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軾 / 上梅直講書
拼 译 译

《上梅直講書》

蘇軾 〔宋代〕

軾每讀《詩》至《鴟鴞》,讀《書》至《君奭》,常竊悲周公之不遇。

及觀《史》,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間,而弦歌之聲不絕,顏淵、仲由之徒,相與問答。

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顏淵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雖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

」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爾多財,吾為爾宰。

」夫天下雖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

乃今知周公之富貴,有不如夫子之貧賤。

夫以召公之賢,以管蔡之親,而不知其心,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皆天下之賢才,則亦足以樂乎此矣。

軾七八歲時,始知讀書,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其為人如古孟軻、韓愈之徒。

而又有梅公者,從之游而與之上下其議論。

其後益壯,始能讀其文詞,想見其為人,意其飄然脫去世俗之樂,而自樂其樂也。

方學為對偶聲律之文,求斗升之祿,自度無以進見於諸公之間。

來京師逾年,未嘗窺其門。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於禮部,執事與歐陽公實親試之。

軾不自意,獲在第二。

既而聞之,執事愛其文,以為有孟軻之風,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為世俗之文也而取。

是以在此,非左右為之先容,非親舊為之請屬,而向之十餘年間聞其名而不得見者,一朝為知己。

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

有大賢焉而為其徒,則亦足恃矣。

苟其僥一時之幸,從車騎數十人,使閭巷小民聚觀而讚嘆之,亦何以易此樂也。

傳曰:「不怨天,不尤人。

」蓋「優哉游哉,可以卒歲」。

執事名滿天下,而位不過五品。

其容色溫然而不怒,其文章寬厚敦樸而無怨言,此必有所樂乎斯道也。

軾願與聞焉。

上梅直講書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每次讀到《詩經》的《鴟梟》篇,讀到《尚書》的《君奭》篇,經常暗自感嘆周公不被世人理解。後來我讀了《史記》,看到孔子在陳國和蔡國遭遇困厄,然而彈琴唱歌的聲音卻沒有斷絕的記述。顏淵、仲由等弟子和孔子相互問答。孔子說: 「『並非犀牛,並非老虎,卻奔逃於荒野之上。』難道我推行的道義不正確嗎?為何我會落到這般田地?」顏淵說: 「老師您推行的道義太宏大,所以天下沒有人可以接受。即使這樣,道義不被接受又有什麼可憂慮的呢?不被接受,才更能顯出您是君子。」孔子輕鬆地笑道: 「顏回,假如你有很多財富,我就會做你的管家。」天下人雖然不能接受孔子的道義,但他和弟子們居然能夠感到滿足,彼此相處快樂。我現在才知道周公的富貴比不上孔子的貧賤。憑藉召公的賢明,管叔、蔡叔的親近,還不能理解周公的心思,那麼周公與誰共享那富貴的歡樂呢?而與孔子共同過着貧賤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賢能之士,這就足夠快樂了!

我七八歲的時候,才知道讀書。聽說當今天下有位歐陽公,他為人像古時的孟軻、韓愈那類人。又有一位梅公,和歐陽公交遊往來,而且與他相互討論文章,或發揮或商榷。後來我長大幾歲,才能夠閱讀先生們的文章,想像先生們的為人,覺得他們應當能夠擺脫世俗的樂趣而自得其樂。當時我正在學習講究對偶聲律的詩文,想謀得一些微薄的俸祿,自認為沒有什麼資格拜見諸位先生前輩,所以來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門拜訪過。今年春天,天下的讀書人匯集於禮部,您與歐陽公親自主持考試。不料,我居然高中第二名。不久我又聽說,您喜愛我的文章,認為有孟軻的文風,而歐陽公也因為我不做流於世俗的文章而錄取我。所以,我得以位於及第之列,既不是先生的手下舉薦我,也不是親朋好友為我請託,之前十幾年只聽過名聲而不得相見的人,朝夕之間居然成為了我的知己。回來後我思量這件事,認為人不能苟且於富貴之中,但也不應徒勞於貧賤的生活。有大賢人在此而能成為他的門生,也足夠使人找到依靠了。倘若一時僥倖做了大官,讓數十個乘着車馬的侍從跟隨着,讓鄉里閭巷的百姓圍觀稱讚,也不能代替這種與大賢人相知相遇的快樂啊!《論語》說: 「不抱怨老天,不埋怨他人」,因為「悠然自得,可以盡享天年」。您名滿天下,而官銜不過五品,神態溫和而沒有怒色,文章寬厚淳樸而沒有怨言,這一定有樂於此道的原因,我希望能夠聽到您的高見。

注釋梅直講:北宋著名詩人梅堯臣,時任國子監直講。《詩》:《詩經》。《鴟鴞(chī xiāo)》:《詩經·豳風》中的篇名。舊說周成王對周公東征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亂不理解,周公作此詩,以明心志。《書》:《尚書》。《君奭》:《尚書》中的篇名。君:尊稱。奭(shì):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和周公共同輔佐成王。舊說他懷疑周公有政治野心,周公作《君奭》,以明心志。不遇:不為人所理解。孔子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年居於陳、蔡之間,楚國欲聘之。陳、蔡大夫恐以後不利於己,「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於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輟」。弦歌:彈琴誦詩。顏淵:名回,字子淵,孔子的學生。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學生。匪兕(sì)匪虎,率彼曠野:語出《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匪:通「非」。兕:古代稱犀牛一類的獸。率:這裡指來往奔波。病:擔憂。油然:自然而然的樣子。使:假使。宰:這裡指家臣。管蔡:即管叔和蔡叔。管叔名鮮,蔡叔名度,都是周公之弟。誰與:與誰。歐陽公:指歐陽修。公:對人之尊稱。孟軻:即孟子,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梅公:指梅堯臣。對偶聲律之文:指詩賦。升斗之祿:指俸祿少的小官吏。窺其門:登門拜訪。禮部:官署名,掌管禮教和學校貢舉等事。執事:原指侍從左右供差遣的人。此指梅堯臣,不直稱對方,表示尊敬。左右:指歐陽修、梅聖俞身邊親近的人。先容:事先致意或介紹推薦。屬(zhǔ):通「囑」,託付。向:往昔。苟富貴:苟且地享受富貴。徒貧賤:無所作為地過貧賤生活。傳曰:《左傳》上說。下引文見《論語·憲問》。尤:歸咎。優哉游哉,可以卒歲:《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作「《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優遊:悠閒自得的樣子。卒歲:度過歲月。▲

吳楚材 吳調侯選編,王英志等注評.《古文觀止注評》.江蘇:鳳凰出版社,2015年5月:第461頁—463頁

《經典讀庫》編委會.《唐宋八大家名篇鑑賞》.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11月:第222頁—223頁

上梅直講書 - 賞析

書信援引史實,把周公和孔子相互比較,由此說明只有同道知己才能相樂的道理。蘇軾又以孔子與其弟子來比擬歐、梅與自己的關係,熱烈地推崇他們,充分地表達了士遇知己的快樂以及自己內心高遠的抱負。整封信圍繞着知己相樂的論點,層層鋪展,文章談古論今,前後呼應,表達了作者對歐、梅的敬仰之情。

這篇文章作者沒有直接傾訴胸臆,卻是凌空而起,開頭嘆惜周公之不遇,接着引述孔子師徒厄於陳蔡而弦歌不絕,相得甚歡之事,而後以「乃今知」領起下文,兼收上兩層文意,感慨周公雖富貴而有管蔡之流言、召公之疑慮,不如孔子雖貧賤而得天下賢才,其樂無窮。這段文字,劣周公,優孔子,以周公來反襯孔子,出人意外,立意警奇,乍看似乎無關題意,實際上立足點高而自處亦高,是暗以孔子比歐梅,以孔門弟子自況,說明富貴不足重,而師徒以道相樂才是人間最高的樂趣,一掃通常干謁文字浮誇阿諛的風氣,表達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尚情懷和人生追求。而且先以孔子師徒相樂立案,是為了給全文樹立主腦,以交遊賢才、遭遇知己之樂籠蓋全文,提領整篇,使文章具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文章這樣構思,完全打破了書信的常格,是頗有藝術獨創性的。

「軾七八歲時,始知讀書」以下開始折入正題,直敘蒙受識拔、遭遇知己之樂。自述年少時即聞歐梅之令名,稍壯又能讀其文想象其人,且設想兩公能「脫去世俗之樂而自樂其樂」,這既顯出仰慕之情由來已久,又對歐梅之樂虛點一筆。接着寫來京逾年無緣一見,而會試禮部意外地受到識拔,榮幸地獲得獎許,十年仰慕無由見,一朝相逢成知己,得意快慰之情可想而知。這一層敘述被識拔的經過,娓娓而談,感情真摯,文勢跌宕,筆墨淋漓。「退而思之」以下,自然地轉入議論,表示人之一生既不能夠以不光明的手段獲取富貴,也不應該庸庸碌碌地甘居貧賤,有大賢人在此而能做他的弟子,也就足以有靠托而值得引為自豪了。這既反映出自己一舉中第的內心快慰,又抒寫出遭遇歐梅知遇的喜悅之情,同時又回應了上文周公富貴而有煩惱和孔子貧賤而足樂,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榮辱觀,反映出作者高尚的志趣和磊落的襟懷,且再用僥倖榮獲富貴、車騎雍容、市民圍觀的世俗之樂來作一反襯,愈加突出了東坡自樂其樂的精誠和真趣。

「《傳》曰」以下引述經典,並結合對方的聲譽、風采和文章,寫梅公雖官非顯通卻自處坦然,從而頌揚梅公必有樂乎超凡拔俗的明達之道,最後收結到以聆聽對方的教誨為請。這既表明二人的志趣完全投合,將彼此的高情雅懷融會為一,意氣極為空靈飄灑,同時又承應上文,含蓄委婉地表達出請求謁見的心情,口吻亦十分得體。

綜觀全文,通篇以「樂」字為綱,用「樂」字呼應。由孔子師徒的相知之樂,寫到歐梅的「自樂其樂」,轉到自身受知遇之樂,拍合到梅氏必「樂乎斯道」,下筆處處不離「樂」字。作者寫樂,一掃中第釋褐脫離布衣地位便躊躇滿志的淺薄識見,擺脫了樂富貴、憂貧賤的庸俗世風,而升華到超越外物的高雅精神境界,專從遭遇知已、師友以道相樂的角度立論,使文情超拔卓異,灑脫不俗,既表現了對梅堯臣的仰慕推尊,又蘊涵着個人的高自期許,真是高懷雅論,足以大破俗腸。作者寫來文勢開拓而蕩漾,為贊孔子貧賤之樂,先悲周公富貴之不遇,為寫歐梅知遇之隆,先敘無緣進謁之久,起伏跌宕,舒捲自然,且語言飄灑而爽暢,文筆搖曳而生姿。▲

蕭滌非 劉乃昌.《中國文學名篇鑑賞·文卷》.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00頁—301頁

上梅直講書 - 創作背影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蘇軾在開封應試,當時的主考官為歐陽修,參評官為梅堯臣,他們對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頗為讚賞,錄取為第二名,蘇軾及第後非常感激,於是寫了這封信給梅堯臣。

呂曉飛.《中國古典散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7月:第127頁

蘇軾

作者:蘇軾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其它诗文

《遷居之夕聞鄰舍兒誦書欣然而作》

蘇軾 〔宋代〕

幽居亂蛙黽,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況聞弦誦音。

兒聲自圓美,誰家兩青衿。

且欣習齊咻,未敢笑越吟。

九齡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無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闊尚掛斗,天高欲橫參。

荊榛短牆缺,燈火破屋深。

引書與相和,置酒仍獨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复制

《好事近·湖上》

蘇軾 〔宋代〕

湖上雨晴時,秋水半篙初沒。

朱檻俯窺寒鑒,照衰顏華發。

醉中吹墜白綸巾,溪風漾流月。

獨棹小舟歸去,任煙波飄兀。

《減字木蘭花·花》

蘇軾 〔宋代〕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縴手里。

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

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贈劉景文》

蘇軾 〔宋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虞美人》

蘇軾 〔宋代〕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柳絲搭在玉闌干。簾外瀟瀟微雨、做輕寒。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拚花前醉。更闌人靜月侵廊。獨自行來行去、好思量。

复制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⑺,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复制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复制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三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傾蓋相歡一笑中,從來未省馬牛風。卜鄰尚可容三徑,投社終當作兩翁。

古意已將蘭緝佩,招詞閒詠桂生叢。此身自斷天休問,白髮年來漸不公。

复制

《木蘭花令 次歐公西湖韻》

蘇軾 〔宋代〕

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复制

《次韻和劉貢父登黃樓見寄並寄子由二首 其一》

蘇軾 〔宋代〕

青派連淮上,黃樓冠海隅。此詩尤偉麗,夫子計魁梧。

世俗輕瑚璉,巾箱襲武夫。坐令乘傳遽,奔走為儲須。

邂逅我已失,登臨誰與俱。貧貪倉氏粟,身聽冶家模。

會合難前定,歸休試後圖。腴田未可買,窮鬼卻須呼。

二水何年到,雙洪不受艫。至今清夜夢,飛轡策天吳。

复制

《趙倅成伯母生日致語口號昔年占夢,適當重九》

蘇軾 〔宋代〕

今朝壽酒泛黃花,鬱鬱蔥蔥氣滿家。

願得唐兒舞一曲,莫嫌國小向長沙。

复制

《夢中賦裙帶》

蘇軾 〔宋代〕

百疊漪漪風皺,六銖縱縱雲輕。

植立含風廣殿,微聞環佩搖聲。

复制