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劉基 / 江上曲(四首)
拼

《江上曲(四首)》

劉基 〔明代〕

賓雁來時月滿洲,於今雁去月如鈎。

雁來雁去何時了,月照離人又白頭。

劉基

作者: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劉基其它诗文

《卜算子  詠雨》

劉基 〔明代〕

搣搣度蓮池,漠漠昏松隴。

卻過西園拂紫塵,柳媚花矜寵。

泥潤燕衣沾,粉膩蜂須重。

極目滄江不見人,波浪兼天涌。

复制

《題山水小畫二首》

劉基 〔明代〕

鄂渚輕舟未發,瀟湘倦客多愁。可恨一江春水,無情日夜東流。

复制

《維澤有蒲一首》

劉基 〔明代〕

維澤有蒲,其葉濡濡。誰無父母,恫我獨孤。旻天不矜,鮮民卒痛。

我罪實吁,父母何辜?人有父母,如日如月。煦之照之,弗隕弗越。

人有父母,如玄如黃。覆之載之,不遐有傷。陟彼崇丘,言采其葛。

望父不見,憂心如割。陟彼重阜,於以望母。不見母兮,憂心如炙。

相彼虎雖,亦各有從。矧伊人矣,罹此鞠凶。啼彼中林,爰有哺鳥。

恫我人斯,云何其瘏。父兮見兒,孩笑咿咿。晨興未炊,早念其飢。

母兮見兒,孩笑歡歡。草蟲宵鳴,早念其寒。既髫既髧,綵衣有菼。

父攜母將,如琬如琰。出則睹之,入則撫之。行有隉扤,式超負之。

中園有橘,離離其實。人無父母,曷其有卒。中園有梨,其實離離。

人無父母,生也何為?川水東流,蒼天悠悠。恫我鮮民,不知其尤。

空山冥冥,離禽夜鳴。恫我鮮民,曷為其生?

复制

《耕雲詩三首 為堵無傲作其三》

劉基 〔明代〕

朝耕原上雲,暮宿雲間屋。雲來動丹霄,雲去澄翠麓。

坐看雲變化,臥見雲起伏。斯須不可期,飄忽鳥過目。

濯足臨寒泉,息景蔭嘉木。飯蔬勿雲惡,無憂勝梁肉。

長歌招隱詩,清風滿空谷。

复制

《絕句漫興十一首其四》

劉基 〔明代〕

新鶯枝上語如絲,似與羈魂詁所思。不用登樓看草色,白蘋香散巳多時。

复制

《次韻和王文明絕句漫興十八首其三》

劉基 〔明代〕

鮮印淵明柳映門,床頭酒盡臥空尊。窗風吹破羲皇夢,閒看山雲起石根。

复制

《步虛詞 其四》

劉基 〔明代〕

步虛歸太一,精心覲樞庭。浮浮回極運,湛湛規中清。

五神謹訶衛,六位肅敉寧。東溟昇陽曜,西海生陰露。

炎光熺玄室,涌醴液朱陵。駸駸粗穢除,綿綿淳粹凝。

妙用無邊方,攝身游帝青。

复制

《調笑令四首 其二》

劉基 〔明代〕

沙燕,沙燕,別去幾時重見。汀洲芳草纖纖,細雨微風捲簾。

簾捲,簾捲,人與碧梧俱晚。

复制

《感懷三十一首 其二十七》

劉基 〔明代〕

象以齒自伐,煚以能受羈。猛虎恃強力,而不衛其皮。

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虧。不見瑤台死,永為天下嗤。

复制

《過蘇州 其六》

劉基 〔明代〕

燈映前窗紙不鳴,四鄰無語犬號聲。南陽巳起為霖了,何用人間更得名。

复制

《次韻和石末公見寄(五絕)》

劉基 〔明代〕

越溪清水淬干將,鬼魅驚啼畏夜光。

不共鉛刀爭利鈍,何妨玉匣且深藏。

复制

《親政篇》

劉基 〔明代〕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於視朝數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於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於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視朝,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聖節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國朝聖節、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於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後,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於斯,屢召大臣於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聖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台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於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