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南北朝 / 謝靈運 / 鄰里相送至方山
拼 译 译

《鄰里相送至方山》

謝靈運 〔南北朝〕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積疴謝生慮,寡慾罕所闕。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

鄰里相送至方山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自己奉王命離開京城去永嘉赴任,希望到那裡後能安適地居住下來。當船要趁着潮水解纜出發的時候,我卻因留戀故人而不忍離去。船在行駛中靠近了析析作響的凋敗的樹林,又看到秋月在放射着皎潔的光芒。本來就因有懷舊之情,容易感到心中充滿哀傷,現在又看到衰林、秋月,內心的悲愁就更加難以遏制了。自己因久病而斷絕了對於生活方面的追求。自己本來個人慾望就很少,所以現在並不覺得有什麼不足。我是想借永嘉郡永遠隱居下去,哪裡是只離開你們一年半載去做官呢!希望你們努力做到天天進步,並經常來信以安慰我的寂寥。

注釋祗役:敬奉朝命赴外地任職。只,敬也。皇邑:京城,指劉宋都城建業(今南京市)。憩(qì氣):休息。甌越:指水嘉郡。永嘉一帶在漢代地屬東甌,東越王搖曾在那裡建都,故稱甌越。解纜:解開繫船的纜繩,指開船。及:乘。懷舊:留戀老朋友。析析:風吹樹木的聲響。就:靠近。皎皎(jiǎo):光潔的樣子。含情:這裡指懷舊之情。盈:滿。遇物:指一路上遇到的衰林、秋月。積疴(ē):多年患病。疴,病。謝:絕。慮:思慮、謀求。寡慾:少欲。闕:同「缺」。資:借。此:指永嘉郡。幽棲:隱退屏居。豈伊:豈惟。日新:一天比一天進步。音塵:音信,消息。寂蔑:寂寞。▲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鄰里相送至方山 - 賞析

前人談謝靈運,都認為他是山水詩人之祖。而山水本自然景物,觀賞者角度不同,思想感情每個人都不一樣,同一風光,在不同詩人的筆下就未必面貌相同。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謝靈運寫山水詩,貴在其善於用精美準確的詞句客觀地刻畫出山水景物奇異而微妙之處,有似看細膩的工筆畫。然而這種精心刻意的描繪,又與他一生複雜多變的政治處境和矛盾糾纏的思想感情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同為山水詩,他的作品既不同於鮑照,也不同於謝朓。而謝靈運詩的真正特點,在於他能用深細的筆觸來摹現其內心微妙的感情。即如現在要介紹的這首《鄰里相送至方山》,就不是山水詩,而是一般的贈別抒情之作。表面上雖語多曠達,骨子裡卻是戀棧朝廷的,作者終於用凝鍊而微帶生澀的語言把這一真實而隱曲的思想給勾畫出來了。這就是謝靈運詩值得借鑑的地方。

此詩共十四句,前四句和中四句各成一小段落,末六句自成起訖,而這六句中,每兩句又各為一層意思。其中最難講的是中間「析析就衰林」四句,自聞人倓《古詩箋》至近人許多注本,幾乎沒有一位把它講透了的。

開頭四句寫自己將出任郡守,因與鄰里有舊情而不忍分別。「祗」,敬。古書多以「祗」字與「奉」、「承」、「仰」、「候」等動詞連用,因知「祗」字亦涵有上述諸詞之義。「役」,行役,指出任郡守是為朝廷服役。「祗役」,敬其職役,指鄭重對待皇帝的任命,故須到官就職。「皇邑」,猶言帝都。第一句是說由於敬承王命而服役赴郡,故出京遠行。第二句是說要去的目的地。永嘉在今浙江,古甌越之地。「相期」的「相」,雖有互相、彼此之意,卻不一定有對方存在。這裡的「相期」只是期待、打算的意思。「憩」本是休息、止宿,這裡用得別有涵義。作者到永嘉是去做官的,不是去度假的,到任之後,根本談不到「憩」,而應該是勤於公務。而作者卻用了個「憩」字,言外之意,作者被朝廷外遷並非受重用,而是投閒置散;而作者本人也並不想在外郡有所建樹,只是找個偏僻地方休息休息。這就是下文「資此永幽棲」的「根」。「資此」,藉此,利用這次機會;「永幽棲」,長期棲隱起來。把做官看成「幽棲」,並且想長此以往地生活下去,這就是反話,就是牢騷。事實上,謝靈運本人原是不甘寂寞的。

接下去,作者寫船要解纜啟程了。「及流潮」,趁着漲潮的時候。這句是說自己要離京出發了。但第四句又一轉,說由於懷念親舊而不忍離去,所以一時還未能出發。這種欲行又止的描寫並非純粹指行動,因為船終於還是解纜出發了;而是寫心理活動,即該走了卻不想走,不想走又不能不走。表面上是與鄰里親友依依不捨,實際上是對「皇邑」的戀棧。讀下文自明。

以上是第一小段,下面四句是第二小段。「析析」二句是寫實,也是比興。這時船已前行,途中所見,應為實景;但與「含情」兩句相連,則又屬比興了。「析析」,風吹樹木聲。「就衰林」,葉笑雪《謝靈運詩選》注云:「就,迎面而來。岸邊的樹林是靜止的,江上的船則順風隨流急駛,在船中看岸上的樹林,不覺船動而只看到樹林向自己走近。」這個講法頗具詩意,但不一定確切。依葉說,「就衰林」的「就」主語應為船,應為乘船人;而葉的解釋卻成了倒裝句,成為「衰林」迎面而來,其本身邏輯已覺混亂;如與下文對舉,則「皎皎」與「明」皆「秋月」之形容詞,除「析析」與「皎皎」為對文外,其它詞語並不嚴格對仗。且「衰林」亦為不詞,不能同「秋月」相提並論。鄙意下句既點出「秋」字,則上句亦為秋景無疑。而謝靈運出京赴郡是在公元422年農曆七月,雖交秋令而木葉尚未衰枯。這時就把樹林稱之為「衰」,似乎不確切。故應讀為「就衰」林始合。「就衰林」者,已經出現衰的跡象、向着衰的趨勢發展之林也。耳之所聞,乃析析風吹木葉之聲,感到又是秋天了,原來蔥翠的林木從此又要日就衰枯了;而目之所接,卻是皎潔明亮的秋月。作者動身的當晚是七月十六,正值月圓,故為寫實。這與第一小段實際已有一段間隔,即跳過了船已解纜,人已離岸的階段,而寫途中景物了。「含情」二句,舊注多講成作者自謂,而把「遇物」的「物」講成林和月。其實,此二句乃逆承上文,「含情」句是說「月」,「遇物」句是說「林」,但同時又是借外景以抒內情,實質仍在寫自己思想感情的變化感受。夫七月十六正月盈之時,因之作者聯想道:由於月亦含情,儘管它經常有虧缺晦暗之時,而每月總要盈滿一歡,看來這也並非難事。正如多情之人,一有悲歡離合,感情自然流溢,這也是一種不能自制的表現。即如自己之遷離皇邑,遠赴越甌,雖已成行,猶「懷舊」而「不發」,這也正是情不自禁,「易為盈」的表現。而「遇物難歇」,即《韓詩外傳》所謂之「樹欲靜而風不止」,「物」指「風」,乃承「析析」句而言,指林木之聲析析,正因風吹而不能自止。亦如自己本不欲遷外郡,而朝命難違,身不由己,欲罷不能,只好揚帆上路。舊注或將景語與情語割裂,或引老莊之言而故求艱深,恐皆無順理成章之妙。若依鄙說,則因實而入虛,見景而生情,轉折亦較自然,層次似更清楚。故不憚辭費,析言之如上。

最後六句,在全詩為第三小段,就題意言是點明與鄰里告別之主旨,即做為詩之結尾。但中間每兩句為一層。「積疴」二句從自己說起,「資此」二句既與赴郡相關聯,又同來送行者相呼應。最後「各勉」二句看似與鄰里贈別的套語,實將自己留戀京都、不甘寂寞之意「不打自招」式地點出。有人認為謝靈運的山水詩每於結尾處發議論,成為無聊的尾巴,而這首詩恰好相反,正是從末兩句透露出作者深藏於內心的底蘊。先說「積疴」兩句。上句說由於自己多病,因此對人生的考慮已力不從心,只能「敬謝不敏」,言外之意說:一切聽從命運安排,愛把我怎麼樣就怎麼樣吧。下句說自己本淡泊於名利,沒有什麼欲望可言,因而感覺不到自己有什麼不滿足的地方。言外指自己由於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又不想貪圖什麼,因此留在朝中也罷,出任外郡也罷,反正都無所謂。看似曠達,實有牢騷。於是接着說到第二層,他認為此次出任永嘉太守,倒是自己藉以長期隱蔽、不問世事的好機會,看來同皇帝、同都城以及在都中盤桓甚久的鄰里們,都將長期分手,不僅是分別一年半載的事了。其實這兩句也暗藏着不滿意的情緒,言外說皇帝這次把自己外遷,大約沒有再迴轉京都的希望了。其患得患失之情,真有呼之欲出之勢。而結尾兩句,上句是說:我們要彼此互勉,都能做到「日新」的水平,以遂此生志願。「日新」,《周易》屢見,如《大畜》云:「日新其德。」《繫辭上》云:「日新之謂盛德。」又《禮記·大學》引湯之盤銘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進德修身之意。下句則說:希望親友仍經常溝通消息,只有經常得到信息,才能慰我寂寞。「寂蔑」,與「寂滅」同,也是岑寂、孤獨的意思。這兩句也屬於無形中流露出自己戀棧京都、熱中政治的思想感情的詩句。一個人既已「謝生慮」、「罕所闕」而且打算「永幽棲」了,就不必「各勉日新志」了。他認為只有京城中的親友鄰里有信來,才能慰其「寂滅」之情,可見他所說的「永幽棲」只是牢騷而並非真話。從而可以這樣說,作者的真實思想感情是並不想離開帝都建康,可是在詩里卻說了不少故作曠達、自命清高的話;而恰好是在這種故作曠達、自命清高的詩句中透露了他對被迫出任郡守、不得不離開京城的牢騷不滿。這既是謝靈運本人特定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只有謝靈運本人的詩才,才寫得出他這種特定的複雜矛盾的思想感情。只有從這種地方入手,才會真正理解謝靈運及其膾炙人口的山水詩。▲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鄰里相送至方山 - 創作背影

劉裕一死,少帝即位,由於各派政治勢力互相傾軋,謝靈運終於受到排擠,於公元422年(永初三年)農曆七月出任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溫州)太守。這首《鄰里相送至方山》,便是寫他離開帝都建康(今江蘇南京),於京城東面大約五十里的方山碼頭上船,與送行的親友告別時的具體情景和思想活動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謝靈運

作者:謝靈運

謝靈運(385年-433年),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名將謝玄之孫,小名「客」,人稱謝客。又以襲封康樂公,稱謝康公、謝康樂。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由謝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賦》,也是見諸史冊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謝靈運還兼通史學,工於書法,翻譯佛經,曾奉詔撰《晉書》。《隋書·經籍志》、《晉書》錄有《謝靈運集》等14種。 

謝靈運其它诗文

《善哉行》

謝靈運 〔南北朝〕

陽穀躍升。

虞淵引落。

景曜東隅。

晼晚西薄。

三春燠敷。

九秋蕭索。

涼來溫謝。

寒往暑卻。

居德斯頤。

積善嬉謔。

陰灌陽叢。

凋華墮萼。

歡去易慘。

悲至難鑠。

擊節當歌。

對酒當酌。

鄙哉愚人。

戚戚懷瘼。

善哉達士。

滔滔處樂。

复制

《道路憶山中詩》

謝靈運 〔南北朝〕

采菱調易急,江南歌不緩。

楚人心昔絕,越客腸今斷。

斷絕雖殊念,俱為歸慮款。

存鄉爾思積,憶山我憤懣。

追尋棲息時,偃臥任縱誕。

得性非外求,自已為誰纂。

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

濯流激浮湍,息陰倚密竿。

懷故叵新歡,含悲忘春暖。

淒淒明月吹,惻惻廣陵散。

殷勤訴危柱,慷慨命促管。

复制

《入彭蠡湖口》

謝靈運 〔南北朝〕

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

《登江中孤嶼》

謝靈運 〔南北朝〕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

雲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象崑山姿,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

《山家詩》

謝靈運 〔南北朝〕

中為天地物,今為鄙夫有。

复制

《登上戍石鼓山詩》

謝靈運 〔南北朝〕

旅人心長久。

憂憂自相接。

故鄉路遙遠。

川陸不可涉。

汩汩莫與娛。

發春托登躡。

歡願既無並。

戚慮庶有協。

極目睞左闊。

回顧眺右狹。

日末澗增波。

雲生嶺逾疊。

白芷競新苕。

綠苹齊初葉。

摘芳芳靡諼。

愉樂樂不爕。

佳期緬無像。

騁望誰雲愜。

复制

《種桑詩》

謝靈運 〔南北朝〕

詩人陳條柯。

亦有美攘剔。

前修為誰故。

後事資紡績。

常佩知方誡。

愧微富教益。

浮陽騖嘉月。

藝桑迨閒隙。

疏欄發近郛。

長行達廣埸。

曠流始毖泉。

湎塗猶跬跡。

俾此將長成。

慰我海外役。

复制

《游赤石進帆海詩》

謝靈運 〔南北朝〕

首夏猶清和。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

況乃陵窮髮。

川後時安流。

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

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

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

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

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

終然謝天伐。

复制

《贈從弟弘元詩》

謝靈運 〔南北朝〕

毖彼明泉,馥矣芳荑。揚曄神皋,澄清靈溪。灼灼吾秀,徽美是諧。

譽必德昭,志由業棲。

憩鳳於林,養龍在泉。舍潛就躍,假雲翔天。飪以味變,台以明宣。

言辭戚朝,聿來鼎藩。

昔爾同事,謂予偕征。暌合無朕,聚散有情。我端北署,子騰南溟。

申非授乖,飲淚淒聲。

緬邈荊巫,杳翳江湍。三千既曠,繇役實難。想像微景,延佇音翰。

因雲往情,感風來嘆。

寢處燕說,指辰忌薄。仳離未幾,節至採獲。靜念霜繁,長懷景落。

人道分慮,前期靡托。

視聽易狎,沖用難本。違真一差,順性誰卷。顏子悔傷,蘧生化善。

心愧雖厚,行迷未遠。平生結誠,久要罔轉。警掉候風,側望雙反。

复制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詩》

謝靈運 〔南北朝〕

山行非前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盈缺。

捫壁窺龍池,攀枝瞰乳穴。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閉。

巒隴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复制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 其一 魏太子》

謝靈運 〔南北朝〕

百川赴巨海,眾星環北辰。照灼爛霄漢,遙裔起長津。

天地中橫潰,家王拯生民。區宇既滌盪,群英必來臻。

忝此欽賢性,由來常懷仁。況值眾君子,傾心隆日新。

論物靡浮說,析理實敷陳。羅縷豈闕辭,窈窕究天人。

澄觴滿金罍,連榻設華茵。急弦動飛聽,清歌拂梁塵。

莫言相遇易,此歡信可珍。

复制

《作離合詩》

謝靈運 〔南北朝〕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懷繾綣,口脈情亦傷。

劇哉歸遊客,處子忽相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