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拼 译 译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蘇軾 〔宋代〕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复制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 賞析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風壓着柳絮貼着水面紛飛,雨後初晴燕子在池沼邊銜泥築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輕云:本指輕薄飄浮的白雲。這裡比喻柳絮。貼水:緊挨近水面。乍晴:雨後初晴。乍:初,剛。池館:池沼館閣。這裡主要指池沼。燕爭泥:燕子趁着天晴銜泥築巢。沈郎:即沈約,字休文,南朝梁詩人。不勝衣:形容消瘦無力,連衣服的重量都難以承受。勝,承受。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zhè)(gū)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在沙上沒有收到鴻雁傳來的書信,竹林間時時聽到鷓鴣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曉了。
沙上:指沙渚、沙灘之上。鴻雁信:古人有鴻雁傳書的說法。鷓鴣啼:鷓鴣鳥的叫聲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遊子聽到鷓鴣的叫聲會感到湊涼。鷓鴣,禽名,善啼。

  「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作者用輕快的筆觸三塗兩抹,就把一幅生機勃勃的春天畫圖描繪出來。他既沒有用濃重的色彩,也沒有用艷麗的詞藻,而只是輕描淡寫地勾勒出幾樣景物,感染力很強,呈現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氣息。在一個多雲轉晴的春日裡,作者徜徉於池館內外,但見和風吹拂大地,薄雲(柳絮)貼水迅飛,輕陰擱雨,天氣初晴,那銜泥的新燕,正軟語呢喃。按理說,面對着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應該心情振奮、逸興遄飛了,但緊接着一句卻是「沈郎多病不勝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約,腰圍帶減,瘦損不堪,值茲陽和氣清之際,更加弱不禁風了。首句連用三個動詞「壓」、「貼」、「飛」,構成連動句式,振動起整個畫面。次句把時、空交互在一起寫:季節是春天(由燕爭泥可推知),天氣是初晴,地點在池館內外。這兩句色彩明快。第三句點出作者自己,由於情感外射,整幅畫面頓時從明快變為陰鬱;這一喜、一憂、一揚、一抑,產生了跌宕的審美效果,更增加了詞的動態美。詩意到此出現了巨大轉折,為過渡到下片做好了準備。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鴻雁傳書,用《漢書·蘇武傳》中典故,詩詞裡常用這個典故。鴻雁不捎個信來,而鷓鴣啼聲,更是時時勾起詞人對故舊的思念。「沙上」「竹間」,既分別為鴻雁和鷓鴣棲息之地,也極可能即作者舉目所見之景。作者謫居黃州期間所寫「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與此詞類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無知;但由於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無知的落花變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這樣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蘊的「韻外之致」(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就耐人尋味了。唐代皎然《詩式》說:「兩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這句則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說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夠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於作者與落花的命運相似;三、落花無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無可勸慰。

  全詞僅上片開頭兩句寫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實後虛的手法。下片則虛實結合,情中見景。在蘇軾筆下,不僅「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而且於情語中也往往見景物。這是一種很高妙的手法。

1、 朱靖華.蘇軾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7:88-90
2、 王水照 朱剛.蘇軾詩詞文選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38
3、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740-742

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 - 創作背影

  這首《浣溪沙》約作於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春。東坡迎春景而春情動,思念妻子,作此詞以懷念之。一說此詞是李璟的作品,見《李璟李煜詞補遺》。因明代所刊《類編草堂詩餘》署為李璟所作,故《補遺》誤收。應據元刻本定為東坡詞。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其三》

蘇軾 〔宋代〕

人在畫屏中住,客依明月邊游。

未卜柴桑舊宅,須乘五湖扁舟。

复制

《上清詞》

蘇軾 〔宋代〕

南山之幽,雲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來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訊也。

君之來兮天門空,從千騎兮駕飛龍。

隸辰星兮役太歲,儼畫降兮雷隆隆。

朝發軫兮帝庭,夕弭節兮山宮。

懭有妖兮虐下士,精為星兮氣為虹。

愛流血之滂沛兮,又嗜瘧癘與螟蟲。

嘯盲風而涕雨兮,時又吐旱火之爞融。

銜帝命以下討兮,建千仞之修鋒。

乘飛霆而追逸景兮,歙砉掃滅而無蹤。

忽崩播其來會兮,走海岳之神公,龍車獸鬼不知其數兮,旗晻靄而冥濛。

漸俯傴以旅進兮,鏘劍佩之相礱。

司殺生之必信兮,知上帝之不汝容。

既約束以反職兮,退戰慄而愈恭。

澤充塞於四海兮,獨澹然其無功。

君之去兮天門開,款閶闔兮朝玉台。

群仙迎兮塞雲漢,儼前導兮紛後陪。

歷玉階兮帝迎勞,君良苦兮馬豗頹。

閔人世兮迫隘,陳下土兮帝所哀。

返瓊宮之嵯峨兮,役萬靈之喧豗。

默清淨以無為兮,時節狩於斗魁。

詣通明而獻黜陟兮,軼蕩蕩其無回。

忽表里之煥霍兮,光下燭於九垓。

時游目以下覽兮,五嶽為豆,四溟為杯。

俯故宮之千柱兮,若毫端之集埃。

來非以為樂兮,去非以為悲。

謂神君之既返兮,曾顏咫尺之不違。

升秘殿以內悸兮,魂凜凜而上馳。

忽寤寐以有得兮,敢沐浴而獻辭。

是耶非耶,臣不可得而知也。

复制

《縱筆三首·其一》

蘇軾 〔宋代〕

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

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

《祝英台近·掛輕帆》

蘇軾 〔宋代〕

掛輕帆,飛急槳,還過釣台路。

酒病無聊,欹枕聽鳴艫。

斷腸簇簇雲山,重重煙樹,回首望、孤城何處。

閒離阻。

誰念縈損襄王,何曾夢雲雨。

舊恨前歡,心事兩無據。

要知欲見無由,痴心猶自,倩人道、一聲傳語。

《饋歲 / 別歲 / 守歲》

蘇軾 〔宋代〕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余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饋歲農功各已收,歲事得相佐。

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

山川隨出產,貧富稱小大。

置盤巨鯉橫,發籠雙兔臥。

富人事華靡,彩繡光翻座。

貧者愧不能,微摯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節過。

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別歲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

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

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

東鄰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

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

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守歲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讙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臨江仙·風水洞作》

蘇軾 〔宋代〕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

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滿江紅·東武會流懷亭》

蘇軾 〔宋代〕

東武南城,新堤固、漣漪初溢。隱隱遍、長林高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更向江頭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當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复制

《和孔密州五絕 其四 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

蘇軾 〔宋代〕

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醉里自書醒自笑,如今二絕更逢君。

复制

《書李宗晟《水簾圖》》

蘇軾 〔宋代〕

宗晟一軸水簾圖,寄與南舒李大夫。

未向林泉歸得去,炎天酷日且令無。

复制

《西湖戲作一絕》

蘇軾 〔宋代〕

一士千金未易償,我從陳、趙兩歐陽。舉鞭拍手笑山簡,祇有并州一葛強。

复制

《和參寥見寄》

蘇軾 〔宋代〕

黃樓南畔馬台東,雲月娟娟正點空。欲共幽人洗筆硯,要傳流水入絲桐。

且隨侍者尋西谷,莫學山僧老祝融。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湯餅潑油蔥。

复制

《南華老師示四韻,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蘇軾 〔宋代〕

惡業相纏五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禪。

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