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 / 谢朓 /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拼 译 译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谢朓 〔南北朝〕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译文及注释

译文船与江水背向而行,江水尚知入海为归,人却辞别旧乡而去。水天相接处能够认出返归之船,云雾之中也能分辨江江畔的树林。旅途疲倦,人只能随着江舟的颠簸摇来晃去,这样的孤旅已不是第一次。虽然为得朝廷赏识而高兴,但又怎能比得上遁迹僻远之地的情趣。。世间喧嚣从此远隔,庆幸得到这种机会。虽然没有玄豹深藏远害的资质,但也终于能够隐于南山的雾中。

注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到。宣城,在今安徽宣州市。板桥,板桥浦,在离建康不远的西南方,《文选》李善注引《水经注》:“”水上经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江又北经新林浦。江路:长江的水路。句:写诗人逆水向西南而行。永:长,远。毛传:“永,长。”《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归流:归向大海的江流。骛(wù):通“鹜”,奔驰。如,鹜置,以马疾驰传递。鹜行,疾驰。引申为追求。天际:天边,指江天相接处。归舟:返航的船,这里指归向京城的船。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江树:江边之树。摇摇:.心神不定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毛 传:“摇摇,忧无所愬。” 孔颖达 疏:“《战国策》云: 楚威王 谓 苏秦 曰:寡人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薄。然则摇摇是心忧无所附著之意。”心情恍惚貌。屡:副词,屡空,经常贫乏而一无所有。屡复,多次告白,后用以指贫穷、衣食不继。;禄情:怀恋俸禄。协(xié):会意。从办,从十。办,亦声。协,表示同力。十,表示众多。合起来表示众人同力。本义,和睦;融洽。《书·尧典》:“协和万邦。”传:“合也。沧洲: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三国魏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 ,登箕山 以揖许由 。”嚣(xiāo)尘:亦作“嚻尘”。 喧闹扬尘。《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杨伯峻 注:“嚣,喧闹。尘,尘土飞扬。” 宋 曾巩 《灵岩寺兼简重元长老二刘居士》诗:“更闻雷远相从乐,世道嚣尘岂可干。”,这里指喧嚣的尘世。赏心:.心意欢乐。 南朝 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宋 邵雍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却恐赏心难便来。”令人心情舒畅的事。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刘向《列女传》卷二载,陶答子治陶(古邑名,在今山东)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独抱儿而泣,曰:"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猪)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等待)死耳。"一年后,答子之家果以盗诛。玄豹,颜色黑中带红的豹。此以玄豹为喻,说自己外任宣城,远离京都是非之地,可以全身远害。▲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赏析

诗题如此准确具体地标明了行程和去向,诗人却没有以他那清丽的秀句描绘新林浦的佳景和板桥渡的幽致。诗中展现的是浩渺无涯、东流而去的江水,伫立船首、回望天际的归客,隐隐归舟,离离江树,只如淡墨般的几点,溶化在水天相连的远处。表达了作者倦于行旅的感情,同时也表示愿意远离嚣尘的都城去过隐居的生活,表达出诗人远害避祸的思想。

这是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的春天,谢朓出任宣城太守,从金陵出发,逆大江西行。新林浦、三山都在金陵西南,距京邑不远,宣城也在金陵西南方向,所以首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先点明此行水长路远,正与江水流向相背。江舟向西南行驶,水流向东北奔驰。江水尚知入海为归,人却辞别旧乡而去,这就自然令人对江水东流生出无限思慕:那水流在归海的途中,不也经过地处东北的京邑吗?那正是自己告别不久的故乡呵!此处未作一句情语,仅在人与江水相逆而行的比较中自然流露出深长的愁绪。“永”和“骛”,不但精确地形容了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的不同水速,而且微妙地融进了不同的感情色彩:水流已将抵达它的归宿,所以奔流得那么迅速,人却是背乡而去,而且行程刚刚开始,所以更觉得前路漫无尽头。

离思和归流自然将诗人的目光引到了遥远的天际:“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江面上帆影点点,即将从视野中消逝,但还能认出是归去的船只。再用心辨认,还可以看出,那隐现在天边云雾中的是江畔的树林,而有树之处就是彼岸,就是金陵呵!诗人在这里用清淡的水墨染出了一幅长江行旅图,以“辨”、“识”二字精当地烘托出诗人极目回望的专注神情,则抒情主人公对故乡的无限怀恋也就不言自明了。

出任宣城太守之前,南齐在公元494年一年之内改了三个年号,换了三个皇帝,其中之一是谢朓为之充任中军记室的新安王,在位仅三个月之久。新安王登基时,谢朓连迁骠骑谘议、中书诏诰、中书郎等官职。明帝废新安王自立后,谢朓的前程虽未受影响,但目睹皇帝走马灯似地变换,不能不心有余悸。所以当他第二年出牧宣城时,对京邑固然不无留恋,不过也很庆幸自己能离开政治斗争的漩涡。此诗后八句就表现了这种复杂的情绪。“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这两句承上启下,巧妙地由前四句眷恋故乡的惆怅心情转换为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摇摇”写人随着江舟的颠簸摇来晃去的感觉,以及倦于行旅、思绪恍惚的状态,是传神之笔。不说此次孤身出仕,只说从前孤游已经不止一次,越是强自宽解,便越见出眼前的孤独。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这话虽是指此去宣城既遂了做官的心愿,又合乎隐逸的幽趣,却也精炼地概括了诗人一生感激皇恩、安于荣仕和远隔嚣尘、畏祸全身这两种思想的矛盾。魏晋以后,朝隐之风逐渐兴盛,调和仕隐的理论在士大夫中也很流行。晋王康琚甚至说:“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反招隐诗》),但将热衷利禄之心和遁迹沧洲之意这两种本来相互排斥的生活情趣如此轻巧而直截了当地统一起来,“沧洲趣”便更像是为“怀禄情”所涂上的一层风雅色彩,只是徒然显示了诗人志趣的平庸而已。

好在谢朓厌恶尘俗嘈杂的感情还是真挚的:“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当然这种赏心乐事充其量不过是公务之暇逍遥吟咏的散淡生活,并非真正的避世远遁,然而终究可以离开那烦嚣的是非之地,幽栖远害。所以末二句说:“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结尾一典多用,精当巧妙。诗人是说自己虽无玄豹的姿质,不能深藏远害,但此去宣城,亦与隐于南山雾雨无异;从典故的含义看,“玄豹姿”又借喻自己身为一郡之守,虽无美政德行,未必能使一郡大治,但也深知爱惜名誉,决不会做陶答子那样的贪官污吏,弄得家富国贫。

所以字面意义是借出仕外郡之机隐遁远祸,典故含义又是指以淡泊心境处理政务,这就借一个典故包罗了“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的两重旨趣,更深一层地阐明了自己以仕为隐的处世之道和以隐为仕的治政之法。结尾不但扣住赴宣城为郡守的正题,而且字面形象与首句“江路西南永”照应,令人在掩卷之后,仿佛看到诗人乘舟向着西南漫漫的江路缓缓前去,隐没在云遮雾绕的远山深处。

这首诗情景分咏,又相互映衬。前半首写江行所见之景,又暗含离乡去国之情;后半首直写幽栖远害之想,也是自我宽解之词。胸中重重丘壑,尽以“闲旷之情迢递出之”(《采菽堂古诗选》),因此结构完整,思致含蓄,语言清淡,情味旷逸,堪称谢朓山水诗中的上乘之作。▲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48-850页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 创作背影

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的春天,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江西行。诗人因得到朝廷赏识得意来到远离世间喧嚣之地而感到高兴,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48-850页

谢朓

作者: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谢朓其它诗文

《奉和竟陵王同沈右率过刘先生墓诗》

谢朓 〔南北朝〕

嘉树因枝条,琢玉良可宝。

若人陵曲台,垂帷茂渊道。

善诱宗学原,鸣钟霁幽抱。

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

岁晚结松阴,平原乱秋草。

不有至言扬,终滞西山老。

复制

《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谢朓 〔南北朝〕

去国怀丘园,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閒帷,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故山芝未歇。

复制

《冬绪羁怀示萧谘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谢朓 〔南北朝〕

去国怀丘园。

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

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

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闲帷。

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

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

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

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

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

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

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

故山芝未歇。

复制

《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三 钧天曲》

谢朓 〔南北朝〕

高宴颢天台,置酒迎风观。

笙镛礼百神,钟石动云汉。

瑶堂琴瑟惊,绮席舞衣散。

威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已庆明庭乐,讵惭南风弹。

复制

《齐雩祭歌 送神 三》

谢朓 〔南北朝〕

警七曜。

诏八神。

排阊阖。

渡天津。

复制

《郡内高斋閒望答吕法曹诗》

谢朓 〔南北朝〕

结构何迢遰,旷望极高深。

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

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

已有池上酌,复此风中琴。

非君美无度,孰为劳寸心。

惠而能好我,问以瑶华音。

若遗金门步,见就玉山岑。

复制

《隋王鼓吹曲十首 其六 校猎曲》

谢朓 〔南北朝〕

凝霜冬十月,杀盛凉飙衰。

原泽旷千里,腾骑纷往来。

平罝望烟合,烈火从风回。

殪兽华容浦,张乐荆山台。

虞人昔有谕,明明时戒哉。

复制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

谢朓 〔南北朝〕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江上曲》

谢朓 〔南北朝〕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

《同沉右率诸公赋鼓吹曲名 临高台》

谢朓 〔南北朝〕

千里常思归。

登台临绮翼。

纔见孤鸟还。

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

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

嗟此故乡忆。

复制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诗》

谢朓 〔南北朝〕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酬王晋安德元诗》

谢朓 〔南北朝〕

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桔柚,宁知鸿雁飞。

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闱。

怅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

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

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