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方山子傳
拼 译 译

《方山子傳》

蘇軾 〔宋代〕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

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

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

晚乃遁於光、黃間,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

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於黃,過岐亭,適見焉。

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

鵲起於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

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

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

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於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得官。

使從事於其間,今已顯聞。

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

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

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歟? 。

方山子傳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遊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里的遊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在山裡來往,沒有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哎,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麼會在這裡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到這裡來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裡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僕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是酗酒任性,喜歡使劍,揮金如土的遊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見到方山子帶着兩名騎馬的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遊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奮力地鞭馬獨自衝出去,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傑。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這怎麼會是一位隱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於世代功勳之家,理應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場,到現在已得聲名顯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不去享用,偏偏要來到窮僻的山裡,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異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注釋方山子:即陳慥,字季常。光、黃:光州、黃州,兩州連界。光州州治在今河南潢川縣。黃州,今湖北黃岡。隱人:隱士。朱家、郭解:西漢時著名遊俠,見《史記·遊俠列傳》。.閭里:鄉里。俠:俠義之士。宗之:崇拜他,以他為首。宗,尊奉。折節:改變原來的志趣和行為。《後漢書·段熲傳》:「熲少便習弓馬······長乃折節好古學。」「馳騁」句:在當代施展才學抱負。遁:遁世隱居。岐亭:宋時黃州的鎮名,在今湖北麻城縣西南。豈:其意為「(這)難道不是······」。方山冠:唐宋時隱士戴的帽子。遺象:猶遺制。「余謫居」三句:蘇軾《岐亭五首敘》:「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至歧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恤季常也。為留五日,斌詩一篇而去。」謫,降職。矍(jué)然:驚訝睜眼相視貌。「環堵」一句:用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堵縈然,不蔽風日」成句,謂室內空無所有。使酒:喝醉酒後愛發脾氣,任性而行。余在岐山:宋仁宗嘉祐七年,蘇軾任鳳翔府簽判,時陳糙之父陳希亮知鳳翔府。蘇軾這時始與陳糙相識訂交。岐山,指鳳翔。鳳翔有岐山。怒馬:奮馬。「一發」一句:一箭射中它。「精悍」一句:精明英武的神情氣度。精悍,精明強幹。「然方山子」二句:蘇軾《陳公弼傳》:陳希亮(公弼)「當蔭補子弟,輒先其族人,卒不及其子糙。」世有勛閥:世代有功勳,屬世襲門閥。窮山中:荒僻的山中。「此豈」一句:難道沒有獨特的造詣修養能夠作到這一點嗎?異人:指特立獨行的隱淪之士。佯狂:裝瘋。垢污:言行不屑循常蹈故,被人們認為是德行上的垢污。儻:或者。▲

朱明倫.唐宋八大家散文 廣選 新注 集評 蘇軾卷:李寧人民出版社,1996:337-340

朱一清.古文觀止鑑賞集評(四):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227-234

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167-172

方山子傳 - 賞析

重點寫隱居時的生活和思想態度(隨物賦形)。主旨:說明方山子為棄顯聞富樂,獨來窮山中的異人。文體: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記敘文。用字準確而含蓄,字裡行間飽受感情.寫出作者想見已久而又不期而遇的喜悅之情.渲染了隱士的特徵.。

棄榮利功名而自甘淡薄貧賤,借他人之酒解自己胸中之不快.方山子實乃自悲不遇(暗示手法) 。有志於用世,卻不得賞識任用,仕進無門,退隱以明志。藉此流露出同為「懷才不遇」的感慨。

方山子棄榮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貧賤的行動,作者結合自己當時被貶黃州的處境,於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寫方山子未嘗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說是作者在黃州心態的一種形象的折射。▲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方山子傳 - 創作背影

元豐三年(1080年),陳慥聽說蘇軾被放逐而相迎於途中,以後過往頻繁。據蘇軾自己統計,在黃州四年,他「三往見季常,季常七來見余,蓋相從百餘日也」(詳《岐亭五首》)。兩人情至深,故蘇軾於元豐四年(1081年)寫下了這篇散文。

朱明倫.唐宋八大家散文 廣選 新注 集評 蘇軾卷:李寧人民出版社,1996:337-340

周先慎.蘇軾散文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167-172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花影》

蘇軾 〔宋代〕

重重疊疊上瑤台,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試院煎茶》

蘇軾 〔宋代〕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古語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従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复制

《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

蘇軾 〔宋代〕

送客客已去,尋花花未開。

未能城裡去,且復水邊來。

父老借問我,使君安在哉。

今年好風雪,會見麥千堆。

春來六十日,笑口幾回開。

會作堂堂去,何妨得得來。

倦遊行老矣,舊隱賦歸哉。

東望峨眉小,盧山翠作堆。

(郡東盧山,絕類峨眉而小。

)。

复制

《北山廣智大師,回自都下,過期而歸,時率開》

蘇軾 〔宋代〕

淥淨堂前鶴,孤棲守竹軒。

胸中無限事,恨汝不能言。

复制

《蝶戀花·送潘大臨》

蘇軾 〔宋代〕

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

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餘名字。

《潮州韓文公廟碑》

蘇軾 〔宋代〕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

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古今所傳,不可誣也。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卒然遇之,則王公失其貴,晉、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賁、育失其勇,儀、秦失其辯。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

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蓋嘗論天人之辨,以謂人無所不至,惟天不容偽。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

故公之精誠,能開衡山之雲,而不能回憲宗之惑;能馴鱷魚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鎛、李逢吉之謗;能信於南海之民,廟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於朝廷之上。

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學,公命進士趙德為之師。

自是潮之士,皆篤於文行,延及齊民,至於今,號稱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飲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

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後,民以出入為艱。

前太守欲請諸朝作新廟,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滌來守是邦。

凡所以養士治民者,一以公為師。

民既悅服,則出令曰:「願新公廟者,聽!」民歡趨之,卜地於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廟成。

或曰:「公去國萬里,而謫於潮,不能一歲而歸。

沒而有知,其不眷戀於潮也,審矣。

」軾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蒿悽愴,若或見之。

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元豐七年,詔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韓文公之廟。

」潮人請書其事於石,因作詩以遺之,使歌以祀公。

其辭曰:「公昔騎龍白雲鄉,手抉雲漢分天章,天孫為織雲錦裳。

飄然乘風來帝旁,下與濁世掃秕糠。

西遊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

追逐李、杜參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滅沒倒影不能望。

作書抵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歷舜九嶷吊英、皇。

祝融先驅海若藏,約束蛟鱷如驅羊。

鈞天無人帝悲傷,謳吟下招遣巫陽。

犦牲雞卜羞我觴,於粲荔丹與蕉黃。

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發下大荒。

」 。

《洞仙歌·冰肌玉骨》

蘇軾 〔宋代〕

仆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

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

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少年游》

蘇軾 〔宋代〕

野作六客詞,其卒章云:『見說賢人聚吳分。試問。也應旁有老人星。』凡十五年,再過吳興,而五人者皆已亡矣。時張仲謀與曹子方、劉景文、蘇伯固、張秉道為坐客,仲謀請作後六客詞月滿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間真夢裡。何事。長庚對月獨淒涼。綠鬢蒼顏同一醉。還是。六人吟笑水雲鄉。賓主談鋒誰得似。看取。曹劉今對兩蘇張。

复制

《浪淘沙》

蘇軾 〔宋代〕

昨日出東城。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复制

《送歐陽季默赴闕》

蘇軾 〔宋代〕

先生豈止一懷祖,郎君不減王文度。

膝上幾日今白須,令我眼中見此父。

汝南相従三晦朔,君去苦早我來暮。

霜風淒緊正脫木,潁水清淺可立鷺。

莫辭白酒瀉香泉,己覺扁舟掠新渡。

坐看士衡執別手,更遣夢得出奇句。

郎君可是筦庫人,乃使驥騄隨蹇步。

置之行矣無足道,賢愚豈在遇不遇。

复制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其一》

蘇軾 〔宋代〕

凜凜重瞳日月新,四方驚喜識天人。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種蟠桃莫計春。

請吏黑山歸屬國,給扶黃髮拜嚴宸。紫皇應在紅雲里,試問清都侍從臣。

复制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

蘇軾 〔宋代〕

夜光不自獻,天驥良難知。

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賢哉江東守,收此幕中奇。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留君望此府,助我憐其衰。

二年促膝語,一旦長揖辭。

林深伏猛在,岸改潛珍移。

去此當安從,失君徒自悲。

念君瑚璉質,當今台閣宜。

去矣會有合,豈當懷其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