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劉基 / 活水源記
拼 译 译

《活水源記》

劉基 〔明代〕

靈峰之山,其上曰金雞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楓櫧,多松;其鳥多竹雞。

其狀如雞而小,有文采,善鳴。

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

其前山曰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

其東南山曰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

寺之後,薄崖石有閣曰松風閣,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

浸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為四小池,東至山麓,瀦 為大池,又東注於若耶之溪,又東北入於湖。

其初為渠時,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鑑;俯視,則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書卿白野公恆來游,終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錢,有小鱝魚,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來食之。

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鳥大如鸜鵒,黑色而赤觜,恆鳴其上,其音如竹雞而滑。

有二脊令,恆從竹中下,立石上,浴飲畢,鳴而去。

予早春來時方甚寒,諸水族皆隱不出。

至是,悉出。

又有蟲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狀如半蓮子,終日旋轉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蟲也。

予既愛茲水之清,又愛其出之不窮,而能使群動咸來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屬歲旱時 ,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

」則其澤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愛之也。

活水源記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會稽的靈峰山,最高峰叫金雞峰。山上的草木多半是翠綠的竹子;那裡的樹多是楓樹、櫧樹,還有許多松樹,那裡的鳥多是竹雞。外形像雞但是比雞小,身上有彩色的花紋,喜歡啼鳴。靈峰寺就在靈峰山中,四面被山環抱着。寺院對面的山叫「陶山」,曾經是華陽外史陶弘景隱居的地方。寺院東南的山叫「日鑄峰」,曾是歐冶子鑄造寶劍的地方。寺院的後邊迫近山崖的地方有一個小閣樓,名叫「松風閣」,奎上人就居住在那裡。

這裡有清泉,山石的縫隙流出涓涓細流,冬季溫暖而夏日清涼。泉水慢慢匯成一條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渠水漲滿了就向西南流去,遇到有沙土的地方就在沙土底下暗暗流過,從沙土旁流出來就形成了四個小水池。往東流到山腳下,匯聚成一個大水池,再往東流就注入了若耶溪,再向東北注入鏡湖。這條水剛剛匯成小渠的時候,水深不過一尺,清澈可以照見兩岸景物,俯視清流,那山崖上的蒼松翠竹花草樹木無不在水底倒映出來。所以秘書卿白野公常常到這裡來游賞,在流水旁邊從早坐到晚,還給流水取個名字叫「活水源」。流水中有石蟹,銅錢大小,還有小鯽魚,純黑色,居住在石穴中,有水耗子經常來吃小鯽魚。水中的草多是水松、菖蒲。有一種鳥就像鸚鶴那麼大,羽毛是黑色的,嘴是紅色的,常常在水邊叫個不停,那聲音像竹雞,可比竹雞叫聲還要婉轉流利。有兩隻脊令,常常從翠竹上飛下來,立在山石上,洗完澡,飲足水,就叫着飛走了。我初春來的時候正當特別冷的天氣,這些水中的生物都還蟄伏着沒有出來。這個時候,全部都出來活動了。還有四五個小蟲子,全如小指頭那麼大,形狀如同半個蓮子,整天在水面上轉着圈浮游,日光照在它們的脊背上,顏色就象是紫色的水晶石,也不知道那是些什麼蟲子。

我既喜愛這條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歡它源頭永不枯竭,能讓這麼多小生物都來依附它,很有點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奎上人又說: 「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經過的地方,能灌溉數十畝良田。」那麼,它的恩澤又能普及到眾人了。白野公深深地愛上了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呀。

注釋活水源:在今浙江省紹興縣會稽山上。靈峰之山:在紹興東南會稽山上。山中有靈峰寺,下文「寺居山中」即是。曰:說。金雞之峰:金雞峰,在會稽山上。櫧(zhū):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形,花黃綠色,果實球形。竹雞:一種形似鷓鴣而小的鳥,多呈橄欖褐色,生活於竹林中。寺:指靈峰寺。陶山:一名陶晏嶺,在紹興東南四十餘里,以南北朝時齊陶弘景曾隱居於此,故名陶山。華陽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人。為齊諸王侍讀,後隱居於句容句曲山,自號華陽隱居,以佐蕭衍奪齊帝位,建立梁朝,被時人稱為山中宰相。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外史,古人常用為別號。日鑄(zhù)之峰:即日鑄嶺,在陶山以北,相傳為春秋時工匠歐冶子鑄劍之所。歐冶子:春秋時期的工匠,曾應越王聘,為鑄湛廬、巨闕、勝邪、魚腸、純釣五劍,後又與干將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薄(bó):迫近,靠近。松風閣:今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奎(kuí)上人:當時的一位僧人。上人,對僧人的尊稱。石罅(xià):石縫。涓涓然:細水慢流的樣子。浸:漸漸地。伏行:從地下流。山麓(lù):山腳。瀦(zhū):匯聚。若耶之溪:即若耶溪,在紹興東南若耶山下,相傳春秋時期美女西施曾浣紗於此,故又名浣紗溪。湖:指鑑湖,在紹興南,又名鏡湖。秘書卿(qīng):元代秘書監長官,正三品。秘書監,掌歷代圖籍並陰陽禁書。見《元史·百官志六》。白野公:即泰不華(1304-1352),字兼善,伯牙吾台氏,世居白野山,故稱白野公。元英宗至治間進士,歷官集賢修撰、秘書監、禮部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後與方國珍水戰,陣亡。《元史》有傳。鱝(fèn)魚:即鯽魚。水鼠:生活於水邊的一種鼠。水松:藻類植物,可入藥。菖(chāng)蒲:多年生草本植物,長於水邊。鸜(qú)鵒(yù):鳥名,俗稱八哥。滑:流利。脊(jǐ)令:鳥名,即鶴鎢。諸水族:生活於水中的動物。茲(zī):這。群動:各類動物。咸(xián):皆。屬歲旱時:當逢農旱之時。屬,適逢。澤:潤澤,濕澤。▲

趙伯陶選注.明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第43-44頁

董銘傑,顏越虎編注.一記一畫:未來出版社,1989.05:第80頁

朱家馳譯註.明代遊記選粹: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2-6頁

活水源記 - 賞析

本文是一篇遊記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活水源周圍的山川形勢,泉水的源流變化,水裡的草木蟲魚,以及遊人的欣賞迷戀,傳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與親近之情。

文章清新流暢,讀之如臨其境。本文一共可分為三段:首段寫山,次段寫水,末段抒發感想。

作者下筆就先從靈峰山寫起。寫靈峰山的景色從兩方面寫,其一是寫山頂金雞峰上的三大特色:多竹,多楓櫧、松樹,多有文采而善鳴的竹雞。僅這三多,便點染出靈峰山竹樹繁茂、山鳥啼鳴的動人景象。

其二是寫靈峰寺周圍的形勢和景物:「寺居山中,山四面環之。其前山日陶山,華陽外史弘景之所隱居。「其東南山日日鑄之峰,歐冶子之所鑄劍也。」「寺之後,薄崖石有閣日松風閣,奎上人居之。」從古今曾在此居住或活動過的名人高士,使讀者領受到這靈峰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靈氣所鍾,景象不凡。

作者寫山是為了寫水。「活水源」是題目正文。寫水則是分為四層來寫。

第一層,從源頭寫起:「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溫而夏寒。」泉水從石縫中流出,非常細小,卻能冬天給人溫暖,夏日給人清涼。起筆就使讀者感到這泉水十分親切。

第二層,從泉水的冬夏不枯和由小到大,寫其涌動活躍的生命力:涓涓細流,逐漸匯合就變成了小渠,水從渠中溢出向西南流去,在沙土中形成潛流,從旁滲出積成四個小池;東流至山腳下又匯聚成一個大池;再向東流注入若耶溪中,向東北又流入鑑湖之中。這水伏行旁出,時隱時現,溢淌流注,奔騰不息,猶如血脈之流貫於人體的全身,它賦予了山川自然以生命。由此,以水的動態變化初步寫了「活」字的真義:「活」就是不停息的運動,「活」就是生命之源。

第三層,寫渠水的澄澈可愛和「活水源」的得名。這名字自然不只是指水的清澈而說的,還概括了前面已寫到的兩層意思,尤其是冬夏不枯、由小到大、奔流不息這層意思。

至此,可以說已是生動而又充分地寫出了「活水源」的含義了,但作者意猶未足,又寫了第四層,那些依託這活水,棲息繁衍於水旁或水中的各種生物,鳥類,不知名的小蟲子的活動,作者為讀者展示了一片生意盎然的世界,這世界憑着這水而存在、而充滿生機的。讀者不僅進一步領聰到「活源」這「活」字的精神,而且不能不為被這「活水源」之水廖滋養而生存的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所深深地吸引和感染。

最後一段抒發感慨,總結全文。作者表示他愛這「活水源」愛它三點:一是愛「茲水之清」,收束上文「澄澈可鑑」的描寫;二是「愛其出之不窮」,收束上文「冬夏不枯」、流注不息的描寫;三是愛它「能使群動咸依」,收束上文有關魚、鳥、蟲、草的描寫。然後通過奎上人的話:「屬歲旱時,水所出,能溉田數十畝。」因「其澤又能及萬物」,進而從自己對水的愛,又寫到白野公對水的愛,落到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身上而結束全文,不僅使文章結構嚴謹,也更富于思想意趣。這是因為這一段議論跟上文的生動描寫前後呼應,前面的寫景為後文的議論提供了依據,而後文的議論又將前面的寫景提高到一種新的思想境界。

這篇遊記寫得質樸清新,生動傳神,富有生趣,其記敘頗受《山海經》影響。題為《活水源記》,最大的特點就是寫出了這個「活」字。不僅山活,水活,而且劉基筆下的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朝氣,都是活的:山水草木蟲魚是活的,人對客觀世界的反映——思想也是活的。作者從對自然景物的體驗中,提煉和升華出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示了他本人的胸懷氣度是那樣的開闊、明朗。▲

周先慎著.古詩文的藝術世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第393-396頁

祝鼎民,於翠玲選.明代散文選註:嶽麓書社,1998年08月第1版:第33頁

活水源記 - 創作背影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夏,尚被羈管於紹興的劉基,曾與友人一同遊覽會稽山水,寫下一組遊記散文,這篇遊記為第二篇。

趙伯陶選注.明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第43-44頁

劉基

作者: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劉基其它诗文

《在永嘉作》

劉基 〔明代〕

高屋集飛雨,蕭條生早寒。

我來復幾時,明月缺已團。

浮雲蔽青天,山川杳漫漫。

狐狸嘯悲風,鯨鯢噴重瀾。

孤雁號南飛,音聲淒以酸。

顧瞻望桑梓,慷慨起長嘆。

願欲凌風翔,惜哉無羽翰。

中夜百感生,展轉不遑安。

枯荷響西池,槁葉鳴林端。

寥寥天宇空,冉冉時節闌。

舉俗愛文身,誰識章甫冠。

河流未到海,平陸皆驚湍。

旗幟滿山澤,嗚呼行路難。

复制

《氣出唱》

劉基 〔明代〕

今日不樂,振策遠遊。東上泰山,巍何脩脩。道逢仙人,要我同仇。

蒸霞為糧,烹玉為羞。玄英素蕤,光華蔓流。日觀菡萏,葩華九州。

令我從之,身輕若浮。道以五鸞,翼以兩虬。朝翔玄圃,夕止蓬丘。

謁見王母,雲眉月眸。青娥三千,或舞或謳。風吹琅玕,聲如鳴球。

雜花並開,莫知春秋。洪崖先生,勸我此留。自揣凡骨,非仙者儔。

七情交煎,一觸百抽。又病戇僻,無藥可瘳。崇崇清宮,盪無涯陬。

列仙如沙,不少一漚。王母笑聽,拜謝扣頭。歸來山林,曷標曷鈎。

熙熙泰和,長樂無憂。

复制

《為竺西和尚題溪山茅屋圖》

劉基 〔明代〕

青山十畝餘,茅屋數間足。高樹結浮煙,脩篁茂深綠。

孤松無鄰舍,生理不拘束。開田種禾稻,間以黍與粟。

中歲幸西成,青黃被溪曲。鳧鷖與鴻雁,亦各得所欲。

清秋霽涼雨,澗底石如玉。野老時見過,杯酒聊與屬。

但願官長廉,吏卒莫我毒。耕稼納王租,世世還相續。

复制

《寄題契世本東溪漁唱亭》

劉基 〔明代〕

落日去層巒,清溪檐輕浪。嘔啞戢柔櫓,欸乃發孤唱。

初隨飄風起,復逐行雲颺。月色照未闌,灘聲雜逾壯。

恐有濯纓人,一聽一惆悵。

复制

《春雨三絕句其二》

劉基 〔明代〕

翠麥黃花爛熳春,蒼顏皓首別離人。相看一笑渾成夢,又見汀洲老白蘋。

复制

《題梅屏二絕其二》

劉基 〔明代〕

獨酌梅花下,憐花與鬢同。折花還插鬢,顛倒笑東風。

复制

《感興七首其七》

劉基 〔明代〕

天上九關森虎豹,人間七澤起龍蛇。塵埃不辨風雲色,雨露全歸枳棘花。

秦國有人迷鹿馬,周郊無土載蟲沙。淮濆何日歌常武,腸斷嚴城戍鼓撾。

复制

《絕句漫興》

劉基 〔明代〕

永夜西風裊裊來,露華如玉委蒼苔。

碧雞啼落山頭月,腸斷槐根夢不回。

复制

《阮郎歸  題畫扇》

劉基 〔明代〕

白蘋風起夕陽微,小舟衝浪歸。江潮卻落釣魚磯,天寒紅葉飛。

彭澤菊,首陽薇,不知今是非。山林朝市事相違,紫芝彊肉肥。

复制

《送僧家奴參政赴河東宣慰使 其一》

劉基 〔明代〕

河中形勝地,關塞接一脹。白草連沙漠,黃河入晉陽。

老臣持黃鉞,大閫壯金湯。昭代思賢佐,須公在廟堂。

复制

《旱天多雨意五首呈石末公 其一》

劉基 〔明代〕

旱天多雨意,雲日氣恆陰。草木焦枯盡,蛟龍伏匿深。

移家愁地蹙,經國恨年侵。巳矣商岩叟,無人解作霖。

复制

《將曉(以下拾遺詩六首)》

劉基 〔明代〕

愁夢不更續,寒天將欲明。

雪風吹海樹,霜月凜江城。

衰病丹心在,艱虞素髮盈。

殷勤東注水,渺渺若為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