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
拼 译 译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

蘇軾 〔宋代〕

王定國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

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因為綴詞雲。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常常羨慕這世間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連上天也憐惜他,贈予他柔美聰慧的佳人與之相伴。人人都說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令人感到如同風起雪飛,使炎暑之地一變而為清涼之鄉。
她從遙遠的地方歸來,更加容光煥發,更顯年輕了,微微一笑,笑顏里好像還帶着嶺南梅花的清香;我試着問她:「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你卻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注釋
定風波:詞牌名。一作「定風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瓊枝」。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韻,二仄韻,下片六句四仄韻,二平韻。
王定國:王鞏,作者友人。寓娘:王鞏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王定國:王鞏,作者友人。
寓娘:王鞏的歌妓。
柔奴:即寓娘。
玉郎:是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愛稱,泛指男子青年。
點酥娘:謂膚如凝脂般光潔細膩的美女。
皓齒:雪白的牙齒。
炎海:喻酷熱。
嶺:指大庾嶺,溝通嶺南嶺北咽喉要道。
試問:試着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參考資料:

1、 張曉蕾.蘇軾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247-248
2、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965
3、 杜運通.中國古代音樂文學精品評註:線裝書局,2011:257
4、 思履.宋詞三百首: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41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 - 賞析

這首詞不僅刻畫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藝,而且着重歌頌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柔中帶剛,情理交融,空靈清曠,細膩柔婉,是這首詞的風格所在。

上片總寫柔奴的外在美,開篇「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描繪柔奴的天生麗質、晶瑩俊秀,使讀者對她的外貌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真切而又寓於質感的印象。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芳潔的口中傳出,令人感到如同風起雪飛,使炎暑之地一變而為清涼之鄉,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變憂鬱苦悶、浮躁不寧而為超然曠放、恬靜安詳。蘇詞橫放傑出,往往馳騁想象,構成奇美的境界,這裡對「清歌」的誇張描寫,表現了柔奴歌聲獨特的藝術效果。「詩言志,歌詠言」,「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班固《漢書·藝文志》),美好超曠的歌聲發自於美好超曠的心靈。這是贊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頌其廣博的胸襟,筆調空靈蘊藉,給人一種曠遠清麗的美感。

下片通過寫柔奴的北歸,刻畫其內在美。換頭承上啟下,先勾勒她的神態容貌:「萬里歸來顏愈少。」嶺南艱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飴,心情舒暢,歸來後容光煥發,更顯年輕。「年愈少」多少帶有誇張的成分,洋溢着詞人讚美歷險若夷的女性的熱情。「微笑」二字,寫出了柔奴在歸來後的歡欣中透露出的度過艱難歲月的自豪感。「笑時猶帶嶺梅香」,表現出濃郁的詩情,既寫出了她北歸時經過大庾嶺的情況,又以斗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讚美柔奴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為下邊她的答話作了鋪墊。

最後寫到詞人和她的問答。先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陡轉,使答語「此心安處是吾鄉」更顯鏗鏘有力,警策雋永。白居易《初出城留別》中有「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種桃杏》中有「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語,蘇軾的這句詞,受白詩的啟發,但又明顯地帶有王鞏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詞人的個性特徵,完全是蘇東坡式的警語。它歌頌柔奴隨緣自適的曠達與樂觀,同時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

這首詞中以明潔流暢的語言,簡練而又傳神地刻畫了柔奴外表與內心相統一的美好品性,通過歌頌柔奴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抒發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

參考資料:

1、 唐圭璋.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49-650
2、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961-965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 - 創作背影

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使蘇軾遭殺身之禍的「烏台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受貶時,其歌妓柔奴(寓娘)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出柔奴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柔奴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也有學者認為這首詞作於公元1085(元豐八年)十二月。公元1084年(蘇軾元豐七年)三月由黃州量移汝州,赴任途中乞常州居住,八年六月起知登州,十月,以禮部侍郎召還,十二月到京,與王鞏會宴,即席創作此詞。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滿庭芳·歸去來兮》

蘇軾 〔宋代〕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

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

待閒看秋風,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

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蘇軾 〔宋代〕

人在畫屏中住,客依明月邊游。

未卜柴桑舊宅,須乘五湖扁舟。

复制

《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

蘇軾 〔宋代〕

東鄰主人游不歸,悲歌夜夜聞舂相。

門前人鬧馬嘶急,一家喜氣如春釀。

王事何曾怨獨賢,室人豈忍交謫謗。

大兒踉蹡越門限,小兒咿啞語繡帳。

定教舞袖掣伊涼,更想夜庖鳴瓮盎。

題詩送酒君勿誚,免使退之嘲一餉。

复制

《蘇幕遮(詠選仙圖)》

蘇軾 〔宋代〕

暑籠晴,風解慍。

雨後余清,暗襲衣裾潤。

一局選仙逃暑困。

笑指尊前、誰向青霄近。

整金盆,輪玉筍。

鳳駕鸞車,誰敢爭先進。

重五休言升最緊。

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

复制

《教戰守策》

蘇軾 〔宋代〕

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

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

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雖平,不敢忘戰。

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教之以進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習於鐘鼓旌旗之間而不亂,使其心志安於斬刈殺伐之際而不懾。

是以雖有盜賊之變,而民不至於驚潰。

及至後世,用迂儒之議,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天下既定,則卷甲而藏之。

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卒有盜賊之警,則相與恐懼訛言,不戰而走。

開元、天寶之際,天下豈不大治?惟其民安於太平之樂,豢於遊戲酒食之間,其剛心勇氣,銷耗鈍眊,痿蹶而不復振。

是以區區之祿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獸奔鳥竄,乞為囚虜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蓋嘗試論之:天下之勢,譬如一身。

王公貴人所以養其身者,豈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於多疾。

至於農夫小民,終歲勤苦,而未嘗告病。

此其故何也?夫風雨、霜露、寒暑之變,此疾之所由生也。

農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窮冬暴露,其筋骸之所沖犯,肌膚之所浸漬,輕霜露而狎風雨,是故寒暑不能為之毒。

今王公貴人,處於重屋之下,出則乘輿,風則襲裘,雨則御蓋。

凡所以慮患之具,莫不備至。

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小不如意,則寒暑入之矣。

是以善養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勞;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於寒暑之變;然後可以剛健強力,涉險而不傷。

夫民亦然。

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

論戰鬥之事,則縮頸而股慄;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願聽。

而士大夫亦未嘗言兵,以為生事擾民,漸不可長。

此不亦畏之太甚,而養之太過歟?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愚者見四方之無事,則以為變故無自而有,此亦不然矣。

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之虜者,歲以百萬計。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無厭,此其勢必至於戰。

戰者,必然之勢也。

不先於我,則先於彼;不出於西,則出於北。

所不可知者,有遲速遠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苟不免於用兵,而用之不以漸,使民於安樂無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則其為患必有不測。

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臣所謂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講習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役民之司盜者,授以擊刺之術。

每歲終則聚於郡府,如古都試之法,有勝負,有賞罰。

而行之既久,則又以軍法從事。

然議者必以為無故而動民,又撓以軍法,則民將不安,而臣以為此所以安民也。

天下果未能去兵,則其一旦將以不教之民而驅之戰。

夫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怨,然熟與夫一旦之危哉?今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陵壓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者,惟我而已。

如使平民皆習於兵,彼知有所敵,則固以破其奸謀,而折其驕氣。

利害之際,豈不亦甚明歟? 。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

蘇軾 〔宋代〕

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歲月如梭。

白首相看擬奈何。

故人重見。

世事年來千萬變。

官況闌珊。

慚愧青松守歲寒。

《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

蘇軾 〔宋代〕

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舊交新貴音書絕,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瀟瀟細雨涼吹頰。

淚珠不用羅巾浥,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蘇軾 〔宋代〕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

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時平不用魯連書。

《虢國夫人夜遊圖》

蘇軾 〔宋代〕

佳人自鞚玉花驄,翩如驚燕蹋飛龍。

金鞭爭道寶釵落,何人先入明光宮。

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貴人,走馬來看不動塵。

明眸皓齒誰復見,只有丹青余淚痕。

人間俯仰成今古,吳公台下雷塘路。

當時亦笑張麗華,不知門外韓擒虎。

《胡完夫母周夫人輓詞》

蘇軾 〔宋代〕

柏舟高節冠鄉鄰,絳帳清風聳搢紳。

豈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

當年織屨隨方進,晚節稱觴見伯仁。

回首悲涼便陳跡,凱風吹盡棘成薪。

复制

《望海樓晚景·橫風吹雨入樓斜》

蘇軾 〔宋代〕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复制

《白塔鋪歇馬》

蘇軾 〔宋代〕

甘山廬阜郁相望,林隙熹微漏日光。吳國晚蠶初斷葉,占城蚤稻欲移秧。

迢迢澗水隨人急,冉冉岩花撲馬香。望眼盡從飛鳥遠,白雲深處是吾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