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攓雲篇,並引
拼

《攓雲篇,並引》

蘇軾 〔宋代〕

物役會有時,星言從高駕。

道逢南山雲,欻吸如電過。

竟誰使令之,袞袞從空下。

龍移相排拶,鳳舞或頹亞。

散為東郊霧,凍作枯樹稼。

或飛入吾車,偪仄礙肘胯。

摶取置笥中,提攜返茅舍。

開緘乃放之,掣去仍變化。

雲兮汝歸山,無使達官怕。

复制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

蘇軾 〔宋代〕

清溪到山盡,飛路盤空小。

紅亭與白塔,隱見喬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絕寄雲表。

洞庭在北戶,雲水天渺渺。

庵僧俗緣盡,淨業洗未了。

十年畫鵲竹,益以詩自繞。

高堂儼像設,禪室各深窈。

奔泉何處來,華屋過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長松度翠蔓,絕壁掛啼鳥。

我友自杭來,尚嘆所歷少。

歸途風雨作,一洗紅日燎。

俄驚萬竅號,黑霧卷蓬蓼。

舟人紛變色,坐羨輕鷗矯。

我獨喚酒杯,醉死勝流殍。

書生例強狠,造物空煩擾。

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筱。

美人為破顏,正似腰支裊。

明朝更陳跡,清景墮空杳。

作詩記餘歡,萬古一昏曉。

复制

《江城子·前瞻馬耳九仙山》

蘇軾 〔宋代〕

前瞻馬耳九仙山。

碧連天。

晚雲間。

城上高台,真箇是超然。

莫使匆匆雲雨散,今夜裡,月嬋娟。

小溪鷗鷺靜聯拳。

去翩翩。

點輕煙。

人事淒涼,回首便他年。

莫忘使君歌笑處,垂柳下,矮槐前。

《擬孫權答曹操書》

蘇軾 〔宋代〕

權白孟德足下:辱書開示禍福,使之內殺子布,外擒劉備以自效。

書辭勤款,若出至誠,雖三尺童子,亦曉然知利害所在矣。

然仆懷固陋,敢略布。

昔田橫,齊之遺虜,漢高祖釋酈生之憾,遣使海島,謂橫來大者王,小者侯,猶能以刀自剄,不肯以身辱於劉氏。

韓信以全齊之地,束手於漢,而不能死於牖下。

自古同功一體之人,英雄豪傑之士,世亂則藉以剪伐,承平則理必猜疑,與其受韓信之誅,豈若死田橫之節也哉!仆先將軍破虜,遭漢陵夷,董卓僭亂,焚燒宗廟,發掘陵寢,故依袁術以舉義師,所指城邑響應,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厭。

不幸此志未遂,而無祿早世。

先兄伯符嗣命,馳驅鋒鏑,周旋江漢,豈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恥,下以畢先將軍之志耳。

不意袁術亦僭位號,污辱義師,又聞諸君各盜名字,伯符提偏師,進無所歸,退無所守,故資江東為之業耳,不幸有荊軻、舞陽之變。

不以權不肖,使統部曲,以卒先臣之志。

仆受遺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而嘆功名之不立,上負先臣未報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

且權先世以德顯於吳,權若效諸君有非常之志,縱不蒙顯戮,豈不墜其家聲耶?漢自桓、靈以來,上失其道,政出多門,宦官之亂才息,董卓之禍復興,傕、汜未誅,袁、劉割據,天下所恃,惟權與公及劉備三人耳。

比聞卓已鯨鯢,天子反正,仆意公當掃除餘孽,同獎王室,上助天子,與宗廟社稷之靈,退守藩國,無失春秋朝覲之節。

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挾天子,以令天下,妄引歷數,陰構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竊嘆足下蹈覆車也。

仆與公有婚姻之舊,加之同好相求,然自聞求九錫,納椒房,不唯同志失望,天下甚籍籍也。

劉備之兵雖少,然仆觀其為人,雄才大略,寬而有容,拙於攻取,巧於馭人,有漢高祖之餘風,輔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義不替曩昔,仆以為今海內所望,惟我二人耳。

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國中文武之事,盡以委之,而見教殺昭與備,仆豈病狂也哉。

古諺有之:「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仆與劉備,實有唇齒相須之勢。

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能到成都者,吳、蜀皆存也。

今使仆取蜀,是吳不得獨存也。

蜀亡,吳亦隨之矣。

晉以垂棘屈產,假道於虞以伐虢,夫滅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禍。

足下意何以異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言以身托人,必擇所安。

孟德視仆,豈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託故也。

荀文若與公共起艱危,一旦勸公讓九錫,意便憾,使卒憂死。

矧仆與公有赤壁之隙,雖復盡釋前憾,然豈敢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歸朝,一匹夫耳,何能為哉。

縱公不見害,交鋒兩陣之間,所殺過當,今其父兄子弟,實在公側,怨仇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數窘漢王,及即位,猶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記人之過,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於九錫,其肯赦仆於赤壁乎?孔文舉與楊德祖,海內奇士,足下殺之如皂隸,豈復有愛於權!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東,豈容復悔耶?甘言重幣,幸勿復再。

《江城子·江景》

蘇軾 〔宋代〕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蝶戀花·佳人》

蘇軾 〔宋代〕

一顆櫻桃樊素口。

不愛黃金,只愛人長久。

學畫鴉兒猶未就。

眉尖已作傷春皺。

撲蝶西園隨伴走。

花落花開,漸解相思瘦。

破鏡重圓人在否。

章台折盡青青柳。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蘇軾 〔宋代〕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复制

《贈黎安二生序》

蘇軾 〔宋代〕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里人。」余聞之,自顧而笑。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於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然則若余之於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复制

《和陶停雲四首,並引 其二》

蘇軾 〔宋代〕

颶作海渾,天水溟濛。雲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門,寤寐北窗。

念彼海康,神馳往從。

复制

《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夫之甥也。故復用前韻,賦一篇,示志舉》

蘇軾 〔宋代〕

象服盛簪珥,豈是邢夫人。敝衣破冠履,可憐范叔貧。

君看崔員外,晚就觀國賓。當年頗赫赫,翁嫗爭為姻。

蹭蹬阻風水,橫斜掛邊垠。青衫映白髮,今似梅子真。

道存百無害,甘守吳市闉。自言總角歲,慈母為擇鄰。

邦人驚似舅,矯矯惡不仁。詩文非他師,家法乃富春。

豈非空同秀,為國產雋民。挺然齊魯生,近出姬姜親。

為文不在多,一頌了伯倫。清詩要鍛煉,乃得鉛中銀。

自我遷嶺外,七見槐火新。著書已絕筆,一默含千諄。

蕢桴和葦籥,天節非人均。時時自娛嬉,豈為俗子陳。

复制

《題文與可墨竹,並敘》

蘇軾 〔宋代〕

斯人定何人,遊戲得自在。詩鳴草聖餘,兼入竹三昧。

時時出木石,荒怪軼象外。舉世知珍之,賞會獨予最。

知音古難合,奄忽不少待。誰雲生死隔,相見如龔、隗。

复制

《游東西岩》

蘇軾 〔宋代〕

謝公含雅量,世運屬艱難。況復情所鍾,感概萃中年。

正賴絲與竹,陶寫有餘歡。嘗恐兒輩覺,坐令高趣闌。

獨攜縹緲人,來上東西山。放懷事物外,徙倚弄雲泉。

一旦功業成,管、蔡複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彈。

挽須起流涕,始知使君賢。意長日月促,臥病已辛酸。

慟哭西州門,往駕那復還。空餘行樂處,古木昏蒼煙。

复制

《杏》

蘇軾 〔宋代〕

開花送余寒,結子及新火。

關中幸無梅,汝強充鼎和。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