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辛棄疾 /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拼 译 译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辛棄疾 〔宋代〕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相識。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緉平生屐。

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

英雄事,曹劉敵。

被西風吹盡,了無塵跡。

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

嘆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識。還記得在夢中已將萬里江山走遍。游賞那些風景名勝,只需帶上手杖即可,耗損不了幾雙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卻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對,長期做來去匆匆的過客。昔日一統江山,如今卻被分為南北兩半。曹操、劉備皆是當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傑,都已成了舊事,如今已沒有一絲痕。樓台剛剛建成,卻已不見人蹤;壯志未酬,我卻滿頭白髮。可嘆人世間的悲歡,不過是在循環往復,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注釋滿江紅:滿江紅,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唐人小說《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更名《滿江紅》。宋以來始填此詞調。《欽定詞譜》以柳永「暮雨初收」詞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格調沉鬱激昂,前人用以發抒懷抱,佳作頗多。另有平聲格,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後片十句五平韻。溪山:辛棄疾的溪山情節。怪:驚異,駭疑。緉(liàng亮):一雙。屐(jī擊):木底有齒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塵勞:風塵勞辛,指其宦遊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顧三十九年,一切皆非。坼(chè徹):裂開。敵:匹敵。樓觀甫成:樓閣剛剛建成。此喻調動頻繁,難展才略。旌旗:戰旗。旌旗未卷:指戰事未休,喻復國大業未了。轉相尋:循環往復,輾轉相繼。▲

陳明源.常用詞牌詳介:人民日報出版社 ,1987年10月:315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3-1484頁

《讀點經典》編委會.豪放詞聖蘇東坡·辛棄疾名詞名句:鳳凰出版社,2012年6月 :196-198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 賞析

此詞可分三層。

上片為第一層,由江行沿途所見山川引起懷昔游,痛惜年華之意。長江中下游地區山川秀美,辛棄疾南歸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遊吳楚,行蹤遍及大江南北,對這一帶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後出任地方官,調動頻繁,告別山水長達十年。此時復見眼中川「都似舊時相識」了。「溪山」曰「過眼」,看山卻似走來迎,這是江行的感覺。「怪」是不能認定的驚疑感,是久違重逢的最初的感觸。往事雖「還記得,卻模糊、記不真切,真象一場舊夢。

「還記得、夢中行遍,江南江北」,「夢中」雲者不僅有烘托虛實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實寫照,這種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來雄心壯志未得實現。業已倦於宦遊的結果。反覆玩味以上數句,實已暗伏「塵勞」、覺非之意。官場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舊曾相識虛如幻夢不如遠離,同時也就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召喚,來自大自然的召喚。所以,緊接二句寫道:「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要探山川之勝,就得登攀,「攜杖」、着「屐」(一種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說新語·雅量》載阮孚好屐,嘗曰:「未知一生當着幾量(兩)屐?」意謂人生短暫無常,話卻說得豁達幽默。此處用來稍變其意,謂山川佳處常在險遠,不免多穿幾雙鞋,可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結尾幾句就對照說來,「笑塵勞、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話(語出《淮南子·原道訓》),作者當時四十歲,故這樣說。表面看,這是因虛度年華而自嘲,其實,命運又豈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長為客」三字深懷憂憤,語意曠達中包含沉鬱。實為作者於四十年年來之感慨,年已四旬,南歸亦久,但昔日的志願,卻無一件得以實現,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勞碌,原來「長為客」無絲毫是自己左右的。

這片六句另起一意為第二層,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對古代英雄事跡的追懷。揚州上游的豫章之地,歷來被稱作吳頭楚尾。「吳楚地,東南坼」化用杜詩(《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表現江行所見東南一帶景象之壯闊。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國英雄,尤其是立足東南北拒強敵的孫權,最令他欽佩景仰。曹操曾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三國志·先主傳》)而孫權堪與二者鼎立。此處四句寫地靈人傑,聲情激昂,其中隱含作者滿腔豪情。「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二句有慨嘆,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於九泉而從之的意味,亦隱然句中。

結尾數句為第三層,是將以上兩層意思匯合起來,發為更憤激的感慨。「樓觀才成人已去」承上懷古,用蘇軾詩「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鄭戶曹》)意,這裡是說吳國基業始成而孫權就匆匆離開人間。「旌旗未卷頭先白」承前感傷,由人及己,「旌旗」指戰旗,意言北伐事業未成,自己的頭髮卻先花白了。

綜此二者,於是詞人得出一個無可奈何的結論:人間哀樂從來循環不可琢磨(「轉相尋」),「今猶昔」。這結論頗帶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對命運無法解釋的解釋。更是作者對命運不如已願,人事多乖的感嘆。

詞中一方面表示倦於宦遊——「笑塵勞、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懷古代英雄業績,深以「旌旗未卷頭先白」為憾,反映出作者當時矛盾的心情。雖是因江行興感,詞中卻沒有着重寫景,始終直抒胸臆;雖然語多含蓄,卻不用比興手法,純屬直賦。這種手法與詞重婉約、比興的傳統是完全不同的。但由於作者是現實政治感慨與懷古之情結合起來,指點江山,縱橫議論,抒胸中鬱悶,驅使古人詩文於筆端,頗覺筆力健峭,感情彌滿。所謂「滿心而發,肆口而成」,自具興發感人力量。▲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3-1484頁

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 創作背影

這首詞作於淳熙五年(1178),是一篇觸物抒懷之作。當時詞人從臨安前往湖北,在路上以詞代簡,為楊濟翁和周顯先寫下此詞。

《讀點經典》編委會.豪放詞聖蘇東坡·辛棄疾名詞名句:鳳凰出版社,2012年6月 :196-198

辛棄疾

作者: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其它诗文

《和周顯先韻二首》

辛棄疾 〔宋代〕

暖日晴風晚蝶忙,平林先著夜來霜。

寒花畢竟亡聊甚,野菜畦邊慘澹黃。

复制

《祝英台近·晚春》

辛棄疾 〔宋代〕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

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

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滿江紅·和盧國華》

辛棄疾 〔宋代〕

漢節東南,看駟馬、光華周道。須信是、七閩還有,福星來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陰不動秋光好。問不知、何處著君侯,蓬萊島。還自笑,人今老。空有恨,縈懷抱。記江湖十載,厭持旌纛。_落我材無所用,易除殆類無根潦。但欲搜、好語謝新詞,羞瓊報。

复制

《清平樂·賦木犀詞》

辛棄疾 〔宋代〕

月明秋曉。翠蓋團團好。碎剪黃金教恁小。都著葉兒遮了。折來休似年時。小窗能有高低。無頓許多香處,只消三兩枝兒。

复制

《南鄉子·無題》

辛棄疾 〔宋代〕

隔戶語春鶯。才掛簾兒斂袂行。漸見凌波羅襪步,盈盈。隨笑隨顰百媚生。著意聽新聲。儘是司空自教成。今夜酒腸還道窄,多情。莫放籠紗蠟炬明。

复制

《虞美人》

辛棄疾 〔宋代〕

夜深困倚屏風後。試請毛延壽。寶釵小立白翻香。旋唱新詞猶誤、笑持觴。四更山月寒侵席。歌舞催時日。問他何處最情濃。卻道小梅搖落、不禁風。

复制

《滿江紅·題冷泉亭》

辛棄疾 〔宋代〕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聲急。聞道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山木潤。琅玕溫。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月本吾家,今為客。

复制

《題福州參泉二首》

辛棄疾 〔宋代〕

兩泉水出更溫泉,這裡原無一二三。

欲識當年參字意,行人浴罷試求參。

复制

《浣溪沙青團壬子春,赴閩憲,別瓢泉》

辛棄疾 〔宋代〕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

對鄭子真岩石臥,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

复制

《念奴嬌(用韻答傅先之)》

辛棄疾 〔宋代〕

君詩好處,似鄒魯儒家,還有奇節。下筆如神強壓韻,遺恨都無毫髮。炙手炎來,掉頭冷去,無限長安客。丁寧黃菊,未消勾引蜂蝶。

天上絳闕清都,聽君歸去,我自癯山澤。人道君才剛百鍊,美玉都成泥切。我愛風流,醉中顛倒,丘壑胸中物。一杯相屬,莫孤風月今夕。

复制

《瑞鷓鴣(京口病中起登連滄觀偶成)》

辛棄疾 〔宋代〕

聲名少日畏人知。老去行藏與願違。山草舊曾呼遠志,故人今又寄當歸。

何人可覓安心法,有客來觀杜德機。卻笑使君那得似,清江萬頃白鷗飛。

复制

《鷓鴣天(有感)》

辛棄疾 〔宋代〕

出處從來自不齊。後車方載太公歸。誰知孤竹夷齊子,正向空山賦採薇。

黃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採花時。蜂兒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間自在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