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陳與義 / 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拼

《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陳與義 〔宋代〕

自瑣闥以病得請奉祠。卜居青墩。立秋後三日行,舟之前後,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复制

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 賞析

  小序說「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甲寅歲為公元1134年(宋高宗紹興四年)。這年八月,詞人自禮部侍郎(即春官)出知湖州,九月二十一日到任。乙卯歲為紹興五年。這年二月,被召入朝為給事中。六月,詞人借病辭職,以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實際上只領祠祿閒居,卜居青墩,立秋後過了三日便離去。「鎖闥」,指宮殿門上鏤刻的連瑣圖,這裡代指宮門,因給事中供職處在宮殿中,故云。青墩是一小鎮,在湖州之南,據《一統志》云:「在桐鄉縣北二十五里,與湖州這烏鎮止隔一水。」把小序中的事實考察清楚,這首詞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

  此詞的特點是採用賦體。賦、比、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獨特風格,但詞中多用比興,很少用賦。在一些長調慢詞中因為要講究鋪敘,有時也用賦,但必須與比興結合起來,單純用賦的現象極為少見。

  詞的上闋所寫的詞人在乙卯歲從南宋首都臨安回到青墩時沿途所見所感,內容與小序後段完全一致。

  從臨安到青墩,一路上水光山色,使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詞人不寫兩岸低垂的綠柳,不寫長滿田地的莊稼,偏偏抓住池塘里的荷花盡情描繪,這除了出於自己的愛好以外,還因為時間是在「立秋後三日」。荷花最富有季節的特徵。此刻詞人借病辭職,從臨安出來,船行水上,只見池塘里荷花盛開眼前景色開闊,心胸為之舒暢,大有「無官一身輕」之感。「三日」是寫實,從臨安到青墩,水路約需三日行程。「秋塘」點季節與時間,用語精煉而又準確。「平度」二字,寫出了舟行的平穩,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暢。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這境界的確非常美。詞人在臨安住了很多日,都市的煩囂,政務的冗忙,人事的傾軋,使他感到厭倦、煩悶。這一次來到在自然中,一腔煩悶,被大自然景色所清洗,頓時煙消雲散。因此他不禁吟道:「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風雨洗新秋。」「病夫因病」,連用二病字,頗耐吟味。使人一時難以解開,據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九云:「紹興五年六月丁巳,給事中陳與義充顯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與義與趙鼎論事不合,故引疾求去。」所論何事,宋史無考。然趙鼎當時為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都督諸路軍馬,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陳與義與他觀點不合,可見是出於政見上的分歧。

  詞中自稱「病夫」,其實不過是「引疾」,不是真正有病。所謂「因病得來游」,表面上象是暗自慶幸,實際上是聊以自嘲,內心藏有難言的痛苦。語言直而委婉,質而見巧,從而刻畫了詞人內心痛苦而外貌曠達的自我矛盾心理形象。

  詞人下闋離開眼前,描寫過去。假使按照賦體的寫法,緊承上闋,照直寫去,便覺平鋪起伏,意味淡然。可是這裡詞筆略一宕開轉折起伏,回憶起去年出知湖州時,路過此處的情景,意味淡然,現在感覺到峰迴路轉,出現另一番境界。「去年」,即小序中所說的甲寅歲。因九月二十一日到任,時值「秋抄」,故詞人恨拏舟已晚,拏舟:謂牽舟,這裡指乘船。因為秋末登舟,故途中所見,唯有敗葉殘荷。一個「空」字與前面的「長恨」相呼應,表達了無限悵憾的心情。

  從詞情發展上來說,是一跌。但達到了改變詞的平鋪的結果無起伏「今年」二句,詞筆又拉回來寫乙卯歲奔赴青墩的情景,徑承上闋意脈,抒發此時感情。從詞情來說是一揚。在這一跌一揚之中,詞人的種種感情變化,矛盾心理便更加形象地表現出來,沁人心脾。

  「今年」一句與上闋「病夫」一句遙相呼應。意義有兩點一是「感謝」皇帝准他病假,讓他奉祠(領受祠祿)卜居青墩。二是反映了詞人受到「一路繁花」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傾吐了對美好景色的一腔熱愛。然而聯繫上闋「病夫」一句來看,其中應准有所寄託。

  白敦仁《陳與義年譜》引此二句按曰:「蓋有怨於趙鼎也。」怨趙鼎是一方面,而支持趙鼎的是高宗趙構,詞人表面上是感恩,實質上不可能不懷有對高宗的不滿。古詩常常講究美刺,在詞中雖然不常見,但結合詞人當時遭遇來看,此詞似乎含有一種諷喻,不過比詩更為委婉罷了。

  昔人評陳與義詩,常常是「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見方回《桐江集》卷五)。說明他在藝術結構上很講究勻整、對稱,講究情景搭配,濃淡相宜。細審此詞,也很富有這種特色。它的上闋,前兩句着重寫景(或事),後兩句着重抒情。即以後兩句而言,前一句是着重抒情,後一句着重寫景。當然,「一切景悟,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似乎難以截然分開,但大體上也應有所區別。例如「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這句主要是寫濛濛細雨灑向大河的水面情況,當然也應該灑向秋塘上的荷花,灑向詞人的船篷。這景色給人以朦朧之感。句前加上「更值」二字,就把詞人的感情貫注進去,仿佛這細雨也灑向詞人的心田,帶來陣陣清涼。詞的下闋,也是一句情,一句景,而結尾「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一句,也是把情人與景溶合到一起,表現了舟行時詞人的歡快之情。盛開的荷花,本為無情之物,此刻卻把詞人一直送到青墩,這是用擬人化的方法形容荷花的連綿不絕。它給讀者的感覺,宛如李白《早發白帝城》詩所寫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不同的是一個寫「一路繁花」,一個寫「兩岸猿聲」而已。

  此詞節奏明快,格調輕鬆,並在豪放中透露出微蘊沉鬱之感。黃升《花庵詞選》評陳與義詞時說:「詞雖不多,語意超絕,識者謂其可摩坡仙之壘也。」也就說他的詞風非常像蘇軾,如果以此詞和東坡的詞(波聲拍枕長淮曉)相比,讀者就會更加深信不疑。

陳與義

作者: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陳與義其它诗文

《登閣》

陳與義 〔宋代〕

今日天氣佳,登臨散腰腳。

南方宜草木,九月未黃落。

秋郊乃明麗,夕雲更蕭索。

遠遊吾未能,歲暮依樓閣。

复制

《次韻何文縝題顏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

陳與義 〔宋代〕

窗間光影晚來新,半幅溪藤萬里春。

從此不貪江路好,剩拚心力喚真真。

复制

《同左通老用陶潛還舊居韻》

陳與義 〔宋代〕

故園非無路,今已不念歸。

秋入漢水白,葉脫行人悲。

東西與南北,欲往還覺非。

勿雲去年事,兵火偶脫遺。

可憐竛竮影,殘歲聊相依。

天涯一尊酒,細酌君勿催。

持觴望江山,路永悲身衰。

百感醉中起,清淚對君揮。

复制

《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陳與義 〔宋代〕

魚龍舞。湘君欲下瀟湘浦。瀟湘浦。興亡離合,亂波平楚。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明山雨。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复制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陳與義 〔宋代〕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复制

《三月二十日聞德音寄李德升席大光新有召命皆寓永州》

陳與義 〔宋代〕

塵隔鬥牛三月餘,德音再與萬方初。又蒙天地寬今歲,且掃軒窗讀我書。

自古安危關政事,隨時憂喜到樵漁。零陵並起扶顛手,九廟無歸計莫疏。

复制

《寄題兗州孫大夫絕塵亭二首 其二》

陳與義 〔宋代〕

境空納浩蕩,日暮生泬寥。竹聲池邊起,欲斷還蕭蕭。

丈人方微吟,萬象各動搖。林間光景異,月出東山椒。

門前誰剝啄,已逝不須邀。

复制

《題簡齋》

陳與義 〔宋代〕

我窗三尺余,可以閱晦明。

北省雖巨麗,無此風竹聲。

不着散花女,而況使鬼兄。

世間多歧路,居士繩床平。

未知阮遙集,幾屐了平生。

領軍一屋鞋,千載笑絕纓。

槐陰自入戶,知我喜新晴。

覓句方未了,簡齋真虛名。

复制

《某用家弟韻賦絕句上浼清視蕪詞累句非敢以為》

陳與義 〔宋代〕

萬里平生幾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腸。

只應綠士蒼官輩,卻解從公到雪霜。

复制

《寄新息家叔》

陳與義 〔宋代〕

風雨淮西夢,危魂費九升。

一官遮日手,兩地讀書燈。

見客深藏舌,吟詩不負丞。

竹林雖有約,門戶要人興。

复制

《次南陽》

陳與義 〔宋代〕

今日東北雲,景氣何佳哉。

我馬且忽驅,當有吉語來。

春寒欺客子,滿意旗下杯。

百年耳頻熱,萬事首不回。

臥龍今何之,有冢今半摧。

空餘喬木地,薄暮鴉徘徊。

懷古視落日,愧我非長才。

卻憑破鞍去,風林生七哀。

复制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陳與義 〔宋代〕

山人本合居岩嶺。聊問支郎分半境。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一甌清露一爐雲,偏覺平生今日永。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