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歐陽修 / 三游洞
拼

《三游洞》

歐陽修 〔宋代〕

漾戢泝清川,舍舟緣翠嶺。

探奇冒層嶮,因以窮人境。

弄舟終日愛雲山,徒見青蒼杳靄間。

誰知一室煙霞里,乳竇雲腴凝石髓。

蒼崖一徑橫查渡,翠壁千尋當戶起。

昔人心賞為誰留,人去山阿跡更幽。

青蘿綠桂何岑寂,山鳥嘐嘐不。

松鳴澗底自生風,月出林間來照席。

仙境難尋復易迷,山迴路轉幾人知。

惟應洞口春花落,流出岩前百丈溪。

复制

三游洞 - 賞析

歐陽修

作者: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歐陽修其它诗文

《贈歌者》

歐陽修 〔宋代〕

病客多年掩綠◇,今宵為爾一顏醺。

可憐玉樹庭花後,又向江都月下聞。

复制

《謝判官幽谷種花》

歐陽修 〔宋代〕

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

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

复制

《採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

歐陽修 〔宋代〕

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

富貴浮雲,俯仰流年二十春。

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浣溪沙·湖上朱橋響畫輪》

歐陽修 〔宋代〕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

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朋黨論》

歐陽修 〔宋代〕

臣聞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

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

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君子則不然。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為一朋,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為一朋。

舜佐堯,退四凶小人之朋,而進元、愷君子之朋,堯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並列於朝,更相稱美,更相推讓,凡二十二人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書》曰:「紂有臣億萬,惟億萬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紂之時,億萬人各異心,可謂不為朋矣,然紂以亡國。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為一大朋,而周用以興。

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

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

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

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異心不為朋,莫如紂;能禁絕善人為朋,莫如漢獻帝;能誅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亂亡其國。

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後世不誚舜為二十二人朋黨所欺,而稱舜為聰明之聖者,以能辨君子與小人也。

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興者,善人雖多而不厭也。

嗟呼!興亡治亂之跡,為人君者,可以鑒矣。

《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歐陽修 〔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

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

路轉堤斜。

直到城頭總是花。

《豐樂亭遊春·其三》

歐陽修 〔宋代〕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三橋詩 宜遠》

歐陽修 〔宋代〕

朱欄明綠水,古柳照斜陽。何處偏宜望,清漣對女郎。

复制

《留題南樓二絕》

歐陽修 〔宋代〕

偷得青州一歲閒,四時終日面孱顏。

須知我是愛山者,無一詩中不說山。

复制

《寄左軍巡劉判官》

歐陽修 〔宋代〕

遙聽洛城鍾,獨渡伊川水。

綠樹郁參差,行人去無已。

因高望京邑,驅馬沿山趾。

落日亂峰多,龍門何處是。

复制

《後潭遊船見岸上看者有感》

歐陽修 〔宋代〕

喧喧誰暇聽歌謳,浪遶春潭逐彩舟。

爭得心如汝無事,明年今日更來游。

复制

《和聖俞李侯家鴨腳子》

歐陽修 〔宋代〕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致遠有餘力,好奇自賢侯。

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

始摘才三四,金奩獻凝旒。

公卿不及議,天子百金酬。

歲久子漸多,累累枝上稠。

主人名好客,贈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想其初來時,厥價與此侔。

今也◇中國,籬根及牆頭。

物性久雖在,人情逐時流。

惟當記其始,後世知來由。

是亦史官法,豈徒續君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