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卷四·北宋詞 / 江城子
拼 译 译

《江城子》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江城子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忘懷。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沒有地方能訴說心中的悲傷淒涼。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認不出我來了,我四處奔波早已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看見你正在小窗前對鏡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無言,只有淚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為我柔腸寸斷,在那淒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岡上。

注釋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寧八年。
十年:指結髮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思量:想念。
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與蘇軾任所山東密州,相隔遙遠,故稱「千里」。
孤墳:其妻王氏之墓。
幽夢:夢境隱約,故云幽夢。
小軒窗:指小室的窗前。軒:門窗。
顧:看。
明月夜,短松岡:蘇軾葬妻之地。
短松:矮松。

參考資料:

1、 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70-71
2、 李靜 等.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44-245

江城子 - 賞析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蘇軾的這首悼亡之作與前人相比,它的表現藝術卻另具特色。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雖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

開頭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語,感人至深。「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着的人對逝者,也是同樣的。恩愛夫妻,撒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不思量,自難忘」,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懷。因為作者時至中年,那種共擔憂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彌篤,是一時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並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裡,他不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於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的。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感慨萬千,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淒涼,話說得極為沉痛。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痴語、情語,極大程度上表達了作者孤獨寂寞、淒涼無助而又急於向人訴說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後的個人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卻要「縱使相逢」,這是一種絕望的、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無奈的,表現了作者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更加深了一層。

蘇東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記述了「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而此詞寫得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於身世吧。作者索於心,托於夢的確實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

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 」寫自己在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常懷念的故鄉,在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這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作者以這樣一個常見而難忘的場景表達了愛侶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恆的印象。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正是東坡筆力奇崛之處,妙絕千古。「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聲之勝,全在於此。別後種種從何說起,只有任憑淚水傾落。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年的美好情景,並不存在。這是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也令人感到無限淒涼。

結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回到現實上來。「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捨親人,而柔腸寸斷。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在淒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在這裡作者設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東坡此詞最後這三句,意深,痛巨,餘音裊裊,讓人回味無窮。特別是「明月夜,短松岡」二句,淒清幽獨,黯然魂銷。這番痴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這首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得深婉而摯着,使人讀後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參考資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693-694
2、 文學賞析內容由朝陽山人根據《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臧克家文章整理.

江城子 - 創作背影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二八(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志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答任師中次韻(來詩勸以詩酒自娛。)》

蘇軾 〔宋代〕

閒里有深趣,常憂兒輩知。

已成歸蜀計,誰惜買山貲。

世事久已謝,故人猶見思。

平生不飲酒,對子敢論詩。

复制

《次韻和劉貢甫登黃樓見寄並寄子由二首》

蘇軾 〔宋代〕

清派連淮上,黃樓冠海隅。

此詩尤偉麗,夫子計魁梧。

(劉為人短小。

)世俗輕瑚璉,巾箱襲武夫。

坐令乘傳遽,奔走為儲須。

邂逅我已失,登臨誰與俱。

貧貪倉氏粟,身聽冶家aa22。

會合難前定,歸休試後圖。

腴田未可買,(本欲買田於泗上,近已不遂矣。

)窮鬼卻須呼。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艫。

至今清夜夢,飛轡策天吳。

(此詩寄劉。

)與子皆去國,十年天一隅。

數奇逢惡歲,計拙集枯梧。

好士余劉表,窮交憶灌夫。

不矜持漢節,猶許攬桓須。

清句金絲合,高樓雪月俱。

吟哦出新意,指畫想前aa22。

(子由初赴南京,送之出東門,登城上,覽山川之勝,雲此地可作樓觀,於是始有改築之意。

)自寫千言賦,新裁六幅圖。

(近以絹自寫子由《黃樓賦》為六幅圖,甚妙。

)傳看一坐聳,勸著尺書呼。

莫使騷人怨,東遊不到吳。

(此詩寄子由。

)。

复制

《生日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且貺嘉篇次韻為》

蘇軾 〔宋代〕

問予一室間,寧有千里廓。

塵心洗長松,遠意發孤鶴。

生朝得此壽,死籍疑可落。

微言在參同,妙契藏九籥。

故人有奇趣,逸想寄幽壑。

霜枝謝寒暑,雲翮無前卻。

何須構明堂,未羨巢阿閣。

緬懷別時語,復作數日惡。

詩腴固堪餐,字瘦還可愕。

高標忽在眼,清夢了如昨。

君今噲等伍,志與湛輩各。

豈待相顧言,方為不朽托。

子云老執戟,長孺終主爵。

吾當追喬松,子亦鄙衛霍。

复制

《蘇州姚氏三瑞堂》

蘇軾 〔宋代〕

君不見董召南,隱居行義孝且慈,天公亦恐無人知。

故令雞狗相哺兒,又令韓老為作詩。

爾來三百年,名與淮水東南馳。

此人世不乏,此事亦時有。

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後。

惟有此詩非昔人,君更往求無價手。

复制

《寒食雨二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北山廣智大師,回自都下,過期而歸,時率開》

蘇軾 〔宋代〕

淥淨堂前鶴,孤棲守竹軒。

胸中無限事,恨汝不能言。

复制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蘇軾 〔宋代〕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餘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雲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雲暮,須早計,要褐裘。

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游蘭溪 / 游沙湖》

蘇軾 〔宋代〕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

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

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

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字,輒深了人意。

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是日劇飲而歸。

《減字木蘭花·贈潤守許仲塗,且以「鄭容落籍、高瑩從良」為句首》

蘇軾 〔宋代〕

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复制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蘇軾 〔宋代〕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复制

《同年程筠德林求先墳二詩 其二 歸真亭》

蘇軾 〔宋代〕

舊笑桓司馬,今師鄭大夫。不知徂歲月,空覺老楸梧。

祭禮傳家法,阡名載版圖。會看千字誄,木杪見龜趺。

复制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蘇軾 〔宋代〕

忠文文正二大老,蘇李廣平三舍人。

喜見通賢家子弟,自言得邑少風塵。

從來勢利關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

肯向西湖留數月,錢塘初識小麒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