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拼 译 译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陳與義 〔宋代〕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

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

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放聲吟誦楚辭,來度過端午。此時我漂泊在天涯遠地,是一個匆匆過客。異鄉的石榴花再紅,也比不上京師里的舞者裙衫飄飛,那般艷麗。沒有人能理解我此時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風動涼過。萬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牆東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淒涼。杯中之酒,看起來與往年相似,我將它澆到橋下的江水,讓江水會帶着流到湘江去。

注釋午日:端午,酬:過,派遣。節序:節令。「榴花」句:言舞裙比石榴更紅。這是懷念昔時生平歲月之意。戎葵:即蜀葵,花開五色,似木槿。▲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賞析

此詞是陳與義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這一年,陳與義流寓湖南、湖北一帶;據《簡齋先生年譜》記載:「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陽,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貴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貴仲正降,復從華容還岳陽。」又《宋史。陳與義傳》載:「及金人入汴,高宗南遷,遂避亂襄漢,轉湖湘,踚嶺橋。」這首《臨江仙》所反映的是國家遭受兵亂時節,作者在端午節憑弔屈原,舊懷傷時,藉此來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詞一開頭,一語驚人。「高詠楚詞」,透露了在節日中的感傷必緒和壯闊,胸襟,屈原的高潔品格給詞人以激勵,他高昂地吟誦楚辭,深感流落天涯之苦,節序匆匆,自己卻報國無志。陳與義在兩湖間流離之際,面對現實回想過去,產生無窮的感觸,他以互相映襯的筆法,抒寫「榴花不似舞裙紅」,用鮮艷燦爛的榴花比鮮紅的舞裙,回憶過去春風得意、聲名籍籍時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陳與義因《墨梅》詩為徽宗所賞識,名震一時,諸貴要人爭相往來,歌舞宴會的頻繁,可想而知。而現在流落江湖,「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難怪五月的榴花會如此觸動他對舊日的追憶。但是,「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有誰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辭》之後,滿簾生風,其慷慨悲壯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從「高詠」到「歌罷」一曲《楚辭》的時空之中,詞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時間的過渡。酬即對付、打發,這裡有度過之意(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但將酩酊酬佳節」)。在這值得紀念的節日裡,詞人心靈上的意識在歌聲中起伏流動。「節序匆匆」的感觸,「榴花不似舞裙紅」的懷舊,「無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諸於激昂悲壯的歌聲里,而「滿簾風」一筆,更顯出作者情緒的激盪,融情入景,令人體味到一種豪曠的氣質和神態。

詞的下闋,基調更為深沉。「萬事一身傷老矣」,一聲長嘆,包涵了作者對家國離亂、個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歡娛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詩中所詠的,「老矣身安用,飄然計本」(《初至邵陽逢入桂林使作書問其地之安危》),「孤臣霜發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傷春》),其對自己歲數的悲嘆,與詞同調。「戎葵凝笑牆東」句,是借蜀葵向太陽的屬性來喻自己始終如一的愛國思想。牆邊五月的葵花,迎着東方的太陽開顏。「戎葵」與「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徵,詞人用此來映襯自己曠達豪宕的情懷。「戎葵」雖為無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則賦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從而更深刻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雖然年老流落他鄉,但一股豪氣卻始終不渝。這「凝笑」二字,正是詞人自己的心靈寫照,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最後三句寫此時此刻的心情。滿腔豪情,傾注於對屈原的懷念之中。「酒杯深淺」是以這一年之酒與前一年之酒比較,特寫時間的流逝。酒杯深淺相同,而時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語,感喟深遠。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時間的流逝中,深化了「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慨嘆。突出了作者的悲憤之情。情緒的激盪,促使詞人對詩人屈原的高風亮節的深情懷念,「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對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誠,加上這杯中之酒肯定會流到汨羅江的聯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詞人心靈深處的感情。從高歌其辭賦到酹酒江水,深深地顯示出詞人對屈原的憑弔,其強烈的懷舊心情和愛國情感,已付託於這「試澆」的動作及「橋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

元好問在《自題樂府引》中說:「世所傳樂府多矣,如……陳去非《懷舊》云:『憶昔午橋橋下(應作上)飲……』又雲『高詠楚辭酬午日……』如此等類,詩家謂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惟具眼者乃能賞之。」以此詞而論,吐言天拔,豪情壯志,意在言外,確如遺山所說「含咀之久,不傳之妙,隱然眉睫間」。讀者從對「天涯節序匆匆」的惋惜聲中,從對「萬事一身傷老矣」的浩嘆中,從對「酒杯深淺去年同」的追憶里,可以領略到詞人「隱然眉睫間」的豪放的悲壯情調。黃升說《無住詞》「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中興以來絕句妙詞選》卷一),指的也是這種悲壯激烈的深沉格調。▲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 創作背影

此詞為作者流寓邵州(湖南邵陽)時作,時為建炎四年(1130年)。避亂天南,再逢佳節。追憶中州盛日,不免悽然以悲。「無人」兩句,以淡筆寫深心。「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尤覺思遠意長,婉曲沉摯。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種竹》

陳與義 〔宋代〕

種竹不必高,搖綠當我楹。

向來三家墅,無此笙簫聲。

皇天有老眼,為閟十日晴。

護我蕭蕭碧,偉事鄰翁驚。

同林偶落此,相向意甚平。

何須俟迷日,可笑世俗情。

明年萬夭矯,穿地聽雷鳴。

但恨種竹人,南山合歸耕。

佗時夢中路,留眼記所更。

蒼雲屯十里,不見陳留城。

复制

《曳杖》

陳與義 〔宋代〕

柳條一何長,我發一何短。

余日會有餘,經春臥荒疃。

曳杖陂西去,悠然寄蕭散。

田壠粲高低,白水一時滿。

農夫暮猶作,愧我讀書懶。

且復棄今茲,前峰青蹇嵼。

复制

《游董園》

陳與義 〔宋代〕

西園可散發,何必賦遠遊。

地曠多雄風,葉聲無時休。

幸有濟勝具,枯藜支白頭。

平生會心處,未覺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眾卉,深林耿微流。

一涼天地德,物我俱夷猶。

東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無乃重,腐儒故多憂。

珍禽叫高樹,且復寄悠悠。

复制

《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

陳與義 〔宋代〕

九疊峰前遠法師,長安塵染坐禪衣。

十年依舊雙瞳碧,萬里今持一笑歸。

鼠目向來吾自了,龜腸從與世相違。

酒酣更欲煩公說,黃葉漫山錫杖飛。

复制

《貞牟書事》

陳與義 〔宋代〕

留侯辟穀年,漢鼎無餘功。

子真策不售,脫跡市門中。

神仙非異人,由來本英雄。

撫世獨餘事,用舍何必同。

眷此貞牟野,息駕吾其終。

蒼山雨中高,緣草溪上豐。

仲春水不麗,禽鳴清晝風。

禍福兩合繩,既解一身空。

榮華信非貴,寂寞亦非窮。

复制

《小閣晚望》

陳與義 〔宋代〕

澤國候易變,孟冬乃微和。

解襟憑小閣,日暮歸雲多。

蒼蒼散草木,莽莽雜山河。

荒野蟲亂鳴,長空鳥時過。

萬象各無待,唯人顧紛羅。

備物以養己,更用干與戈。

天風吹我來,衣袂生微波。

幽懷眇無寄,蕭瑟起悲歌。

复制

《聞葛工部寫華嚴經成隨喜賦詩》

陳與義 〔宋代〕

如來性海深復深,著書與世湔蓬心。

畫沙累土皆佛事,況乃一字能千金。

老郎居塵念不起,法中龍象人師子。

前身智永心瞭然,結習未空猶寄此。

怪公聚筆如須彌,經成筆盡手不知。

凌雲題就韋誕老,願力所到公何疑。

珠函繡帙之蘭室,護持金剛竦神物。

枯葵應感不足倫,毛頴陶泓俱見佛。

复制

《舍弟踰日不知雪勢密因再賦》

陳與義 〔宋代〕

密雪來催詩,以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誰辨鷺與鶴。

坐令天回笑,未受風作惡。

急飛既繁麗,緩舞尤綽約。

稍積草木上,斷縞莽聯絡。

終然要白日,印彼葵與藿。

滿眼豐歲意,空詩信難酢。

慎勿辭典衣,已不慮填壑。

复制

《梅花》

陳與義 〔宋代〕

一枝斜映佛前燈,春入銅壺夜不冰。

昔歲曾游大庾嶺,今年聊作小乘僧。

复制

《留別天寧永慶乾明金鑾四老》

陳與義 〔宋代〕

我生能幾何,兩腳疲世故。

忽破巴丘夢,還尋邵陽路。

窮鄉得四老,足以慰遲暮。

勝事遠公蓮,深心懶殘芋。

本是群山雲,暫聚當別去。

那知天風便,不得還相聚。

凡情我未免,臨別吐幽句。

慎勿過虎溪,曉霜侵杖屨。

复制

《初至邵陽逢入桂林使作書問其地之安危》

陳與義 〔宋代〕

湖北彌年所,長沙費月余。

初為邵陽夢,又作桂林書。

老矣身安用,飄然計本疏。

管寧遼海上,何得便端居。

复制

《次韻家叔》

陳與義 〔宋代〕

袞袞諸公車馬塵,先生孤唱發陽春。

黃花不負秋風意,白髮空隨世事新。

閉戶讀書真得計,戴餚從學豈無人。

只應又被支郎笑,從者依前困在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