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拼 译 译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陳與義 〔宋代〕

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

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

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今年二月早春時節,冰雪都開始融化了,寒冬時節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夾帶着幾絲綠色,潺潺涓涓,向東流去。我寓居他鄉,在吟詩作賦中淡泊度日。杏花時節,伴隨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聲,我時常探聽遠方好友的音訊。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於禪學,但病魔纏身;北柵所居住的天經精於儒學,又安於窮困。我忽然想念他們,於是就蕩舟尋訪這二位老友。在春風的吹拂下,我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是何等的風流俊逸!

注釋天經:姓葉,名德。智老:即大圓洪智和尚。詩中「禪伯」指大圓洪智,「儒先」指葉天經。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經餘杭、杭州、湖州等地,進入太湖。西庵:智老所居。位於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禪伯:形容智老精於禪學。北柵:天經所居。亦位於湖州東南九十里的烏鎮。儒先:形容天經精於儒學。固窮:安於窮困。綸巾鶴氅:是六朝以來名士喜愛的穿戴,這裡比喻詩人是雅人。綸巾,用絲帶做成的頭巾。鶴氅,用鳥羽做成的外衣。▲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懷天經智老因訪之 - 賞析

公元1136年(宋高宗紹興六年)舊曆二月,陳與義寓居苕溪畔的青鎮,懷念對岸的兩位朋友天經和智老,因而寫下這首詩。

作品的開篇寫時間變化,一夜之間,春水已漲,盡向東流,頓生懷友、訪友之意。但筆意至此,先出一折,從自己寫起。安於貧賤,甘於淡泊,在吟詩作賦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來一個春天,心中充滿了順適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樣。所以下面寫到禪伯之多病,儒先之固窮。實則寫己即寫友,寫友即寫己,二者交相為用,互為生發,以見出心靈的相契,見出溪漲思友的心理依據。有了前面的鋪墊,末二句就順理成章地踏上了訪友的路途。至於見到友人後的情形,卻全都忽略了,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詩題為《與智老天經夜坐》:「殘年不復徙他邦,長與兩禪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無數落天窗。」其中對雨夜談禪的描寫,正可與此詩互相補充。

「客子光陰詩卷里,杏花消息雨聲中」是陳與義的名句,曾經得到宋高宗的激賞。這一聯寫詩人觀賞杏花,以詩自娛,以自然清新的筆觸表現了詩人的平淡閒適之情,卻並未道出詩人是喜是悲,是苦是樂,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就對仗來說,此聯除了「里」、「中」外,其餘都不算工對,但也正因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詩歌的對仗藝術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慶之的《詩人玉屑》列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對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對杏花,以雨聲對詩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變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鬢改,但愧菊花開』,賈島『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翻窠換臼,至簡齋而益奇也。」對仗要求和諧工穩,是六朝以來的總體趨勢;但至唐代發展到極致以後,一些有創造性的詩人如杜甫、韓愈等又致力於打破已成模式化的對仗方式,力圖求新求變,突破這種工穩,以求得在不平衡中的平衡。到了宋人手裡,就更是有意識地忽略字面上的工穩,而着重於兩句之間的內在聯繫。陳與義的這一聯,上句寫客中吟詠送日的寧靜、淡泊,下聯寫一個清麗的境界,從而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至於兩句之間在字面上是否的對,倒沒有特別注意。從這個角度看,這聯詩也反映了宋人對唐詩的發展。▲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暝色》

陳與義 〔宋代〕

殘輝度平野,列岫圍青春。

柴門一枝筇,日暮棲心神。

暝色着川嶺,高低郁輪囷。

水光忽倒樹,山勢欲傍人。

萬化元相尋,幽子意自新。

肅肅夜舟久,空明動邊垠。

田鶴吟相應,我獨無荒鄰。

短篇不可就,所寄聊一伸。

复制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陳與義 〔宋代〕

山人本合居岩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雲,偏覺平生今日永。

复制

《贈黃家阿莘》

陳與義 〔宋代〕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燈前語錄續。

可憐郎罷窮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豬生十子豚復豚,阿莘明年可當門。

階庭一笑不外索,萬事紛紛何足論。

复制

《江梅》

陳與義 〔宋代〕

風雪集歲暮,江梅開不遲。

朝來幽窗底,明璫綴青枝。

上天播淑氣,百卉分四時。

寒村值西子,足以昌吾詩。

复制

《登海山樓》

陳與義 〔宋代〕

萬航如鳧鷖,一水如虛空。

此地接元氣,壓以樓觀雄。

我來自中州,登臨眩沖融。

白波動南極,蒼鬢承東風。

人間路浩浩,海上春濛濛。

遠遊為兩眸,豈恤勞我躬。

仙人慾吾語,薄暮山蔥瓏。

海清無蜃氣,彼固蓬萊宮。

复制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陳與義 〔宋代〕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意匠經營與佛會,七寶欲動聲瓏瓏。

眉間毫光放未盡,指下已帶旃檀風。

飛梭本是龍變化,挾大戚德行神通。

恍若只洹遇佛影,豈彼台像能比崇。

共惟此事不思議,細看眾巧無遺蹤。

日浮雞園赤爛爛,天入鷲嶺青叢叢。

那知金臂是正倒,但覺已挫千魔鋒。

龍天四眾儼然侍,喜滿尺宅俱成功。

向來八風幾捲地,眾寶行樹無摧桻。

老蕭區區佛所憫,豈與十二蟯蚘同。

重雲之殿珠作帳,一朝入海奔雷公。

幸留此像不為少,福聚萬紀兼千總。

余休八葉終灰燼,堅固卻賴三眠蟲。

似聞法猛藕絲像,當時已不隨煙東。

煌煌二寶照南北,客攝萬鬼專其雄。

龍華已耀東坡墨,驚夢不假撞洪鐘。

唯有茲圖晦幾歲,留待公句貽無窮。

畫沙累土皆見佛,而況筆墨如此工。

亦念眾生業障厚,要與機杼聊分攻。

從今俱盡未來世,買絲不繡平原容。

复制

《出山二首 其一》

陳與義 〔宋代〕

陰岩不知晴,路轉見朝日。獨行修竹盡,石崖千丈碧。

复制

《松棚》

陳與義 〔宋代〕

黯黯當窗雲不驅,不教風日到琴書。

只今老子風流地,何似茅山陶隱居。

复制

《蒙知府寵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屨逍遙林水間》

陳與義 〔宋代〕

鳥語知公樂,晴山及我游。

盡排物外事,拚作酒中浮。

菊蕊離雙鬢,林聲隱四愁。

騷人例喜賦,政自不關秋。

复制

《陪諸公登南樓啜新茶家弟出建除體詩諸公既和》

陳與義 〔宋代〕

建康九醖羙,侑以八品珍。

除瘴去熱惱,與茶不相親。

滿月墮九天,紫面光磷磷。

平生酪奴謗,脈脈氣未申。

定論得公詩,雅號知凝神。

執持甘露椀,未覺有等倫。

破睡及四座,愧我非嘉賓。

危樓與世隔,萬事不及唇。

成公方坐嘯,賞此玉花勻。

收杯未要忙,再試晴天雲。

開口得一笑,茲游念當頻。

閉眼歸默存,助發梨棗春。

复制

《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

陳與義 〔宋代〕

城西望城南,十日九相隔。

何如三枝杖,共踏江上石。

門前流水過,春意滿渠碧。

遙知千頃江,如今好顏色。

复制

《寄新息家叔》

陳與義 〔宋代〕

風雨淮西夢,危魂費九升。

一官遮日手,兩地讀書燈。

見客深藏舌,吟詩不負丞。

竹林雖有約,門戶要人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