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辛棄疾 / 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
拼

《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

辛棄疾 〔宋代〕

昨夜山公倒載歸。

兒童應笑醉如泥。

試與扶頭渾未醒。

休問。

夢魂猶在葛家溪。

千古醉鄉來往路。

知處。

溫柔東畔白雲西。

起向綠窗高處看。

題遍。

劉伶元自有賢妻。

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 - 賞析

  題記很清楚,妻子曾經勸他不要喝醉了,醉了傷身體。但是他還是在葛家溪喝得酩酊大醉。醉得被人拖了回來。人是醉了,心還是醒的,所以待酒醒來,起床後,看見窗紙上,到處是他寫的感激妻子的話。這就暗示了:他的醉,有不得不醉的道理。不過,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這闋詞的題記還有多種。

  此詞鄧廣銘先生編於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是時稼軒47歲,因王藺彈劾,從右文殿修撰、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落職隱居於上饒,已是第五個年頭了。夫人從他的身體出發,然而他又不能夠不醉。他的身體本就不是他的,如果於國無用,他無從愛惜。然而妻子畢竟是值得感激的,這就是他的題記。書於壁,是說明自己不得已,又不得不已。家事、國事,這是難以處理的矛盾。書於壁恐怕也會是白白的「書」了的。

  詞寫得酒氣拂拂,醉鄉何處有溫柔,蘊含滿腔的無奈。

  首兩句敘事有趣。他醉得像一灘泥,被人放在車上倒着拖了回來。也許用的是鄉間的板車,而拖他的就是熱心的鄉親。所以他們的孩子也跟着在車子四周拍起手來笑。——一幅非常有趣的醉漢童戲圖。

  到家了,扶他下車子。把他頭扶了起來,一放手就又歪了下去;任人怎麼搬弄,他就是不醒。這一醉,也實在是不淺。但儘管他寫的是如此的明白曉暢,讀者仍然感到他的話中有弦外之音。這裡至少有這麼兩層意思:

  一、「渾未醒」,是笑自己一向於世事糊塗。這三字,當一字一淚。不可草草讀過;

  二、如此頹唐,醉而尚懂得書窗,是知其不可醉而醉,他那拂逆賢妻之心的忍心又是多麼的苦。

  讀到這裡讀者不得不要發問:為什麼呢?稼軒似乎知道讀者的心情,如是他說:「休問」,醉態可掬;然而這醉中的清醒,也正因為飽含辛酸,正是一言難盡。他不僅不正面的回答問題,反而加深一句:「夢魂猶在葛家溪」。言外之意是說:我為什麼不醉?就算你把我的人拖回來了,這只不過是我的軀殼;我的知覺卻仍然清醒地留在葛家溪哩。

  人回了,而精神卻留在別處。這至少又有兩層意思:

  一、寫出了他和葛家溪鄉民們的感情:朝廷不要他了,而人民卻喜歡他。朝廷不愛國了,而人民是愛國的,所以他和人民的精神一致,所以這心是拖不開的。

  二、葛家溪乃昔鑄劍名師歐冶子鑄劍之處。這正如陸游的「鐵馬金戈入夢來」一樣,如果事實不能,他也要在夢中在歐冶子那裡為國家鑄劍。回來無所是事,那麼不如在夢裡鑄劍的為好。至少有一半在夢中是可以施展才能的。

  他就是要通過這樣的畫面讓人去想:他為什麼要醉得這麼深:通過這樣的話,讓人去思索,為什麼他的人可以拉了回來,而心卻拉不走!

  下闋「欲覓醉鄉今古路」正是承上句而來,過渡得似斷實連,有如回答。妙在他把「醉鄉」稱之為「今古路」,在他看來,古今所有的失意人,都會走向醉鄉。欲覓,就清楚地點明了上闋之所以爛醉如泥,也不過是走古人的老路而已。他如今也已找到了,就是溫柔鄉的東畔,白雲的西邊——那傍山而隱居的家嘛。不知他是否徹底的醒了,仍然回到了現實。而主戰派到了這種地步,一個被戰亂分割的國家,其前途也就可想而知了。

  口裡說「知處」,似乎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可以真箇地「吾老是鄉矣」。其實他心裡放不下的還是國,他愈說得淡,愈顯得無所謂,恰恰是顯得愈放不下它。否則,何需要說。「醉鄉有夢宜頻到」,正是因為國效力之路斷了之故。「今古路」,不是說歷史是面鏡子,為什麼還要一代代的走下去?為什麼這條路是這麼的難以走到盡頭啊!

  最妙的是後面這一段:「起向綠窗高處看:題遍;劉伶元自有賢妻。」睡了一夜之後,酒也醒了,起得床來,看到房間裡到處「題遍」了字,不知是些什麼名堂,似乎這以前是沒有的——昨夜的失態,早已忘記了。

  這醉墨塗鴉畫的是些什麼呢?這闋詞的題記有說是「窗間有題字令戒飲者」,有的說「家人有痛飲之戒」。但詞既說是「起向綠窗高處看」,「綠窗」一般指的是閨房。因此這「窗間有題字令戒飲者」,一定不會是外人,跑到他妻子的閨房亂畫。那這個「家人」當是妻子。但,當自己的丈夫醉得不省人事時,妻子不盡心侍候,反到窗上題遍一些戒飲的字,若不是夫妻決裂,也是失態,所以這樣說不近人情。此篇又題為「家人有痛飲之戒,故題於壁」,則似乎題的是這闋詞。則已喝醉了,何「元自」之有?這些題記大約都是後人加上去的,所以如此的不一致。按稼軒的詞意,當是他酒醉後起來一看:呵呀!原來這到處題遍的竟是自己醉中的牢騷話。一定是他的妻子為他作了些修飾掩蓋,所以他看了才這一陣激動,「劉伶元自有賢妻!」自己雖無酒德,卻有一個好妻子為之掩飾。這樣解,則他的妻子就豐富了。是以不如去其題記,而逕以詞解為好。

  這一闋詞,寫盡了山村之樂,朋友之情,夫妻之愛,以及那麼多的天真的孩子們。表露寫得極其快樂自然,然而骨子裡所襯起的卻是傷痛。這並不是什麼醉於酒,只是將自己的心用苦水泡了起來罷了。

  詩有淺而深,艷而悲者。稼軒這闋詞,就達到了這種境界。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辛棄疾

作者: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其它诗文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觀雨》

辛棄疾 〔宋代〕

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

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

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賀新郎·賦海棠》

辛棄疾 〔宋代〕

著厭霓裳素。染胭脂、_羅山下,浣沙溪渡。誰與流霞千古醞,引得東風相誤。從臾入、吳宮深處。鬢亂釵橫渾不醒,轉越江、劃地迷歸路。煙艇小,五湖去。當時倩得春留住。就錦屏一曲,種種斷腸風度。才是清明三月近,須要詩人妙句。笑援筆、殷勤為賦。十樣蠻箋紋錯綺,粲珠璣、淵擲驚風雨。重喚酒,共花語。

复制

《卜算子·飲酒成病》

辛棄疾 〔宋代〕

一個去學仙,一個去學佛。仙飲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飲便康強,佛壽須千百。八十餘年入涅_,且進杯中物。

复制

《鷓鴣天·吳子似過秋水》

辛棄疾 〔宋代〕

秋水長廊水石間。有誰來共聽潺_。羨君人物東西晉,分我詩名大小山。窮自樂,懶方閒。人間路窄酒杯寬。看君不了痴兒事,又似風流靖長官。

复制

《滿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韻呈景盧內翰》

辛棄疾 〔宋代〕

急管哀弦,長歌慢舞,連娟十樣宮眉,不堪紅紫,風雨曉來稀。惟有楊花飛絮,依舊是、萍滿芳池。酴醿在,青虬快剪,插遍古銅彝。誰將春色去,鸞膠難覓,弦斷朱絲。恨牡丹多病,也費醫治。夢裡尋春不見,空腸斷、怎得春知。休惆悵,一觴一詠,須刻右軍碑。

复制

《襟似瀟湘桂嶺,帶似洞庭春草,紫蓋屹東南。》

辛棄疾 〔宋代〕

寒食不小住,千騎擁春衫。衡陽石鼓城下,記我舊停驂。襟似瀟湘桂嶺,帶似洞庭春草,紫蓋屹東南。文字起騷雅,刀劍化耕蠶。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奮髯抵幾堂上,尊俎自高談。莫信君門萬里,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銜。君去我誰飲,明月影成三。

复制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

辛棄疾 〔宋代〕

被公驚倒瓢泉,倒流三峽詞源瀉。長安紙貴,流傳一字,千金爭舍。割內懷歸,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渠坐事失官。但銜杯莫問,人間豈有,如孺子、長貧者。

誰識稼軒心事,似風乎、舞_之下。回頭落日,蒼茫萬里,塵埃野馬。更想隆中,臥龍千尺,高吟才罷。倩何人與問,雷鳴瓦釜,甚黃鐘啞。

复制

《賀新郎 其五 題君用山園》

辛棄疾 〔宋代〕

曾與東山約。為鯈魚、從容分得,清泉一勺。堪笑高人讀書處,多少松窗竹閣。

甚長被、遊人占卻。萬卷何言達時用,士方窮、早與人同樂。

新種得,幾花葯。

山頭怪石蹲秋鶚。俯人間、塵埃野馬,孤撐高攫。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覺雲生兩腳。

更換卻、朝來毛髮。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鶴。

吾亦有,一丘壑。

复制

《和李都統詩》

辛棄疾 〔宋代〕

破屋那堪急雨淋,且欣斷港運篙深。

老農定向中宵望,太歲今年合守心。

复制

《滿江紅·漢節東南》

辛棄疾 〔宋代〕

漢節東南,看駟馬、光華周道。須信是、七閩還有,福星來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陰不動秋光好。問不知,何處著君侯,蓬萊島。還自笑,人今老。空有恨,縈懷抱。記江湖十載,厭持旌纛。濩落我材無所用,易除殆類無根潦。但欲搜、好語謝新詞,羞瓊報。

复制

《菩薩蠻(送鄭守厚卿赴闕)》

辛棄疾 〔宋代〕

送君直上金鑾殿。情知不久須相見。一日甚三秋。愁來不自由。九重天一笑。定是留中了。白髮少經過。此時愁奈何。

复制

《滿江紅(送信守鄭舜舉郎中赴召)》

辛棄疾 〔宋代〕

湖海平生,算不負、蒼髯如戟。聞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長策。此老自當兵十萬,長安正在天西北。便鳳凰、飛詔下天來,催歸急。

車馬路,兒童泣。風雨暗,旌旗濕。看野梅官柳,東風消息。莫向蔗庵追語笑,只今松竹無顏色。問人間、誰管別離愁,杯中物。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