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吉祥寺賞牡丹
拼 译 译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 〔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鈎。

吉祥寺賞牡丹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老了,還把鮮花戴在頭上,「我」不害羞,倒是花兒應該為自己在我頭上而害羞。賞花醉歸引得路人鬨笑,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都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

注釋吉祥寺:寺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簪(zān)花:在頭上插花、戴花。羞:難為情。扶:攙扶。珠簾:珍珠綴成的帘子。半上鈎:帘子全部捲起來。

王少都,王飛選注.《牡丹詩選注》.瀋陽:白山出版社,2013:81

吉祥寺賞牡丹 - 賞析

此詩即是當時記實之作,表現了觀賞牡丹的熱烈場面和詩人簪花的情趣。

第一、二兩句是寫詩人簪花之趣。雖說當時禮俗士大夫集會時可以簪花,但老人簪着花成群結隊走在街市上,終覺有些不好意思。為了突出這種心態,作者掀起一道波瀾,「花應羞上老人頭」,說花不願上老人的頭。而事實是,不管花願意與否,還是上了老人的頭,增添了不少情趣。兩個「羞」字,一說人,一說花,相映成趣,語妙天下。同時說明包括詩人在內的官吏最終還是樂於在百姓面前亮相的。花活了,人更活。從而進一步縮小了官民距離,更有意義。

第三、四兩句是寫詩人醉歸而路人嗤笑的場景。這裡詩人恰當地用了杜牧之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十里街市上的老百姓把簾卷上,走出門來觀看這支浩蕩的插花隊伍的經過,只需要點出這一點,當時盛況就好像在眼前。於是,官民同樂的主題也就圓滿地表現出來了。詩人之所以在珠簾上鈎時用「半」字,是因為作詩需要留有餘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說全上鈎,而詩貴活。

前後聯均暗用前人句意,用得貼切靈活,不着痕跡,如同已出。「人」、「花」、「老」、「羞」四字有意重複使用,更使詩的音節迴環往復,有助於

這首詩運用誇張、擬人修辭手法並且連用幾個動詞,有利於渲染出一種喜劇情調氛圍,體現了詩人極高的文學造詣。表現出詩人超曠豁達、狂放不羈的襟懷。在這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背後,我們不難領略到詩人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執着追求。▲

孔凡禮、劉尚榮.《蘇軾詩詞選·插圖版》.北京:中華書局,2009:第30頁

張志江、張薇.《詩趣》.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87

吉祥寺賞牡丹 - 創作背影

宋熙寧五年(1071年)五月二十三日,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跟隨知州沈立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園中集會賞牡丹,賞花第二天沈大人向眾人展出十卷《牡丹亭》,蘇軾看到賞花畫面的壯觀、恢弘的書籍以及與諸位市民一同遊玩的快樂有感而寫下這首《吉祥寺賞牡丹》。

徐培均.《蘇軾詩詞選注》.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10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憶江南寄純如五首》

蘇軾 〔宋代〕

人在畫屏中住,客依明月邊游。

未卜柴桑舊宅,須乘五湖扁舟。

复制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

蘇軾 〔宋代〕

太昊祠東鐵墓西,一樽曾與子同攜。

回瞻郡閣遙飛檻,北望檣竿半隱堤。

飯豆羹藜思兩鵠,飲河噀水賴長霓。

如今勝事無人共,花下壺盧鳥勸提。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杉松斗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雪裡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

复制

《三槐堂銘》

蘇軾 〔宋代〕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後。

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

」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

善者以怠,惡者以肆。

盜跖之壽,孔、顏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善惡之報,至於子孫,則其定也久矣。

吾以所見所聞考之,而其可必也審矣。

國之將興,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報,然後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

故兵部侍郎晉國王公,顯於漢、周之際,歷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於時。

蓋嘗手植三槐於庭,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

」已而其子魏國文正公,相真宗皇帝於景德、祥符之間,朝廷清明,天下無事之時,享其福祿榮名者十有八年。

今夫寓物於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晉公修德於身,責報於天,取必於數十年之後,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見魏公,而見其子懿敏公,以直諫事仁宗皇帝,出入侍從將帥三十餘年,位不滿其德。

天將復興王氏也歟!何其子孫之多賢也?世有以晉公比李棲筠者,其雄才直氣,真不相上下。

而棲筠之子吉甫,其孫德裕,功名富貴,略與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

由此觀之,王氏之福蓋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鞏與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銘之。

銘曰:「嗚呼休哉!魏公之業,與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

既相真宗,四方砥平。

歸視其家,槐陰滿庭。

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時射利,皇恤厥德?庶幾僥倖,不種而獲。

不有君子,其何能國?王城之東,晉公所廬;鬱郁三槐,惟德之符。

嗚呼休哉!」。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

蘇軾 〔宋代〕

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

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

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 〔宋代〕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悽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洞仙歌·詠柳》

蘇軾 〔宋代〕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少年游·重陽》

蘇軾 〔宋代〕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复制

《雙荷葉·湖州賈耘老小妓名雙荷葉》

蘇軾 〔宋代〕

雙溪月。清光偏照雙荷葉。雙荷葉。紅心未偶,綠衣偷結。背風迎雨流珠滑。輕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煙鬟未上,玉杯微缺。

复制

《一叢花·今年春淺侵年》

蘇軾 〔宋代〕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含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复制

《贈劉景文 / 冬景》

蘇軾 〔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最是一作:正是)

复制

《滕達道輓詞二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先帝知公早,虛懷第一人。至今詩禮將,獨數武、宣臣。

材大雖難用,時來亦少信。高平風烈在,威敏典刑新。

空試乘邊策,寧留相漢身。淒涼舊部曲,淚濕冢前麟。

复制

《揚州以土物寄少游》

蘇軾 〔宋代〕

鮮鯽經年秘醽醁,團臍紫蟹脂填腹。後春蓴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勝肉。

鳥子累累何足道,點綴盤飧亦時欲。淮南風俗事瓶罌,方法相傳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鵝毛,何用孜孜飲麋鹿。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