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喬 / 五言律詩 / 書邊事
拼 译 译

《書邊事》

張喬 〔唐代〕

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書邊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清秋的邊地號角劃斷寧靜,征人悠閒地倚着哨樓遠望。
陣陣和風吹拂着昭君墳墓,邊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陽光。
浩瀚沙漠看不見軍兵阻擾,邊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賞。
蕃人的情意好像這條流水,願永久歸附中原流向南方。

注釋
調角:猶吹角。
斷:占盡。
戍樓:防守的城樓。
春風:指和煦涼爽的秋風。
青冢:指西漢王昭君的墳墓。
白日:燦爛的陽光。
梁州:當時指涼州,在今甘肅境內。
大漠:一作「大漢」。
窮邊:絕遠的邊地。
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04-405
2、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83

書邊事 - 賞析

詩篇一展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幅邊塞軍旅生活的安寧圖景。首句「調角斷清秋」,「調角」即吹角,角是古代軍中樂器,相當於軍號;「斷」是盡或占盡的意思。這一句極寫在清秋季節,萬里長空,角聲迴蕩,悅耳動聽。而一個「斷」字,則將角聲音韻之美和音域之廣傳神地表現出來;「調角」與「清秋」,其韻味和色調恰到好處地融而為一,構成一個聲色並茂的清幽意境。這一句似先從高闊的空間落筆,勾勒出一個深廣的背景,渲染出一種宜人的氣氛。次句展現「征人」與「戍樓」所組成的畫面:那征人倚樓的安閒姿態,像是在傾聽那悅耳的角聲和欣賞那迷人的秋色。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傳達出邊關安寧、征人無事的主旨。

頷聯「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風」,並非實指,而是虛寫。「青冢」,是漢朝王昭君的墳墓。這使人由王昭君和親的事跡聯想到目下邊關的安寧,體會到民族團結正是人們長期的夙願,而王昭君的形象也會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風中搖盪一樣,長青永垂。「梁州」,當指「涼州」。唐梁州為今陝西南鄭一帶,非邊地,而曲名《涼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涼州,地處今甘肅省內,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與涼州地帶一東一西遙遙相對。傍晚時分,當視線從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涼州時,夕陽西下,餘輝一片,正是一派日麗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見,即使在那更為遙遠廣闊的涼州地帶,也是十分安定的。

頸聯「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大漠」和「窮邊」,極言邊塞地區的廣漠;而「無兵阻」和「有客游」,在「無」和「有」、「兵」和「客」的對比中,寫明邊關地區,因無蕃兵阻撓,所以才有遊客到來。這兩句對於前面的景物描寫起到了點化作用。

末聯兩句「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運用生動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寫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詩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確指,也可能指黃河。詩人望着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緒聯翩。他想:蕃情能像這大河一樣,長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該多好啊!這表現出詩人渴望民族團結的願望。

全詩抒寫詩人於邊關的所聞、所見、所望、所感,意境高闊而深遠,氣韻直貫而又有抑揚頓挫,運筆如高山流水,奔騰直下,而又迴旋跌宕,讀來迴腸盪氣,韻味無窮。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書邊事 - 創作背影

唐朝自肅宗以後,河西、隴右一帶長期被吐蕃所占。公元851年沙州民眾起義首領張議潮,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十州,宣宗因以張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公元857年,吐蕃將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歸唐朝所有。此詩的寫作背景大約是在上述情況之後。

 
張喬

作者:張喬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張喬其它诗文

《孟陽約予同濟瀧水為他侶即解維留詩見意》

張喬 〔唐代〕

買得蘭舟待所思,卻扳荷葉寫將離。

清流濺石去復去,紅頰啼煙知未知。

前路行蹤應借問,隔江潮信尚堪期。

君來倘覓留香處,認取同衾解佩詩。

复制

《春日游曲江》

張喬 〔唐代〕

日暖鴛鴦拍浪春,蒹葭浦際聚青蘋.若論來往鄉心切,須是煙波島上人。

复制

《商山道中》

張喬 〔唐代〕

春去計秋期,長安在夢思。

多逢山好處,少值客行時。

雲起爭峰勢,花交隱澗枝。

停驂一惆悵,應只嶺猿知。

复制

《北山書事》

張喬 〔唐代〕

黃河一曲山,天半鎖重關。

聖日雄藩靜,秋風老將閒。

車輿穿谷口,市井響雲間。

大野無飛鳥,元戎校獵還。

复制

《贈友人》

張喬 〔唐代〕

自說安貧歸未得,竹邊門掩小池冰。

典琴賒酒吟過寺,送客思鄉上灞陵。

待月夜留煙島客,憶雲閒訪翠微僧。

幾時獻了相如賦,共向嵩山采茯苓。

复制

《山中冬夜》

張喬 〔唐代〕

寒葉風搖盡,空林鳥宿稀。澗冰妨鹿飲,山雪阻僧歸。

夜坐塵心定,長吟語力微。人間去多事,何處夢柴扉。

复制

《閱虎丘志》

張喬 〔唐代〕

披圖覽記興猶狂,臥里看山足徜徉。說法石依檀板促,冶遊人亂塔燈光。

魚從小港聽歌出,花近孤墳作意香。誰向色空曾得悟,生公台畔葬真娘。

复制

《無題四首寄呈彭孟陽其三》

張喬 〔唐代〕

曲闌香散碧煙澄,起捲珠簾不那憑。心比流蘇愁獨結,身如飛絮弱難勝。

王孫步障移鴛枕,盪子羅帷語鳳燈。夢破卻還雙淚墮,單衫黃杏染紅冰。

复制

《長春庵與黃逢永彭仲垣黃虞六諸君子宴集分得酣字》

張喬 〔唐代〕

相見不和南,招攜慣兩三。天衣鋪坐對,人影入池涵。

野望餘樓閣,林聲靜笑談。晚虹低更渴,應羨飲方酣。

复制

《惻惻吟 其九十九》

張喬 〔唐代〕

徒倚長謠愁作堆,情鍾生死自堪哀。欲銷葛尉無窮恨,除是張喬再世來。

复制

《七夕 其一》

張喬 〔唐代〕

四角闌干自瞭然,風吹星宿繞檐前。誰家夜冷支機石,但向河橋鵲翼邊。

复制

《離恨曲寄孟陽 其一》

張喬 〔唐代〕

伏枕春寒病轉加,遊魂難得到天涯。無端見面無端別,慚愧庭前並蒂花。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