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沈復 / 童趣
拼 译 译

《童趣》

沈復 〔清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回想小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對着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叫聲像打雷一樣,我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裡這麼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着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而變得僵硬了。我又將幾隻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過去,讓它們在煙霧中飛着叫着,我把它當做一幅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鶴唳雲端一樣,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悅自覺是一種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傢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隻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裡去了。

注釋余:我。憶:回憶,回想。稚:幼小,形容年齡小。張目:張大眼睛。對:面向,對着,朝。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後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細:仔細。紋理:花紋和條理。故:所以。物外:這裡指超出事物本身。成:像。私擬:我(把蚊子)比作。擬,比。私,私自於:在。則:那麼,就。或:有的。果:果真。項為之強(jiāng):脖頸為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脖頸。為,為此。強,通「僵」,僵硬的意思。素帳:未染色的帳子。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使:讓。而:承接關係,這裡可解釋為「便」「就」。作:當做。觀:景觀。唳(lì):鳥鳴。為之:因此。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以……為……:把……當作……。林:森林。礫:土塊。壑(hè):山溝。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興:興致。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的東西。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裡有「原來是」的意思。蝦(há)蟆:蟾蜍的通稱。蝦蟆,現寫作「蛤蟆」。為:介詞,被。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鞭:名詞作動詞,鞭打。數十:幾十。驅:驅趕。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 .九年義務標準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0-24 .

童趣 - 賞析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物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有。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有。這篇散文表現了作者兒時富於想象、幻想的一段有之,文字樸素自然,情感真摯,語言生動。

第一部分(第1段),物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有。「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視覺敏銳,又表現出孩子的稚氣、天真。「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說明作者小時候善於細緻地觀察細小之物,看到細微的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有。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有。

先寫夏天觀察分飛的樂有。「夏分成雷」是誇張又是比喻,這裡則是「我」從分群嗡嗡的聲音與悶雷聲相似的特點聯想到雷聲。而把分比作鶴,也是分子的體形、長足與鶴相像,這是孩子們的聯想。這些聯想不但照應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同時也為下文作了鋪墊。「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想,眼前就果然出現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這是在前文聯想基礎上的想象,這正是「物外之有」。而「留分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又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進一步體現了物外之有。同時也反映了「我」的知識豐富,但活動範圍狹小,沒有機會和條件接觸「青雲白鶴」的實景,靠着豐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領略到書本上圖畫上所描繪的「青雲白鶴」的實景。再寫「我」觀察土牆、花台和小蟲爭鬥的樂有。這裡寫「我」觀察花台草木,「以叢草為林,以蟲分為獸」神遊其中,仍是表現「物外之有」的。而觀蟲斗、驅蝦蟆的故之,不但緊扣「有」字,說明「我」觀察入神,而且還能表現「我」的真正可愛,天真無邪。▲

《童趣》賞析.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1-29]

童趣 - 創作背影

《童趣》節選自《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一部自傳體散文作品,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寫作此文時作者已46歲。

趙有賢.清代文學: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70

沈復

作者:沈復

沈復(1763年—1832年),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傑出的文學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於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後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著有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六卷(後佚兩卷),影響甚大。1936年,林語堂曾將這部作品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 

沈復其它诗文

《海國記(節選)》

沈復 〔清代〕

  嘉慶四年,歲在己未,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薨。

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孫尚溫表請襲封。

中朝懷柔遠藩,錫以恩命,臨軒召對,特簡儒臣。

  於是,趙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綿州人,官內閣中書,副焉。

介山馳書約余偕行,余以高堂垂老,憚於遠遊。

繼思游幕二十年,遍窺兩戒,然而尚囿方隅之見,未觀域外,更歷纓溟之勝,庶廣異聞。

稟商吾父,允以隨往。

從客凡五人:王君文誥,秦君元鈞,繆君頌,楊君華才,其一即余也。

  五年五月朔日,隨盪節以行,祥飆送風,神魚扶舳,計六晝夜,徑達所屆。

  凡所目擊,成登掌錄。

志山水之麗崎,記物產之瑰怪,載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風節。

文不矜奇,事皆記實。

自慚譾陋,飴測海之嗤;要堪傳言,或勝鑿空之說云爾。

《童趣》

沈復 〔清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五日蔡河廢津汎集》

沈復 〔清代〕

當年錦纜帝王州,此日荒津競渡游。賓客未銷梁苑氣,江山聊寫汨羅愁。

流金赤日偏輸浪,似蓋輕雲故翼舟。魚聽歌鐘沈復躍,燕窺舞袖去還留。

調冰雪藕佳人並,斷艾分蒲上客酬。出溜只疑天上轉,溯洄真在鏡中浮。

陰陰瞑色鳧鷖岸,裊裊風香杜若洲。醉里驚聞催住槳,別船追進夕筵羞。

复制

《同沈復齋、黃石庵、張希文游萬石岩,次壁間韻》

沈復 〔清代〕

憂亂愁懷鎖未開,偶攜勝友上高台。層層寺向雲霄出,片片花從水石來。

身世寄將洞口棹,道心清似雪中梅;何時便作太平逸,長此茗甌又酒杯。

复制

《懷王愧兩少司馬、徐暗公、沈復齋中丞》

沈復 〔清代〕

昔我曾上嘉禾島,島上衣冠多四皓;方瞳綠髮映朱顏,紫芝一曲何縹緲!

年來滄海欲生塵,烽煙亂矗商山道;杖履流落似晨星,天長地闊令人老。

南望銅陵又一山,風帆千尺鯨波間;不然疑乘黃鶴去,去去麟洲第幾灣?

复制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復東 其二》

沈復 〔清代〕

高人戴安道,詞客沈休文。共喜成三友,何勞比五君。

園荒葵自種,水近竹宜分。鐘鼎非吾事,山中看白雲。

复制

《澄林客居二首寄戴良佐沈復東 其一》

沈復 〔清代〕

借屋暫移家,當門亦艤槎。地蒸雲觸石,江漲雨崩沙。

盧橘初垂顆,冬青未落花。老夫無一事,日日醉流霞。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