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劉基 / 青杏兒
拼

《青杏兒》

劉基 〔明代〕

獨自倚闌干,西風起,玉宇清寒。夜深月轉長河曲,疏螢度竹,啼螿依草,涼露漙漙。莫把素琴彈,冰弦上,商冷宮殘。萬牛不挽東流水,悠悠碧落,茫茫雲海,疊疊憂端。

复制
劉基

作者: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諡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台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劉基其它诗文

《感春》

劉基 〔明代〕

種桃望食實,種柳期成陰。春風應時至,雜英滿園林。

黃鳥多嘉聲,鳲鳩亦好音。勿言荏苒質,不如松與祲。

托根信永固,豈乏歲寒心。

复制

《旅興其二》

劉基 〔明代〕

憶年二三十,笑人不能勤。誦書歘萬言,落筆飛煙雲。

有朋自遠來,講論窮朝曛。一藝恥不知,高蹈躐前聞。

寧知有衰老,耳聾目如熏。身世且未保,況敢言功勳。

复制

《松陽周處士冰壺歌》

劉基 〔明代〕

陰風吹空寒凜冽,玉壺夜半玄冰結。十二樓中瑣翠鸞,太微宮裡縣明月。

明月流光照玉壺,珠飛上天滄海枯。青女鍊霜封具闕,燧人焫犀龍泣血。

銀河凌澌膠北斗,五色石裂媧皇走。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間三萬年。

复制

《再次韻二首其二》

劉基 〔明代〕

深秋蔓草接天涯,極目飛鴻沒遠沙。綠水青山長送目,汀蘭岸蓼各生花。

風來西塞雲陰合,濤落東溟蜃氣斜。嘆息笙歌舊亭館,壞垣叢棘老王瓜。

复制

《晚泊海寧州舟中作》

劉基 〔明代〕

春霧今宵氣稍清,空江一舸客心驚。東流濁浪沖山動,西望長庚似月明。

不有龔黃為郡縣,徒令耒耜化戈兵。溥天何處非王土,無地安身愧此生。

复制

《逢熊文彥》

劉基 〔明代〕

相離巳隔世,相會豈忘情。識面非觀貌,知心只記名。

夕陽荒野闊,秋水大江平。往事無勞問,空令萬感生。

复制

《霜葉飛  七夕》

劉基 〔明代〕

鯉魚風起,津梁斷、盈盈一水難渡。藕花相向自成蓮,誰道中心苦。

又不覺、明星在戶,鵲橋橫跨黃姑渚。怕喜極悲生,似那日匆匆,再把歡笑辜負。

堪恨桂闕姮娥,乘雲驂霧,便踏龍尾先去。碧雞啼罷鳳樓寒,早漏聲催鼓。

盼油壁香車駕了,踟躕欲覓頻回顧。但暗滴、真珠落,教向人間,散成飛雨。

复制

《楊柳枝詞 其二》

劉基 〔明代〕

漢將營中萬樹春,朱旗曉色動星辰。可憐煙雨章台路,翠縷斜縈走馬塵。

复制

《雨中雜詩四首 其二》

劉基 〔明代〕

首夏涼風生,朝樹結晚色。濛濛細雨交,慘慘原野黑。

衡門長藜莠,壞壁穿荊棘。念彼征戍兒,沾濕荷戈戟。

囊橐罄留貲,藿菽難充食。供輸既乏絕,戰鬥何時息。

巢居者誰子,鼠竄延晷刻。田疇沒蓬蒿,無處勤爾力。

旻天高寥寥,仰視不可極。

复制

《秋日即事 其六》

劉基 〔明代〕

垂垂密雨嚲脩楊,點點青苔繪短牆。不是雁聲天畔過,爭知今日是重陽。

复制

《雜詩(五首)》

劉基 〔明代〕

季世罕上壽,百歲為長年。

軒皇不可見,顏冉復誰憐。

安期乘彩虹,羨門駕紫煙。

朝游蓬萊島,夕宿曾城巔。

常恐聲風枝,摧折滄海田。

徒令驪山客,想望稱神仙。¤

复制

《親政篇》

劉基 〔明代〕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於視朝數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於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於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視朝,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聖節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國朝聖節、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於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後,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於斯,屢召大臣於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聖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台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於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