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漢 / 王褒 / 洞簫賦
拼

《洞簫賦》

王褒 〔兩漢〕

原夫簫干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

洞條暢而罕節兮,標敷紛以扶疏。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誠可悲乎其不安也。

彌望儻莽,聯延曠盪,又足樂乎其敞閒也。

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

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

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

翔風蕭蕭而徑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

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礚礚而澍淵。

朝露清冷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

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

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

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猭。

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

幸得諡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

可謂惠而不費兮,因天性之自然。

於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

帶以象牙,其會合。

鎪鏤里灑,絳唇錯雜;鄰菌繚糾,羅鱗捷獵;膠致理比,挹抐擫。

於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體勢,闇於白黑之貌形;憤伊鬱而酷,愍眸子之喪精;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

故吻吮值夫宮商兮,和紛離其匹溢。

形旖旎以順吹兮,瞋以紆鬱。

氣旁迕以飛射兮,馳散渙以逫律。

趣從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詭譎。

或渾沌而潺湲兮,獵若枚折;或漫衍而絡繹兮,沛焉競溢。

惏栗密率,掩以絕滅,霵曄踕,跳然復出。

若乃徐聽其曲度兮,廉察其賦歌。

啾咇而將吟兮,行鍖銋以和囉。

風鴻洞而不絕兮,優嬈嬈以婆娑。

翩綿連以牢落兮,漂乍棄而為他。

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

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並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

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達,若孝子之事父也。

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

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

或雜遝以聚斂兮,或拔摋以奮棄。

悲愴怳以惻惐兮,時恬淡以綏肆。

被淋灑其靡靡兮,時橫潰以陽遂。

哀悁悁之可懷兮,良醰醰而有味。

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

剛毅強暴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

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

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

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悴。

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

時奏狡弄,則彷徨翱翔,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

愺恅瀾漫,亡耦失疇,薄索合沓,罔象相求。

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

故聞其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撇涕抆淚;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

是以蟋蟀蠖,蚑行喘息;螻蟻蝘蜒,蠅蠅栩栩。

遷延徙迤,魚瞰鳥睨,垂喙轉,瞪瞢忘食,況感陰陽之和,而化風俗之倫哉! 亂曰:狀若捷武,超騰逾曳,迅漂巧兮。

又似流波,泡溲泛,趨巇道兮。

哮呷喚,躋躓連絕,淈殄沌兮。

攪搜捎,逍遙踴躍,若壞頹兮。

優遊流離,躊躇稽詣,亦足耽兮。

頹唐遂往,長辭遠逝,漂不還兮。

賴蒙聖化,從容中道,樂不淫兮。

條暢洞達,中節操兮。

終詩卒曲,尚餘音兮。

吟氣遺響,聯綿漂撇,生微風兮。

連延絡繹,變無窮兮。

洞簫賦 - 賞析

《洞簫賦》對後來馬融《長笛賦》、嵇康《琴賦》諸作均有一定的影響。馬融在《長笛賦》序文中闡述其創作動機時說:「追慕王子淵、枚乘、劉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唯笛獨無,故聊復備數,作長笛賦。」由此可見其影響。談到《洞簫賦》必然要提到枚乘,據《文選》記載枚乘應是最早寫音樂賦的作者,但他的《笙賦》早已亡佚,所以無從考證。而他的《七發》第一部分就描寫了音樂,結構上主要是從琴的取材、制器、樂聲等方面來展開的。王褒的《洞簫賦》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對《七發》中相關的片斷的擴充,但《七發》並不以音樂命名,而且音樂也只是其一部分,所以《洞簫賦》應是現存最早的、以音樂為題材的作品。

《洞簫賦》的結構布局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作者詳細地敘述了簫的製作材料的產地情況,然後寫工匠的精工細作與調試,接着寫樂師高超的演奏,隨後寫音樂的效果及其作用。基本上通過「生材、制器、發聲、聲之妙、聲之感、總贊」的順序來寫洞簫這件樂器,這也成為後來音樂賦的一個固定模式。漢代以前,橫吹、豎吹的管樂器統稱為笛或邃,所稱簫者應該是排簫,所以《洞簫賦》之簫應為排簫。從賦中「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中的「參差」也可知此處洞簫為排簫,因為古時洞簫又有別稱「參差」。排簫即洞簫或簫,據《爾雅·釋樂》郭璞注曰大簫「編二十三管」,小簫「十六管」。下面以《洞簫賦》的結構順序來對其進行全面的分析。

(一)生材

「原夫簫干之所生兮,於江南之丘墟。」此句指出了簫竹的產地,即江南的土山坡上。《丹陽記》曰:「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簫管竹」,由此其產地也得到了印證。再接下文章用大段的文字來描寫簫竹所處的環境:

「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嶔巋崎,倚巇迤靡,誠可悲乎其不安也。彌望儻莽,聯延曠湯,又足樂乎其敞閒也。託身軀於后土兮,經萬載而不遷。吸至精之滋熙兮,稟蒼色之潤堅。感陰陽之變化兮,附性命乎皇天。翔風蕭蕭而徑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揚素波而揮連珠兮,聲礚礚而澍淵。朝露清冷而隕其側兮,玉液浸潤而承其根。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秋蜩不食,抱朴而長吟兮,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閒。處幽隱而奧庰兮,密漠泊以猭。惟詳察其素體兮,宜清靜而弗喧。」

此段寫到了山、水、猿、禽,也只有這樣的環境才會產出適合作簫的竹子,突出簫竹吸收天地之精華而成材的環境。

(二)制器

「於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帶以象牙,掍其會合;鎪鏤離灑,絳唇錯雜,鄰菌繚糾,羅鱗捷獵,膠致理比,挹抐擫鑈」此句主要描寫了簫的製作,寫到了巧匠魯班制器,夔、妃來定律數,並鑲嵌上象牙作為裝飾,以及各種文飾,可見其製作的工序繁瑣、細緻,就其外形來說也會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三)發聲

此部分寫到了盲者由於「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所以才能做出「 故吻吮值夫宮商兮,龢紛離其匹溢」的音樂,這也是古代之所以有很多盲人樂師的主要原因。在後面緊接着寫到了吹奏者吹奏時的身體的動作(「形旖旎以順吹兮」)以及面部的動作(「氣旁迕以飛射兮」),這種面部臉頰和咽部「一鼓一縮」的技巧動作應該是古代的吹奏方法,在現在看來這種方法應該是不科學的。此部分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來描寫樂聲的特點如「或渾沌而潺湲兮,獵若枚折」等。

(四)聲之妙

這一部分主要描寫了樂聲的美妙效果,「要復遮其蹊徑兮,與謳謠乎相和」寫到了人聲與簫聲的和諧相伴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以下幾句「故聽其巨音,則周流氾濫,並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迏,若孝子之事父也。科條譬類,誠應義理,澎濞慷慨,一何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故其武聲則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其仁聲則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分別描寫其巨聲、妙聲、武聲、仁聲的特點,並運用通感的描寫方法來闡述不同「樂聲」的特點,寫到「巨聲」以「慈父之畜子」這樣的形象來描述其人聲和簫聲和諧的特點,用「孝子之事父」來形象的表述「妙聲」清和流暢的特點。「武聲」則已「雷霆輘輷」的意象來表述。至於「仁聲」的特點就以「颽風紛披,容與而施惠」即以和緩的南風吹拂萬物的景象來表現。

(五)聲之感

這一部分主要描寫聽者的感受。「故貪饕者聽之而廉隅兮,狼戾者聞之而不懟。剛毅強虣反仁恩兮,嘽唌逸豫戒其失」寫到不同的人聽到這樣的音樂後的反映,來說明此音樂的感化教化作用。「鍾期、牙、曠悵然而愕兮,杞梁之妻不能為其氣」的描寫雖然有些誇張,但那也同樣表現了音樂的美妙所達到的藝術感染力。「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故聞其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撆涕抆淚;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則從「知音」和「不知音」者內心的感受及「悲」「歡」之音所造成的不同的情感衝擊來描寫不同的聲音感受。再後來則通過描寫「是以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螻蟻蝘蜒,蠅蠅翊翊。遷延徙迤,魚瞰鳥睨,垂喙蜿轉,瞪瞢忘食」蟋蟀、蚸蠖、螻蟻、蝘蜒等動物的表現從另外的角度寫對樂聲的不同感受和音樂引人入勝的效果。

(六)總贊

這一部分寫到了簫聲音色豐富的特點,描寫聲音強、弱、高、低不同的效果,並運用比喻的後發來進行描繪。

漢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使得專制「大一統」的思想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成為定型。結合作者的生平來看,作者比較注重對儒家音樂思想的闡發,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仁人之德來比擬音聲,展現了作者的儒家意識,這是對儒家音樂思想的發揮。從文章中讀者時時能夠感受到儒家文化對他的影響。

總的來說《洞簫賦》開音樂賦固定寫作模式的先河,在他以後,其他賦家紛紛效仿,從而使這種模式的地位得以確立。從另一方面講,《洞簫賦》的這種「取材、制器、發聲……」的模式基本囊括了此樂器所能涉及的諸多方面,這與武帝確立的「大一統」的思想不無吻合之處,而從一下的細節方面,讀者同樣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影響。

(一)取材方面:在描寫這一部分時,作者強調了簫竹所處環境的險峻、淒寒,即「江南丘壑」、「嶇嶔巋崎」,同時也寫到了選材的要求,在文中則體現為「洞條暢而罕節兮」的描述,這些正與儒家推崇逆境造才、為才是用的思想相吻合。當然作者也沒有忘記「聖主」的作用,從而體現了階級觀念。

(二)制器方面:要求做到「挹抐擫鑈」,即中制、符合禮制規格,這與禮樂制度的等級觀念不無關係,而且從洞簫的外形來看,它也是非常符合禮制的。

(三)聲音的描述方面:在描述不同的聲音時,特別是描寫巨聲和妙聲時,用「慈父畜子」和「孝子事父」的仁義道德表現來形象的展現其聲音的特點。

(四)聲音作用方面:這一部分集中的體現了儒家音樂思想中的所推崇的教化作用。「嚚、頑、朱、均惕復惠兮,桀、跖、鬻、博儡以頓顇」此句說頑固兇殘的丹朱、商均、夏桀、盜跖、夏育、申博聽了以後都受到震驚而醒悟過來,改變自己的惡性而陷入自我反省之中。「吹參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貴」則說吹奏洞簫就能把人引入感化之道,所以長久地使用它的作用就很可貴了。所以說此部分所體現的儒家音樂思想的教化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洞簫賦》還很好的體現了漢代「以悲為美」的社會審美趣向,「悲」據蔡仲德先生的論斷來說漢代所說的悲應該是指「悲樂」,而不是說音樂感動人而使人產生撇淚流涕的表現。首先取材方面,通過「孤雌寡鶴」「秋蜩不食」「玄猿悲嘯」這些物象以說明簫竹生長環境的悲,從而為簫的製作奠定了悲的基調。然後又提到了盲樂師的因為生下來就不見光明,心中鬱結了很多憂愁悲憤,只有通過音樂來表現出來,所以才會有「寡所舒其思慮兮,專發憤乎音聲」的表現。對於樂聲的感受和作用,文中提到「故知音者,樂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偉之」,即認為只有那些體會到悲樂感情的人才能稱之為「知音者」,說明作者以能欣賞悲樂為其音樂審美的標準,這也是漢代音樂審美的一大特色。

總之,《洞簫賦》為後來音樂賦的寫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典範,在描寫方面它運用多種手法,為讀者展現了一幅色彩鮮艷的圖畫,其中既有高山流水,也有樂師盡情的表演,更有對於樂聲的生動的描述,給讀者以美的享受。音樂思想方面,此賦涉及很多儒家音樂思想的內容,這也是漢代「大一統」思想影響的表現,但是文中有很多內容涉及「聲音」的描寫,所以使音樂固有的娛樂性凸現出來,這一點也是他的賦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文中也很好的體現了漢代「以悲為美」的審美趣向,從而更加全面的展現了漢代大文化背景對作者的影響。▲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王褒

作者: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崑崙鄉墨池壩)人。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並稱「淵雲」。王褒一生留下《洞簫賦》等辭賦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傳》 1卷,明末收集有《王諫議集》11篇。 

王褒其它诗文

《明君詞》

王褒 〔兩漢〕

闌殿辭新寵,椒心餘故情。

鴻飛漸南陸,馬首倦西征。

寄書參漢使,銜涕望秦城。

唯餘馬上曲,猶作出關聲。

复制

《題推官贈行卷》

王褒 〔兩漢〕

聖主搜賢及海隅,王褒歘起應時須。澧蘭處處歌公子,楚國人人頌大夫。

藉甚姓名登制命,沛然霖雨下雲衢。力田孝悌興岩穴,何異福王遺畫圖?

复制

《詠史上·王褒》

王褒 〔兩漢〕

彭祖呼噓不可為,碧雞使節豈堪持。

區區含糗羹藜厚,聊似相如衣錦時。

复制

《蜀道難》

王褒 〔兩漢〕

蜀道難,五丁開。峻坂千盤度,衝波百丈回。巫山劍閣高入雲,瞿塘灩澦奔如雷。

石棧天梯鳥道出,飛湍掛瀑猿聲哀。蜀道難,不可攀,堪怪世人如走丸。

每聞叱馭往,幾見回馭還。王褒持節山間走,相如擁傳里中看。

亦有君平百錢知自足,子云寂寞一枝安。蜀道難,欲往從之阻且艱。

令人壯志多催殘,側身西望涕汍瀾。世路嶮巇皆若此,不似鴻飛冥冥厲羽翰。

复制

《次韻錢唐懷古四首 其一》

王褒 〔兩漢〕

江湖清濁自天開,鴻雁鳧鷖與往來。黃道星辰環太乙,紫雲宮殿擁蓬萊。

論文競奏王褒頌,獻壽深傾阿母杯。九域輿圖今混一,百年耆舊獨興哀。

复制

《送匡行人顯回京師》

王褒 〔兩漢〕

儒冠歲月易蹉跎,孤館相看奈別何。匡裕棲遲名獨盛,王猷落魄興偏多。

流鶯高樹雙壺送,積雨長江一棹過。自笑煙波為客久,陽關休向醉中歌。

复制

《送別裴儀同詩》

王褒 〔兩漢〕

河橋望行旅,長寧送故人。沙飛似軍幕,蓬卷若車輪。

邊衣苦霜雪,愁貌捐風塵。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親。

复制

《和從弟佑山家詩二首 其二》

王褒 〔兩漢〕

結交非俗士,仙侶自招攜。少華隱日月,太乙尋虹霓。

眾林積為籟,圍竹茂成埤。幽谷曙無景,荒途晝欲迷。

滴瀝寒泉溜,叫嘯秋猿啼。白雲帝鄉起,神禽丹穴棲。

箭筱時通徑,桃李復成蹊。今身得其所,群物可令齊。

复制

《夢作》

王褒 〔兩漢〕

楚山飛雨濕行旌,猶記臨岐唱渭城。橫笛江頭聞折柳,斷腸偏是別離情。

复制

《古曲》

王褒 〔兩漢〕

青樓臨大道,遊俠盡淹留。陳王金被馬,秦女桂為鈎。

馳輪洛城巷,鬥雞南陌頭。薄暮風塵起,聊為清夜遊。

复制

《古洞閒雲歌為莆田笑庭欣上人賦》

王褒 〔兩漢〕

古洞深幾許,閒雲日來往。惟應空門居,相知愜幽賞。

笑庭上人不出山,身比浮雲閒更閒。松間石榻日應掃,花底岩扉時自關。

紛紛鬱郁古洞口,白衣倏忽成蒼狗。細觀色相了無蹤,真空境界那能有。

雲來碧峰夕,雲去滄江陰。上人笑傲自無心,知向白雲深處尋。

复制

《長安道》

王褒 〔兩漢〕

槐衢回北第,馳道度西宮。樹陰連袖色,塵影雜衣風。

採桑逢五馬,停車對兩童。喧喧許史座,鐘鳴賓未窮。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