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減字木蘭花·送別
拼 译 译

《減字木蘭花·送別》

蘇軾 〔宋代〕

天台舊路。

應恨劉郎來又去。

別酒頻傾。

忍聽陽關第四聲。

劉郎未老。

懷戀仙鄉重得到。

只恐因循。

不見如今勸酒人。

減字木蘭花·送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劉晨、阮肇兩個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遺恨劉晨歸來又離去啊。送行的酒不停地往杯里傾倒。不忍聽《陽關曲》的第四聲。劉晨沒有變老。再次來到仙境,實是萬幸萬幸。只怕你在仙鄉因循不離開,再也不能見到這次宴會上向你敬酒的人。

注釋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減蘭。天台(tāi):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山)當鬥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台」。主峰華頂海拔1133米。道教曾以天台為南嶽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發源於此。舊路:漢劉晨、阮肇兩凡人到天台仙境去時經歷過的那條老路回到人間,再入仙境,比喻東坡曾在36歲時走進仕途,通判杭州,這次回杭任太守,又入仕途,自稱走「舊路」。劉郎:東漢劉晨和阮肇入天台山採藥,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歸,抵家子孫已七世。後劉重訪天台山,舊蹤渺然。後世稱去而復來的人為「前度劉郎」。應恨:實為反語,名為遺恨,實是一種留戀心情。陽關第四聲:此曲成為歷代送行餞別的傳統音樂。仙鄉:原指劉晨、阮肇天台山仙境,這裡借喻官場。▲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091-1093頁

(宋)蘇軾著;石聲淮,唐玲玲箋注,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07,第483頁

減字木蘭花·送別 - 賞析

上片,寫詞人再次來杭復又離去,在餞行席上產生的依依難捨的心情。第一、二句交代行蹤,表白戀情。「舊路」表明東坡重來杭州,「劉郎」詞人自指,引劉晨、阮肇人天台山採藥遇仙而隔世的故事,表明人世滄桑,時事速變。不說詞人再來杭州,已是蹤跡渺然,而只說劉郎來又去成為「應恨」。「來又去」,包涵着詞人黃州生活之後的仙道縹緲的生活色彩。「別酒頻傾,忍聽陽關第四聲」,寫餞行席上的盛情,酒一杯一杯地傾倒,忍聽着別後那種「西出陽關無故人」的離別之音。字裡行間,飽含着詞人對杭州的眷戀,對西邊的京城朝廷生活的厭倦之情。

下片,承上一轉,進一層渲染「懷戀」杭州「仙鄉」般的生活能否重新獲得。「劉郎未老,懷戀仙鄉重得到」,寫詞人第二次來杭州,「仙鄉」重現,發現自己青春「未老」的喜悅心情。「重得到」的是詞人特別值得「懷戀」的「仙鄉」道佛生活。在他經歷黃州的大劫之後,再次來到杭州,實是萬幸萬幸。最後兩句。寫詞人仍心有餘悸:怕只怕朝廷「因循」舊路,誣陷忠良,我東坡這次別離杭州,不知能不能「前度劉郎今又來」,能不能再度見到「勸酒人」。然而歷史是無情的,真的應驗了。東坡自此以後再沒有到過杭州了:「草樹總非前度色,煙霞不似昔年春。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見當時勸酒人。」

全詞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再現了詞人第二次離開杭州前的矛盾心情,意欲復朝而又「懷戀」杭州。尤其引用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而隔世的故事,恰到好處,讓整個詞篇充滿了仙道色彩,從中可以窺見詞人驚魂未定的矛盾心緒仍未消失。▲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091-1093頁

減字木蘭花·送別 - 創作背影

此詞約作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詞人守杭州,三月初召入京,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此詞為離任前自下塘起行,取道湖州至蘇州。宣德郎馬忠玉、好友劉季孫等在西湖餞行。席上,詞人作此詞贈之。

朱靖華,饒學剛,王文龍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 (下冊),中國書店,,第1091-1093頁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感舊詩(並引)》

蘇軾 〔宋代〕

嘉祐中,予與子由同舉制策,寓居懷遠驛,時年二十六,而子由二十三耳。

一日,秋風起,雨作,中夜翛然,始有感慨離合之意。

自爾宦遊四方,不相見者十常七八。

每夏秋之交,風雨作,木落草衰,輒悽然有此感,蓋三十年矣。

元豐中,謫居黃岡,而子由亦貶筠州,嘗作詩以記其事。

元祐六年,予自杭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陰,時予年五十六矣,乃作詩,留別子由而去。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慚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子由,一字同叔。

)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發,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徑上潼江章。

想見冰槃中,石密與柿霜。

(予欲請東川而歸,二物皆東川所出。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我心久已降。

复制

《巫山廟上下數十里有烏鳶無數取食於行舟之上》

蘇軾 〔宋代〕

群飛來去噪行人,得食無憂便可馴。

江上飢烏無足怪,野鷹何事亦頻頻。

复制

《濠州七絕 其六 四望亭》

蘇軾 〔宋代〕

頹垣破礎沒柴荊,故老猶言短李亭。

敢請使君重起廢,落霞孤鶩換新銘。

复制

《失題二首》

蘇軾 〔宋代〕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歲月閒。

午夢任隨鳩喚覺,早朝又聽鹿催班。

复制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蘇軾 〔宋代〕

珠檜絲杉冷欲霜。

山城歌舞助淒涼。

且餐山色飲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強揉青蕊作重陽。

不知明日為誰黃。

《臨皋閒題》

蘇軾 〔宋代〕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不如者,上無兩稅及助役錢耳。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札子》

蘇軾 〔宋代〕

臣等猥以空疏,備員講讀。

聖明天縱,學問日新。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為。

竊謂人臣之納忠,譬如醫者之用藥,藥雖進於醫手,方多傳於古人。

若已經效於世間,不必皆從於己出。

伏見唐宰相陸贄,才本王佐,學為帝師。

論深切於事情,言不離於道德。

智如子房而文則過,辯如賈誼而術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

但其不幸,仕不遇時。

德宗以苛刻為能,而贄諫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為術,而贄勸之以推誠;德宗好用兵,而贄以消兵為先;德宗好聚財,而贄以散財為急。

至於用人聽言之法,治邊馭將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數。

可謂進苦口之樂石,針害身之膏肓。

使德宗盡用其言,則貞觀可得而復。

臣等每退自西閣,即私相告言,以陛下聖明,必喜贄議論。

但使聖賢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時。

昔馮唐論頗、牧之賢,則漢文為之太息;魏相條晁、董之對,則孝宣以致中興。

若陛下能自得師,莫若近取諸贄。

夫六經三史,諸子百家,非無可觀,皆足為治。

但聖言幽遠,末學支離,譬如山海之崇深,難以一二而推擇。

如贄之論,開卷瞭然。

聚古今之精英,實治亂之龜鑑。

臣等欲取其奏議,稍加校正,繕寫進呈。

願陛下置之坐隅,如見贄面,反覆熟讀,如與贄言。

必能發聖性之高明,成治功於歲月。

臣等不勝區區之意,取進止。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蘇軾 〔宋代〕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陽關曲·中秋月》

蘇軾 〔宋代〕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春宵》

蘇軾 〔宋代〕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台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浣溪沙·再和前韻》

蘇軾 〔宋代〕

半夜銀山上積蘇。朝來九陌帶隨車。濤江煙渚一時無。空腹有詩衣有結,濕薪如桂米如珠。凍吟誰伴捻髭鬚。

复制

《留題徐氏花園二首》

蘇軾 〔宋代〕

莫尋群玉山頭路,莫看劉郎觀里花。

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休問是誰家。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