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 / 王守仁 / 何陋轩记
拼 译 译

《何陋轩记》

王守仁 〔明代〕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复制
王守仁

作者: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其它诗文

《夜宿宣风馆》

王守仁 〔明代〕

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

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天际浮云生白发,林间孤月坐黄昏。

越南冀北俱千里,正恐春愁入夜魂。

复制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 其一》

王守仁 〔明代〕

即看花发又花飞,空向花前叹式微。

自笑半生行脚过,何人未老乞身归?江头鼓角翻春浪,云外旌旗闪落晖。

羡杀山中麋鹿伴,千金难买芰荷衣。

复制

《将游九华移舟宿寺山二首 其二》

王守仁 〔明代〕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筐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复制

《中秋》

王守仁 〔明代〕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碧霞池夜坐》

王守仁 〔明代〕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复制

《瘗旅文》

王守仁 〔明代〕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

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

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

”予曰:“此必吏目死矣。

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

”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

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

”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

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

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

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

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

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

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

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

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

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

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

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

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

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

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

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

餐风饮露,无尔饥兮。

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

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龙潭夜坐》

王守仁 〔明代〕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王守仁 〔明代〕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登大伾山诗》

王守仁 〔明代〕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象祠记》

王守仁 〔明代〕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

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

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

”“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

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

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

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

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

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

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

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

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 。

《夏日登易氏万卷楼用唐韵》

王守仁 〔明代〕

高楼六月自生寒,沓嶂峰回拥碧阑。

久客已忘非故土,此身兼喜是闲官。

幽花傍晚烟初暝,深树新晴雨未干。

极目海天家万里,风尘关塞欲归难。

复制

《示宪儿》

王守仁 〔明代〕

幼儿曹,听教诲。

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

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

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

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

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

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

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

汝谛听,勿轻弃。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