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李清照 / 瑞鷓鴣·雙銀杏
拼 译 译

《瑞鷓鴣·雙銀杏》

李清照 〔宋代〕

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為奴。

誰憐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誰教並蒂連枝摘,醉後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

复制

瑞鷓鴣·雙銀杏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風度韻致,儀態雍容,看起來並不十分奢侈華麗,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還是顯得遜色幾分。流落江湖,有誰憐?有誰惜?玉潔的肌膚,冰清的風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是誰將這並蒂連理果雙雙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後的唐明皇與太真貴妃相擁相依。居士擘開連理果,情真意切,兩人分享,品嘗風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注釋瑞鷓鴣:詞牌名。此詞極似七言絕句,與「瑞鷓鴣」詞體不合。「風韻」句:《史記·司馬相如傳》:「相如至臨邛,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此系反意隱括。都:姣好,美盛。甘橘可為奴:甘橘別稱木奴。銀杏,又名白果,其樹為高大喬木,名公孫樹,又稱帝王樹;葉呈扇面形,因果實形似小杏而硬皮及核肉均呈淡白色,故呼為銀杏;其味甘而清香可食,起滋補藥用。據說銀杏在宋代初年被列為貢品。「甘桔」為「奴」典出《三國志·吳書·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丹陽太守李衡……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桔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衡亡二十餘日,兒以白母,母曰:『此當是種甘桔也』。」桔奴,又稱「木奴」,唐·李商隱有「青辭木奴桔,紫見地仙芝」(《陸發荊南始至商洛》)的詩句。⑷玉骨冰肌:清澈高潔。醉後」一句:周勛初《唐人遺事匯編》卷二:「明皇與貴妃幸華清宮。因宿酒初醒,憑紀子肩同看木芍藥。上親折一枝,與妃子同嗅其艷。」太真、貴妃均指楊玉環。此句意謂雙銀杏的並蒂相連,猶如唐明皇和楊貴妃倚倚靠靠親密無間。▲

蘇焦宜.李清照詞集:嶽麓書社,1996年:173-174

劉長賀.宋代詩詞典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859

瑞鷓鴣·雙銀杏 - 賞析

這是一首借物詠情詞。易安居士假雙銀杏之被採摘脫離母體,喻靖康之亂後金兵南渡,自己與丈夫趙明誠一起離鄉背井、避亂南方的顛沛愁懷。

其上片開始先詠物以寄興。「風韻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為奴」是說:這銀杏的風姿氣韻、整個形體都不很起眼,但是較之樽前黃澄澄的甘桔來說,甘桔卻只堪稱奴婢。這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寫法,起不同凡響的效果。「都」,在此作碩大、華美解,「未甚都」是指銀杏作為果類食品,並不以果肉汁多、形體碩大誘人。詞人在此用現成典故與銀杏相比,稱桔「可為奴」,足見作者對銀杏的偏愛。

詞人之所以深愛銀杏,未必因為它是珍稀貢品,而是睹物傷情,有所觸發。「誰憐流落江湖上,玉肌冰骨未肯枯」兩句便作了極好的解答:這枝雙蒂銀杏被人採下,永離高大茂密的樹幹,成為人們的盤中之果,採摘的人自然不會憐它,那麼有誰憐它呢?看到它那圓渾、潔白雖離枝而不肯枯萎的形狀,激起了詞人的無限憐愛與自傷。這兩句是吟物而不拘泥於物,與其說是在寫銀杏,毋寧說是借雙銀杏在直接寫流落異地的自家夫妻。「玉肌冰骨」一詞,意在突出一種高尚的人品道德與不同流合污的民族氣節;「未肯枯」則是表示堅持自身的理想追求,不為惡劣環境所屈服;這些都是士大夫、文人所崇尚的自尊自強之志。

下片首句「誰教並蒂連枝摘」是實寫句,接下來「醉後明皇倚太真「則是一個聯想句,一實一虛,有明有暗。這兩顆對生銀杏,因摘果人的手下留情,所以便保持了並蒂完朴的美好形象,其兩相依偎、親密無間的形態,恰似「玉樓宴罷」醉意纏綿的楊玉環與李隆基。唐明皇與楊玉環這是一對世人共許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情侶,他們的名字也幾化為純真愛情的象徵。這兩句點出了銀杏雖被摘而尚並蒂,正如易安夫婦雖流落異地而兩情相依。這當是不幸之中足以欣慰之事。

結尾句「居士擘開真有意,要吟風味兩家新」的妙處在於使用諧聲字:易安居士親手將兩枚潔白鮮亮的銀杏掰開,夫妻二人一人一顆,情真意切。要吟頌它的滋味如何,是否清純香美,這卻深深地蘊藏在兩人的心底。「兩家新」的「新」字,在這裡顯然是取其諧音「心」。

此詞採用擬人手法,將雙銀杏比作玉潔冰清、永葆氣節的賢士,比作患難與共、不離不分的戀人,貼切深刻;尾句使用諧音手法,不僅略帶詼諧而且起脫俗之效。▲

百度百科.瑞鷓鴣·雙銀杏

瑞鷓鴣·雙銀杏 - 創作背影

本詞約作於李清照南渡時期,即建炎元年到建炎二年(1127-1128年)。當時金人大舉南侵,北宋朝廷崩潰。北方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着手整理收藏準備南下。李清照押運書籍器物於建炎二年(1128年)春抵達江寧府,本詞即作在行程中。

蘇焦宜.李清照詞集:嶽麓書社,1996年:173-174

李清照

作者: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其它诗文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 〔宋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

李清照 〔宋代〕

清照啟:素習義方,粗明詩禮。

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蟻不分,灰釘已具。

嘗藥雖存弱弟,應門惟有老兵。

既爾蒼皇,因成造次。

信彼如簧之說,惑茲似錦之言。

弟既可欺,持官文書來輒信;身幾欲死,非玉鏡架亦安知?僶俛難言,優柔莫訣,呻吟未定,強以同歸。

視聽才分,實難共處,忍以桑榆之晚節,配茲駔儈之下才。

身既懷臭之可嫌,惟求脫去;彼素抱璧之將往,決欲殺之。

遂肆侵凌,日加毆擊,可念劉伶之肋,難勝石勒之拳。

局天扣地,敢效談娘之善訴;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外援難求,自陳何害,豈期末事,乃得上聞。

取自宸衷,付之廷尉。

被桎梏而置對,同凶丑以陳詞。

豈惟賈生羞絳灌為伍,何啻老子與韓非同傳。

但祈脫死,莫望償金。

友兇橫者十旬,蓋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豈是人為!抵雀捐金,利當安往;將頭碎璧,失固可知。

實自謬愚,分知獄市。

此蓋伏遇內翰承旨,搢紳望族,冠蓋清流,日下無雙,人間第一。

奉天克復,本緣陸贄之詞;淮蔡底平,實以會昌之詔。

哀憐無告,雖未解驂,感戴鴻恩,如真出己。

故茲白首,得免丹書。

清照敢不省過知慚,捫心識愧。

責全責智,已難逃萬世之譏;敗德敗名,何以見中朝之士。

雖南山之竹,豈能窮多口之談;惟智者之言,可以止無根之謗。

高鵬尺鷃,本異升沉;火鼠冰蠶,難同嗜好。

達人共悉,童子皆知。

願賜品題,與加湔洗。

誓當布衣蔬食,溫故知新。

再見江山,依舊一瓶一缽;重歸畎畝,更須三沐三薰。

忝在葭莩。

敢茲塵瀆。

复制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李清照 〔宋代〕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鍾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時空對燭花紅。

《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念奴嬌·春情》

李清照 〔宋代〕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點絳唇·蹴罷鞦韆》

李清照 〔宋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

李清照 〔宋代〕

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燭底鳳釵明。釵頭人勝輕。

角聲催曉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難。西風留舊寒。

复制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李清照 〔宋代〕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复制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

李清照 〔宋代〕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閒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坐上客來,尊中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复制

《句 其五》

李清照 〔宋代〕

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

复制

《端午帖子 夫人閣》

李清照 〔宋代〕

三宮催解粽,妝罷未天明。便面天題字,歌頭御賜名。

复制

《分得知字韻》

李清照 〔宋代〕

學詩三十年,緘口不求知。誰遣好奇士,相逢說項斯。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