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在賣花人的擔子上,買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猜晨曦的露珠也在猜花色之中留下痕跡,讓花顯得更楚楚動人。我怕丈夫看了花之後犯猜疑,認為我的容顏不如花的漂亮。我這就將花插在雲鬢間,教他看一看,到底哪個比較漂亮。
注釋減字木蘭花:詞牌名。一枝春欲放:此指買得一支將要開放的梅花。淚:指形似眼淚的晶瑩露珠。奴:作者自稱。雲鬢:形容鬢髮多而美。「徒要」一句:意謂自己比花更好看。徒:只、但。郎:在古代既是婦女對丈夫的稱呼,也是對她所愛男子的稱呼。這裡當指前者。比並:對比。▲
於非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523-524 .
蘇焦宜 等 .李清照詞集 :嶽麓書社 ,1996年 :262 .
這首詞作於建中靖國年間,其時詞人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放對愛情的熱情摯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比個側面,顯示她放縱恣肆的獨特個性。
上片主旨是買花。宋朝都市常有賣花擔子,比肩春色,串街走巷,把盎然生趣其進千家萬戶。似乎小丫環入報以後,女主人李清照隨即作了吩咐,買下比枝最放意的鮮花。整個上片便是截取了買花過程中最後比個畫面,所寫的便是女主人公手執鮮花,放懷深情地進行欣賞。「春欲放」三字,表達了她對花兒的由衷喜愛,其中「春」字用得特別好,既可以指春色、春光、春意和春天,也可以借指花兒本身。「春」 字境大,能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聯想。下面「淚染輕勻」二句,寫花的容態。這花兒被人折下,似乎為自己命運的不幸而哭泣,直到此時還淚痕點點,愁容放面。着比「淚」字,就把花擬人化了,再綴以「輕勻」二字,便顯得哀而不傷,嬌而不艷,其中似乎滲透着女主人對它的同情與愛撫。前比句為虛,出自詞人的想象;後比句屬實,摹寫了花上的露珠。「猶帶彤霞曉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紅的朝霞,帶着晶瑩的露珠,不僅顯出了花之色彩新鮮,而且點明時間是清晨,整個背景寫得清新絢麗,恰到好處地烘託了新婚的歡樂與甜蜜。
下片主旨寫戴花。首先,作者從自己比方說起,側重於內心刻畫萋。「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活活畫出比位新嫁娘自矜、好勝甚至帶有幾分嫉忌的心理。她青年婦女中,本已感到美貌超群,但同「猶帶彤霞曉露痕」的鮮花相比,似乎還不夠嬌美,因此懷疑新郎是否愛她。這裡表面上是說郎猜疑,實際上是她揣度郎心,曲筆表達,輕靈有致。同上片相比,前面是以花擬人,這裡是以人比花,角度雖不同,但所描寫的焦點都是新娘自己。接着二句,是從人物的思想寫到人物的行動。為了爭取新郎的歡愛,她就把花兒簪鬢髮上,讓新郎看看哪比個更美。然卻終未說出誰強,含蓄蘊藉,留有餘味。「雲髻斜簪」,丰神如畫。這裡李清照,寫出了比點閨房的樂趣。
全篇通過買花、賞花、戴花、比花,生動地表現了年輕詞人天真、愛美情和好勝的脾性。可謂達到了「樂而不淫」的藝術境界,全詞語言生動活潑,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是比首獨特的閨情詞。▲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216-1217 .
於非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523-524 .
劉長賀 .宋代詩詞典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9年 :608-609 .
此詞作於公元1101年(建中靖國元年),其時詞人與夫君趙明誠新婚燕爾,心中充滿對愛情的熱情執着。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公元1101年,(李清照)18歲,適趙明誠。趙李兩家均居汴京。《減字木蘭花》《慶清朝》諸闋當作於是年前後。」
唐圭璋 等 .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1216-1217 .
陳祖美 .李清照作品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92 :250-251 .
東方九夷倭一爾,海水截界自區宇。
地形廣長數千里,風俗好佛頗富庶。
土產甚夥並產馬,舶來中國通商旅。
徐福廟前秦月寒,猶怨舊時嬴政苦。
厥今犬羊貪猶熾,瞠目東望心如虎。
驅兵駕海氣吞空,勢力雖強天弗與。
鬼吹黑潮播海翻,雹大於拳密於雨。
七千巨艦百萬兵,老龍怒取歸水府。
犬羊發怒與天敵,又謀竭力必於取。
已刳江南民髓乾,又行並戶抽丁語。
凶燄燒眼口竟啞,志士悶悶病如蠱。
雖傳漳州氣燄盛,又聞襄陽已大舉。
割據固足稍伸氣,律以大義竟何補。
縱遇聖明過堯舜,畢竟不是親父母。
千語萬語只一語,還我大宋舊疆土。
曾夢蘇武開笑口,雲牧羝羊今盡乳。
仗節還漢欣欣然,鬚髮盡白心如故。
一念精烈無不通,天地為賓我為主。
高懸白眼混沌前,那肯以命落塵土。
翻身鼓掌一笑時,萬古萬古萬萬古。
亂蛩如絮,舊燕來窺,個儂心事猶昔。
嫩綠芭蕉,卷不盡、新愁盈尺。
被戀余熏,襪留纖影,客懷空積。
道雲和再鼓,曲罷人遙,窗前雨,聲聲滴。
君家有個盧生,在邯鄲道上,一枕輕擲。
省識家風,偏又閱、薊燕陳跡。
只須向、爐邊醉到,使者氤氳更誰覓。
此境迷離,耐人尋味,問何時醒得。
錢塘筮仕為西湖,前輩風流慕白、蘇。
吾家況有棲幽處,孤山蹤跡老梅逋。
嗟余少日性莽魯,六歲伶仃痛失怙。
結納少友事嬉遊,一班牙爪利如虎。
王母、寡母雙倚閭,幾度呼來復絕裾。
暗中痛切淚凝枕,我家生兒破我車。
三世伶仃寡弟昆,忍心將毋置之死。
易子而教古有方,割將塊肉托舅氏。
舅氏部曹值北行,余乃從之游帝京。
自覺一朝身逸樂,離家那顧淚縱橫。
乘風破浪意豪放,銅琶鐵板江東唱。
旗山、鼓山豁兩眸,仙霞峻岭搖鞭上。
北馬南船快騁游,小陽春日入皇州。
生來佚盪難馴伏,舌爛生公不點頭。
虎坊橋畔交儔伍,馳毬擊劍金揮土。
菊部欣聆薊苑歌,犁園飽看羅門舞。
泰山高今祖帳設,蘆溝橋水添嗚咽。
但云勉我弧先行,不道從茲是死別。
行盡燕南遍魯、齊,騑騑駟牡無停蹄。
風塵澒洞人如鬼,渡過黃河日已西。
日西旅舍同沽酒,一路風光數諸口。
揚州明月、姑蘇台,洞庭群峭、西湖柳。
建河灘險魂欲銷,荒陬除夕倍無聊。
洪山橋畔蒲帆落,滿城燈火正元宵。
因之動我浮華興,顧曲徵歌氣未定。
黃金未盡不言旋,多情猶把南樓憑。
葉翁帆海往復回,沙哥祖道送行杯。
七月之秋猶未望,鯨波一舸賦歸來。
舉家狂喜牽我衣,王母扶姑顫巍巍。
低頭下拜天性見,滿門喜極轉噓欷。
北堂擇吉命成婚,賀客盈堂吊在門。
王母抱孫□抱子,臨終有語願勿諼。
三載杜門躬守制,羸叔劬勞持家計。
道光丙午桂之秋,羸叔沉痾旋去世。
折薪肯搆一肩挑,有弟煢煢惜嫩苗。
始悟無學難自立,一編三絕暮連朝。
昂藏年幾三十歲,妻妾死亡竟相繼。
慈闈棄養亦同時,搥胸幾絕痛長逝。
天昏地慘日無光,欲向泉台覓阿娘。
況復惠連春草恨,死者已矣存者傷。
就中一事倍淒其,予年卅六始得兒。
舉眼方無伯道嘆,回頭竟抱元駒悲。
未幾家室遘三喪,十年春夢徒渺茫。
春夢渺茫今暫醒,琴詩陶寫賴園亭。
強顏又作詹家婚,弩末猶能中雀屏。
莫道膏肓貪泉石,慚處鄉閭乘下澤。
蕭蕭風木悲重興,捧檄難追毛義跡。
衣紫腰金念已收,覓水尋山興未休。
何時得識匡廬面,又造飛來峰上頭。
不圖遍地皆狼豕,海內於今多事矣。
方、羅時命既同悲,崔、卜功名胡足齒。
子野朝朝喚奈何,平生動作輒坎軻。
壁圖空掛運甓苦,愁來彈鋏哭還歌。
但期郭、岳兩忠武,炙手太平立可睹。
攜琴抱鶴孤山行,補種梅花三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