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拼 译 译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蘇軾 〔宋代〕

金爐猶暖麝煤殘。

惜香更把寶釵翻。

重聞處,余熏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

背人偷蓋小蓬山。

更將瀋水暗同然。

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香爐還是暖的,爐中的香燒的所剩不多了。愛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寶釵把那點殘餘未盡的香翻動,使它全部燃燒完畢。再嗅那裡,餘留的香還存在。趁着別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進香爐中,和燃燒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燒,再偷偷地把香爐的蓋子蓋上,想讓香氣飄的更久一些。這麼做因為兩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沒有燒完就會熄滅。

注釋翻香令:詞牌名,創於蘇軾,因詞中有「惜香更把寶釵翻」,故名。《詞式》卷二說「全調只有此一詞,無別詞可較」。金爐:金屬鑄的香爐。麝煤:即麝(shè)墨。惜香:珍惜麝香、供香。寶釵:用金銀珠寶製作的雙股簪子。重聞:再嗅。余熏:餘留的香味。背人:趁人不知道,躲避着人。偷蓋:暗暗地蓋上。小蓬山:相傳為仙人居地,這裡代指香爐。瀋水:即沉水、沉香木。然:「燃」的本字。氤氳(yīn yūn):瀰漫的濃烈的香氣。嫌怕:厭棄而害怕。斷頭煙:斷頭香,謂未燃燒完就熄滅的香。俗謂以斷頭香供佛,來生會得與親人離散的果報。▲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86

石聲淮.東坡樂府編年箋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518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 賞析

上片,寫靈柩前的燒香憶舊情景。第一句用了主謂語憶舊。憶當年,每天祝福的燒香的「金爐」暖氣猶存,伴讀時的「麝煤」已是所剩無幾了。第二句用遞進句憶舊。憶當年,君「借香」希望香氣長留身邊。更為可貴的是,用「寶釵」將那殘餘未盡的香翻動,讓它全部燃燒完畢。最後四句用敘述的語言寫現實。「重聞」那個地方,「余熏」還存在。「這一番氣味」遠遠超過了從前的燒香祝福。整個上片飽含着濃烈香氣,以象徵着蘇軾與王弗昔日幸福綿綿。

下片,描敘殯儀式上精心添香及其忠誠心態。第一、二句寫感情上的隱私:「背人偷蓋」着小蓬山式的香爐,再把沉香木加進去,和燃燒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燒。這是為了什麼,最後幾句,從兩層意思上作了回答:一是「且圖得,氤氳久」;二是「為情深,嫌怕斷頭煙」。儘管「嫌怕斷頭煙」是陳舊習俗,但反映了蘇軾對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忠貞愛情。

全詞,從表面上來看是詠一個婦女焚香,羞怯的希望香氣溜得更長久,以象徵幸福綿綿。實則是蘇軾從妻子王弗平日生活里的習慣角度,表達出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就香爐焚香、今昔對比之景來懷念王弗。「背人偷蓋小蓬山」,這一舉動,雖極微小,但典型地刻畫了蘇軾的虔誠專一愛情。「嫌怕斷頭煙」,不免含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從一個側面更加強化了蘇軾與王弗的深摯的生死之情。▲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86

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 創作背影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月,蘇軾還朝,除判登聞鼓院,專掌臣民奏章事。五月,蘇軾妻子王弗去世。六月,王弗靈樞葬於京城西,該詞是蘇軾在殯儀式後懷念妻子王弗所作。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84-86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吏隱亭》

蘇軾 〔宋代〕

縱橫憂患滿人間,頗怪先生日日閒。

昨夜清風眠北牖,朝來爽氣在西山。

复制

《濠州七絕 四望亭》

蘇軾 〔宋代〕

(太和中刺史劉嗣之立,李紳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過濠,為作記。

記今存而亭廢者數年矣。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复制

《聽僧昭素琴》

蘇軾 〔宋代〕

至和無攫醳,至平無按抑。

不知微妙聲,究竟從何出?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復此微吟。

复制

《和柳子玉喜雪次韻仍呈述古》

蘇軾 〔宋代〕

詩翁愛酒長如渴,瓶盡欲沽囊已竭。

燈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須吟喜雪。

詩成就我覓歡處,我窮正與君仿佛。

曷不走投陳孟公,有酒醉君仍飽德。

瓊瑤欲盡天應惜,更遣清光續殘月。

安得佳人擢素手,笑捧玉碗兩奇絕。

艷歌一曲回陽春,坐使高堂生暖熱。

《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蘇軾 〔宋代〕

蝶懶鶯慵春過半。

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

雲鬢鬅鬆眉黛淺。

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楊花猶有東風管。

《初到黃州》

蘇軾 〔宋代〕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浣溪沙·軟草平莎過雨新》

蘇軾 〔宋代〕

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

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

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韓退之《孟郊墓銘》云:以昌其詩。舉此問王定國,當昌其身耶,抑昌其詩也?來詩下語未契,作此答之》

蘇軾 〔宋代〕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當飢。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鬱郁老不衰。雖雲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壹氣自隨。養之塞天地,孟軻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慄向小兒。何如魯連子,談笑卻秦師。

慎勿怨謗讒,乃我得道資。淤泥生蓮花,糞壤出菌芝。

賴此善知識,使我枯生荑。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知。

复制

《十月十六日記所見》

蘇軾 〔宋代〕

風高月暗雲水黃,淮陰夜發朝山陽。山陽曉霧如細雨,炯炯初日寒無光。

雲收霧卷已亭午,有風北來寒欲僵。忽驚飛雹穿戶牖,迅駛不復容遮防。

市人顛沛百賈亂,疾雷一聲如頹牆。使君來呼晚置酒,坐定已復日照廊。

恍疑所見皆夢寐,百種變怪旋消亡。共言蛟龍厭舊穴,魚鱉隨徙空陂塘。

愚儒無知守章句,論說黑白推何祥。惟有主人言可用,天寒欲雪飲此觴。

复制

《襄陽古樂府三首野鷹來》

蘇軾 〔宋代〕

野鷹來,萬山下,

荒山無食鷹苦飢,飛來為爾系彩絲。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養子秋食菽。

我欲擊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鷹力弱。

野鷹來,城東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東望萬里心悠哉。

心悠哉,鷹何在!

嗟爾公子歸無勞,使鷹可呼亦凡曹,

天陰月黑狐夜嗥。

复制

《送運判朱朝奉入蜀》

蘇軾 〔宋代〕

靄靄青城雲,娟娟峨嵋月。

隨我西北來,照我光不滅。

我在塵土中,白雲呼我歸。

我游江湖上,明月濕我衣。

岷峨天一方,雲月在我側。

謂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夢尋西南路,默數長短亭。

似聞嘉陵江,跳波吹枕屏。

送君無一物,清江飲君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馬下。

不用驚走藏,使者我友生。

聽訟如家人,細說為汝評。

若逢山中友,問我歸何日。

為話腰腳輕,猶堪踏泉石。

复制

《送虢令趙薦》

蘇軾 〔宋代〕

嗟我去國久,得君如得歸。

今君舍我去,從此故人稀。

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語非。

佳人西方子,佩服貝與璣。

宛兮若處女,未始識戶扉。

何必識戶扉,潛玉有光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