虚真人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溧阳秋霁
江邑春霖奉赠陈侍御
憩淮上观公法堂
子庆诗
寻裴处士
峥嵘岭
姑蔑城
喷玉布
烂柯石
观种树
终南山下作
闻夜啼赠刘正元
读张碧集
和钱侍郎甘露
烛蛾
蜘蛛讽
答李员外小榼味
井上枸杞架
品松
酬郑毗踯躅咏
邀人赏蔷薇
和蔷薇花歌
晓鹤
摇柳(一作采柳)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
汴州留别韩愈
赠别殷山人说易后归幽墅
赠竟陵卢使君虔别
赠姚怤别
别妻家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一作酬郑兴元仆射招)
送魏端公入朝
送淡公 其十
送淡公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送殷秀才南游
送青阳上人游越
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同诸公饯陈明府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送孟寂赴举
送道士
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
同李益、崔放送王炼师还楼观,兼为群公先营山居
送崔爽之湖南
送超上人归天台(一作送天台道士)
送从舅端适楚地
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学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送玄亮师(一作送道友)
送李尊师玄
感别送从叔校书简再登科东归
送萧炼师入四明山
山中送从叔简
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一作国清上人游苏、送溪上人)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
送温初下第
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一作送别吴逸士归山)
送柳淳
大梁送柳淳先入关
山中送从叔简赴举
送从弟郢东归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
答卢仝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
汝坟蒙从弟楚材见赠,时郊将入秦,楚材适楚
答卢虔故园见寄
答郭郎中
答姚怤见寄
答昼上人止谗作
酬友人见寄新文
答友人
答友人赠炭
至孝义渡寄郑军事唐二十五
送谏议十六叔至孝义渡后奉寄
寄陕府邓给事
宿空侄院寄澹公
忆江南弟
寄义兴小女子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
寄崔纯亮
寄卢虔使君
寄院中诸公
寄洺州李大夫
春夜忆萧子真
怀南岳隐士
舟中喜遇从叔简别后寄上时从叔初擢第归江南郊不从行
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
寄张籍
戏赠无本 其一
戏赠无本
赠韩郎中愈 其一
赠韩郎中愈 其三
赠韩郎中愈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一作赠章仇兵马使)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赠建业契公
献襄阳于大夫
赠主人
上达奚舍人
古意赠梁肃补阙
赠黔府王中丞楚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
赠万年陆郎中
赠转运陆中丞
献汉南樊尚书
赠城郭道士
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监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缜评事
赠章仇将军
赠道月上人
赠李观
严河南
赠文应上人(一作赠高僧)
赠别崔纯亮
上包祭酒
张徐州席送岑秀才
上张徐州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旅行
上河阳李大夫
连州吟
分水岭别夜示从弟寂(一作示于孟叔)
过分水岭(一作东岭)
过彭泽
京山行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梦泽中行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
鸦路溪行,呈陆中丞
泛黄河
立德新居 其十
立德新居
寒溪 其八
寒溪
生生亭
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
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
蓝溪元居士草堂
题从叔述灵岩山壁
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
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北郭贫居
旅次洛城东水亭
嵩少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昭成寺
游枋口 其二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
游枋口
济源寒食
济源春
浮石亭
游石龙涡(四壁千仞,散泉如雨)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同年春燕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越中山水
游韦七洞庭别业
邀花伴(自注,时在朔方)
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
游华山云台观
南阳公请东樱桃亭子春宴
游终南龙池寺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招文士饮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
游城南韩氏庄
靖安寄居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初于洛中选
渭上思归
长安羁旅
长安旅情
商州客舍
叹命
下第东南行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病起言怀
湖州取解述情
落第
老恨
自惜
晚雪吟
偷诗
饥雪吟
酒德
教坊歌儿
访疾
出东门
惜苦
夜忧
择友
病客吟
投所知
自叹
闻砧
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
乱离
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客去妇)
夷门雪赠主人(是赠陆长源,陆有答诗)
劝友
暮秋感思
送别崔寅亮下第
达士
罪松
赠农人
寓言
伤时
将见故人
春日有感
退居(一作退老)
路病
百忧
怨别
审交
寒江吟
劝善吟
劝善吟(醉会中赠郭行馀)
和丁助教塞上吟
望远曲
清东曲
南浦篇
婵娟篇
求仙曲
黄雀吟
杂曲歌辞。游侠行
羽林行
杂曲歌辞。车遥遥
临池曲
塘下行
楚怨
覆巢行
弦歌行
结爱(一作古结爱)
杀气不在边
新平歌送许问
边城吟
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
远愁曲
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
湘弦怨
猛将吟
苦寒吟
小隐吟
山老吟
静女吟
闲怨(一作闺怨)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
送远吟
长安羁旅行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湘妃怨(一作湘灵祠)
琴曲歌辞。湘妃怨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送卢郎中汀
送李翱习之
偶作
览崔爽遗文,因纾幽怀
新卜清罗幽居奉献陆大夫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古别曲
长安早春
秋夕贫居述怀
空城雀
求友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一作东游)
戏赠陆大夫十二丈(一作乐府戏赠陆大夫十二丈)
感兴
和薛先辈送独孤秀才上都赴嘉会得青字
征妇怨
同昼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寻兄弟
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
西上经灵宝观(观即尹真人旧宅)
春雨后
送韩愈从军
吴安西馆赠从弟楚客
咏怀(一作咏情,一作感寓)
夏日谒智远禅师
送豆卢策归别墅
望夫石
李少府厅吊李元宾遗字
古意
送晓公归庭山(一作归稽亭)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
古兴
横吹曲辞。长安道
独愁(一作独怨,一作赠韩愈)
独愁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夜感自遣(一作失志夜坐思归楚江,又作苦学吟)
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
吊比干墓
石淙(一作五淙十首)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韦生,相门子孙)
杂曲歌辞 古离别二首 其二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
杂曲歌辞。妾薄命
横吹曲辞。折杨柳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归信吟
赠郑夫子鲂
寒地百姓吟
投赠张端公
织妇辞
怨诗
古别离
登科后
巫山曲
游终南山
洛桥晚望
秋怀十五首
古怨别
烈女操
悼亡
列仙文•安度明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列仙文•清虚真人
列仙文•方诸青童君
寻言上人
喜雨
听琴
蚊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一作赠章仇兵马使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赠李观·观初登第
投赠张端公·一作赠裴枢端公
看花
懊恼
春愁
雪
远游
再下第
冬日
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伤春
结交
离思
感怀
去妇
劝酒
隐士
卧病
遣兴
衰松
折杨柳
游侠行
巫山高
列女操 / 烈女操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杂怨·一作古乐府杂怨
古离别·一作对景惜别
杂曲歌辞•古离别二首
杂曲歌辞•车遥遥
杂曲歌辞•游侠行
杂曲歌辞•灞上轻薄行
杂曲歌辞•伤歌行
杂曲歌辞•妾薄命
杂曲歌辞•出门行二首
琴曲歌辞•湘妃怨
相和歌辞•杂怨三首
相和歌辞•怨诗
横吹曲辞•长安道
横吹曲辞•折杨柳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二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
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种树皆待春,春至难久留。君看朝夕花,谁免离别愁。
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离思著百草,绵绵生无穷。
烟尘相驰突,烽火日夜惊。
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
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
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顾己宁自愧,饮人以偷生。
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
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
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
时读过秦篇,为君涕滂沱。
大海亦有涯,高山亦有岑。
黄河倒上天,众水有却来。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
匹马黄河岸,射雕清霜天。
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
洞庭非人境,道路行虚空。
卧有洞庭梦,坐无长安储。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
养馆洞庭秋,响答虚吹弹。
吾欲进孤舟,三峡水不平。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与元九书
示孟郊
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相和歌辞。怨诗
谢李辀再到
杏殇 其五
感怀 其五
秋怀 其一
石淙 其五
秋怀 其九
秋怀 其八
寒溪 其三
感怀 其四
秋怀 其四
征妇怨 其二
看花 其一
感怀 其七
秋怀 其十五
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送晓公归庭山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
哭孟郊
赠别孟郊
次韵和太岳病中雨夜有感
读孟郊诗
海岸 其一
秋怀和子野 其二
和李子晦
春草堂,为陈生赋
感今伤古为故人郑汝实作
与李景和叙情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 其三十八 鹿皮子墓
远游联句
读孟郊集
赠李观(观初登第)
寄孟郊
投孟郊
读孟郊诗二首 其一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对酒二首
感怀赠鄂守李公择
择之得鹿割鲜见饷以诗为谢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
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用前韵简单令
寄陈生
赠徐君强
寄辟疆
薛子舒墓
刑部看竹效孟郊体
饶监丞惠诗有未能上下逐东野之句次韵寄呈
呈晦庵二首 其二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盖退之戏效孟郊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
秋兴九首其二拟孟郊
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久甚过不
因目痛有作
依韵和欧阳永叔秋怀拟孟郊体见寄二首
戏题诗藁
哭孙信道
和杜司录岳麓祈雪分韵得岳字
马上读韩吏部集
旅夜用孟郊体 其四
旅夜用孟郊体 其三
旅夜用孟郊体 其二
旅夜用孟郊体 其一
沁园春七首 其五
赠董红珊少府
湘灵先生移居诗
送周道士之清江
续游十二首 其三
移居
拟移家入郡而旧庐皆非我有呈茧雪
路易庵中翰入粤扶文贞公榇还广平见寄姑苏李密庵中丞撰先忠悯墓志铭志感赋赠
长安书怀孟郊体
【双调】庆东原_次马致远先
野亭
病中次韵张思广助教见寄二首 其一
题听雪斋拟孟郊
咏炭
【双调】水仙子_讥时铺眉苫
寓舍在青安门外由是出郊不数里群山献状如游
范觉民挽词四首 其四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题刘生雪巢
江行即事
和孟郊韵
效孟郊体七首 其三
效孟郊体七首 其二
效孟郊体七首 其七
效孟郊体
有客不为赋
览新达诗卷有感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莎栅联句
答孟郊
长安交游者赠孟郊
江汉答孟郊
赠贾岛(以下二首见《万首绝句》)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纳凉联句
秋雨联句
同宿联句
送孟东野序
会合联句
征蜀联句
斗鸡联句
城南联句
秋日杂诗 其四
初预庆成燕敬赋
拟孟郊古怨
寄外
与陈给事书
初下东周赠孟郊
封仲坚挽词 其三
书怀联句同敬亭用昌黎纳凉联句原韵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搜索記錄
更多
菜根谭
清江三孔集
靖康纪闻
半月
韩内翰别集
韩偓《香奁集》
《香奁集》
萍洲可谈
南陈书
南陈
村居
题黄鹤楼+李白
螯肥菊瘦新霜后
禅真后史
登乐游原
停
凰求凤
《梅村诗馀》,
江书.李广苏建传
闰中秋玩月
云巢编
佛指记
人命呼吸间
沈德潜
古诗源
江南 汉乐府
而以所从为祸福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
古今医统大全
陶渊明归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