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牧 / 阿房宮賦
拼 译 译

《阿房宮賦》

杜牧 〔唐代〕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二川溶溶,流入宮牆。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

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阿房宮賦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六國滅亡,四海統一;蜀地的山變得光禿禿了,阿房宮建造出來了。它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里地,宮殿高聳,遮天蔽日。它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渭水、樊川浩浩蕩蕩的,流進了宮牆。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個閣,走廊長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輻輳,又互相爭雄斗勢。樓閣盤結交錯,曲折迴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轉的水渦,高高地聳立着,不知道它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水波上,天空沒有起雲,何處飛來了蒼龍?復道飛跨天空中,不是雨後剛晴,怎麼出現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離,使人不能分辨東西。歌台上由於歌聲響亮而充滿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於舞袖飄拂而充滿寒意,有如風雨淒涼。一天之中,一宮之內,氣候卻不相同。

六國的妃嬪侍妾、王子皇孫,離開自己的宮殿,坐着輦車來到秦國,他們早上歌唱,晚上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明亮的星星晶瑩閃爍,那是宮妃們打開了梳妝的鏡子;烏青的雲朵紛紛擾擾,這是宮妃們在梳理晨妝的髮髻;渭水漲起一層油膩,那是她們潑掉的脂粉水;煙靄斜斜上升,雲霧橫繞空際,那是宮女們燃起了椒蘭在薰香;雷霆突然震響,這是宮車駛過去了;轆轆的車聲越聽越遠,無影無蹤,不知道它去到什麼地方。她們每一片肌膚,每一種容顏,都美麗嬌媚得無以復加。宮妃們久久地站着,遠遠地探視,盼望着皇帝來臨。有的宮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沒能見到皇帝。

燕趙、韓魏收藏的金玉珍寶,齊國楚國挑選的珍寶,是諸侯世世代代,從他們的子民那裡掠奪來的,堆疊得像山一樣。一旦國破家亡,這些再也不能占有了,都運送到阿房宮裡來。寶鼎被當作鐵鍋,美玉被當作頑石,黃金被當作土塊,珍珠被當作沙礫,丟棄得到處都是,秦人看見這些,也並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意願,也就是千萬人的意願啊。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為什麼掠取珍寶時連一錙一銖都搜刮乾淨,耗費起珍寶來竟像對待泥沙一樣。致使承擔棟樑的柱子,比田地里的農夫還多;架在樑上的椽子,比織機上的女工還多;樑柱上的釘頭光彩耀目,比糧倉里的粟粒還多;瓦楞長短不一,比全身的絲縷還多;或直或橫的欄杆,比九州的城郭還多;管弦的聲音嘈雜,比市民的言語還多。使天下的人民,口裡不敢說,心裡卻敢憤怒。可是失盡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驕傲頑固。結果戍邊的陳勝、吳廣一聲呼喊,函谷關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宮化為一片焦土。

唉!滅亡六國的是六國自己,不是秦國啊。消滅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嘆呀!假使六國各自愛護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來抵抗秦國。假使秦王朝又愛護六國的人民,那麼皇位就可以傳到三世還可以傳到萬世做皇帝,誰能夠族滅它呢?秦人來不及哀悼自己,而後人替他們哀傷;如果後人哀悼他卻不把他作為鑑戒吸取教訓,也只會使更後的人又來哀悼這後人啊。

注釋
六王畢:六國滅亡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的國王,即指六國。畢 ,完結,指為秦國所滅。
一:統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禿了,阿房宮出現了。兀,山高而上平。這裡形容山上樹木已被砍伐淨盡。出,出現,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壓三百餘里:(從渭南到咸陽)覆蓋了三百多里地。這是形容宮殿樓閣接連不斷,占地極廣。覆壓,覆蓋(覆壓:應當是指「層層疊疊」)。
隔離天日:遮蔽了天日。這是形容宮殿樓閣的高大。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從驪山北邊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古咸陽在驪山西北)。走,趨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緩流的樣子。
廊腰縵回:走廊長而曲折。廊腰,連接高大建築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這樣說。縵,縈繞。回,曲折。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猶如牙齒。
各抱地勢:各隨地形。這是寫樓閣各隨地勢的高下向背而建築的狀態。
鈎心鬥角: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鈎心,指各種建築物都向中心區攢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對峙。如今指各自用盡心機互相排擠。
盤盤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渦:盤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渦。焉,相當於「凜然」「欣然」的「然」,意為...的樣子。樓閣依山而築,所以說像蜂房,像水渦。盤盤,盤旋的樣子。囷囷,屈曲的樣子,曲折迴旋的樣子。
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矗立着不知它們有幾千萬座。矗,形容建築物高高聳立的樣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與此相同。落,相當於「座」或者「所」。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長橋臥在水上,沒有雲怎麼(出現了)龍?《易經》有「雲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為有龍就應該有雲。這是用故作疑問的話,形容長橋似龍。
復道:在樓閣之間架木築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復道。霽:雨後天晴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意思是說,人們在台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融融,和樂。
舞殿冷袖,風雨淒淒:意思是說,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雨交加那樣淒冷。
妃嬪媵嬙(feīpín yìng qiáng):統指六國王侯的宮妃。她們各有等級(妃的等級比嬪、嬙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為嬪、嬙。下文的「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辭樓下殿,輦(niǎn)來於秦:辭別(六國的)樓閣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光如)明星閃亮,是(宮人)打開梳妝的鏡子。熒熒,明亮的樣子。下文緊連的四句,句式相同。
漲膩:漲起了(一層)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臉的「脂水」)。
椒蘭:兩種香料植物,焚燒以熏衣物。
轆轆遠聽:車聲越聽越遠。轆轆,車行的聲音。
杳:遙遠得蹤跡全無。
一肌一容,盡態極妍: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態,指姿態的美好。妍,美麗。
縵立:久立。縵,通「慢」
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這裡說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數,形容阿房宮很大,有36年都沒有見到皇帝的宮女。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下文的「經營」也指金玉珍寶等物。「精英」,形容詞作名詞,精品,也有金玉珍寶等物的意思。
剽(piāo)掠其人:從人民那裡搶來。剽 ,搶劫,掠奪。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復愛六國之人」的「人」,與此相同。
倚疊:積累。
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把寶鼎看作鐵鍋,把美玉看作石頭,把黃金看作土塊,把珍珠看作石子。鐺,平底的淺鍋。
邐迤(lǐ yǐ):連續不斷。這裡有「連接着」、「到處都是」的意思。
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心,心意,意願.
奈何:怎麼,為什麼。
錙銖(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錙等於六銖,一銖約等於後來的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錙、銖連用,極言其細微。
負棟之柱:承擔棟樑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這裡形容突出的釘頭。
庾(yǔ):露天的穀倉。
九土:九州。
獨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治者。這裡指秦始皇。
固:頑固。
戍卒叫:指陳勝、吳廣起義。
函谷舉:劉邦於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咸陽,推翻秦朝統治,並派兵守函谷關。舉,被攻占。
楚人一炬:指項羽(楚將項燕的後代)也於公元前206年入咸陽,並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使:假使。
遞:傳遞,這裡指王位順着次序傳下去。
萬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詔曰:「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然而秦朝僅傳二世便亡。
族:使……滅族。
不暇:來不及。
哀:哀嘆。

參考資料:

1、 丁帆 楊九俊.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二).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4第六版:63-65
2、 吳鷗 等.杜牧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142-148
3、 羅時進 編選.杜牧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56-261

阿房宮賦 - 賞析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編選者指出這篇作品「為隋廣(隋煬帝)、叔寶(陳後主)等人炯戒,尤有關治體」,很有見地;但由於對杜牧的社會環境和政治態度缺乏了解,還未能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創作意圖和這篇作品的思想意義。此賦運用典型化的藝術手法,在不長的篇幅中,將宮殿建築之恢弘壯觀,後宮之充盈嬌美,寶藏之珍貴豐奢,表現得層次分明而具體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統治不能久遠,即在於暴民取材、不施仁愛的結論,為當時最高統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從內容結構上看,此賦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

開篇先用四個三字短句領起,音節緊湊,氣勢不凡,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這12個字,既寫出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豪邁氣概,也寫出了阿房宮興建營造的非同凡響,語言簡練到不能刪削分毫的程度,筆力千鈞。接下來從全景到本體構築,寫阿房宮的雄偉壯觀。「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勾勒出阿房宮占地廣闊、凌雲蔽日的宏偉氣勢,給人一個總體的印象。「驪山北構而西折」四句,寫阿房宮是依着山勢、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奪天工的氣派。以下由寫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宮牆」,自然地過渡到寫阿房宮的建築特點。其中實寫了樓閣、廊檐,描繪得細緻入微;虛寫了長橋、復道,想像得神奇瑰麗。然後用誇張和襯托的手法,借寫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宮「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的怪現象,陪襯出它的宏大寬廣。

第二段,寫阿房宮裡的美人和珍寶,揭露秦朝統治者奢侈的生活,為下文的議論設伏。

先寫「妃嬪」的由來,說明是「六王畢,四海一」的結果,照應篇首。作者一連用了「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等六組排比句式,寫宮人梳妝打扮、「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的悽慘生活。鏡如明星,鬟如綠雲,「棄脂」漲渭水,焚椒蘭成煙霧。這些生動的描寫,既表現了宮女命運的悲慘,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驕奢淫逸。「燕趙之收藏」以下,由寫人的被欺辱轉而寫物的被踐踏。在這裡,原來六國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塊、鐵鍋一樣堆棄着,「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寫轉為議論,顯示出作這篇賦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發出感嘆,對比人心事理,指出「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進而質問道:「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組「使……多於……」的比喻句排比,盡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經過重重鋪墊,筆鋒一轉,讓「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驕固」的統治者進行較量,結果阿房宮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總結六國和秦滅亡的歷史教訓,向當世統治者發出警告。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這是說「人同此心」,但繼之而來的「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卻對秦統治者的殘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擊。以下數句尤其精彩:「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是緊承「嗟乎」以下各句而來的。「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兩句,「秦」「人」並提。接着以「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的憤慨語總括秦的紛奢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然後用「使」字領起,擺出一系列罪證。秦統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罪證是不勝枚舉的。文學創作的特點在於通過個別表現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從各方面羅列罪證。作者寫的是《阿房宮賦》,即從阿房宮着筆,就前半篇的敘寫作出了邏輯的推演。一連串用準確的比喻構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現了「秦」與「人」、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樂一苦的兩個方面及其相互關係。一句句噴薄而出、層層推進,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將火山即將爆發的形勢全盤托出。再用「獨夫之心,日益驕固」從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舉」的局面,農民起義的熊熊烈火終於埋葬了統治者。而供統治者享樂的阿房宮也隨之化為灰燼。

作者寫《阿房宮賦》,其目的是給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提供歷史教訓,為了豐富歷史教訓的內容,從「六王畢,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寫秦又不忘六國。就章法說,以秦為主,以六國為賓;就思想意義說,以六國為秦的前車之鑑。阿房宮中的無數美人,乃是六國的「妃嬪」;阿房宮中的無數珍寶,又是六國「取掠其人」的長期積累。六國一旦滅亡,則美人「輦來於秦」,珍寶「輸來其間」;那麼,秦一旦蹈六國的覆轍,又將怎樣呢?秦不以六國為鑑,終於自食其果;那麼,當時的統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難道會有什麼更好的結局嗎?寫到這裡,真可謂「筆所未到氣已吞」!接下去,還不肯正面說破,卻以無限感慨揭示出六國與秦滅亡的原因:「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既指出六國與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愛其人」,就不會亡。這才將筆鋒轉向「後人」──主要是當時的統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成功地表現了他的創作意圖。結句更有言盡意不盡的特點。

結尾的一段議論也是有所借鑑的。《漢書》卷七十五載京房對漢元帝說:「齊桓公、秦二世亦嘗聞此君(周幽王、周厲王)而非笑之,然則,任豎刁、趙高,政治日亂,盜賊滿山,何不以幽、厲卜之而覺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也。」《通鑑·唐紀·貞觀十一年》所載馬周的議論也與此相類似:「蓋幽、厲嘗笑桀、紂矣,煬帝亦笑周、齊矣,不可使後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

不難看出,杜牧「後人哀之而不鑒之」的議論,是和京房、馬周的議論一脈相承的。後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卻不肯引以為鑑,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轍,就只能使「後人而復哀後人」、復「笑」後人,這的確是可悲的。

從藝術手法上,此賦運用了以下手法。

一、想像、比喻與誇張

阿房宮毀於戰火,其形制如何,早已無人能夠說清,《史記·秦始皇本紀》的記載(見「有關資料」霍松林的《〈阿房宮賦〉鑑賞》引文)也不很詳。這給寫「阿房宮」造成了困難,但卻給作者留下了馳騁想像的空間。可以說,杜牧在這篇賦中藝術地再造了阿房宮。無論是對樓閣廊檐的工筆細刻,還是對長橋復道的潑墨揮灑,都是出自想像。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給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帶動人沿着他開闢的路徑走下去,在頭腦中活現當年這座宮殿的盛況。這種效果的取得,和本文運用生動的比喻、大膽的誇張有直接關係。如「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一段出於想像,既是比喻,也是誇張,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二、描寫、鋪排與議論

從整體結構來看,此賦前兩段以描寫為主,後兩段以議論為主。前面的描寫是為後面的議論作鋪墊的。但是,無論描寫還是議論,都大量採用了鋪排的手法,敘事言情,極盡其致,氣勢奪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寫中鋪排的例子,如「明星熒熒,開妝鏡也」一段;議論中鋪排的例子,如結尾一段的正反述說。這固然是賦體的傳統寫法,但值得稱道的是杜牧沒有像編類書一樣堆砌相同詞語,而是寫得不繁縟冗雜,恰到好處。

三、駢句散行,錯落有致

此賦發揮了駢文的某些長處,如鋪排、對偶、押韻等,但也大量使用單句散行,增強表現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鈎心鬥角」六個四字句後,接以「盤盤焉,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個散行的長句。這樣,句子整散結合,長短不拘,節奏鮮明,更富於表現力。

文章通過對阿房宮興建及其毀滅的描寫,生動形象地總結了秦朝統治者驕奢亡國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警告,表現出一個正直文人憂國憂民、匡世濟俗的情懷。全文運用了想像、比喻與誇張等手法以及描寫、鋪排與議論等方式,駢散結合,錯落有致。文章語言精練,工整而不堆砌,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

作者寫《阿房宮賦》,其目的是給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提供歷史教訓,為了豐富歷史教訓的內容,從「六王畢,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寫秦又不忘六國。就章法說,以秦為主,以六國為賓;就思想意義說,以六國為秦的前車之鑑。阿房宮中的無數美人,乃是六國的「妃嬪」;阿房宮中的無數珍寶,又是六國「取掠其人」的長期積累。六國一旦滅亡,則美人「輦來於秦」,珍寶「輸來其間」;那麼,秦一旦蹈六國的覆轍,又將怎樣呢?秦不以六國為鑑,終於自食其果;那麼,當時的統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難道會有什麼更好的結局嗎?寫到這裡,真可謂「筆所未到氣已吞」!接下去,還不肯正面說破,卻以無限感慨揭示出六國與秦滅亡的原因:「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既指出六國與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愛其人」,就不會亡。這才將筆鋒轉向「後人」──主要是當時的統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飽含激情的筆墨成功地表現了他的創作意圖。結句更有言盡意不盡的特點。

結尾的一段議論也是有所借鑑的。《漢書》卷七十五載京房對漢元帝說:「齊桓公、秦二世亦嘗聞此君(周幽王、周厲王)而非笑之,然則,任豎刁、趙高,政治日亂,盜賊滿山,何不以幽、厲卜之而覺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後之視今,猶今之視前也。」《通鑑·唐紀·貞觀十一年》所載馬周的議論也與此相類似:「蓋幽、厲嘗笑桀、紂矣,煬帝亦笑周、齊矣,不可使後之笑今如今之笑煬帝也。」

不難看出,杜牧「後人哀之而不鑒之」的議論,是和京房、馬周的議論一脈相承的。後人只「笑」前人、「哀」前人,卻不肯引以為鑑,硬是要蹈前人的覆轍,就只能使「後人而復哀後人」、復「笑」後人,這的確是可悲的。

參考資料:

1、 阿房宮賦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3-15]
2、 羅時進 編選.杜牧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56-261
3、 陳振鵬 章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1106-1114
4、 巨才 等.辭賦一百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86-188
5、 黃岳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鑑賞辭典(上卷).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13:720-724

阿房宮賦 - 創作背影

《阿房宮賦》寫於公元825年(唐敬宗寶曆元年),杜牧二十三歲。杜牧所處的時代,政治腐敗,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唐穆宗李恆以沉溺聲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遊戲無度,狎昵群小」,「視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進見」。又「好治宮室,欲營別殿,制度甚廣」。並命令度支員外郎盧貞,「修東都宮闕及道中行宮」,以備游幸(《通鑑》卷二四三)。對於這一切,杜牧是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啟》中明白地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見《阿房宮賦》的批判鋒芒,不僅指向秦始皇和陳後主、隋煬帝等亡國之君,而主要是指向當時的最高統治者。

參考資料:

1、 陳振鵬 章培恆.古文鑑賞辭典(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1106-1114
杜牧

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其它诗文

《破鏡》

杜牧 〔唐代〕

佳人失手鏡初分,何日團圓再會君。

今朝萬里秋風起,山北山南一片雲。

复制

《送薛邽二首》

杜牧 〔唐代〕

可憐走馬騎驢漢,豈有風光肯占伊。

只有三張最惆悵,下山回馬尚遲遲。

小捷風流已俊才,便將紅粉作金台。

明年未去池陽郡,更乞春時卻重來。

复制

《雪中書懷》

杜牧 〔唐代〕

臘雪一尺厚,雲凍寒頑痴。

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

天子號仁聖,任賢如事師。

凡稱曰治具,小大無不施。

明庭開廣敞,才雋受羈維。

如日月縆升,若鸞鳳葳蕤。

人才自朽下,棄去亦其宜。

北虜壞亭障,聞屯千里師。

牽連久不解,他盜恐旁窺。

臣實有長策,彼可徐鞭笞。

如蒙一召議,食肉寢其皮。

斯乃廟堂事,爾微非爾知。

向來躐等語,長作陷身機。

行當臘欲破,酒齊不可遲。

且想春候暖,瓮間傾一卮。

复制

《見穆三十宅中庭海榴花謝》

杜牧 〔唐代〕

矜紅掩素似多才,不待櫻桃不逐梅。

春到未曾逢宴賞,雨餘爭解免低徊。

巧窮南國千般艷,趁得春風二月開。

堪恨王孫浪遊去,落英狼藉始歸來。

复制

《寓題》

杜牧 〔唐代〕

把酒直須判酩酊,逢花莫惜暫淹留。

假如三萬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

复制

《方響》

杜牧 〔唐代〕

數條秋水掛琅玕,玉手丁當怕夜寒。

曲盡連敲三四下,恐驚珠淚落金盤。

复制

《和裴傑秀才新櫻桃》

杜牧 〔唐代〕

新果真瓊液,人應宴紫蘭。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

遠火微微辨,繁星曆歷看。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難。

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

复制

《鶴》

杜牧 〔唐代〕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雲行止躁,白鷺性靈粗。終日無群伴,溪邊弔影孤。

复制

《房公湖》

杜牧 〔唐代〕

金雁橋南二頃湖,房公遺蹟未湮蕪。

人游杜牧晚清賦,境對王維別墅圖。

經始林泉心自巧,折衝廓廟術何迂。

當時只作幽人計,留得陳陶四萬夫。

复制

《摸魚兒(寶祐甲寅春賦)》

杜牧 〔唐代〕

這情懷、怎生消遣。思量只是悽怨。一春長為花和柳,風雨又還零亂。君試看。便杜牧風流,也則腸先斷。更深漏短。更聽得杜宇,一聲聲切,流水畫橋畔。

人間世,本只陰晴易換。斜陽衰草何限。悲歡畢竟年年事,千古漫嗟修短。無處問。是閒倚簾櫳,盡日厭厭悶。浮名盡懶。但笑拍闌干,連呼大白,心事付歸燕。

复制

《河滿子 春夜棠村公席上觀小伶演劇,同蛟門賦》

杜牧 〔唐代〕

小部鈞天夜奏,聽來如醉春酲。贏得司空曾見慣,偏愛杜牧多情。

記取當筵紅豆,能消幾束吳綾。

錦瑟初停再鼓,瓊丹細酌還傾。剩有鮫人珠一顆,彩鸞駕出雲軿。

惆悵馬融帳底,風流那減安陵。

复制

《春日過杜曲訪杜牧墓》

杜牧 〔唐代〕

鄠杜鶯花上巳天,三分柳色二分煙。誰家駿馬垂楊外,一代詩人宿草邊。

幕府論兵鏦劍戟,江湖載酒醉嬋娟。司勛春恨銷猶未,喚起吟魂證舊緣。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