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百步洪二首
拼

《百步洪二首》

蘇軾 〔宋代〕

王定國訪余於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聖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於黃樓上,相視而笑。

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餘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巋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雲。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

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

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

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

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余何。

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

輕舟弄水買一笑,醉中盪槳肩相磨。

不似長安閭里俠,貂裘夜走胭脂坡。

獨將詩句擬鮑謝,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

我時羽服黃樓上,坐見織女初斜河。

歸來笛聲滿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羅。

奈何舍我入塵土,擾擾毛群欺臥駝。

不念空齋老病叟,退食誰與同委蛇。

時來洪上看遺蹟,忍見屐齒青苔窠。

詩成不覺雙淚下,悲吟相對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錦字,夜寒手冷無人呵。

复制

百步洪二首 - 賞析

此詩的前半寫舟行洪中的驚險,後半縱談人生的哲理。

前半一大段開頭四句寫長洪為亂石所阻激,陡起猛落,急湍跳蕩。舟行其間,就像投擲梭子一樣,就連經常駕船的熟練水手,也會大聲叫喚,甚至水邊的野鴨,也都驚飛起來。一線急流,和亂石互相磋磨,發出撞擊的聲響。後四句連用妙喻,形容這水波有如狡兔的疾走,鷹隼的猛落,如駿馬奔下千丈的險坡,這輕舟如斷弦離柱,如飛箭脫手,如飛電之過隙,如荷葉上跳躍的水珠,光怪離奇,勢難控制。前兩句寫水波的猛勢,後兩句寫船在波濤上動盪的情景,有聲有勢,渲染入神。接着以「四山眩轉」等四句寫船上乘客此時的感受:人們處於輕舟之中,仿佛四面的山峰都在旋轉;急風掠過耳邊,使人心動神馳。所見的是流沫飛逝,百漩千渦。在這奇險當中,雖說精神為之一快,卻料想不到憑着秋水之漲,江水竟然有如此的威力。「嶮中」兩句,總結形容水勢的前文,轉而開展縱談哲理的後半,是承上啟下之筆。

後半篇大段,專談哲理。「我生」以下六句,是由序文中所說人生會晤無常所引起的感慨。首兩句是說:人生在世,生命是隨着時光的推移而流逝的,好比逝水一樣,在不舍晝夜地流逝着。但人的意念,卻可以任意馳騁,能不為空間時間所限制,一轉念的瞬息之間,就可以越過遼遠的新羅。「一念逾新羅」是化用佛家語:「新羅在海外,一念已逾。」(見《傳燈錄》卷二三),又發揮了莊子「其疾俯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的思想(《莊子·在宥》),表明生命雖然會像陶淵明所說的那樣:「聊乘化以歸盡」(《歸去來辭》),任聽自然去支配;意志倒是可以由人們自己掌握,不為造物所主宰。「紛紛爭奪」兩句感嘆說:人們在世間,不少人只知道爭權奪利,好似處在醉夢裡一般。然而世事滄桑,變化極快。誰能相信洛陽宮門前的銅駝,竟會埋沒在荊棘裡面呢?這種世事變化的反覆,看起來比洪水的奔流還要快些,可誰又能理解呢?後兩句「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是說覺悟過來,俯仰之間,便像已經越過了千種劫波,就是說失去了許多光陰。千劫,意即很長時間;「劫」是梵文佛家語「劫波」的省稱。再回頭看看流水,則依然盤曲如故。就以百步洪而言,也還是安閒自得的。以上六句是作者對生命、意念和世事的看法,雜揉了佛家道家的思想。

「君看」以下四句:是就行舟洪中的人說的。先說,古人在這百步洪里,也留下了不少遺蹟,但是其人早已不復存在,只有岸邊的蒼石上,還留有蜂巢一般的篙眼。然後說,但如能此心無所住著,自己的思想能夠曠達,即便自然界運行得再快,也與他無妨。「住」,即住著,是佛家語,「僵化」的意思。《金剛經》里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活,詩中採用了這種說法,以示人要自求解脫,不被外物所拘牽。結尾兩句:「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總束前文,悠然而止,表明關於人生的哲理,前面已經說了個梗概,至此,各人都該離船上馬轉向歸途了;再多說多辯,參寥禪師是會呵責人們的。詩的這一大段,總起來講,是解說人生有限,宇宙無窮,人應超脫曠達,不為外物所奴役的道理。詩的結尾,非常幽默,足以顯示詩人筆之所至、無所不適的超邁風格。

綜觀全詩,前半寫景,有灘陡渦旋,一波三折之勢;後半談哲理,極飄逸超脫、不為事物限制之妙。蘇軾詩風格上的一大特色是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在這首詩中寫洪波湍急,在四句中連用七種比喻,各極其態,各逞其妍,筆墨淋漓恣肆,蔚為壯觀,千古罕見。談哲理部分,參入佛家思想,運以莊子文筆,啟示人們應掌握自己的意念,力求超越時空的局限,以開脫胸襟求得自由。雖混雜了一些佛、道的消極因素,但從述真、樂觀,不受環境支配這些方面來說,又具有積極的一面。此詩的藝術性是高超的,所謂行氣如虹,行神如空,「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蘇軾《答謝民師書》),可以作為此詩藝術手法的註腳。▲

馬祖熙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91-393

百步洪二首 - 創作背影

百步洪在徐州東南二里。懸流湍急,亂石激濤,最為壯觀,今已不存。根據詩序可知,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秋,蘇軾在徐州知州任上,曾與詩僧參寥一同放舟游於此,寫下這兩首詩。

馬祖熙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391-393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江城子》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南鄉子·集句》

蘇軾 〔宋代〕

悵望送春杯。

漸老逢春能幾回。

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

何況清絲急管催。

吟斷望鄉台。

萬里歸心獨上來。

景物登臨閒始見,徘徊。

一寸相思一寸灰。

复制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

蘇軾 〔宋代〕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

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

隨風顛倒紛不擇,下滿坑谷高陵危。

江空野闊落不見,入戶但覺輕絲絲。

沾裳細看若刻鏤,豈有一一天工為。

霍然一揮遍九野,吁此權柄誰執持。

世間苦樂知有幾,今我倖免沾膚肌。

山夫只見壓樵擔,豈知帶酒飄歌兒。

天王臨軒喜有麥,宰相獻壽嘉及時。

凍吟書生筆欲折,夜織貧女寒無幃。

高人著履踏冷冽,飄拂巾帽真仙姿。

野僧斫路出門去,寒液滿鼻清淋漓。

灑袍入袖濕靴底,亦有執板趨階墀。

舟中行客何所愛,願得獵騎當風披。

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擊千夫馳。

敲冰煮鹿最可樂,我雖不飲強倒卮。

楚人自古好弋獵,誰能往者我欲隨。

紛紜旋轉従滿面,馬上操筆為賦之。

复制

《贈寫御容妙善師》

蘇軾 〔宋代〕

憶昔射策干先皇,珠簾翠幄分兩廂。

紫衣中使下傳詔,跪捧冉冉聞天香。

仰觀眩晃目生暈,但見曉色開扶桑。

迎陽晚出步就坐,絳紗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識日月角,仿佛尚記重瞳光。

三年歸來真一夢,橋山松檜淒風霜。

天容玉色誰敢畫,老師古寺晝閉房。

夢中神授心有得,覺來信手筆已忘。

幅巾常服儼不動,孤臣入門涕自滂。

元老侑坐鬚眉古,虎臣立侍冠劍長。

平生慣寫龍鳳質,肯顧草間猿與獐。

都人踏破鐵門限,黃金白璧空堆床。

爾來摹寫亦到我,謂是先帝白髮郎。

不須覽鏡坐自了,明年乞身歸故鄉。

复制

《如夢令·春思》

蘇軾 〔宋代〕

手種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

簾外百舌兒,驚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

莫忘小橋流水。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蘇軾 〔宋代〕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

聖明天縱,學問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

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從於己出。

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

論深切於事情,言不離於道德。

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但其不幸,仕不遇時。

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

至於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

可謂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

使德宗盡用其言,則貞觀可得而復。

臣等每退自西閣,即私相告言,以陛下聖明,必喜贄議論。

但使聖賢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時。

昔馮唐論頗、牧之賢,則漢文為之太息;魏相條晁、董之對,則孝宣以致中興。

若陛下能自得師,莫若近取諸贄。

夫六經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足為治。

但聖言幽遠,末學支離,譬如山海之崇深,難以一二而推擇。

如贄之論,開卷瞭然。

聚古今之精英,實治亂之龜鑑。

臣等欲取其奏議,稍加校正,繕寫進呈。

願陛下置之坐隅,如見贄面,反覆熟讀,如與贄言。

必能發聖性之高明,成治功於歲月。

臣等不勝區區之意,取進止。

《浣溪沙·詠橘》

蘇軾 〔宋代〕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綠葉照林光。

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

吳姬三日手猶香。

《南歌子》

蘇軾 〔宋代〕

雲鬢裁新綠,霞衣曳曉紅。待歌凝立翠筵中。一朵彩云何事、下巫峰。趁拍鸞飛鏡,回身燕漾空。莫翻紅袖過簾櫳。怕被楊花句引、嫁東風。

复制

《次韻致遠》

蘇軾 〔宋代〕

長笑右軍稱草聖,不如東野以詩鳴。樂天自愛吟淮月,懷祖無勞聽角聲。

复制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複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

蘇軾 〔宋代〕

先生魯諸儒,飲食清不溽。

空腸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華堂鬧絲管,眸子漲春淥。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歸來煮瓠葉,弟子歌《旱麓》。

聲淫及《靈台》,中有麀鹿伏。

功名一走兔,何用千人逐。

故應容我輩,清坐時閉目。

高亭石排衙,木杪掛飛屋。

我來無時節,客亦不待速。

似聞雪髯叟,西嶺訪遺躅。

朝陽入潭洞,金碧涵水玉。

泉扉夜不扃,雲袂本無幅。

慈皇付寶偈,神侶得幽讀。

訥庵有老人,宴坐天魔哭。

時來獻瓔珞,法供燈相續。

吾儕詩酒污,欲往無乃觸。

齊廚費晨炊,車騎滿山谷。

願聞第一義,缽飯非所欲。

便投切雲冠,予幼好奇服。

复制

《歐陽季默以油煙墨二丸見餉,各長寸許,戲作小詩》

蘇軾 〔宋代〕

書窗拾輕煤,佛帳掃餘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

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欲將東山松,涅盡南山竹。

墨堅人苦脆,未用嘆不足。且當注蟲魚,莫草三千牘。

复制

《贈李邦直探梅》

蘇軾 〔宋代〕

尋花不惜命,愛雪常忍凍。

三為郡太守,清似於陵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