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曾國藩 / 溫甫讀書城南寄示二首
拼

《溫甫讀書城南寄示二首》

曾國藩 〔清代〕

十年長隱南山霧,今日始為出岫雲。

事業真如移馬磨,羽毛何得避雞群。

求珠采玉從吾好,秋菊春蘭各自芬。

嗟我蹉跎無一用,塵埃車馬日紛紛。

复制
曾國藩

作者: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其它诗文

《題彭旭詩集後即送其南歸 其二》

曾國藩 〔清代〕

大雅淪正音,箏琶實繁響。

杜韓去千年,搖落吾安放。

涪叟差可人,風騷通肸蠻。

造意追無垠,琢辭辨倔強。

伸文揉作縮,直氣摧為枉。

自仆宗涪公,時流頗忻向。

女復揚其波,拓茲疆宇廣。

大道辟榛蕪,中路生罔兩。

孱夫阻半途,老大迷歸往。

要當志千里,未宜局尋丈。

古人已茫茫,來者非吾黨。

並世求人難,勉旃各慨慷。

复制

《憶弟二首》

曾國藩 〔清代〕

無端繞室思茫茫,明月當天萬瓦霜。

可惜良宵空兀坐,遙憐諸弟在何方。

紛紛書帙誰能展,艷艷燈花有底忙?

出戶獨吟聊妄想,孤雲斷處是家鄉。

复制

《漫與》

曾國藩 〔清代〕

今日今時吾在茲,我兄我弟倘相思。

微官冷似支床石,去國情如失乳兒。

見慣浮雲渾欲語,漫成詩句未須奇。

徑求名酒一干科,轟醉王城百不知。

复制

《答李生》

曾國藩 〔清代〕

我年廿四登鄉貢,始與劉蓉相追陪。

延津雙創忽會合,深夜掛壁鳴風雷。

勛名自謂凌管樂,文采何曾怯鄒枚。

豈知羲和鞭日月,頭上光陰火急催。

老劉偃素不稱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雖置身霄漢上,器小僅濟瓶與罌。

立朝本非汲黯節,媚世又無張禹才。

似驢非驢馬非馬,自增形影良可咍。

囗天廣殿棵雲開,飛房結構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土,焉知吞國有顏回。

李生年少風骨峻,驍騰汗血龍所服。

平地一朝能九例,欲與老劉爭崔克。

萬里辭家來從我,如金受治玉受錘。

所輪只有一心喻,獻璞翻為兩足災。

世上升沉日子變,得失於我有何哉!

朝來告別問何往,迎婦塞外調高洪。

長安自是別離海,新婚便作錦繡堆。

離情吉語議消說,新詩抄句千瓊瑰。

我有一言生聽取,冰案乃為福之媒。

富貴綺羅遭鬼瞰,憂患可以堅筋骸。

陳平終非貧賤客,王章莫忘辛苦懷。

邊關十月雪融天,勸生為我盡一杯。

复制

《六月二十八日大雪馮君樹堂周君荇農郭君筠仙方以試事困於場屋念此殆非所堪詩以調之》

曾國藩 〔清代〕

黑雲壓城真欲摧,銀河倒瀉天如篩。我巢倉皇變澤國,嗟爾三子嘻可咍。

孔鸞欲爭雁鶩食,貪饕豈得逃天災。矮檐埤危小於盎,拳曲裁足容頸腮。

上雨旁風忽衝突,蟄蟲有戶安能壞。脫屨漂流不可覓,筆床茶臼何有哉。

馮君枯坐但閉目,急溜灑面不曾開。周侯仰天得畫本,倚牆絕叫添喧豗。

郭生耐寒苦索句,飢腸內轉鳴春雷。卻笑群兒薄心膽,瑟縮啾唧良足哀。

丈夫守身要倔強,雖有艱阸無愁猜。我今高臥舒兩膝,深檐大棟何恢恢。

白日鼾聲答雷雨,殘滴初歇清夢回。甘眠美食豈非慶,又聞逸樂生禍胎。

數君健強齒尚未,正可磨練筋與脢。明朝日晴各轉斗,老羆戰罷還歸來。

為君廣沽軟腳酒,泥污不洗且銜杯。

复制

《丁未六月七日考試漢教習試院作二首》

曾國藩 〔清代〕

潭潭深院鐍扃牢,闕日濕雲作鬱陶。

薄茗何曾解消渴?纖絺便欲等重飽。

高堂燕息尚如此,矮屋蜂屯毋已勞!得失升沉紛滿眼,世間人事等牛毛。

复制

《送舒伯魯》

曾國藩 〔清代〕

神駒秉清峻,墮地凌無前。

男兒志萬里,亦在華妙年。

舒生吾楚俊,結髮疲丹鉛。

內外承嘉蔭,托根魁斗躔。

迎婦范陽府,結客彌幽燕。

遂來窟京輦,滿月彎鳴弦。

謂言抬高第,如攝床頭錢。

人事有奇偶,虎鼠非吾權。

文章不試媚,例為時世捐。

芝蘭合鋤刈,朝菌香徹天。

可憐壯夫志,摧撼終不遷。

時時造我闥,屏慮商詩篇。

高吟動厚地,幽思縋重淵。

維桑古有敬,況此接才賢。

昨來忽告別,歸意何翩翩!寢門流定省,肯為世網牽?一鳴不稱意,脫去如鷹鸇。

趙孟等閒事,難者參與春。

馬走合此間,歲月逐風頗。

謀歸百不勇,送女聊自鐫。

复制

《卷四·集部》

曾國藩 〔清代〕

  楚辭第一(《楚辭》兼有屈、宋、楊、劉諸人作,義例實是總集,但從前著錄,皆自為一類,冠於別集之前,今仍舊例。)

  《楚辭補註》十七卷。(漢王逸注。宋洪興祖補。汲古閣毛表校本。《楚辭章句》十七卷,大小雅堂刻本,止王注。)

  《楚辭集注》八卷,《辨證》二卷,《後語》六卷。(宋朱子。明成化吳氏刻本,明閔刻本無《辨證》、《後語》。)

  《離騷集傳》一卷。(宋錢杲之。知不足齋本,《龍威秘書》本。)

  《離騷草木疏》四卷。(宋吳仁傑。知不足齋本,《龍威》本。)

  《離騷草木疏辨證》四卷。(祝德麟。自刻本。)

  《山帶閣楚辭注》六卷,《餘論》二卷,《楚辭說韻》一卷。(蔣驥。通行本。)

  《屈宋古音義》三卷。(明陳第。《學津》本。)

  《天問補註》一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右楚辭類別集第二(漢魏六朝舉隋唐著錄原有專集之名者,其後人採集者,具

  在百三家集中,不及。唐至明舉最著而單行者。國朝人除詩文最著數家外,舉其說理紀事、考證經史者。)

  《蔡中郎集》六卷。(漢蔡邕。聊城楊氏仿宋本,附《獨斷》二卷。通行三本皆遜此本。嚴可均《校補蔡中郎集》十四卷、錄一卷,未刊。)

  《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漢諸葛亮。《附錄》二卷,《諸葛故事》五卷。張澍編。沔縣祠堂本。)

  《曹子建集》十卷。(魏曹植。明仿宋刻附《音義》本,明安氏活字版本,漢陽朝宗書室活字版本。)

  《嵇中散集》十卷。(魏嵇康。明黃省曾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衡集》十卷。(晉陸機。《二十名家集》本。)

  《陸士龍集》十卷。(晉陸雲。《二十名家集》本。)

  《陶淵明文集》十卷。(晉陶潛。汲古閣仿宋大字本,何氏成都刻翻毛本。)

  《陶靖節詩注》四卷。(宋湯漢注。拜經樓校本。)

  《鮑參軍集》十卷。(宋鮑照。明朱應登刻本。)

  《謝宣城集》五卷。(齊謝朓。拜經樓校本。)

  《昭明太子集》六卷。(梁蕭統。明葉紹泰編刻《蕭梁文苑》本。)

  《江文通集》四卷。(梁江淹。梁賓校刻本。)

  《江文通集匯注》十卷。(明胡之驥注。刻本。)

  《何水部集》一卷。(梁何遜。明張紘刻本。)

  《庾子山集注》十六卷。(周庾信。倪璠注。通行本。)

  《徐孝穆集箋注》六卷。(陳徐陵。吳兆宜注。原刻本,阮氏困學書屋重刻本。吳亦有庾注,倪行吳廢。)

  以上漢、魏、六朝《初唐四傑集》。(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通行本。《王子安集》十六卷,《盈川集》十卷,《盧昇之集》七卷,《附錄》一卷,《駱丞集》四卷。)

  《駱丞集》四卷。(顧廣圻校。秦恩復刻本。合李元賓、呂衡州為《三唐人集》。)

  《駱賓王集》十卷。(顧之逵小讀書堆校刻足本。)

  《駱臨海集注》十卷。(陳熙晉注。原刻本。)

  《陳伯玉文集》三卷,《詩集》二卷。(唐陳子昂。楊國楨輯刻本。明新都楊春刻本,雖依舊本題十卷,未足,此本搜輯較多,亦不盡。)

  《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唐張說。聚珍版輯補本,福本。)

  《曲江集》二十卷。(唐張九齡。通行祠堂本不善。)

  《李北海集》六卷,《附錄》一卷。(唐李邕。明崇禎庚辰刻本。)

  《李太白集》三十卷。(唐李白。繆曰芑仿宋本。)

  《李太白集注》三十六卷。(王琦注。通行本。)

  《杜詩詳註》二十五卷,《附編》二卷。(唐杜甫。仇兆鰲注。通行本。)

  《杜詩鏡銓》二十卷。(楊倫注。)《杜文註解》二卷。(張溍注。成都合刻本。杜詩注本太多,仇、楊為勝。)

  《王右丞集注》二十八卷。(唐王維。趙殿成注。乾隆二年刻本。)

  《孟襄陽集》三卷。(唐孟浩然。汲古閣本,明閔齊伋刻本,又明刻本四卷。)

  《元次山集》十二卷。(唐元結。刻本。明湛若水校本十卷。)

  《顏魯公》。(《內集》十二卷,《外集》八卷,《書評》十卷。唐顏真卿。黃本驥編輯。三長物齋本,聚珍本、福本止十七卷,較黃本少文四十四首及年譜。)

  《劉隨州集》十卷,《補遺》一卷。(唐劉長卿。席氏本。)

  《錢考功集》十卷。(唐錢起。席氏本。)

  《韋蘇州集》十卷。(唐韋應物。項絪翻刻宋本,席啟寓編刻《唐百家詩》本,汲古閣本後有《拾遺》一卷。)

  《毗陵集》二十卷。(唐獨孤及。亦有生齋校刻本。)

  《李君虞集》二卷。(唐李益。席氏本。張澍有輯本,未刊。)

  《華陽集》三卷,附顧非熊詩一卷。(唐顧況。明姚士粦輯。顧端刻本,席氏本。)

  《權文公集》五十卷。(唐權德輿。嘉慶間校刻足本,明嘉靖辛丑劉大謨刻本止十卷。)重刻。(《東雅堂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點勘》。唐韓愈。宋廖瑩中輯注。蘇州翻刻本。陳景雲點勘。明徐氏東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韓文考異》十卷。(宋方崧卿舉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編《韓文考異正集》、《外集》、《遺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書。)

  《昌黎詩箋注》十一卷。(顧嗣立補註。秀野草堂原刻本,吳廷榕重刻本。)

  《昌黎詩增注證訛》十一卷。(黃鉞。家刻本。)

  《朱墨本昌黎詩注》十一卷。(怡刻本。)

  《編年昌黎詩注》十二卷。(方世舉。雅雨堂本。)

  《韓集點勘》四卷。(陳景雲。《文道十書》本。重刻《五百家注韓集》四十卷,乾隆甲辰富氏仿宋本,雖遜東雅堂本,雕印尚好。)

  《柳集》(四十五卷,《龍城錄》二卷,《外集》二卷,《附錄》二卷,《集傳》一卷。唐柳宗元。明嘉靖郭雲鵬重刻宋本,天啟壬戌柳氏再刻本。廷桂永州新刻本,附《年譜》,無《龍城錄》。陳景雲《柳集點勘》四卷,未刊。)

  《柳河東集輯注》(四十五卷,《外集》五卷,附錄揚子注《龍城錄》一卷。

  明蔣之翹輯。楊廷理刻本。此本通行,宋人《柳文音辯五百家注》,已括此書內。)

  《劉賓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劉禹錫。《正集》通行本,《外集》傳鈔本。)

  《呂衡州集》十卷。(唐呂溫。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張司業集》八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唐張籍。席氏《唐百家詩》本,明萬曆張尚儒刻本八卷。)

  《皇甫持正集》六卷。(唐皇甫湜。汲古閣本。)

  《李文公集》十八卷。(唐李翱。汲古閣本。)

  《歐陽行周》集十卷。(唐歐陽詹。明萬曆丙午刻本,明閔刻本八卷。)

  《李元賓文編》三卷,《外編》二卷,《補》一卷。(唐李觀。顧校秦刻足本,粵雅堂重刻本。)

  《孟東野集》十卷。(唐孟郊。席氏本,汲古閣本,明閔刻本。)

  《玉川子詩注》五卷。(唐盧仝孫之騄注。自刻本。)

  《長江集》十卷,《附錄》一卷。(唐賈島。席氏本,汲古閣本。)

  《李長吉歌詩》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賀。王琦匯解。通行本。)

  《樊紹述集注》二卷。(唐樊宗師。孫之騄注。自刻本。)

  《王司馬集》八卷。(唐王建。胡介祉校刻本,席氏本十卷,汲古閣本。)

  《沈下賢集》十二卷。(唐沈亞之。明萬曆丙午刻本。罕見。)

  《會昌一品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唐李德裕。明天啟吳興茅氏刻本,明袁州刻本止十四卷。)

  《元氏長慶集》六十卷,《補遺》六卷。(唐元稹。)

  《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唐白居易。明元白合刻通行本。)

  《白香山詩集》四十卷,附錄年譜一卷。(汪立名編校。一隅草堂刻本。)

  《姚少監詩集》十卷。(唐姚合。汲古閣本,席氏本。)

  《樊川文集注》二十卷,《外集》一卷,《別集》一卷。(唐杜牧。馮集梧注。原刻本。)

  《玉溪生詩詳註》三卷。(唐李商隱。馮浩注。原刻本。勝於朱鶴齡、姚培謙注本。)

  《樊南文集詳註》八卷。(同上。勝於徐樹谷、徐炯箋注本。)

  《樊南文集補編》十二卷。(今人。清河刻本。)

  《溫飛卿集箋注》九卷。(唐溫庭筠。顧予咸、顧嗣立注。秀野草堂本。)

  《丁卯集》二卷,《續集》二卷,《續補》一卷,《集外遺詩》一卷。(唐許渾。席氏《百家唐詩》足本。)

  《文泉子集》一卷。(唐劉蛻。別下齋本。)

  《孫可之集》十卷。(唐孫樵。汲古閣本。)

  《麟角集》一卷。(唐王棨。知不足齋本。)

  《皮子文藪》十卷。(唐皮日休。明正統庚辰袁氏刻本。)

  《笠澤叢書》四卷,《補遺》一卷。(唐陸龜蒙。仿宋刻本。)

  《笠澤叢書》七卷,《補遺》一卷,《附考》一卷。(許槤編。刻本。)

  《甫里集》二十卷。(唐陸龜蒙。明萬曆乙卯許自昌刻足本。)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唐司空圖。席氏本。)

  《韓內翰別集》一卷。(唐韓偓。汲古閣本。別有《香奩集》三卷,《四庫著錄》本刪去。)

  《黃御史集》十卷,《附錄》一卷。(唐黃滔。明崇禎刊本。)

  《羅昭諫集》八卷。(唐羅隱。張瓚輯刻本。)

  《讒書》五卷。(唐羅隱。拜經樓校本。)

  《禪月集》二十五卷,《補遺》一卷。(蜀釋貫休。汲古閣本,《金華叢書》本。)

  《浣花集》十卷,《補遺》一卷。(蜀韋莊。汲古閣本,席氏本。)

  《桂苑筆耕》二十卷。(唐高麗人崔致遠。朝鮮刻本,海山仙館本。)

  (汲古閣《三唐人文集》、《三唐人詩》、《五唐人集》、《六唐人集》、《八唐人集》、《唐三高僧詩》之屬。明劉雲份刻《十三唐人詩集》、《八劉詩》之屬。國朝席啟寓刻《唐詩百名家集》,雖匯刻,多單行。)

  以上唐至五代(唐之詩家,如高適、岑參之類,文家如李華、蕭穎士之類,今無單行本,詳《全唐詩》、《文》中。)

  《騎省集》三十卷。(宋徐鉉。明有刻本,今不可見。在南唐以前所作,已收入《全唐文》,合入宋以後作者,止有傳鈔本。鉉為北宋初文學之最,故舉其名。)

  《河東集》十五卷,《附錄》一卷。(柳開。國朝人校刻本。)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七卷。(宋王禹偁。聚珍本,福本,平陽趙氏刻本無《外集》。)

  《武夷新集》二十卷,附《西崑酬唱集》。(宋楊億。祝氏留香室刻本。

  《西崑酬唱集》,亦刻《浦城遺書》。)

  《和靖詩集》四卷。(宋林逋。吳調元校刻本。)

  《宋元憲集》四十卷。(宋宋庠。聚珍本,福本。)

  《宋景文集》六十二卷,《補遺》二卷,《附錄》一卷。(宋宋祁。聚珍本,福本。)

  《文恭集》五十卷,《補遺》一卷。(宋胡宿。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補編》五卷。(宋范仲淹。通行本。近范氏後裔以《範文正》及《范忠宣集》合刻。)

  《河南集》二十七卷。(宋尹洙。長洲陳氏校刻本。)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宋蔡襄。國朝人校刻本。)

  《蘇學士集》十六卷。(宋蘇舜欽。宋犖校刻本,震澤徐氏刻本。)

  《華陽集》六十卷,《附錄》十卷。(宋王珪。聚珍本,福本。)

  《司馬文正集》八十卷。(宋司馬光。劉繩遠刻乾隆修補本,陳宏謀刻本附《年譜》,翻刻本。)

  《旴江集》三十七卷,年譜一卷,《外集》三卷。(宋李覯。明李贊重編刻本,江西祠堂本。)

  《公是集》五十四卷。(宋劉敞。聚珍本,福本。)

  《彭城集》四十卷。(宋劉攽。聚珍本,福本。)

  《元豐類稿》五十卷。(來曾鞏。顧崧齡刻本。)

  《宛陵集》六十卷,《附錄》五卷。(宋梅堯臣。震澤徐氏刻本,又梁中孚刻本。)

  《文忠集》一百五十三卷,《附錄》五卷。(宋歐陽修。歐陽衡編刻本。)

  《蘇老泉先生集》二十卷,《附錄》二卷。(宋蘇洵。邵仁泓刻本。原名《嘉祐集》。)

  《東坡七集》一百一十卷。(宋蘇軾。《前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製集》十卷,《外製》附《樂語》三卷,《應詔集》十卷,《續集》十二卷。明成化四年江西布政司重刻宋本,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又重刻,此本為最古。又《大全集本》一百三十卷,分體編次,易於檢尋,明刻今刻多有。)

  《欒城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應詔集》十二卷。宋蘇轍。明刻本。右三集近人合刻本,不善。)

  《蘇詩合注》五十卷,《附錄》五卷。(馮應榴注。自刻本。蘇詩,宋施元之《注》最有名,查慎行《補註》亦善。馮、王、翁三《注》更詳備。)

  《蘇詩編注集成》。(《總案》四十五卷,《詩》四十六卷,《雜綴》一卷。

  王文誥注。自刻本。馮詳事實,王兼論詩。)

  《蘇詩補註》八卷。(翁方綱注。《蘇齋叢書》本,粵雅堂本。)

  《斜川集》六卷,《附錄》上下二卷。(宋蘇過。四庫館輯。趙懷玉校刻本,知不足齋本。附《三蘇集》本不善。)

  《臨川集》一百卷。(宋王安石。明嘉靖三十九年何氏翻宋本,萬曆再刻本。)

  王荊公詩注五十卷。(宋李壁注。張宗松清綺齋校刻本。)

  《山谷》。(《內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別集》二十卷,詞一卷,簡尺二卷,年譜三卷。宋黃庭堅。聚珍本,福本。)

  《山谷》。(《內集注》二十卷,宋任淵。《外集注》七卷,宋史容。《別集注》二卷,《外集補》四卷,年譜十四卷。宋史季溫。翁方綱校刻本,聚珍本無末二種。)

  《後山集》二十四卷。(宋陳師道。趙鴻烈學稼山莊刻本。)

  《後山詩注》十二卷。(宋陳師道。宋任淵注。聚珍本,福本。)

  《柯山集》五十卷。(宋張耒。聚珍本,福本。)

  《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長短句》三卷。宋秦觀。明李之藻刻乾隆修補本,道光丁酉高郵重刻本,改並二十卷,《補遺》一卷,附《年譜》。)

  《雞肋集》七十卷。(宋晁補之。明崇禎刻本。《李廌濟南集》八卷,《四庫傳鈔》本,無刻本。秦、黃、張、晁、陳、李諸家文,有《蘇門六君子文鈔》七十卷,明崇禎韓氏刻本。)

  《西台集》二十卷。(宋畢仲游。聚珍本,福本。)

  以上北宋《李忠定公集》卷。(宋李綱。活字本,通行本。原名《梁溪集》。)

  《浮溪集》三十六卷。(宋汪藻。聚珍本,福本。)

  《石林居士建康集》八卷。(宋葉夢得。)

  《簡齋集》十六卷。(宋陳與義。聚珍本,福本。)

  《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宋孫覿。明翻宋本止周必大原定十二卷。)

  《茶山集》八卷。(宋曾幾。聚珍本,杭本,福本。)

  《文定集》三十四卷。(宋汪應辰。聚珍本,福本。)

  《朱子大全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朱子。蘇方炳刻本。《朱子古文》卷,貴陽官本。)

  《雪山集》十六卷。(宋王質。聚珍版輯本,福本。)

  《周益公大全集》二百五卷。(宋周必大。)

  《止齋文集》五十一卷,《附錄》一卷。(宋陳傅良。陳用光重刻本。)

  《攻媿集》一百一十二卷。(宋樓鑰。聚珍版刪定本,福本。)

  《盤洲集》八十卷。(宋洪适。洪氏家刻本,宜黃黃氏刻本。)

  《浪語集》三十五卷。(宋薛士龍。止見傳鈔本,今溫州人議刻。)

  《石湖詩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秀野草堂刻本。南宋四家,《蕭千岩詩集》已佚,尤袤止存《梁溪遺稿》一卷,尤侗輯本。)

  《誠齋集》一百三十卷。(宋楊萬里。乾隆乙卯吉安刻本八十五卷,《函海》刻《詩集》十卷,嘉慶庚申徐氏編刻《詩集》十六卷。)

  《渭南文集》五十卷,《逸稿》二卷,《劍南詩稿》八十五卷。(陸游。汲古閣本。)

  《水心集》二十九卷。(宋葉適。通行本。)

  《水心別集》十六卷。(同上。溫州新刻本,武昌局本。)

  《龍川文集》三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二卷,《札記》一卷。(宋陳亮。同治八年永康應氏刻本,又活字版本,《金華叢書》本。)

  《嚴滄浪集》六卷。(宋嚴羽。明潘氏編刻《宋元名家詩集》本。)

  《白石詩集》一卷,附《詩說》一卷。(宋姜夔。揚州鮑刻本。)

  以上南宋(此外宋人集,若呂陶、劉摯、彭龜年,聚珍本有之。宗澤、呂祖謙,在《金華叢書》內。永嘉四靈,在《南宋群賢小集》內。)

  《拙軒集》六卷。(金王寂。聚珍本,福州、杭州重刻本,又新刻本。趙秉文《滏水集》二十卷,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遺山集》四十卷,《附錄》一卷。(金元好問。張穆校補刻本,又康熙間無錫華氏刻本。)

  《元遺山詩注》十六卷。(施國祁注。原刻本。)

  《剡源集》三十卷,附《札記》一卷。(元戴表元。宜稼堂本。)

  《金淵集》六卷。(元仇遠。聚珍本,杭本,福本。王惲《秋澗集》一百卷,有傳鈔本,無刻本。)

  《牧庵文集》三十六卷。(元姚燧。聚珍本,福本。明劉昌編《中州名賢文表》三十卷,宋犖刻本,內有姚燧文八卷。)

  《清容居士集》五十卷,附《札記》一卷。(元袁桷。宜稼堂本。)

  《道園學古錄》五十卷。(元虞集。通行本。仁壽新刻本六十卷,《仍少文遺稿》八卷。)

  《楊仲宏詩》八卷。(元楊載。留香室刻本。)

  《范德機詩》七卷。(元范梈。)

  《揭曼碩詩》三卷。(元揭傒斯。以上三家集,均汲古閣摘本,又《宋元名家詩集》本。)

  《淵穎集》十二卷,《附錄》一卷。(元吳萊。國朝人校刻本,明嘉靖卓氏刻本。)

  《雁門集》三卷,《集外詩》一卷。(元薩都剌。汲古閣本。)

  《九靈山房集》三十卷。(元戴良。戴殿江家刻本,《金華叢書》本。)

  《鐵崖古樂府注》十六卷。(元楊維楨。卜瀍注。乾隆甲午刻本,西安王氏刻本四卷,無注。)

  以上金元(聚珍本諸集,如張說、宋庠、宋祁、胡宿、王珪、劉敞、劉攽、張耒、畢仲游、汪藻、曾幾、汪應辰、王質、樓鑰、仇遠、姚燧諸家,皆世無刻本,或傳本太略,蒐輯排印者。)

  《宋文憲全集》五十三卷,《卷首》四卷。(明宋濂。嚴榮刻本。)

  《青邱詩集注》十八卷,附《鳧藻集》五卷。(明高啟。金檀注。雍正六年刻本。)

  《遜志齋集》二十四卷。(明方孝孺。明刻本,台州刻本,《乾坤正氣集》本。)

  《懷麓堂集》一百卷。(明李東陽。重刻本。)

  《篁墩集》九十三卷。(明程敏政。明刻本。)

  《空同集》六十六卷。(明李夢陽。明刻本。今多詩集單行。)

  《大復集》三十八卷。(明何景明。河南重刻本。)

  《王文成全書》三十八卷。(明王守仁。明刻本,又通行本亦稱《陽明全集》。)

  《儼山集》一百卷,《續集》十卷,《儼山外集》三十四卷。(明陸深。明刻本。《外集》皆雜著,別行,附此。)

  《升庵全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遺集》卷。(明楊慎。通行本不善。)

  《遵岩集》二十五卷。(明王慎中。明刻本。)

  《荊川集》十二卷。(明唐順之。國初刻本。)

  《滄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明李攀龍。明刻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續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貞。明刻本。胡應麟《少室山人類稿》,今罕見。)

  《震川文集》三十卷,《別集》十卷。(明歸有光。歸氏家刻本。)

  《四溟集》十卷。(明謝榛。明刻本,《盛明百家詩》本。袁凱《海叟集》、邊貢《華泉集》、徐禎卿《迪功集》、高叔嗣《蘇門集》、皇甫汸《司勛集》、皇甫涍《少玄集》,皆明詩家最著者,有刻本,不常見,並收《盛明百家詩》內。邊、徐、高三家,王士禎有選刻本。)

  以上明國朝人集,流別太多,今為分類列之,各標所長,以便初學尋求。其詩文集分刻者分之,本合刻不別行者,仍牽連錄之,皆有刻本,不臚列。(詞章考訂,多有兼長者,此從其重者言之。)

  《夏峰先生集》十六卷。(孫奇逢。)

  《二曲集》二十二卷。(李中孚。)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陸隴其。)

  《重訂楊園集》五十四卷,《年譜》一卷。(張履祥。同治十年萬氏重編蘇州局本。)

  《湯子遺書》十卷。(湯斌。)

  《榕村文集》四十卷。(李光地。)

  以上國朝理學家集《梨洲集》卷。(黃宗羲。靳治荊刻。)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詩歷》一卷。(黃宗羲。在《粵雅堂叢書》內。)

  《亭林文集》六卷。(顧炎武。)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錄》一卷。朱彝尊。)

  《曝書亭集外稿》八卷。(馮登府輯。)

  《姜齋文集》十卷,《詩集》十卷。(王夫之。並雜著合刻為《船山遺書》三百二十四卷。)

  《西河文集》一百三十三卷。(毛奇齡。並雜著合刻為《西河合集》四百九十八卷。)

  《上湖分類文編》十卷。(汪師韓。)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詩集》八卷,《詞集》二卷,《續詩集》十卷。

  (厲鶚。分刻。)

  《果堂集》十二卷。(沈彤。)

  《東原集》十卷。(戴震。《戴氏遺書》內,亦附《經韻樓叢書》。)

  《鮚埼停集》。(三十八卷,《經史問答》十卷,《外集》五十卷。全祖望。

  《正集》史夢蛟刻,《問答》萬氏刻,《外集》、《別集》別一人刻,《詩集》鄭氏刻。)

  《南江文鈔》四卷。(邵晉涵。)

  《抱經堂文集》三十四卷。(盧文弨。《抱經堂叢書》。)

  《道古堂文集》四十八卷,《詩集》二十六卷。(杭世駿。)

  《學福齋集》卷。(沈大成。)

  《潛研堂文集》五十卷,《詩集》二十卷。(錢大昕。)

  《春融堂詩文集》六十八卷。王昶。

  《存悔齋集》卷。(劉鳳誥。)

  《述學》內外篇六卷,附《校勘記》。(汪中。揚州局本,又初刻小字本,文選樓本、學海堂本二卷。)

  《校禮堂集》三十六卷。(凌廷堪。)

  《東壁遺書》八十八卷。(崔述。三十五種。)

  《授堂集》卷。武億。

  軒所著書六十卷。孔廣森。七種。

  《拜經堂文集》四卷。(臧庸。)

  《經韻樓集》十二卷。(段玉裁。)

  《問字堂集》五卷,《岱南閣集》五卷,《五松園文集》一卷。(孫星衍。)

  《卷施閣文》。(甲集十卷,乙集十卷。)《更生齋文》(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洪亮吉。)

  《更生齋續集》卷。(倪良勛刻。)

  《雕菰樓集》二十四卷。(焦循。)

  《復初齋集》卷。(翁方綱。)

  《空山堂集》卷。(牛運震。)

  《祇平居士集》卷。(王元啟。)

  《揅經室集》六十卷。(阮元。《一集》十四卷,《二集》八卷,《三集》五卷,《四集》二卷,《詩集》十二卷,《外集》五卷,《續集》九卷,《再續集》六卷。)

  《思適齋集》十八卷。(顧廣圻。徐渭仁刻《春暉堂叢書》中。)

  《養素堂文集》三十五卷。張澍。

  《鑒止水齋集》十二卷。(許宗彥。廣州翻刻。)

  《晚學集》八卷,詩五卷。(桂馥。)

  《鐵橋漫稿》八卷。(嚴可均。全稿未刻。)

  《清白士集》二十八卷。(梁玉繩。)

  《七經樓文鈔》卷。(蔣湘南。)

  《董方立文甲集》二卷。(董祐誠。《董方立遺書》之一。)

  《左海文集》二十卷。(陳壽祺。)

  《衎石齋記事稿》十卷,《記事續稿》十卷。(錢儀吉。)

  《甘泉鄉人稿》二十四卷。(錢泰吉。)

  《幼學堂詩集》十七卷,《文集》八卷。(沈欽韓。)

  《齋文集》二卷。(張穆。)

  《詁經精舍文鈔》。(《初集》十四卷,《續集》八卷,《三集》卷。杭州詁經精舍諸生。《初集》刻《文選樓叢書》內。)

  《學海堂》(《初集》十六卷,《二集》二十二卷,《三集》二十四卷。廣州學海堂諸生。)

  以上國朝考訂家集(若紀昀、陸錫熊、彭元瑞、趙佑、朱筠、趙懷玉、王芑孫諸家集,既工詞章,間有考訂,此類不可枚舉,以此例之。)

  《壯悔堂集》十卷。(侯方域。)

  《寧都三魏集》七十二卷。(魏禮、魏禧、魏祥。附魏世傑、魏世效、魏儼。

  三魏合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曾燦、彭任為易堂九子,有《九子文鈔》。)

  《水田居文集》卷。(賀貽孫。)

  《鈍翁類稿》一百一十八卷。(汪琬。)

  《午亭文編》五十卷。(陳廷敬。)

  《湛園集》十卷。(姜宸英。)

  《遂初堂詩文集》三十九卷。(潘耒。)

  《解舂文鈔》十二卷,《補遺》二卷,《詩鈔》二卷。(馮景。《抱經堂叢書》之一。)

  《改亭文集》十六卷,詩六卷。(計東。)

  《存硯樓集》十六卷。(儲大文。)

  《鹿洲初集》二十卷。(藍鼎元。)

  《穆堂類稿》五十卷,《續稿》五十卷,《別稿》五十卷。(李紱。)

  《小倉山房文集》三十五卷。(袁枚。)

  《梅崖居士集》三十卷。(朱仕琇。)

  《山木居士集》卷。(魯九皋。)

  

  《尊聞居士集》八卷。(羅有高。)

  《汪子文錄》卷。(汪縉。)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測海集》六卷。(彭紹升。)

  《小峴山人集》三十六卷。(秦瀛。)

  《龔海峰文集》卷。(龔景瀚。)

  《安吳四種》。(中《衢一勺》七卷,《藝舟雙楫》九卷,《管情三義》八卷,《齊民四術》十二卷,包世臣。道光丙午活字版本,武昌局本。)

  《定盦文集》卷,詩卷。(龔自珍。分刻。)

  《曾文正公文集》四卷。(曾國藩。青浦初刻本,又直隸再刻本非全集。又長沙新刻本合刻詩集四卷。)

  以上國朝不立宗派古文家集(古文家多兼經濟家。)

  《望溪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補遺》二卷,《年譜》二卷。方苞。戴鈞衡補編。)

  《海峰文集》卷。(劉大櫆。)

  《惜抱軒文集》十六卷,《後集》十卷,《詩》十卷。(姚鼐。)

  《劉孟塗集》四十四卷。(文十卷,駢體文二卷,《詩前集》十卷,《後集》二十二卷。劉開。)

  《太乙舟文集》卷。(陳用光。)

  《初月樓集》卷。(吳德旋。)

  《儀衛堂文集》十二卷,詩五卷。(方東樹。)

  《東溟文集》二十六卷。(姚瑩。)

  《柏梘山房集》卷。(梅曾亮。)

  《管異之文集》卷。(管同。)

  以上國朝桐城派古文家集《大雲山房初集》四卷,《言事》二卷,《二集》四卷。(惲敬。)

  《茗柯文編》五卷。(張惠言。)

  《養一齋文集》二十六卷。(李兆洛。活字版本。)

  《崇百藥齋集》二十卷,《續集》四卷。(陸繼輅。)

  《齊物論齋文集》六卷。(董士錫。)

  以上國朝陽湖派古文家集《湖海樓集》五十卷。(陳其年。《程師恭檢討四六注》,選擇未善。)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吳綺。陸繁弨《善卷堂四六》,章藻功《思綺堂四六》,皆非至者。)

  《石笥山房文集》六卷,《補遺》一卷,《詩集》十二卷。胡天游。此本未足。

  《玉芝堂文集》六卷,詩三卷。(邵齊燾。)

  《綠蘿山莊四六》卷。(胡浚。)

  《小倉山房外集》八卷。(袁枚。別本。)

  《儀鄭堂駢體文》二卷。(孔廣森。文選樓本,又附刻所著書本。此集本別行。)

  《述學外篇》。(汪中。互見。)

  《知足齋集》卷。(朱珪)

  《問字堂外集》。孫星衍。互見。此集皆駢文。

  《卷施閣乙集》十卷,《更生齋乙集》二卷。(洪亮吉。互見。此集皆駢文。)

  《夫容山館集》。(無卷數,文八十三篇,《續》三十五篇。)詩八卷,《補遺》一卷。(楊芳燦。)

  《有正味齋集》七十三卷。(吳錫麒。《初集駢體文》二十四卷,《續集駢文》八卷。)

  《尚絅堂集文》二卷,詩五十二卷,詞二卷。(劉嗣琯。)

  《小謨觴館集》。(文四卷,詩八卷,詩餘一卷,《續集文》二卷,詩二卷。彭兆蓀。姚燮《復莊駢儷文榷》八卷,體與彭近,遜於彭。)

  《賞雨茆屋詩集》二十二卷,駢體文二卷。(曾燠。)

  《夕葵書屋集》卷。(吳鼒。)

  《栘華館駢體文》四卷。(董基誠、董祐誠。別刻,又附《董方立遺書》內。)

  以上國朝人駢體文家集《梅村集》四十卷。(吳偉業。欲詳知國朝詩家者,具鄭方坤《國朝詩鈔小傳》、《王昶湖海詩傳》、《張維屏詩人征略》中。)

  《吳詩集覽》二十卷,《談藪》一卷。(吳偉業。靳榮藩注。)

  《變雅堂集》五卷。(杜濬。濬《文集》罕傳,武昌新刻。)

  《學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詩集》五十卷,《外集》二卷。(施閏章。)

  《曝書亭詩注》二十三卷。(朱彝尊。楊謙注。孫銀槎注本,不如楊注本,別行。互見。)

  《西河詩集》五十六卷。(毛奇齡。互見。)

  《帶經堂集》九十二卷。(王士禎。合他著述統名《漁洋山人著述三十八種》。)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惠棟注。)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顧景星。)

  《安雅堂詩集》,無卷數。《拾遺文》二卷。(宋琬。)

  《松桂堂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氵往集》三卷。(彭孫遹。)

  《馮定遠集》十一卷。(馮班。)

  《飴山堂文集》六卷,《詩集》十七卷。(趙執信。)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宋犖。)

  《古歡堂集》三十六卷。(田雯。)

  《蓮洋詩鈔》十卷。(吳雯。)

  《溉堂集》二十三卷。(孫枝蔚。)

  《馮舍人遺詩》六卷。(馮廷櫆。)

  《敬業堂集》五十卷。(查慎行。)

  以上國朝詩家集(詩家太多,讀不勝讀,止舉國初最著數家,余多行本,泛覽不難,此後最著者,厲鶚《樊榭山房詩集》,黃景仁《兩當軒集》。)

  《珂雪詞》。(曹貞吉。)

  《曝書亭詞注》七卷。(朱彝尊。李富孫注。)

  《烏絲詞》。(陳維崧。)

  《彈指詞》。(顧貞觀。)

  《飲水詞》,《側帽詞》。(納蘭性德。)

  《樊榭山房詞》。(厲鶚。)

  《蘅夢樓詞》。(郭麟。)

  《茗柯詞》。(張惠言。)

  《疏影樓詞》。(姚燮。)

  《金梁夢月詞》。(周之琦。)

  《冰蠶詞》。(承齡。)

  《空青詞》。(邊浴禮。)

  以上國朝詞家集(今人之詞,不能葉律,乃長短句,非曲也,故附集部詩後。詞乃小道,略舉最精者數家,以備文體之一。)

  ──右別集類總集第三(近世選本,舉大雅者。)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附《考異》十卷。(胡克家仿宋本,武昌局翻本,廣州翻本。葉氏海錄軒評註本六十卷,亦佳,汲古閣本較可。)

  《文選理學權輿》八卷。(汪師韓。讀畫齋本。)

  《文選理學權輿補》一卷。(孫志祖。同上。)

  《文選李注補正》四卷。(同上。同上。)

  《文選考異》四卷。(同上。同上。陳景雲《文選舉正》六卷,未刊。)

  《文選音義》八卷。(余蕭客。靜勝堂刻本。此書乃少作,余後又撰《文選雜題》三十卷,未見傳本。)

  《文選集釋》二十四卷。(朱珔。自刻本。)

  《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梁章鉅。榕風樓刻本。)

  《文選古字通疏證》六卷。(薛傳均。刻本。原書十二卷。)

  《選學膠言》二十卷。(張雲璈。三影閣刻本。)

  《文選補遺》四十卷。(宋陳仁子。長沙刻本。)

  《文選六臣注》六十卷。(唐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李善。

  明新都崔氏大字本。不如李善單注,已有定論,存以備考。)

  以上總集類《文選》之屬《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一百一十八卷。(明張溥編。重刻本。明汪士賢刻《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在張前。)

  《文紀》一百五十九卷。(明梅鼎祚編。原刻本。皇霸、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宋、南齊、梁、陳、北齊、後周、隋、釋。《三國文紀》亦有刻本,《四庫》未收。)

  《古文苑》二十一卷。(朱章樵注。明成化壬寅刻本,守山閣校本。又岱南閣本九卷,無注。)

  《續古文苑》二十卷。(孫星衍編。平津館本。)

  《文館詞林》四卷。(唐許敬宗等編。《佚存叢書》本,粵雅堂重刻本。此殘本,原書一千卷。)

  《文苑英華》一千卷。(宋李昉等編。明刻本。)

  《文苑英華辨證》十卷。(宋彭叔夏。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全唐文》一千卷。(嘉慶十九年敕編。揚州官本。)

  《唐文粹》一百卷。(宋姚鉉編。顧廣圻校刻大字本,明晉藩刻本,又明刻小字本。)

  《唐文粹補遺》二十六卷。(郭麟編。刻本。)

  《宋文鑒》一百五十卷。(宋呂祖謙編。明胡韶修補本,明晉藩刻本。)

  《南宋文范》七十卷。(莊仲方編。道光十七年活字版本。)

  《金文雅》十卷。(同上。同上。)

  《元文類》七十卷,目錄三卷。(元蘇天爵編。明晉藩刻本,又明修德堂本。

  《文粹》、《文鑒》、《文類》三種,明張溥皆有刪削刻本。)

  《明文衡》九十八卷。(明程敏政編。原刻本。)

  《明文授讀》六十二卷。(黃宗羲編。刻本。)

  《明文在》一百卷。(薛熙編。倪霱寫刻本。)

  《皇清文穎》一百二十四卷。(乾隆十二年敕編。殿本。)

  《國朝文錄》一百卷。(姚椿編。朱珔編《國朝詁經文鈔》一百卷,未刊。)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王昶編。家刻本。)

  《歷代賦匯》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三卷,《補遺》二十二卷。康熙四十五年敕編。揚州詩局本,重刻通行本。)

  《賦匯錄要箋略》二十八卷,(附《補題注》,《外集》、《補遺題注》。吳光昭。通行本。杭世駿有《賦匯解題》,通行。)

  《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乾隆三年。內府大字本,廣州重刻大字本。)

  《古文辭類纂》七十五卷。(姚鼐編。興縣康氏刻小字本,又大字本,蘇州局翻康本。)

  《駢體文鈔》三十一卷。(李兆洛編。康刻本,合《類纂》合肥徐氏重刻本。)

  《七十家賦鈔》卷。(張惠言編。康刻本。以上三種選本,最古雅有法。)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曾燠編。原刻本,廣州重刻本。)

  《唐宋十大家文集》五十一卷。(儲欣編。八家外,增李翱、孫樵。明茅坤《八大家文鈔》,鍾惺《八大家文選》,旨趣略同。)

  《元明十大家文集》卷。(國朝人編。)

  《金元明八大家文選》五十三卷。(李祖陶編。元好問、姚燧、吳澂、虞集、宋濂、王守仁、唐順之、歸有光。)

  李選《國朝文錄》八十二卷,《續錄》六十三卷。(李祖陶編。共八十八家,體例未精,評語尤陋,取其各存大略。)

  《三家文鈔》三十二卷。(宋犖編刻。侯方域八卷,汪琬十二卷,魏禧十二卷。近人編輯《國朝二十四家古文》尤草草。)

  《古文雅正》十四卷。(蔡世遠編。)

  《續古文雅正》十四卷。(林有席編。)

  《四六法海》十二卷。(明王志堅編。)

  《唐駢體文鈔》十七卷。(陳均編。)

  《宋四六選》二十四卷。(彭元瑞編。以上均通行本。)

  《八家四六文鈔》九卷。(吳鼒編。較經堂刻本。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孔廣森、吳錫麒、曾燠、孫星衍、洪亮吉。)

  以上總集類文之屬(元以前諸本多有詩,從其多者言之。)

  《樂府詩集》一百卷。(宋郭茂倩編。乾隆刻本,武昌局本。明梅鼎祚編《古樂苑》五十二卷,又補郭遺。)

  《樂府古題要解》二卷。(舊題唐吳兢。《津逮》本,《學津》本。)

  《玉台新詠》十卷。(明趙氏寒山堂仿宋刻小字本,康熙甲午馮氏刻大字評點本。)

  《玉台新詠考異》十卷。(紀容舒。)

  《詩紀》一百五十六卷。(明馮惟訥編。原刻本。)

  《詩紀匡謬》一卷。(馮舒。知不足齋本。)

  《全唐詩》九百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揚州詩局本,江寧重刻本,廣州巾箱本。)

  《全五代詩》一百卷。(李調元編。《函海》本。)

  《全金詩》七十四卷。(康熙五十年敕編。揚州詩局本。)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乾隆十五年。內府本,廣州重刻本。)

  《四朝詩》三百一十二卷。(康熙四十八年敕編。揚州詩局本。宋七十八卷,金二十五卷,元八十一卷,明一百二十八卷。)

  《唐人選唐詩》八種。(汲古閣本。《國秀集》二卷,《篋中集》一卷,《御覽詩》一卷,《極玄集》一卷,《中興間氣集》二卷,《河獄英靈集》三卷,《搜玉小集》一卷,《才調集》十卷。)

  《唐人萬首絕句》九十一卷。(宋洪邁。明翻宋本七十五卷。)

  《全唐詩錄》一百卷。(徐焯編。通行本。)

  《西崑酬唱集》二卷。(宋楊億編。《珠塵》本,《浦城遺書》本,粵雅堂本。)

  《南宋群賢小集》一百五十七卷,附《補遺》。(舊題宋陳思編。顧修補。讀畫齋本。)

  《後村千家詩》二十二卷。(宋劉克莊編。《楝亭十二種》本。)

  《宋詩鈔》一百六卷。(吳之振編。通行本。)

  《宋百家詩存》二十八卷。(曹廷楝編刻本。補吳鈔之遺。陳焯編《宋元詩會》一百卷,搜羅殘佚尤備。)

  《中州集》十卷,附《中州樂府》一卷。(金元好問編。國初刻本。)

  《元詩選》一百一十一卷。(顧嗣立編。家刊本。《一集》六十八卷,《二集》二十六卷,《三集》十六卷。)

  《元詩癸集》十卷。(無卷數。席世臣補刻本。)

  《明詩綜》一百卷。(朱彝尊編。原刻本。)

  《感舊集》十六卷。(王士禎編。雅雨堂刻本。《解題》下多有舊聞佚事。)

  《湖海詩傳》四十六卷。(王昶編。原刻本。雍正至乾隆末聞人略備。)

  《南宋雜事詩》七卷。(沈嘉轍、吳焯、陳芝光、符曾、趙昱、厲鶚、趙信。原刻本,可資考史。)

  《十家宮詞》十二卷。(宣和、宋文安、王建、花蕊、王珪、胡偉集句,和凝、張公庠、王仲修、周彥質。朱彝尊編刻本。《借月山房叢書》刻《宮詞小纂》三卷。)

  《采菽堂古詩選》三十八卷,《補遺》四卷。(陳祚明編。通行本。)

  《古詩選》三十二卷。(王士禎編。聞人倓箋。通行本。)

  《唐賢三昧集箋注》三卷。(王士禎編。吳煊、胡棠注。乾隆丁未刻本。)

  《十種唐詩選》十七卷。(同上。通行本。)

  《唐人萬首絕句選》七卷。(同上。通行本。)

  《鏡煙堂十種》。(紀昀。通行本。《沈氏四聲考》、《唐人試律說》、《刪正二馮才調集》、《刪正瀛奎律髓》、《李義山詩》、《陳後山詩》、張為《主客圖》、《審定風雅遺音》、《庚辰集》,《館課存稿》。)

  《宋四家詩鈔》。(無卷數。周之麟編。通行本。蘇、黃、范、陸。)

  《國朝六家詩鈔》八卷。(通行本。施、宋、王、趙、朱,查。)

  以上總集類詩之屬(近人詩文選本太多,舉其不俗謬者。沈選《別裁》,通行,不詳列。)

  《花間集》十卷。(蜀趙崇祚編。汲古閣本。)

  《草堂詩餘》四卷。(宋人編。汲古閣本。)

  《花庵詞選》十卷,《中興以來詞選》十卷。(宋黃昇編。汲古閣本。)

  《絕妙好詞箋》七卷,附《續鈔》一卷。宋周密編。厲鶚、查為仁箋。徐楙重刻本,會稽章氏重刻本。又附張惠言《詞選》二卷、董毅《續詞選》二卷、鄭善長《九家詞選》一卷。

  《歷代詩餘》二百二十卷,附《詞話》十卷。(康熙四十六年敕編。內府本。)

  《詞綜》三十六卷。(朱彝尊編。原刻本。唐、五代、宋。《補》二卷。王昶編。合上刻本。)

  《詞綜補遺》二十卷。(陶梁編。原刻本。)

  《明詞綜》十二卷。(王昶編。原刻本。)

  《國朝詞綜》四十八卷,二集八卷。(王昶編。原刻本。)

  《宋六十名家詞》九十卷。(毛晉編。汲古閣本。)

  《十六家詞》三十九卷。(孫默編。原刻本。吳偉業、龔鼎孽、梁清標、宋琬、曹爾堪、王士祿、尤侗、陳世祥、黃永、陸求可、鄒祇謨、彭孫遹、王士禎、董以寧、陳維崧、董俞。)

  《浙西六家詞》。(十二卷,附宋張炎《山中白雲詞》一卷。龔翔麟編。原刻本。朱彝尊、李良年、沈皞日、李符、沈岸登、龔翔麟。)

  以上總集類詞之屬(宋詞最著者,姜夔、周密、張炎。姜夔白石詞在《六十名家詞》內,周密《薲洲漁笛譜》、《草窗詞》在《知不足齋叢書》內,張炎《山中白雲詞》附《浙西六家詞》後,余若晏、歐、柳、蘇、黃、秦、周邦彥、李清照、張孝祥、辛棄疾、吳文英、劉過、史達祖皆在《六十家》內,張先、張鎡在《知不足齋叢書》內,有集者亦附集。)

  ──右總集類詩文評第四(詩話但舉總匯者,其專家詩話太繁,不錄。)

  《文心雕龍輯注》十卷。(梁劉勰。黃叔琳注。盧氏廣州刻本,原刻本。)

  《浩然齋雅談》三卷。(宋周密。聚珍本,杭本,福本。)

  《全唐文紀事》一百二十二卷。(陳鴻墀。廣州方氏刻本。)

  《唐詩紀事》八十卷。(宋計有功。通行本。)

  《宋詩紀事》一百卷。(厲鶚。原刻本。錢大昕《元詩紀事》三卷,未見傳本。)

  《烏台詩案》一卷。(宋周紫芝。《函海》本。)

  《江西詩社宗派圖錄》一卷。(張泰來。知不足齋本。)

  《廣陵詩事》十卷。(阮元。文選樓本。)

  《詞林紀事》二十二卷,附錄三卷。(張完橚。嘉慶三年刻本。)

  《史漢方駕》三十五卷。(明許相卿。家刻本。此書意在評文,故列此。)

  《修詞鑒衡》二卷。(元王構。《指海》本,《三續百川》本。)

  《古文緒論》一卷。(呂璜。《指海》本。)

  《四六話》二卷。(宋王銍。《學津》本。)

  《四六談麈》一卷。(宋謝伋。《學津》本。)

  《四六叢話》三十二卷。(孫梅。嘉慶三年刻本。)

  《宋四六話》十二卷。(彭元瑞。海山仙館本。)

  《賦話》十二卷。(李調元。通行本,亦在《函海》內。)

  《讀賦卮言》一卷。(王芑孫。)

  《聲調譜》一卷。(趙執信。單行本,《珠塵》本。)

  《聲調譜拾遺》一卷。(翟翬。《珠塵》本。)

  《談藝錄》一卷。(明徐禎卿。《附集》本,《格致叢書》本。)

  《藝苑卮言》一卷。(明王世貞。在《四部稿》內。)

  《藝圃擷余》一卷。(明王世懋。以上三種,皆收沈德潛《說詩晬語》中。

  《晬語》並刻宋嚴羽《滄浪詩話》。又《廣百川》本,《秘笈》本。)

  《鍾嶸詩品》三卷。(《津逮》本,《學津》本。)

  《主客圖》三卷。(唐張為。鏡煙堂本,《函海》本。)

  《唐音癸簽》三十六卷。(明胡震亨。明崇禎刻本。)

  《五代詩話》十卷。(鄭方坤。粵雅堂本。補王世禎原書。)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六十卷,《後集》四十卷。宋胡仔。績溪胡氏校刻本,海山仙館本。此書采北宋詩話略備。)

  《詩人玉屑》二十卷。(宋魏慶之。通行本。此書采南宋詩話略備。)

  《歷代詩話》八十卷。(吳景旭。何文燠所刻《歷代詩話》,乃匯刻前人書,共二十八種,附自著一種。)

  《國朝詩人征略初編》六十卷,《二編》六十四卷。(張維屏。自刻本。)

  《詞律》二十卷。(萬樹。原刻本。近人有《詞律拾遺》六卷、《補註》三卷刊行。)

  《綠斐軒詞林韻釋》二卷。(單行本,粵雅堂本。)

  《詞源》二卷。(宋張炎。戈載校秦恩復刻本,粵雅堂本,守山閣本。)

  《詞苑叢談》十二卷。(徐釚。通行本。)

  《詞學全書》十四卷。(查繼超。通行本。)

  《詞話》二卷。(毛奇齡。《西河集》本。)

  《四書文話》。(無卷數。周以清、侯康、胡調德同纂。分二十四門:一原始,二功令,三格式,四法律,五體裁,六命題,七程文,八稿本,九選本,十墨卷,十一社稿,十二元鐙,十三名譽,十四考核,十五師承,十六風氣,十七興廢,十八流弊,十九起衰,二十假借,二十一咎毀,二十二談藪,二十三軼事,二十四五經文。據《學海堂集》阮元《四書文話序》,已成書,未刊,稿本見存廣州學海堂中。此為一代取士程式,故附著其名於此,異日當有刊行之者。梁章鉅有《制義叢話》二十四卷,通行本,未精核。又《試律叢話》十卷,未刊。)

  《帶經堂詩話》三十卷。(王士禎。張宗楠輯。乾隆刻本,同治癸酉廣州重刻本。王詩雖專一派,此編論詩,詳允無弊,便於學者。)

  ──右詩文評類

复制

《卷十九》

曾國藩 〔清代〕

  宣宗本紀三

  二十一年春正月己丑,英人寇廣東虎門,副將陳連陛及其子舉鵬死之。庚寅,以奕山為御前大臣。辛卯,琦善以虎門陷,下部嚴議,褫提督關天培頂戴。命奕山為靖逆將軍,隆文、楊芳為參贊大臣,督辦廣東海防。命賽尚阿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庚子,命訥爾經額駐天津,督辦海防。命哈哴阿赴山海關,督辦海防。命耆英等勤哨探。己巳,命伊里布回兩江總督任,以裕謙為欽差大臣,辦浙江軍務。辛亥,琦善褫大學士,仍下部嚴議。是月,賑奉天白旗堡水災旗戶。給江蘇江都、丹徒二縣水災倉穀,奉天小黑山站丁,江蘇廟灣場灶丁,安徽東流、繁昌二縣水旱災口糧。貸湖北沔陽等八州縣衛、湖南武陵縣、甘肅金州等五州廳縣水災籽種,江蘇上元等十一縣、甘肅皋蘭縣水災口糧,山西河曲縣雹災倉穀。

  二月庚申,以伊里布遷延不進,下部嚴議。辛酉,琦善逮問,仍籍其家。以祁宇為兩廣總督,怡良兼署,李振祜署刑部尚書,授訥爾經額直隸總督,恩特亨額陝甘總督。丙寅,越南國王阮福皎卒,詔停貢方物。戊辰,英人去定海,以伊里布庸懦,褫協辦大學士,留兩江總督任。命寶興為大學士,仍留四川總督。以奕經協辦大學士。戊寅,命齊慎為參贊大臣,赴廣東會剿。壬午,英人陷廣東虎門炮台及烏涌卡座,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署湖南提督祥福等死之。是月,展賑江蘇江寧、通州二府州災民。

  三月丙戌朔,釋周天爵赴廣東軍營。甲午,上謁西陵,免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乙未,致仕大學士文孚卒。丙申,英人兵船入廣東內港,楊芳等擊走之。戊戌,上謁泰陵、泰東陵、昌陵,至龍泉峪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陵寢奠酒。己亥,上再謁昌陵,行敷土禮。詣隆恩殿行大饗禮。壬寅,上還京師。丙午,上臨故大學士文孚第賜奠。戊申,准米里堅等國通商。庚戌,以裕謙奏,命沿海通商口岸照舊准商民貿易。壬子,楊芳等請仍准英國商船在廣東貿易。不許,命將楊芳、怡良嚴議。

  閏三月乙卯朔,褫楊芳、怡良職,仍留任。丙寅,湯金釗降調,調卓秉恬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祁俊藻為戶部尚書,以許乃普為兵部尚書。丁卯,召伊里布來京,以裕謙為兩江總督,命定海防務交劉韻珂辦理。調梁章鉅為江蘇巡撫,以周之琦為廣西巡撫。乙亥,諭奕山等撫恤各國洋商。是月,貸山西吉州等十州縣暨和林格爾廳上年歉收倉穀。蠲緩江蘇宿遷縣被水灘租。

  夏四月己丑,命裕謙仍為欽差大臣,督辦浙江海防。英人陷廣東城外炮台。甲辰,禮部尚書奎照病免,以色克精額為禮部尚書。賜龍啟瑞等二百二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辛亥,命睿親王等、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尚書會同刑部訊伊里布。癸丑,以廣東省城圍急,准奕山等奏,令英人通商。是月,緩徵山西朔州等六州廳縣逋賦。

  五月丙辰,英船入浙洋,命裕謙申嚴各海口兵備。癸亥,鄧廷楨、林則徐遣戍伊犁。癸酉,英船去廣東虎門。穆彰阿免管理藩院,命賽尚阿代之。參贊大臣、戶部尚書隆文卒於軍。庚辰,調敬徵為戶部尚書,賽尚阿為工部尚書,恩桂為理藩院尚書。壬午,調吳文鎔為江西巡撫,錢寶琛為湖南巡撫。以奕興為綏遠城將軍。

  六月,准祁宇等奏定商船赴天津等處章程。庚寅,褫伊里布職,發軍台效力贖罪。准奕山等奏,分期撤兵。戊戌,琦善論斬。癸卯,河南下南廳河決。辛卯,褫文沖職,仍留河東河道總督任,牛鑒下部嚴議。

  七月丙辰,命王鼎等赴東河督工。壬戌,以李振祜為刑部尚書。丁卯,以達賴喇嘛於四月坐床,頒敕書。戊辰,命前寧夏將軍特依順為參贊大臣,赴廣東。辛未,以河水汎濫,命牛鑒移民賑恤。己卯,南掌入貢。庚辰,英人陷福建廈門,總兵江繼芸等死之。以故越南國王阮福皎子阮福暶為越南國王,命廣西按察使寶清往冊封。

  八月癸未,以桂輪為熱河都統。丁亥,英人寇浙江。庚寅,以朱襄為河東河道總督。辛卯,萬壽節,上詣皇太后宮行禮。御正大光明殿,皇子及王以下文武大臣,蒙古使臣、外藩王公行慶賀禮。褫文沖職,枷號河干。以王鼎署河東河道總督。英人去廈門。丁酉,英人寇浙江雙澳、石浦等處,裕謙督兵擊走之。命怡良赴福建查辦軍務。以梁寶常署廣東巡撫。庚子,以趙炳言為湖北巡撫。辛丑,英人復大舉寇浙江。戊申,英人再陷定海,總兵王錫朋、鄭國鴻、葛雲飛等死之。裕謙、餘步雲下部嚴議。是月,免陝西華州、大荔二州縣,河南睢州等八州廳縣水災額賦。

  九月乙卯,英人陷鎮海,欽差大臣裕謙死之,提督餘步雲遁。命奕經為揚威將軍,哈哴阿、胡超為參贊大臣,督辦浙江海防。命怡良為欽差大臣,會同顏伯燾、劉鴻翱督辦浙江海防。以牛鑒署兩江總督,鄂順安署河南巡撫。丁巳,命文蔚為參贊大臣,赴浙江,胡超仍駐天津。命特依順為參贊大臣,赴浙江,哈哴阿仍駐山海關。命祁俊藻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授牛鑒兩江總督。辛酉,英人陷浙江寧波府。己巳,上閱火器營兵。是月,賑奉天遼陽等六州縣水災。

  冬十月戊子,命僧格林沁等巡視天津海口。辛卯,英船入台灣海口,達洪阿等擊退之。命王得祿赴台灣協剿。是月,賑湖南華容縣、岳州衛,江西德化等十縣水災。加賑湖北沔陽等九州縣、山西薩拉齊廳災民、江蘇上元等十五縣衛災民,並免額賦。給安徽無為等十二州縣水災口糧屋費,並免額賦。

  十一月庚午,以程矞采署江蘇巡撫。以青海玉樹番族雪災,免應徵銀二年。戊寅,英人陷浙江餘姚縣,復入慈谿。是月,賑江蘇上元、江寧二縣災民。

  十二月戊子,褫顏伯燾職,以楊國楨為閩浙總督。己丑,以梁萼涵為山西巡撫。癸巳,英人陷浙江奉化縣。壬寅,湖北崇陽縣匪鍾人傑作亂,攻陷縣城,命裕泰等督兵討之。以程矞採為江蘇巡撫。丙午,英船寇浙江乍浦。戊申,英船寇台灣淡水、雞籠,達洪阿等擊退之。是月,賑江蘇新陽縣災民。展賑河南祥符等六縣、江蘇上元等十縣災民。貸河南睢州、柘城縣貧民籽種口糧,並平糶淮寧縣倉穀。緩徵江西南昌等二十二縣逋賦,浙江橫浦、浦東二場灶課。

  是歲,朝鮮、琉球、南掌入貢。

  二十二年春正月丙辰,楊國楨病免,以怡良為閩浙總督,梁寶常為廣東巡撫。甲子,盛京將軍耆英改廣州將軍,以禧恩署之。己巳,湖北崇陽賊匪陷通山,裕泰遣兵擊敗之。丁丑,克復湖北崇陽縣,獲匪首鍾人傑。是月,賑安徽無為等十二州縣衛,奉天遼陽等六處、新民等四廳縣災民。給安徽泗州等二十二州縣衛、浙江海寧等七州縣水災口糧。貸江西德化等七縣、湖南武陵縣、湖北嘉魚等九縣衛、陝西葭州等五州縣水災籽種口糧,山西薩拉齊廳歉收倉穀,江蘇災區京右等營兵餉。蠲緩浙江海寧等九州縣衛水災新舊額賦。

  二月丙戌,命林則徐仍戍伊犁。丙申,奕經等進攻寧波失利。釋伊里布赴浙江軍營。命耆英署杭州將軍。王鼎乞假。命齊慎仍為參贊大臣,辦理浙江軍務。丙午,命耆英為欽差大臣,會同特依順守浙江省城,並命劉韻珂會辦防務,責成奕經等守沿海各口岸。是月,賑盛京遼陽等處、江蘇上元等八縣災民。

  三月壬子,上幸南苑。癸丑,上行圍,翼日如之。丁巳,上還圓明園。恩特亨額卒,以富呢揚阿為陝甘總督,壁昌為陝西巡撫。以慶昌為伊犁參贊大臣。是月,蠲緩河南鄭州積澇地畝逋賦。

  夏四月癸未,英人復寇台灣,達洪阿等擊走之。加達洪阿太子太保。己丑,英人去寧波府。甲午,上詣黑龍潭神祠祈雨。乙未,英人陷浙江乍浦,同知韋逢甲死之。庚子,褫餘步雲職逮問。丙午,鍾人傑伏誅。是月,貸湖南鳳凰等五廳縣屯丁苗佃籽種口糧,山西吉州等十四州縣倉穀。緩徵山西陽曲縣、薩拉齊廳逋穀。

  五月己酉,大學士王鼎暴卒。丙辰,降湯金釗為光祿寺卿。丁巳,湯金釗乞休,允之。戊午,奕山以查奏不實,褫左都御史,並祁宇、梁寶常褫職留任。己未,禮部尚書色克精額卒,以恩桂代之。以吉倫泰為理藩院尚書。以奎照為左都御史。壬戌,英人陷江蘇寶山縣,提督陳化成死之。命耆英、伊里布赴江蘇,會同牛鑒防剿。丁卯,英人陷上海縣,典史楊慶恩死之。命賽尚阿為欽差大臣,會同訥爾經額防剿。是月,貸江蘇山陽縣及淮安等二縣衛歉收籽種。

  六月戊寅朔,日食。蠲緩湖北被匪滋擾之崇陽等五縣衛新舊額賦。辛卯,以文慶為庫倫辦事大臣。壬辰,蠲緩浙江被擾之定海等十二縣新舊額賦。癸巳,英船寇京口。丙申,英船寇鎮江,齊慎等遁。丁酉,英人陷鎮江,副都統海齡死之。

  秋七月甲寅,英船寇江寧省城。命伊里布等議款。命奕經進駐常州。己未,耆英奏與英兵官瑪禮遜等議罷兵。諭「朕以民命為重」,令妥行定議。癸亥,耆英等請與英兵官定約,鈐御寶。諭「朕因億萬生靈所系」,允所請。庚午,江南桃北廳河決。是月,賑巴里坤地震災。

  八月戊寅,耆英奏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各海口,與英國定議通商。戊子,麟慶以貽誤河防,褫職留任。命敬徵、廖鴻荃赴江南查勘河工。是月,貸巴里坤地震災修屋費。

  九月丁未,沈岐乞終養,允之。以李宗昉為左都御史。己酉,授禧恩盛京將軍。戊午,朱樹乞終養,允之。命周天爵以二品頂戴署漕運總督。己未,兩江總督牛鑒褫職逮問,命耆英代之。召奕山來京。以伊里布為欽差大臣、廣州將軍,辦理善後事宜。辛酉,河東河道總督朱襄卒,以慧成署之。癸亥,召奕經、文蔚來京。命齊慎回四川提督。甲戌,命伊里布議通商稅課事宜。乙亥,壁昌遷福州將軍,以李星沅為陝西巡撫。

  冬十月庚辰,上閱圓明園八旗槍兵。丙戌,奕山、奕經、文蔚交刑部治罪,特依順、齊慎下部嚴議。庚寅,減免江蘇濱海被兵太倉等四十廳州縣衛新舊額賦有差。甲午,奕山、奕經、文蔚均奪職論斬,特依順、齊慎褫職留任。乙未,命戶部尚書敬徵協辦大學士,調恩桂為吏部尚書,以麟魁署禮部尚書。戊戌,慶郡王奕糹采緣事奪爵,不入八分輔國公釂性奪爵發盛京。是月,賑江蘇桃源、沭陽二縣水災。給湖北江陵等四縣、山西保德等三州廳縣災民口糧。貸奉天牛莊等處災民口糧。蠲緩江蘇海州等五州縣、湖南澧州等八州縣衛新舊額賦。

  十一月丁未,召科布多參贊大臣固慶來京,以果勒明阿代之。召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盛貴來京,以樂斌代之。召駐藏大臣孟保來京,以海朴代之。以潘錫恩為江南河道總督。授慧成河東河道總督。丙辰,允周天爵回籍守制,以廖鴻荃署漕運總督。甲子,命怡良查辦達洪阿等妄殺被難洋人。丁卯,牛鑒論斬。甲戌,給江蘇濱江被兵等丹徒六縣貧民口糧屋費,並免通州等十三州縣廳額賦有差。是月,給江蘇蕭縣、徐州衛水災口糧。蠲緩浙江淳安等三縣新舊額賦。

  十二月辛巳,召廖鴻荃來京,以李湘棻署漕運總督。己丑,設通永鎮總兵,駐蘆台,以向榮為通永鎮總兵。庚寅,召程矞采來京,以孫善寶為江蘇巡撫。乙未,托渾布病免,以程矞採為山東巡撫。戊戌,申命大學士、九卿、科道議餘步雲罪,處斬。己亥,調梁寶常為山東巡撫,程矞採為廣東巡撫。是月,給福建峰市等三縣廳水災口糧屋費。

  是歲,廓爾喀、朝鮮、琉球來貢。

  二十三年春正月辛亥,命李僡、成剛赴南河,會同潘錫恩督工。壬子,英兵官朴鼎查回香港,留馬禮遜等候議約。命伊里布等籌辦通商事宜。命李湘棻會同耆英籌辦江北善後事宜。是月,賑江蘇蕭縣、桃源縣災,並給沭陽等六縣衛口糧。貸湖北江陵等三縣衛,湖南澧州、洞庭二營水災籽種口糧。

  二月乙未,欽差大臣、廣州將軍伊里布卒,命祁宇接辦通商稅則。丁酉,烏里雅蘇台將軍奕湘改廣州將軍,以祿普代之。辛丑,調奕興為烏里雅蘇台將軍,祿普為綏遠城將軍。是月,貸湖北荊州被水駐防倉穀。

  三月庚戌,命耆英為欽差大臣,辦理江浙通商事宜。壁昌署兩江總督。丁巳,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萬青藜五員為一等,餘升黜有差。乙丑,祿普遷鑲紅旗蒙古都統,調奕興為綏遠城將軍,以桂輪為烏里雅蘇台將軍,起琦善為熱河都統。丙寅,起文蔚為古城領隊大臣。起奕經為葉爾羌幫辦大臣。丁卯,怡良奏達洪阿、姚瑩並無戰功,命褫職逮問。尋免達洪阿、姚瑩治罪。是月,貸山西絳州等六州縣、湖北荊州駐防被災倉穀,江寧駐防暨督協各營災歉兵丁銀,湖南鳳凰等五廳縣苗佃屯丁籽種口糧。

  夏四月甲戌朔,以惟勤為烏魯木齊都統。丙子,授麟魁禮部尚書。丁丑,以御史陳慶鏞劾,仍奪琦善、文蔚、奕經職。奎照病免,以特登額為左都御史,薩迎阿為熱河都統。庚子,命耆英與英人會議通商。戊辰,怡良病免,以劉韻珂為閩浙總督,調吳其濬為浙江巡撫,以陸費瑔為湖南巡撫。

  六月乙亥,湖南武岡州賊匪曾如炷作亂,戕知州徐光弼,命吳其濬討捕之。甲午,曾如炷伏誅。

  秋七月乙巳,河決東河中牟九堡,慧成下部嚴議。允耆英奏,定通商稅則,先在廣州市易。改命敬徵、何汝霖赴東河查勘。丙午,命鄂順安賑沿河被水災民。

  閏七月戊寅,直隸永定河決。乙酉,中牟決口未塞,命枷慧成河干。以鍾祥為河東河道總督。丙戌,召法豐阿來京,以德興為西寧辦事大臣。丁亥,命廖鴻荃往河南,會同督辦河工。己丑,起麟慶赴東河督辦河工。庚寅,命敬徵等議製紙鈔。甲午,調吳其濬為雲南巡撫,以管矞群為浙江巡撫。

  八月乙巳,申諭程懋采撫恤安徽被水各州縣災民。是月,賑陝西沔縣等三縣水災雹災。

  九月甲午,命李湘棻以三品頂戴署漕運總督。是月,賑山東福山縣水災。蠲緩直隸景州等二十七州縣、山東福山縣水災雹災正雜額賦。

  冬十月己酉,耆英奏通商事竣,命回兩江總督任,辦善後及上海通商事宜,祁宇等辦粵省未盡事宜。庚戌,起琦善為駐藏辦事大臣。甲子,起達洪阿為哈密辦事大臣。是月,賑安徽太和等三縣、山西岢嵐州水災雹災。貸安徽太和等四縣、齊齊哈爾等四處歉收口糧。蠲緩奉天遼陽等六州廳縣、瀋陽等三處,齊齊哈爾等四處,山東臨清等二十七州縣衛,安徽泗州等三十七州縣衛,山西岢嵐等七州縣,湖南澧州等六州縣衛被災新舊正雜額賦。

  十一月己巳朔,日食。己卯,以王植為浙江巡撫。壬午,調程懋採為浙江巡撫,以王植為安徽巡撫。丁酉,上詣大高殿祈雪。是月,賑江蘇沭陽縣、大河衛災民。貸江西南昌等十五縣、陝西綏德等九州縣籽種口糧倉穀。蠲緩直隸新河等四縣、江蘇高郵等六十八州廳縣衛水旱災新舊額賦。

  十二月辛丑,議定意大利亞國通商章程。甲辰,調梁寶常為浙江巡撫,以崇恩為山東巡撫。丙午,雪。丁巳,命劉韻珂辦寧波通商事宜。禮部尚書龔守正病免,以陳官俊代之。是月,蠲緩河南睢州等十六州縣被水新舊正雜額賦。

  是歲,朝鮮、緬甸、暹羅入貢。

  二十四年春正月辛卯,貸陝西葭州等四州縣、山西大同等三縣水災雹災籽種。

  二月戊戌朔,祁宇病免,調耆英為兩廣總督,以壁昌署兩江總督。庚子,以謁東陵命肅親王敬敏等留京辦事。庚戌,以中牟壩工復蟄,褫麟魁、廖鴻荃職,給七品頂戴,仍留河工,鍾祥褫職,留東河總督任,鄂順安降三品頂戴。以特登額為禮部尚書,文慶為左都御史,調陳官俊為工部尚書,以李宗昉為禮部尚書,杜受田為左都御史。甲寅,命穆彰阿留京辦事。以程矞采奏米利堅使欲來天津朝覲,並議通商章程,命耆英赴廣東,會同程矞采妥辦米利堅等國通商事宜。丁卯,免經過地方田賦十分之三。是月,給江蘇海州等三州縣衛民屯口糧。

  三月壬申,命耆英為欽差大臣,辦理通商善後事宜,仍令程矞采諭止米里堅使來京。丙戌,鍾祥等奏河工善後事宜,諭:「一夫失所,罪在朕躬。卿等善為之。」是月,貸山西平定等十一州廳縣歉收倉穀。

  夏四月己酉,修廣東虎門各內洋炮台。壬子,台灣匪平。辛酉,賜孫毓溎等二百有九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加給河南睢州等十五州縣水災三月口糧。

  六月丁酉,直隸永定河決。壬寅,湖南耒陽縣匪楊大鵬等作亂,命陸費瑔等討捕之。己酉,定米利堅通商條約。是月,緩徵山東臨清等二十二州縣並德州東昌二衛被災新舊額賦有差。

  秋七月辛巳,富呢揚阿及提督周悅勝下部嚴議。甲申,湖南耒陽縣匪平,匪首楊大鵬伏誅。戊子,湖北荊州萬成堤決。辛卯,召奕興來京,以鐵麟署綏遠城將軍,阿彥泰署察哈爾都統。是月,加給河南中牟等九縣水災三月口糧。貸陝西葭州雹災籽種。

  八月,賑山西汾陽縣水災雹災,並蠲緩汾陽等三縣額賦。

  九月,給河南淮寧等三縣三月水災口糧。

  冬十月甲午朔,准布魯特阿希木襲四品翎頂。己酉,葉爾羌參贊大臣奕經改伊犁領隊大臣,以麟魁代之。壬戌,伊犁參贊大臣達洪阿病免。命林則徐赴阿克蘇、烏什、庫車、和闐等處勘議開墾事宜。癸亥,以舒興阿為伊犁參贊大臣。是月,賑直隸霸州、永清二州縣旗民。給奉天錦州等八州廳縣水災口糧。蠲緩直隸霸州等三十七州縣、奉天金州等八州縣廳、湖北沔陽等二十九州縣衛水旱災雹災新舊額賦。

  十一月乙丑,允桂良來覲,以吳其濬兼署雲貴總督。前刑部侍郎黃爵滋以員外郎等官用。甲申,上詣大高殿祈雪。是月,貸盛京金州水師營歉收口糧。

  十二月癸巳朔,上再詣大高殿祈雪。庚子,申命林則徐赴喀什噶爾查勘開荒。辛丑,上詣大高殿祈雪。命卓秉恬為大學士,以陳官俊為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杜受田為工部尚書,祝慶蕃為左都御史。是月,加給河南睢州等十五州縣被災口糧,並貸籽種倉穀。貸江寧駐防兵丁、江蘇各營兵匠銀米。

  是歲,朝鮮、暹羅入貢。

  二十五年春正月乙丑,河南中牟河工合龍。庚午,調李星沅為江蘇巡撫,惠吉為陝西巡撫,以程矞採為漕運總督,黃恩彤為廣東巡撫。戊子,召容照來京,以麟慶為庫倫辦事大臣。是月,給直隸霸州、永清二州縣災民口糧。貸江西德化等五縣,湖北江陵等六縣衛,湖南沅江、安鄉二縣軍民籽種。庚戌,以福濟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癸丑,睿親王仁壽坐濫保海朴,褫宗人府左宗正、領侍衛內大臣、內廷行走。敬徵坐濫保孟保,褫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命兩廣總督耆英協辦大學士。調賽尚阿為戶部尚書,裕誠為工部尚書。以文慶為兵部尚書,成剛為左都御史。調僧格林沁為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以車登巴咱爾為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甲寅,調惠吉為福建巡撫,以鄧廷楨為陝西巡撫。乙丑,頒發五口通商章程。己巳,上閱圓明園八旗槍兵。癸未,麟慶病免,以成凱為庫倫辦事大臣。是月,貸山西忻州等十七州縣廳歉收倉穀。

  夏四月癸卯,桂良留京,以賀長齡為雲貴總督。甲辰,調吳其濬為福建巡撫。惠吉為雲南巡撫,以喬用遷為貴州巡撫。丙午,上詣黑龍潭祈雨。壬子,富呢揚阿卒,以惠吉為陝西巡撫,鄧廷楨署之,以鄭祖琛為雲南巡撫。乙卯,賜蕭錦忠等二百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丙辰,裕誠、許乃普降調,以敬徵為工部尚書,何汝霖為兵部尚書。

  五月丙戌,雨。丁亥,上再詣黑龍潭祈雨。是月,給山東樂安等六縣水災口糧。

  六月甲午,允比利時國通商。詔停本年秋決。丙申,命崇恩剿捕濮州、鄆城等處捻匪。辛丑,賑台灣彰化縣地震災民。癸丑,阿克蘇辦事大臣輯瑞以墾荒未奏率即興工,褫職。己未,江蘇中河廳桃源汛河決。甘肅西寧鎮總兵慶和遇番賊於金羊嶺,死之。命惠吉剿捕番賊。是月,緩徵山東濱州等四十二州縣衛被災逋賦。

  秋七月辛未,允丹麻爾國通商。命大學士卓秉恬管兵部。丙戌,命達洪阿赴甘肅查辦番賊。

  八月壬辰,詔皇太后七旬萬壽,免道光二十年以前實欠正雜田賦。辛丑,調鄭祖琛為福建巡撫,梁萼涵為雲南巡撫,吳其濬為山西巡撫。敬徵病免,調特登額為工部尚書,以保昌為禮部尚書。丙戌,召林則徐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補。禧恩病免,調奕湘為盛京將軍。

  冬十月甲午,加上皇太后徽號曰恭慈康裕安成莊惠壽禧崇祺皇太后。上進冊寶,率皇子及王、公、大臣等行慶賀禮。戊戌,皇太后七旬聖壽,上率皇子、王、公、大臣行慶賀禮。辛丑,李宗昉病免,以祝慶蕃為禮部尚書,魏元烺為左都御史。癸卯,以上皇太后徽號禮成,頒詔覃恩有差。丙午,免直隸道光二十年以前民欠各項旗租。是月,賑直隸寶坻等四縣災民。

  十一月辛酉,陝甘總督惠吉卒,以布彥泰為陝甘總督,林則徐署之,薩迎阿為伊犁將軍,桂良為熱河都統。癸亥,御史陳慶鏞降調。是月,貸熱河圍場歉收兵丁銀。

  十二月辛卯,上詣大高殿祈雪。戊戌,免台灣道光二十年以前民欠租穀糧米。癸卯,上再詣大高殿祈雪。癸丑,上復詣大高殿祈雪。

  是歲,朝鮮、越南入貢。

  二十六年春正月庚辰,命賽尚阿、周祖培查勘江防。辛巳,弛天主教禁。以陸建瀛為雲南巡撫。是月,給奉天鳳凰城、岫巖廳旗民,直隸寶坻等四縣口糧。貸甘肅靜寧等十三縣災民籽種。

  二月己丑,雲南永昌回匪作亂,命提督張必祿剿之。乙卯,以謁陵命定郡堊載銓等留京辦事。

  三月癸亥,上謁西陵,免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丁卯,上謁泰陵、泰東陵、昌陵、至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陵奠酒。庚午,上幸南苑行圍。辛未,上行圍,翌日如之。乙亥,上還京師。興平倉火。乙酉,上詣黑龍潭祈雨。以林則徐為陝西巡撫。是月,貸山西平定等九州縣歉收倉穀。

  夏四月辛丑,以雲南永昌回民藉端尋釁,命賀長齡查辦,丙午,上詣黑龍潭祈雨。庚戌,以瑞元為科布多參贊大臣。

  五月壬戌,上詣黑龍潭祈雨。乙丑,張必祿敗回匪於永昌。以上年殺永昌內應回民過多,賀長齡下部議處。丁卯,上復詣黑龍潭祈雨。英人退出舟山。

  閏五月乙酉朔,青海黑錯四溝番作亂,命布彥泰剿之。癸巳,永昌回匪遁入猛庭,賀長齡督兵剿之。戊申,以麟魁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六月戊午,命祁俊藻、文慶查辦天津鹽務。壬午,以予告大學士阮元重逢鄉舉,晉太傅,食全俸。癸未,達洪阿剿竄匿果岔番賊,敗之。

  秋七月辛卯,禧恩以失察奸民,褫公爵,降鎮國將軍。壬寅,上閱吉林、黑龍江官兵馬步射。癸卯,以雲南漢、回積嫌未釋,命賀長齡持平辦理,勿分畛域。辛亥,申嚴門禁。是月,賑三姓及寧古塔等處水災。

  八月壬申,命盛京、直隸、江南、浙江、福建、山東、廣東七省將軍、督、撫籌辦練兵儲餉。癸酉,上閱火器營兵。乙亥,賀長齡以防剿無功,降河南布政使。命李星沅為雲貴總督,調陸建瀛為江蘇巡撫,以張日晸為雲南巡撫。丙子,布魯特匪入喀什噶爾卡倫,命賽什雅勒泰剿之。

  九月己亥,湖南新田縣匪王棕獻等作亂,捕誅之。戊申,以楊殿邦署漕運總督。辛亥,江蘇昭文縣匪金得順等作亂,捕誅之。是月,賑山東東平、萊蕪二州縣災民。賑三姓、琿春水災旗民。給山東汶上等四縣災民口糧。蠲緩奉天遼陽等十三州廳縣、直隸霸州等三十五州縣、山東東平等四州縣災歉新舊額賦。

  十月丁巳,免黑錯四溝番民額賦。丙寅,以徐繼畬為廣西巡撫。是月,給河南汲縣等八縣,陝西府谷、神木二縣災民口糧。蠲緩湖南澧州等五州縣暨岳州衛被災額賦。

  十一月乙酉,桂輪改荊州將軍,以特依順為烏里雅蘇台將軍。乙未,上詣大高殿祈雪。丙午,命壁昌等籌議江蘇漕糧酌分海運。己酉,黃恩彤以奏請賜應試年老武生職銜,下部嚴議。辛亥,命山東嚴緝虜人勒贖匪。是月,賑山西垣曲縣災民。蠲緩山西保德等六州縣暨歸化城等三處、浙江餘杭等四十四縣衛、直隸安州等六州縣被災新舊額賦。

  十二月癸丑,黃恩彤褫職,調徐廣縉為廣東巡撫,以程矞採為雲南巡撫,楊殿邦為漕運總督。癸亥,雲南猛統回匪竄入緬寧,命陸建瀛查辦。甲子,西寧辦事大臣達洪阿病免,以哈勒吉那代之。戊辰,以王兆琛為山西巡撫。庚午,命清釐刑部及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各省庶獄。命寶興留京管刑部。賞琦善二品頂戴,為四州總督。丙子,調鄭祖琛為廣西巡撫,徐繼畬為福建巡撫。是月,給浙江縉雲、宣平二縣水災口糧。

  是歲,朝鮮、琉球入貢。

  二十七年春正月癸未,調成凱為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乙酉,鐵麟遷荊州將軍,以裕誠為察哈爾都統。是月,給浙江富陽等六縣衛、安徽五河等三縣、江蘇桃源等五縣衛上年災歉口糧,河南河內等十三縣水旱災口糧籽種,並貸輝縣等八縣倉穀。貸陝西葭州等三州縣、直隸霸州等三十九州縣災歉籽種口糧倉穀。

  二月己未,雲南雲州回匪作亂,命李星沅剿之。癸亥,以謁陵,命載銓等留京辦事。丙子,以福建海盜劫殺洋商,命劉韻珂等搜捕。戊寅,上謁東陵,免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是月,給河南汲縣等五縣被災口糧。乙未,壁昌遷內大臣,調李星沅為兩江總督,以林則徐為雲貴總督,楊以增為陝西巡撫。戊戌,英船退出虎門。乙巳,以魏元烺為禮部尚書,賈楨為左都御史。

  夏四月戊午,布魯特匪復攻色埒庫勒,伯克巴什等擊走之。賽什雅勒泰等奏英人據音底、努普爾,各部咸附之。丙寅,免熱河豐寧縣逋賦及旗租銀。癸酉,賜張之萬等二百三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是月,貸江西上高、新昌二縣,湖南鳳凰等五廳縣屯丁苗佃籽種口糧。

  五月丙戌,御試翰林、詹事等官,擢王慶雲四員為一等,餘升黜有差。何汝霖憂免,調魏元烺為兵部尚書,以賈楨為禮部尚書,孫瑞珍為左都御史。丁亥,命文慶、陳孚恩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辛卯,以廣東民情與洋人易啟釁端,命擇紳士襄辦交涉事宜。丁未,擢曾國藩為內閣學士。

  六月,理藩院奏俄羅斯達喇嘛請在塔爾巴哈台、伊犁、喀什噶爾通商,不許。

  秋七月己卯,命林則徐讞雲南回民控訴香匪殺無辜一萬餘人之獄。乙未,命林則徐讞雲南回民杜文秀控訴被誣從逆之獄。癸卯,以河南旱災,發庫銀十萬兩,並撥鄰省銀二十萬兩賑之。

  八月己酉,安集延匪犯喀什噶爾,吉明等擊走之。賽什雅勒泰自殺,調奕山為葉爾羌參贊大臣。癸亥,以布彥泰赴肅州調度,命楊以增署陝甘總督,恆春署陝西巡撫。甲子,以喀什噶爾卡外布魯特、安集延匪作亂,命布彥泰為定西將軍,奕山為參贊大臣,討之。以善燾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以吉明署葉爾羌參贊大臣。戊辰,奕湘改杭州將軍,調奕興為盛京將軍,以英隆為綏遠城將軍。以河南災廣,再撥內帑銀三十萬兩,並命戶部撥銀三十萬兩賑之。丙子,安集延匪圍英吉沙爾城,命布彥泰駐肅州,遣兵討之。是月,賑甘肅西寧縣水災。緩徵山東樂安等六縣被水額賦,並永利等四場灶課。

  九月丁丑朔,日食。戊寅,命文慶、張澧中赴河南查賑。辛巳,吉明等遣兵援喀什噶爾,擊安集延匪,大敗之。乙巳,以法蘭西兵船入朝鮮,命耆英言於法使,令其退兵。是月,給河南禹州等四十一州縣旱災口糧。蠲緩直隸安州等三十六州縣水旱災雹災新舊額賦。

  冬十月辛酉,湖南新寧縣瑤人雷再浩等作亂,陸費瑔等捕討之。乙丑,上閱健銳營兵。戊辰,奕山等剿安集延匪於葉爾羌之科科熱依瓦特,大敗之。庚午,又敗之於英吉沙爾。壬申,安集延匪遁走。喀什噶爾辦事領隊大臣開明阿等褫職逮問。是月,蠲緩安徽泗州等三十九州縣水旱災新舊額賦。

  十一月甲申,調英隆為黑龍江將軍,成玉為綏遠城將軍。壬辰,以張澧中為山東巡撫。乙未,湖南新寧賊平。庚子,湖南道州匪竄廣西灌陽縣,命鄭祖琛剿捕之。是月,給山西絳州等十一州廳縣口糧。蠲緩直隸安州等三州縣、山西絳州等十一州廳縣、河南禹州等六十四州縣被災新舊正雜額賦。

  十二月戊午,湖南乾州廳苗匪作亂,命裕泰等剿捕之。甲戌,召耆英還,以徐廣縉署兩廣總督及欽差大臣,辦理通商。是月,給河南祥符等十七縣水災口糧,並貸鄭州等倉穀。

  是歲,朝鮮、琉球來貢。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丑,加潘世恩太傅,寶興太保,保昌、阿勒清阿、李振祜、成剛太子太保。甲申,湖南乾州廳苗匪降,命裕泰分別懲辦,仍搜餘匪。辛卯,命廓爾喀使附朝鮮、暹羅使筵宴。戊戌,越南國王阮福巿卒,停本年例貢。免喀什噶爾民、回各戶正雜逋賦。是月,展賑直隸鹽山等五縣災民。給安徽鳳陽等三縣水旱災口糧。貸湖南安鄉縣、山西寧遠等四廳縣、甘肅皋蘭等七縣災民口糧籽種。

  二月壬子,吏部尚書恩桂卒,文慶罷軍機大臣,調為吏部尚書。以麟魁為禮部尚書,桂良改正白旗漢軍都統。以惠豐代為熱河都統,以保昌為兵部尚書。壬戌,江西長寧、崇義兩縣匪作亂,命吳文鎔剿捕之。甲子,以謁陵命睿親王仁壽等留京辦事。

  三月戊寅,雲南趙州匪作亂,命林則徐剿捕之。以奕山為伊犁參贊大臣,吉明為葉爾羌參贊大臣。壬午,上謁西陵,免經過地方額賦十分之三。丙戌,上謁泰陵、泰東陵、昌陵,詣孝穆皇后、孝慎皇后、孝全皇后陵寢奠酒。庚寅,上還京師。癸卯,裕誠遷荊州將軍,以雙德為察哈爾都統。是月,貸山西吉州等七州縣歉收倉穀。

  夏四月戊辰,雲南保山匪平。辛未,廣西灌陽、平樂、陽朔等縣匪平。

  六月癸卯朔,以徐澤醇為山東巡撫。丙午,命耆英留京管禮部,授徐廣縉兩廣總督、欽差大臣,辦理通商。以葉名琛為廣東巡撫。癸丑,調耆英管兵部。甲寅,上詣黑龍潭祈雨。戊辰,以傅繩勛為江西巡撫。庚午,調吳文鎔為浙江巡撫。

  秋七月庚寅,加林則徐太子太保,賞花翎。

  八月丁巳,河南巡撫鄂順安褫職,以潘鐸代之。辛酉,俄羅斯商船請在上海貿易,卻之。

  九月甲戌,潘錫恩免,以楊以增為江南河道總督,陳士枚為陝西巡撫。召成玉來京,以盛壎署綏遠城將軍。賑江寧等三府水災。乙酉,賑湖北水災。癸巳,召喬用遷來京,以羅繞典署貴州巡撫。是月,給湖南武陵等四縣水災口糧屋費。

  冬十月甲寅,文華殿大學士寶興卒。丁卯,修巴爾楚克城。是月,賑直隸通州等七州縣、安徽無為等十六州縣水災。給安徽和州等十四州縣,湖南華容縣、岳州衛災民口糧。貸湖南安鄉縣、澧州災民籽種。蠲緩直隸通州等五十二州縣、湖北沔陽等三十九州縣衛、湖南澧州等九州縣、安徽泗州等二十四州縣被災新舊額賦。

  十一月乙亥,封故越南國王阮福巿子福時為越南國王。己卯,命耆英為大學士,管兵部。以琦善為協辦大學士,仍留四川總督任。召瑞元來京,以慧成為科布多參贊大臣。御史張鴻升請鑄大錢,下部議。辛巳,命定郡王載銓、侍郎季芝昌查辦直隸鹽務,大學士耆英、侍郎朱鳳標查辦山東鹽務。丁亥,授耆英文淵閣大學士。丁酉,以托明阿為綏遠城將軍。是月,給江西德化等二十縣水災口糧。貸湖南提標及常德等協營災區兵餉。蠲緩江蘇泰州等七十七州廳縣衛、兩淮呂泗等二十場、江西德化等二十二縣、直隸安州等六州縣水災新舊額賦。

  十二月丙午,上詣大高殿祈雪。甲寅,上詣大高殿祈雪。辛酉,上詣天壇祈雪。壬戌,以侍郎陳孚恩前署山東巡撫不收公費,賞一品頂戴,並御書扁額。乙丑,以倭什訥為吉林將軍,成剛為禮部尚書,柏葰為左都御史。丙寅,以張祥河為陝西巡撫。是月,賑直隸通州等十四州縣災民。

  是歲,朝鮮、琉球、暹羅、越南入貢。

  二十九年春正月癸未,以奕格為烏里雅蘇台將軍。辛卯,命耆英、季芝昌查閱浙江營伍及倉庫。是月,加賑安徽無為等十四州縣衛水災。給湖南澧州等六州縣、安徽和州等十三州縣水災口糧。貸江西南昌等十二縣、湖南澧州等六州縣水災籽種。

  二月庚子朔,日食。辛丑,命劉韻珂撫恤台灣北路水災震災。丙午,諭李星沅辦江蘇賑務。辛亥,穆彰阿、潘世恩、陳官俊免上書房總師傅。命祈俊藻、杜受田為上書房總師傅,受田仍授皇四子讀。丙辰,四川中瞻對番工布朗結作亂,命琦善剿之。以裕誠兼署四川總督。是月,貸江蘇災區京左等八營一季兵餉。

  三月庚寅,徐廣縉等奏,兵民互相保衛,內河外海,現飭嚴防,英人進省城一事,萬不可行。諭嘉納之。

  夏四月壬寅,李星沅病免,以陸建瀛為兩江總督,調傅繩勛為江蘇巡撫,以費開綬為江西巡撫。丙午,陸建瀛等奏南漕毋庸改折,從之。丁未,徐廣縉奏英人罷議進城。封徐廣縉子爵、葉名琛男爵,均一等世襲。諭嘉獎粵人深明大義。

  閏四月辛未,以顏以燠署河東河道總督。癸酉,調趙炳言為湖南巡撫,以羅繞典為湖北巡撫。辛巳,琦善剿中瞻對番,敗之。壬午,以德齡為葉爾羌參贊大臣。

  五月乙巳,移廣東澳門稅口於黃埔。己酉,雲南騰越廳野夷作亂,林則徐討平之。己未,山西巡撫王兆琛以受賕褫職逮問,以季芝昌為山西巡撫。是月,貸山東滕縣雹災倉穀。

  六月丙子,廣東陽山、英德等縣匪平。己丑,禮部尚書成剛卒。庚寅,調毓書為烏魯木齊都統,以惟勤為熱河都統。

  秋七月丙申朔,福建閩縣匪林仕等作亂,捕誅之。戊戌,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陳官俊卒,調賈楨為吏部尚書。以孫瑞珍為禮部尚書,王廣蔭為左都御史。以馮德馨為湖南巡撫。己亥,命祁俊藻協辦大學士。辛亥,命湖南布政使萬貢珍賑武陵等縣被水災民。丙辰,王兆琛遣戍新疆。己未,林則徐病免,以程矞採為雲貴總督,張日晸為雲南巡撫。降侍郎戴熙三品頂戴休致。是月,給江西德化等五縣、湖南澧州等九州縣衛水災口糧。蠲緩江蘇川沙等二十二廳縣新舊額賦。

  八月丁丑,陸建瀛奏辦賑及水退情形。諭:「臣民之福,即朕之福。」丙戌,召季芝昌來京,以龔裕署山西巡撫。是月,給奉天錦州旗民、江西鄱陽等九縣、湖南澧州等十州縣衛水災口糧。

  九月甲辰,布彥泰病免,以琦善署陝甘總督,裕誠署四川總督。丙午,授顏以燠河東河道總督。戊申,命署吏部右侍郎季芝昌在軍機大臣上行走。己酉,授琦善陝甘總督。以徐澤醇為四川總督,陳慶偕為山東巡撫。癸丑,雲南保山界外小宇江等處野夷作亂,程矞采剿平之。戊午,命服闋尚書何汝霖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是月,給貴州桐梓縣水災口糧,並蠲緩額賦。

  冬十月庚午,以故朝鮮國王李怳子昪襲爵,命瑞常、和色本往冊封。甲申,大學士潘世恩請開缺,命免軍機大臣。庚寅,以賡福署熱河都統。是月,給湖南澧州等七州縣、山西徐溝縣被災口糧。蠲緩直隸薊州等三十七州縣、浙江富陽等二十一縣、山西薩拉齊等三廳縣被災新舊額賦。

  十一月甲午朔,湖南新寧縣匪李沅發作亂,命馮德馨剿之。丙申,太傅、予告大學士阮元卒。甲辰,調龔裕為湖北巡撫,以兆那蘇圖為山西巡撫。乙巳,阿哥所火。庚戌,台灣嘉義縣匪徒吳吮等作亂,捕誅之。是月,賑江西德化等十四縣水災。給齊齊哈爾等六城旗民、浙江仁和等八場灶丁口糧。蠲緩江蘇泰州等七十三州廳縣衛、江西德化等二十一縣被災新舊額賦,浙江海沙等十四場灶課。

  十二月庚午,湖南道州匪黃三等作亂,命裕泰剿之。以紥拉芬泰為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辛未,皇太后不豫,上詣慈寧宮問安,自是每日如之。甲戌,皇太后崩。乙亥,奉安大行皇太后梓宮於慈寧宮。上居倚廬,席地寢苫。諸王大臣請還宮,不允。甲申,移皇太后梓宮於綺春園迎暉殿。自是上居慎德堂苫次。乙酉,李振祜病免,以陳孚恩為刑部尚書。丁亥,湖南新寧賊分竄廣西,鄭祖琛遣兵防剿。

  是歲,朝鮮、琉球、越南入貢。

  三十年春正月甲午朔,日食。丙申,以祁俊藻等查覆陝甘總督布彥泰清查關防不密,下部嚴議。丁酉,以王大臣再請停止親送大行皇太后梓宮,諭從之。戊戌,上大行皇太后尊諡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熙聖睿皇后。庚子,上詣迎暉殿孝和睿皇后梓宮前行大祭禮。甲辰,上詣梓宮前行周月祭禮。乙巳,尊孝和睿皇后陵曰昌西陵。

  丙午,上不豫。丁未,上疾大漸。召宗人府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何汝霖、陳孚恩、季芝昌,總管內務府大臣文慶公啟鐍匣,宣示御書「皇四子立為皇太子」。是日,上崩於圓明園慎德堂苫次。硃諭「封皇六子奕為親王」。

  四月甲戌,上尊諡曰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成皇帝,廟號宣宗。咸豐二年二月壬子,葬慕陵。

  論曰:宣宗恭儉之德,寬仁之量,守成之令辟也。遠人貿易,構釁興戎。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於此。嗚呼,悕矣!

复制

《卷六十一》

曾國藩 〔清代〕

  禮五吉禮五

  宗廟之制 時饗 祫祭加上 諡號 東西廡配饗醇賢親王廟

  謁陵

  宗廟之制清初尊祀列祖神御,崇德建元,立太廟盛京撫近門東。前殿五室,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後殿三室,奉始祖澤王、高祖慶王、曾祖昌王、祖福王,考、妣俱南鄉。並設床榻、衾枕、楎椸、帷幔,如生事儀。太宗受尊號,躬率群臣祭告,其太牢、少牢色尚黑。復嗣考祭儀,定祭品,牛一,羊一,豕一,簠、簋各二,籩、豆各十有二,爐一,鐙二,各帛一,登、鉶、尊各一,玉爵三,金匕一,金箸二。帛共篚,牲共俎。尊實酒,疏布冪勺具。階前設樂部,分左、右懸。祀日陳法駕鹵簿。

  世祖定燕京,建太廟端門左,南鄉。朱門丹壁,上覆黃琉璃,衛以崇垣,周二百九十一丈。凡殿三,前殿十一楹,階三成,陛皆五出。一成四級,二成五級,三成中十一,左、右各九。中奉太祖、太后神龕。中殿九楹,同堂異室,奉列聖、列後神龕。後界朱垣,中三門,左、右各一。為後殿,亦九楹,奉祧廟神龕,俱南鄉。前殿兩廡各十五楹,東諸王配饗,西功臣配饗。東廡前、西廡南燎爐各一。中後殿兩廡庋祭器。東廡南燎爐一。戟門五,中三門內外列戟百二十,左、右門各三。其外石樑五。橋北井亭三,南神庫、神廚。西南奉祀署,東南宰牲亭。其盛京太廟尊為四祖廟雲。

  順治四年,定盛京守廟首領馬法秩視拖沙喇哈番,餘馬法視護軍校。

  五年冬,追尊澤王為肇祖,慶王為興祖,昌王為景祖,福王為顯祖,與四後並奉後殿,致祭如時饗儀。

  八年,孝端文皇后祔廟,奉神主祗見太祖、太后暨太宗,代行三跪九拜禮,位次太宗,復一跪三拜。畢,遂行大饗。祀後殿則遣官。凡升祔,先一日遣告,至日祗見、奉安、大饗,著為例。十八年,世祖祔廟,位次太祖西旁,東鄉。康熙九年,孝康章皇后祔廟,位次世祖。二十七年,孝莊文皇后祔廟,屆期世祖及章後神主避立於旁,始行祗見禮,位次文後。凡祔廟主,以卑避尊,後仿此。五十七年,孝惠章皇后升祔,議者以孝康祔廟久,欲位其次。大學士王掞議曰:「陛下聖孝格天,曩時太皇太后祔廟,不以躋孝端上,今肯以孝康躋孝惠上乎?」議者不從,帝果以為非是,令改正焉。

  雍正元年,禮臣言:「古帝王升祔太廟,必以皇后配饗。周祀閟宮,漢於別寢,唐、宋有坤儀、奉慈殿以展孝思。自是配廟者,皇后字上一字與廟諡同,祀別廟者,但有諡無廟號。其配位或一帝一後,或一帝二後。宋太宗、徽宗則四後先後升祔,禮制不同。本朝太祖三後,唯孝慈祔廟稱高后,太宗二後,孝端、孝莊並稱文後,世祖三後,孝惠、孝康並稱章後,孝獻但祀孝陵饗殿,定製然也。今聖祖祔廟,仁孝作配,允宜同饗。第廟諡曰仁,與尊諡複,改題孝誠,與孝恭體備母儀,並宜同祔。其孝昭、孝懿,應集廷臣詳議。」尋議定:「夏、商逮六朝,皆一帝一後,唐睿宗二後,宋太祖三後,太宗四後。祔廟之制,朱子諸儒咸無異說。謹按前典,孝昭、孝懿應與孝誠、孝恭並稱仁皇后,同祔太廟。」從之。

  案儀,一元後,一繼立,一本生,並列如序。首孝誠,次孝昭,次孝懿,次孝恭。於此奉帝、後神主,以次安東旁,西鄉,位次太宗。

  乾隆二年,世宗暨孝敬後祔廟,位西旁,東鄉,居世祖次。四十二年,孝聖后升祔,次孝敬。

  明年,高宗詣盛京,徙建四祖廟大清門東,南北袤十一丈一尺五寸,東西廣十丈三尺五寸。正殿五楹,東、西配廡各三楹。正門三,東、西門各一。敕大臣監視落成。

  嘉慶四年,高宗暨孝賢、孝儀二後祔廟,位東旁,西鄉,次聖祖。道光元年,仁宗暨孝淑後祔廟,位西序,東鄉,次世宗。

  三十年,宣宗遺諭及祔廟事,略謂:「禮經天子七廟,周禮小宗伯辨廟祧昭穆,漢七廟六室,唐九代十一室,宋九世十二室,議禮紛紛,不一而足。我朝首太祖訖仁宗,巍然七室,不參酌今古,必至貽笑後嗣。朕薄德承基,何敢上擬祖考,祔廟斷不可行。其奉先殿、壽皇殿、安佑宮為古原廟,制可仍舊。」乃下廷臣議,於是禮親王全齡等主遵成憲。侍郎曾國藩亦言:「萬難遵從。古者祧廟,為七廟親盡言,有親盡不祧者,則必世德作求,不在七廟數。若殷三宗,周文、武是也。大行皇帝於皇上為禰廟,非七廟親盡比,而功德彌綸,又當與列祖、列宗同為百世不祧之室。且諸侯大夫尚有廟祭,況尊如天子,敢廢祔典?」帝俞其請。詔曰:「天子七廟,特禮之常制,非合不祧之室言也。皇考祔廟稱宗,於制為允。」遂於咸豐二年,奉宣宗暨孝穆、孝慎、孝全三後祔廟,位東序,西鄉,次高宗。明年,奉孝和睿皇后升祔,次孝淑。

  文宗少時為康慈太后撫育,十一年帝崩,穆宗體大行遺志,上尊諡曰孝靜。同治建元,祔廟次孝全。四年,文宗暨孝德後祔廟,位西序,東鄉,次仁宗。於時太廟中殿,九楹咸序。

  洎穆宗崩御,而祔次尚虛。光緒三年,惇親王奕誴等躬往相度,集議所宜。侍講張佩綸請仿殷、周制,立太宗世室,百世不祧。展後殿旁垣左右各建世室。侍郎袁保恆謂周制世室在太祖廟旁,居昭穆上,後世同堂異室,以近祖為尊。請以中殿太祖左右為世室九楹,東西各展兩楹,別建昭穆六代親廟。太祖居中,兩旁各六楹,為左右世室。太祖至穆宗同為百世不祧,不必俟親盡遞升。其左右隙地,更建兩廟,各三楹,為三昭三穆,循次繼入,藉省遷移。鴻臚寺卿徐樹銘言:「古者廟前寢後,廟以祭饗,今前殿是;寢以藏衣冠,今中殿、後殿是。茲所當議者,藏衣冠寢殿耳。應就中殿左建寢殿,祭饗仍在前殿。列祖、列宗,百世不祧,若建世室後殿旁,反嫌居太祖上。唯增寢室,則昭穆序矣。」其他條議,大率主世室者多。有謂後殿宜增殿宇,移四祖神主其中。改為世室,移太宗居中一室。穆宗祔廟,奉安中殿西第四室者,通政使錫珍說也。有謂中殿兩旁建世室,東二西一,中奉太祖主,七廟東一廟奉太宗,二廟奉聖祖;西一廟奉世祖。前殿兩旁建六親廟,世宗以下奉之,斯昭穆不紊。少詹事文治說也。有謂中殿兩旁建昭穆二世室,但建方殿,縱橫各五楹,移太宗居昭世室,世祖居穆世室,皆北面中一楹。聖祖居昭世室,東面第一楹。中殿仍奉太祖。昭穆各四楹,列聖神位依序上移。穆宗升祔,居昭第三楹。司業寶廷說也。已,閣議以紛更廟制,未可從。

  禮親王世鐸等謂:「與其附會古典,不如恪守成規。太廟中殿九楹,中楹仍舊,東西各四楹,請如道光初故事,增修改飾。東次楹又次楹為昭位,太宗暨二後、聖祖暨四後、高宗暨二後、宣宗暨四後神主序焉。西次楹又次楹為穆位,世祖暨二後、世宗暨二後、仁宗暨二後、文宗、孝德後神主序焉。將來穆宗、孝哲後升祔,位居宣宗次。」議上,醇親王奕譞韙之,奏言:「寓尊崇於變通,較諸說為當。第廟楹有限,國統無窮,增修尚非至計。祧廟為歷朝經制,無可避忌。請敕自今以往,毋援百世不祧之文,當循親盡則祧之禮,庶鉅典與天地常存。」於時徐樹銘力主宣宗遺諭,以漢、唐增室為非,今用奉先殿增龕成案,億萬年後,勢難再加。宜遵祖訓,豫定昭穆。內閣學士鍾佩賢亦以為言,鴻臚寺少卿文碩且請建穆宗寢廟,而文治、寶廷尤力爭並龕簡陋,非永制。兩宮太后不獲已,再下王大臣議,兼詢直隸總督李鴻章。鴻章言:「周官,匠人營國,世室、明堂,皆止五室。鄭注,五室並在一堂。據此,則朱子所圖世室、親廟以次而南,未盡合制。至建寢殿、增方殿,古制所無,禮親王等所言,未為無見。我朝廟制,祖宗神靈,協會一室,一旦遷改,神明奚安?太廟重垣,庭墀殿陛,各有恆式。准古酌今,改廟非便。因時立制,自以援奉先殿增龕例為宜。議者或嫌簡略,准古禮祔廟迭遷,亦止改塗易檐,並不大更舊廟。今之龕座,猶晉、宋時坎室,晉華垣建議廟堂以容主為限,無拘常數。王導、溫嶠往復商榷,始增坎室。宋增八室,蔡襄為圖。今之增龕,何以異是?」又謂:「奉先殿即古原廟,與太廟殊。然雍正時奏定奉先殿神牌與太廟〈冓頁〉若畫一。成憲可循,不得謂增龕之制獨不可仿行太廟也。至祧遷雖常典,而藏主之室,禮無明文。鄭康成言周祧主藏於太廟及文武世室,是已祧之主與不遷之祖同處一廟,故廟亦名祧。晉藏西儲夾室,當時疑其非禮,後世緣為故事。儒家謂古祧夾室,殆為肊辭。廟既與古不同,祧亦未容輕議。唯醇親王所陳,為能導皇上以大讓,酌廟制以從宜。」自此議遂定。

  五年,穆宗暨孝哲後祔廟,位東序,西鄉,次宣宗。七年,孝貞後升祔,次孝德。宣統元年,孝欽後升祔,次孝貞。是歲考議德宗祔廟事,禮臣言:「兄弟同昭穆,但主穆位空一室。」其餘議禮諸臣,重宗統者,以為異昭穆不便;重皇統者,復以為同昭穆不合。而大學士張之洞獨主:「古有祧遷之禮,則兄弟昭穆宜同。今無祧遷之禮,則兄弟昭穆可異。」議乃定。其秋,詔曰:「我朝廟制,前殿自太祖以下七世皆南鄉,宣宗以下三世分東西鄉,與古所謂穆北鄉、昭南鄉不同。穆、德二廟,同為百世不祧,宜守朱子之說,以昭穆分左右,不以昭穆為尊卑。禮緣義起,毋因經說異同,過事拘執。德宗祔廟,中殿奉西又次楹又五室穆位,前殿位次西旁文宗坐西鄉東穆位。體先朝兼祧之旨,慰列聖在天之靈,垂為定製。奉先殿位序亦如之。」

  時饗太宗建國初,遇清明、除夕,躬謁太祖陵,即時饗所由始。崇德元年,建太廟成,凡四孟時饗,每月薦新,聖誕、忌辰、清明、中元、歲暮俱致祭。五月獻櫻桃,命薦太廟。凡新進果穀,皆先薦乃進御,著為令。順治元年,定時饗制,孟春擇上旬日,三孟用朔日,樂章六奏。二年,命祭太廟如奉先殿儀,讀祝、致祭。遣官祭福陵、昭陵、四祖廟,止上香燭、供酒果,不讀祝。七月朔,秋祭太廟、四祖廟,中元祭陵,並用牛、羊。尋定四祖廟祭例視京師,牲用生。又饗太廟用熟牛,罷晉胙。八年,定親饗制,飲福、受胙如圜丘。奏樂備文、武佾舞。康熙十二年,從禮臣言,祭太廟,質明將事。二十四年春,親饗畢,諭曰:「往見贊禮郎宣祝,至朕名,聲不揚。禮稱父前子名,子孫通名祖父,豈可慢易?嗣後垂為戒。」

  雍正十一年,世宗以廟饗無上香,奠帛、爵無跪獻,命大學士禮臣議增。尋議言:「大祀莫重郊壇,孝享莫大配天。宗廟典禮,宜視社稷。祭社稷日,皇帝親詣上香,太廟自宜一例。至帛、爵俱不親獻,皇帝立拜位前,所以亞郊壇也。仍舊儀便。」報可。

  又定太廟神牌如奉先殿制,供奉居中。請牌用太常官,獻帛、爵用侍衛,尋改用宗室官。

  高宗嗣位,定三年持服內,饗廟御禮服作樂如故,唯齋戒用素服,冠綴纓。乾隆二年,用禮臣言,祝版書列聖尊諡。香帛送燎時行中路,帝轉立東旁,俟奉祝帛官出,復位,如祀郊壇式。尋定每日上香,守廟官行禮。朔望用太常官。嗣改宗室王公番行。十二年,諭太廟獻帛、爵用宗室官,俾習禮儀、鎔氣質。敕宗人府王公監視,後復定後殿獻帛、爵用覺羅官。

  向例,饗廟,帝乘輿出宮,至太和門外改乘輦。入街門,至神路右,步入南門,詣戟門幄次。入升東階,進前殿門,就拜位。禮成,出如初。凡入門皆左。三十七年,帝年漸高,略減儀節。入廟時,改自闕左門輦入西北門,至廟北門外,輿入。至戟門外東階下。步入門,升階進殿。行禮畢,出亦如之。

  嘉慶四年,定時饗前殿座次。太祖、太宗、世祖皇考、妣皆南鄉,聖祖皇考、妣東位西鄉,世宗皇考、妣西位東鄉,高宗皇考、妣東次西鄉。以後帝、後位次仿此。八年孟春時饗,禮臣卜吉初六日,仁宗以前三日致齋。會逢高宗忌辰,服色未協,命改初八日。嗣是春饗皆擇正月初八、九、十等日行之。

  道光四年,諭廟饗謝福胙如祀社稷儀,王公百官隨行三跪九拜禮。穆宗、德宗初立,時饗、祫祭遣親王代,逮親政始躬蒞。宣統朝攝政王攝行。

  祫祭歷代禘、祫分祭,禮說繽紛,罔衷古訓。清制有祫無禘。除夕饗廟,實始太宗,世祖本之,著為祭典。順治十六年,左副都御史袁懋功請舉祫祭,以彰孝治。乃定歲除前一日大祫,移後殿、中殿神主奉前殿。四祖、太祖南鄉,太宗東位西鄉。先一日遣官告後殿、中殿,致齋視牲。屆日世祖親詣,禮如時饗,自是歲以為常。尋定祫祭樂舞陳殿外。

  康熙時,御史李時謙請行禘祭。禮臣張玉書上言:「考禮制言禘不一,有謂虞、夏禘黃帝,殷、周禘嚳,皆配祭圜丘者;有謂祖所自出為感生帝,而祭之南郊者;有謂圜丘、方澤、宗廟為三禘者:先儒皆辯其非。而宗廟之禘,說尤不一。或謂禘止及毀廟,或謂長發詩為殷禘,雍詩為周禘,而親廟、毀廟兼祭者。唯唐趙匡、陸淳以為禘異於祫,不兼群廟。王者立始祖廟,推祖所自出之帝,以始祖配之,故名禘。至三年一祫,五年一禘,說始漢儒,後人宗之。漢、唐、宋禘禮,並未考始祖所自出,止五歲中合群廟之祖,行祫禘於宗廟而已。大抵夏、商以前有禘祭,而厥制莫詳。漢、唐以後有禘名,而與祫無別。周以后稷為始祖,以帝嚳為所自出,而太廟中無嚳位,故祫祭不及。至禘祭乃設嚳位,以稷配焉。行於後代,不能盡合。故宋神宗罷禘禮。明洪武初或請舉行,眾議不果。嘉靖中,乃立虛位,祀皇初祖帝,以太祖配,事涉不經,禮亦旋罷。國家初定鼎,追上四祖尊稱,立廟崇祀,自肇祖始。太祖功德隆盛,當為萬世廟祖,而推所自出,則締造大業,肇祖最著。今太廟祭禮,四孟分祭前、後殿,以各伸其尊。歲暮祫饗前殿,以同將其敬。一歲屢申祼獻,仁孝誠敬,已無不極。五年一禘,可不必行。」遂寢其議。

  乾隆三十七年大祫,帝親詣肇祖位前上香,餘遣皇子親王分詣,復位行禮如常儀。詣廟節文減之如時饗。六十年將屆歸政,九廟俱親上香。嘉慶四年,定歲暮祫祭,前殿座位視時饗。咸豐八年,文宗疾甫平,親王代行祫祭,然先祭時猶親詣拜跪焉。其因時祫祭者,古禮天子三年喪畢,合先祖神饗之,謂之吉祭。雍正二年,吏部尚書朱軾言:「皇上至仁大孝,喪三年如一日,今服制竟,請祫祭太廟,即吉釋哀。」制可。明年二月,帝詣廟行祫祭,如歲暮大祫儀。自後服竟行祫祭仿此。

  加上諡號崇德元年,太宗受尊號,追封始祖為澤王、高祖慶王、曾祖昌王、祖福王,上太祖武皇帝、孝慈皇后尊諡。即日躬祀太廟。翼日,百官表賀。順治元年,進太祖、孝慈後、太宗玉冊、玉寶,奉安太廟。冊長八寸八分,廣三寸九分,厚四分。冊數十,面底二頁鐫升降龍。寶方四寸二分,厚一寸五分,紐高二寸七分,長四寸二分,廣三寸五分,寶盝金質。凡太廟冊、寶皆用玉,色青白,冊文用驪體,寶文如諡號,曰「某祖某宗某皇帝之寶」,後曰「某皇后之寶」。

  五年,追尊澤王肇祖原皇帝,妣原皇后;慶王興祖直皇帝,妣直皇后;昌王景祖翼皇帝,妣翼皇后;福王顯祖宣皇帝,妣宣皇后。奉安訖,致禮如時饗。越三日,慶賀如儀。七年,上孝端文皇后尊諡。九年,進四祖帝後冊寶。十八年,上世祖尊諡,前期齋戒,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屆日,帝素服御太和門,閱冊、寶訖,大學士奉安采亭,校尉舁行,導以御杖,駕從之。王公百官各於所立位跪俟,隨行。至壽皇殿大門外降輦,入左門,采亭入右門。大學士二人跪奉冊寶陳案上,帝就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禮。贊引奏「跪」,奏「進冊」,奉冊大學士跪左,進帝跪獻。畢,授右跪大學士陳中案。奏「進寶」,如初。奏「宣冊」,宣冊官跪宣:「上尊諡曰體天隆運英睿欽文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宣冊訖,奏「宣寶」,儀亦如之。行禮三跪九叩,致祭同時饗。畢,奉絹冊、寶、祝帛如燎所焚之。大學士二人,奉香冊、寶導梓宮奉安,一跪三叩,翼日頒詔天下。凡上大行帝後尊諡,香冊、香寶獻几筵後,奉安山陵,絹冊、寶送燎,玉冊、玉寶卜吉藏之太廟,後仿此。

  初太祖尊諡曰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太宗曰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聖祖纘業,加太祖「睿武弘文定業」六字,更廟號高皇帝;太宗「隆道顯功」四字,廟號如故。用禮臣言,俟世祖祔饗後行禮。明年,上慈和皇太后尊諡。二十七年,上孝莊太皇太后尊諡。五十七年,上孝惠皇太后尊諡,後,聖祖嫡母也。祔廟日,命安神位慈和上。

  六十一年冬,世宗諭廷臣:「皇考繼統,本應稱宗,但經云:祖有功,宗有德。皇考手定太平,論繼統為守成,論勳業為開創,宜崇祖號,以副豐功。其確議之。」議言:「按禮經: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而舜典云:舜格文祖。注曰堯廟。歸格藝祖,復釋為堯之祖。合之祖顓頊,則有三祖矣。宋陳祥道云:凡配天者皆得稱祖。國語展禽謂有虞氏祖高陽而郊堯,堯所以稱文祖也。顓頊至堯,並黃帝子孫,故皆稱祖。又周禮大宗伯:祫、禘、追享、朝享。解云:古者朝廟合群祖而祭焉,故祫曰朝饗,以合群祖為不足,復禘其所自出,故禘曰追饗。夫祖所自出,始祖也,其下曰群祖,則自始祖以下皆可稱祖矣。」又諡議:「帝王功業隆盛,得援祖有功古義稱為祖。竊謂唯聖可揚峻德,唯祖可顯隆功。」議上,稱旨。雍正初元,遂上尊諡,廟號聖祖。復諭:「太祖、太宗、世祖三聖相承,功高德盛;孝莊、孝康、孝惠翼運啟期,懿徽流慶;宜並加諡,俾展孝思。」於是加諡太祖曰端毅,太宗曰敬敏,世祖曰定統建極,而孝慈、孝端及三後並尊諡焉。

  於時工部奉神主廟室,髤漆飾金,中書、翰林官各一人書新諡。奏遣大學士二人行填青禮,先期祗告天地、社稷。至日,世宗禮服詣太廟行上尊諡禮。畢,還宮,易袞服,詣奉先殿致祭,後仿此。六年,鐫造列聖、列後玉寶、玉冊暨聖祖皇考、妣冊、寶成,奉之太廟。其儀,太廟潔室設黃案,張采幔兩旁,中陳冊、寶,王大臣朝服將事,帝御禮服恭閱,一跪三拜,安奉采亭,輿導如前儀。供案訖,帝入行禮如初。冊、寶集中殿,分藏金匱。帝以次上香,一跪三拜,禮成。

  高宗踐阼,加列聖、列後尊諡,諭言:「宗廟徽稱有制,報本忱悃靡窮。藉抒至情,不為恆式。」

  乾隆四十五年,以列朝冊、寶玉色參差,命選工琢和闐精璆。越二年工竣,祗閱訖,奉太廟如禮。其舊藏十六分,命賚送盛京太廟,尊藏玉檢金繩。自是帝、後祔廟,皆別備冊、寶送盛京,永為制。

  嘉慶四年,仁宗守遺訓,著制,凡列聖尊諡已加至二十四字、列後尊諡已加至十六字不複議加。

  功臣配饗,所以顯功,宗親郡王配東廡,文武大臣配西廡。崇德元年,追封皇伯祖禮敦巴圖魯為武功郡王,巴圖魯其名也,配東廡,福晉與焉。並以直義公費英東、弘毅公額亦都配西廡。順治元年,西廡增祀武勛王揚古利,位直義上。九年,復增祀忠義公圖爾格、昭勛公圖賴,昭勛為直義子,忠義為弘毅子,父子配侑,世尤榮之。十一年,東廡增祀通達郡王雅爾哈齊、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界堪,通達位武功上,而慧哲、宣獻兩福晉亦並侑雲。

  康熙九年,定祀東廡用太牢,歲以為常。

  雍正二年,西廡增祀文襄公圖海。定功臣配饗儀,前期告太廟。屆日陳采亭,列引仗,奉主至廟西階。拜位在階下,三跪九拜。奉主大臣攝行,還納龕位,一跪三拜。

  八年,怡親王允祥配東廡。定王配饗儀,奉主以郡王,迎主用采亭吾仗,至廟東階,拜位在階上。代行禮畢,降自東階,餘如西廡。

  九年,進加費英東信勇公,圖爾格果毅公,圖賴雄勇公,圖海忠達公。乾隆中,西廡增祀襄勤伯鄂爾泰,超勇親王策凌,大學士張廷玉,蒙古王、漢大臣侑食自此始。

  四十三年,詔:「祖宗創業艱難,懿親藎臣,佐命殊功,從古未有。當時崇封錫爵,酬答從優。以後有及身緣事降削者,有子孫承襲易封者,不為追復舊恩,心實未愜。」於是睿親王多爾袞以元勛懿戚,橫被流言,特旨昭雪。禮烈親王代善,後人改封為巽,已復改為康,鄭獻親王濟爾哈朗改為簡,豫通親王多鐸改為信,肅裕親王豪格改為顯,克勤郡王岳託改為衍禧,又改為平,均非初號。悉命復舊,並配祀東廡。禮王位宣獻下,睿王等以次列序,位怡王上,而徙策凌列怡王次。

  嘉慶元年,西廡增大學士傅恆、福康安、協辦大學士兆惠。福康安即傅忄互子,並封郡王,異姓世臣,被恩最渥。

  道光三年,復增大學士阿桂,功臣凡十有二人。

  同治四年,東廡增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功王凡十有三人。

  凡時饗,帝上香時,分獻官上香配位前,各分獻不拜。三獻畢,退。祫祭同。

  醇賢親王廟光緒十六年,醇賢親王奕譞薨,中旨引高宗濮議辨,應稱所生曰「本生父」,沒稱「本生考」,立廟不祧,祀以天子之禮,合乎「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古義,斯尊親兩全矣。乃定稱號曰「皇帝本生考」。復定廟祀典,建廟新賜邸第,額曰醇賢親王廟。正殿七楹,東、西廡殿,後寢室,各五楹。中門三。門內焚帛亭、祭器亭,其外宰牲亭、神庫、神廚。大門三。殿宇正門中覆黃琉璃,殿脊及門四周上覆綠琉璃。其祀儀、樂舞、祭器、祭品視天子禮。凡時饗以四仲月朔,襲王承祭。帝親行,則襲王陪祀。誕辰、忌日,帝親詣行禮。

  謁陵有清肇跡興京,四祖陵並在京西北,稱興京陵。太祖定遼陽,景祖、顯祖二陵徙盛京東南,稱東京陵。嗣是太祖陵當盛京東北,稱福陵;太宗陵當盛京西北,稱昭陵。崇德間,定歲暮、清明祭興京陵,用牛一,遣守陵官行禮。東京陵用牛二,遣宗室、覺羅大臣行禮。福陵用牛一、羊二,遣大臣行禮。國忌、誕辰、孟秋望日,燃香燭,獻酒果,奠帛、讀祝、行禮。朔、望用牛一,具香燭、酒果,遣守陵官致祭,不讀祝、奠帛。

  順治八年,封興京陵山曰啟運,東京陵山曰積慶,福陵山曰天柱,昭陵山曰隆業,並從祀方澤,置陵官、陵戶。定祀儀,冬至用牛一、羊一、豕一,餘同前。清明、歲暮、孟秋望日亦如之。十三年,詔立界碑,禁樵採。十五年,移東京陵改祔興京,罷積慶山祀。明年,尊稱為永陵,饗殿、暖閣如制。

  康熙二年,相度遵化鳳台山建世祖陵,曰孝陵。先是世祖校獵於此,停轡四顧曰:「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壽宮。」因自取佩鞢擲之,諭侍臣曰:「鞢落處定為穴。」至是陵成,皆驚為吉壤。歲以清明、中元、冬至、歲暮為四大祭。並改建福陵、昭陵地宮。工竣,以奉安祗告,致祭如大饗。安神位隆恩殿,制龕座、寶床、帷幔、衾褥、楎椸如太廟式。

  凡因公謁陵,三品以上官羅城門外行禮。遇祭日,二品以上許入城隨守陵官陪祭。歸,謁辭。

  凡謁陵,東逕石門,王、貝勒在隆恩門外三跪九拜,當直官啟門,貝子以下、三品官以上則否,皆奉祀官為導,遇祭日免。是時三陵建功德碑,嗣凡起陵,皆立碑,如故事。

  八年,定四時大祭,遣多羅貝勒以下,奉國將軍、覺羅男以上行禮。

  明年秋,奉太皇太后、皇太后率皇后謁孝陵。前一日,躬告太廟,越日啟鑾。陳鹵簿,不作樂。既達陵所,太皇太后坐方城東旁,奠酒舉哀。皇太后率皇后等詣明樓前中立,六肅、三跪、三拜,隨舉哀、奠酒,復三拜。還行宮。凡皇太后謁陵仿此。次日,帝復謁隆恩殿,行大饗禮。又次日,殿前設黃幄,焚楮帛,讀文致祭,禮成。還京,仍告太廟。越二日,御太和殿,百官表賀。

  明年秋,車駕至盛京,謁福陵、昭陵畢,召將軍等賜以酒,並諭守陵總管、副總管曰:「爾等職司典祀,凡祭品必親虔視,務盡誠敬,副朕孝思。」還御大清門受賀,燕賚群臣,頒守陵官軍。其永陵遣王大臣致祭,復遣官分詣穎親王、克勤郡王、直義公費英東諸勛貴墓酹酒。還京日,仍告廟如儀。

  二十一年,滇平,詣兩京謁陵,如初禮。還京,祗告奉先殿。自是靖寇難,謁陵告祭以為常。

  六十年,御極周甲,命世宗率皇子、皇孫詣盛京,皇子祭昭陵,皇孫祭永陵,帝親往福陵大祭。

  雍正元年,定聖祖陵曰景陵。其明年,清明謁祭如典。八年冬至,會聖祖忌辰,禮臣言准陵寢大祭,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遣官承祭具朝服。十三年清明、冬至大饗,改遣公爵番行。七月望日,將軍、侍郎等承祭,其朔、望、忌辰,則定總管掌關防承祭,行三跪九叩禮。

  乾隆元年,命宗室輔國將軍等六人徙駐瀋陽,給田廬,歲時致祀。二年,諭改朔、望承祭貝勒、公、大臣番行。復慮儀節不齊,增贊禮郎二人導引退,仍不贊。三年清明,謁世宗泰陵。

  六年,定三陵四時大饗。忌辰祭饗,題派移駐將軍二人行禮。七年,增置三陵爵墊,備禮儀。

  八年,定謁陵如太廟親祀儀,載入儀注。已,奉皇太后謁祖陵,禮節准康熙時例。自後三謁皆如之。

  四十三年秋,先後謁永陵、福陵,因諭:「睠懷遼瀋舊疆,再三周曆,心儀舊緒,蘄永勿諼。夫奕耍昇平景運,皆昔日艱難開創所貽。後世子孫,當覽原巘而興思,拜松楸而感悟。默念天眷何以久膺,先澤何以善繼。知守成之難,兢業無墜。庶熙洽之盛,億萬斯年。不然,輕故都,憚遠涉。或偶詣祖陵,漠不動心,視同覽古,是忘本也。盛京根本重地,發祥所自,後世不可不躬親閱歷,其毋負朕言!」

  嘉慶五年清明,詣昌瑞山謁高宗裕陵,先敷土,次大饗。陵寢官豫取潔土儲筐,俟帝如更衣次易縞素,執事從官素服,冠去纓,隨至方城。有司進黃布護履,帝納履,從臣亦如之,自東磴道升至寶城石欄東,陵寢大臣合土以筐,隨駕至敷土處跪進。帝拱舉,敷畢,授筐,降,脫履。於是更袍服,冠綴纓,執事官俱易。禮臣請行大饗,帝詣隆恩殿行禮。讀祝,三獻。

  凡清明日謁陵敷土,在喪服期,帝親行。十年,帝初謁永陵,御素服,詣啟運殿後階,三跪九拜,有司進奠幾,三拜三奠爵。訖,舉哀。翼日朝服行大饗。謁福陵、昭陵亦如之。後復以祭器乖誤,革盛京禮部侍郎世臣職。因諭「豐沛舊都,大臣不應忘卻」。下其諭各公署,其重祀如此。

  道光八年,謁裕陵、昌陵,軍機大臣隨入門,命著為例。九年,奉皇太后詣盛京謁三陵,如儀。

  咸豐元年謁東陵,五年謁西陵,孝貞皇后謁泰陵,陵寢女官為導,入門皆由左,至明樓前行禮,六肅三跪三拜。女官進奠幾,後三拜三奠爵,西饗舉哀。次謁昌陵、慕陵如初禮。同、光間悉依此行。

  凡孝陵、景陵以下,世宗曰泰陵,高宗裕陵,仁宗昌陵,宣宗慕陵,文宗定陵,穆宗惠陵,並在直隸易、遵化二州,稱東西陵,東陵鳳台山,封昌山;西陵太平峪,封永寧山;並祀方澤。設奉祀官,置莊園。

  隆恩殿大饗用祝幣,其日燃明鐙,用牛一、羊二、尊四,帝、後同案位,設奉先制幣一,羹飯脯醢器十八,餅果器六十五。牲實俎,帛實筐。酒實尊,承以舟。疏布冪勺具。皇貴妃祔祀,則西旁東鄉,素帛一,減餅果十一器。

  凡冬至暨慶典不舉哀。遣官祭饗用朝服。升降自西階,出入皆門右。皇子謁陵,至下馬碑降騎,至隆恩門外升左階。三跪九拜,不贊,不奠酒。

  妃園寢設官如制,建饗殿,設神位。四時遣官尊酒,二跪六拜,不贊。出人殿左門。朔、望則奉祀官行禮。光緒間,帝謁西陵,詣莊順皇貴妃寢園,一跪三拜三奠酒。並諭禮臣,祭品儀節從優。是後清明、中元、冬至、忌辰遣王公致祭,餅果增至六十五器。

  宣統初,德宗葬興隆峪,號崇陵。

  皇太子園寢與妃園寢同。嘉慶間,帝親臨端慧皇太子園寢,三奠三爵,從臣隨行禮,每奠一拜。載其儀入會典雲。

复制

《題平谷山莊圖》

曾國藩 〔清代〕

十年京國蹋朝鼓,九陌黃塵塞肝腑。已分喧囂儕市估,忽夢歸去釣湘煙。

洞庭八月水如天,沙鷗與我抵足眠。醒來依舊馬嘶櫪,車聲隆隆震牆壁。

始知樊籠困羽翼,開圖對此好溪山。萬重雲水一僧間,清輝照我塵里顏。

何日飄然靸芒屨,往尋盤山松下路,買鄰來傍羊求住。

复制

《酬李生》

曾國藩 〔清代〕

孫生粲粲如刻苕,玉立偕女雙瓊瑤。同作二喬好夫婿,盛年咳唾千雲霄。

蜀山嵯峨蜀江闊,終有畸士光斗杓。文章不是救時物。

揚雄司馬烏足驕。男兒萬事須嘗膽,詎有僥倖呼盧梟。

女曹報國好身手,看我蹉跎已老丑。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