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袁枚 / 景泰陵
拼

《景泰陵》

袁枚 〔清代〕

雨帝當年一曲闌,西山藁葬草漫漫。目夷守國才何大,叔武迎君事本難。

金鎖門高星象動,玉連環小淚珠乾。阿兄南內如嫌冷,五國城中雪更寒。

复制

景泰陵 - 賞析

袁枚

作者: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袁枚其它诗文

《題柳如是畫像》

袁枚 〔清代〕

生綃一幅紅妝影,玉貌珠冠方綺領。

眼波如月照人間,欲奪鸞篦須絕頂。

懷刺黃門悔誤投,遺珠草草尚書收。

黨人碑上無雙士,夫婿班中第一流。

絳雲樓閣起三層,紅豆花枝枯復生。

班管自稱詩弟子,佛香同事古先生。

勾欄院大朝廷小,紅粉情多青史輕。

扁舟同過黃天盪,梁家有個青樓樣。

金鼓親提妾亦能,爭奈江南不出將。

一朝九廟煙塵起,手握繩刀勸公死。

百年此際曷歸乎?萬論如今都定矣。

可惜尚書壽正長,丹青攘與柳枝娘。

复制

《春晴》

袁枚 〔清代〕

今歲天公大有情,一冬無雪又春晴。

紅梅但覺飛香久,綠草何曾借雨生。

雙燕翅如迎曉日,百花心更望清明。

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

复制

《題沈凡民蘭亭卷子 其二》

袁枚 〔清代〕

浮生難挹魯靈光,風義羊求事渺茫。

兩晉書亡王內史,六朝人剩沈東陽。

金仙次第辭西漢,宮女憑誰說上皇。

惆悵鍾期來海畔,斷琴彈落一天霜。

复制

《黃生借書說》

袁枚 〔清代〕

黃生允修借書。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

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

」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

有張氏藏書甚富。

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

其切如是。

故有所覽輒省記。

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捲軸。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為一說,使與書俱。

《箴作詩者》

袁枚 〔清代〕

倚馬休夸速藻佳,相如終竟壓鄒枚。

物須見少方為貴,詩到能遲轉是才。

清角聲高非易奏,優曇花好不輕開。

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處來。

复制

《卓筆峰》

袁枚 〔清代〕

孤峰卓立久離塵,四面風雨自有神。

絕地通天一支筆,請看依傍是何人!

复制

《過鄴下吊高神武》

袁枚 〔清代〕

唱罷陰山《敕勒歌》,英雄涕淚老來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條侯殺賊戈。

六鎮華夷傳露布,九龍風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萬馬過。

复制

《再題賈太傅祠》

袁枚 〔清代〕

一別先生五十年,洛陽年少也華顛。自憐枉受吳公薦,白首重來意惘然。

复制

《大龍湫之瀑》

袁枚 〔清代〕

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煙。

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難分焉。

复制

《游黃山記》

袁枚 〔清代〕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畢,遂浴黃山之湯泉。泉甘且冽,在懸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從此山徑仄險,雖兜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慣負客者,號海馬,可用也。」引五六壯佼者來,俱手數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復作襁褓兒耶?初猶自強,至憊甚,乃縛跨其背。於是且步且負各半。行至雲巢,路絕矣,躡木梯而上,萬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猶披重裘擁火。雲走入奪舍,頃刻混沌,兩人坐,辨聲而已。散後,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於東,身仆於西,頭向於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與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長,大十圍,高無二尺也。他松類是者多,不可勝記。晚,雲氣更清,諸峰如兒孫俯伏。黃山有前、後海之名,左右視,兩海並見。

  次日,從台左折而下,過百步雲梯,路又絕矣。忽見一石如大鰲魚,張其口。不得已走入魚口中,穿腹出背,別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頂,與蓮花、天都二峰為三鼎足,高相峙。天風撼人,不可立。晚至獅林寺宿矣。趁日未落,登始信峰。峰有三,遠望兩峰尖峙,逼視之,尚有一峰隱身落後。峰高且險,下臨無底之溪,余立其巔,垂趾二分在外。僧懼,挽之。余笑謂:「墜亦無妨。」問:「何也?」曰:「溪無底,則人墜當亦無底,飄飄然知泊何所?縱有底,亦須許久方到,盡可須臾求活。」僧人笑。

  次日,登大小清涼台。台下峰如筆,如矢,如筍,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戲將武庫兵仗布散地上。食頃,有白練繞樹,僧喜告曰:「此雲鋪海也。」初濛濛然,鎔銀散綿,良久渾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類大盤凝脂中有筍脯矗現狀。俄而離散,則萬峰簇簇,仍還原形。余坐松頂,苦日炙,忽有片雲起為蔭遮。方知雲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門觀落日,草高於人,路又絕矣。喚數十夫芟夷之而後行。東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間鶻突數十峰,類天台瓊台。紅日將墜,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被風掀落;不能襪,被水沃透;不敢杖,動陷軟沙;不敢仰,慮石崩壓。左顧右睨,前探後矚,恨不能化干億身,逐峰皆到。當「海馬」負時,捷若猱猿,衝突急走,千萬山亦學人棄,狀如潮湧。俯視深阬、怪峰,在腳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慄無益。若禁緩之,自覺無勇。不得已,託孤寄命,憑渠所往,黨此身便已羽化。

  《淮南子》有「膽為雲」之說,信然。

  初九日,從天柱峰後轉下,過白沙矼,至雲谷,家人以肩輿相迎。計步行五十餘里,人山凡七日。

复制

《起早》

袁枚 〔清代〕

起早殘燈在,門關落日遲。

雨來蟬小歇,風到柳先知。

借病常辭客,知非又改詩。

蜻蜓無賴甚,飛滿藕花枝。

复制

《行役雜詠 其一》

袁枚 〔清代〕

男兒年二十,漸衰珠玉顏。況乃遠行役,風霜悴其間。

飲酒未及醉,坐看白石還。所著一尺高,不供史家刪。

勉旃崇節業,銀管長斑斑。否亦鍊玉液,金骨列仙寰。

生人皆山水,且共耐清閒。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